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作文怎么用线索写一段话)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作文怎么用线索写一段话)

更新时间:2023-11-28 12:39:58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作文怎么用线索写一段话)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一】

每天从学校回家,在小巷的转角,有一棵白杨树,树下总站着一个老人,挂着慈祥的笑容,等待着我的归来。

那棵白杨树很高很高,我总是要仰着头看它,正如许多年前,我仰着头看那位老人。

暮色四合。白杨树孤单地站在巷口,夕阳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片片巴掌大的树叶将泛着沧桑的干黄,那上面的叶脉正如老人手心的纹路,错综复杂,每一条都是深深地,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一旁的电线杆昂首挺胸地站着,几只麻雀落在电线上,像几个黑色的音符,这一刻,他们也安静了。夕阳投下余晖,尽力释放着它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耀眼的金黄中浑浊一片。她站在树下,身体略显笨拙,月牙眼眯成一线,认真地望着我回家的方向。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风景。因为它足以让我留下热泪,足以让我如镜般平静清冽的心湖荡漾起温暖的涟漪。

每回她等到我时,总会笑吟吟地替我拿着沉重的书包,说:一出门就刚好接到你。只有白杨树,才知道她等了多久吧。

我常常仰起头,抬起干涩的双眼望着白杨树,右手轻轻抚过它粗糙凸凹的树皮,说:她和你一样老了吧。你的枝干,同她的白发一样多的吧。

白杨树沉默不语。很多时候,我望着白杨树,就能想起她。

每个傍晚,她总会站在那里,像一尊坚强的石像。下雨的时候,她会打着一把印有橘色小花的老式雨伞。不,她不只拿一把伞,手里还有一把漂亮的淡紫色薰衣草天堂伞,是为我拿的。

这道风景太美,就算是技艺最高超的画家也无法真实地记录,照相机更会破坏它的温馨,怎么办?

白杨树“沙沙”地回应着我,似乎在说:我的每片树叶,我脚下的每一粒泥土,黄昏的每一缕金光,都是这道风景的见证。

奶奶,这道风景,也已经烙在了我的心室壁上,永远不会抹去。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二】

暑假去厦门游玩,我有幸看到了海边的日落,那壮观不凡的奇景,让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记得那一次,到海边时,已经六点半左右了。我不顾疲劳,急不可待地要去坐船,爸爸妈妈只好陪我去坐船。

船刚开不久,就听见有人在喊:“快看,太阳要下山了!”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水天相接,浩瀚无际,多么壮观呀!可太阳还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呀,根本没有要落下的神态。爸爸对我说:“你看,太阳其实正在落下呢,只是很慢。”我睁大眼睛盯着太阳,果然,太阳正在一点一点往下移,像一只蜗牛在爬行——速度很慢。

傍晚时分,在万里长空奔波了一天的太阳接近了地平线,帮衬的还有火烧云。天上的云红彤彤的,这边的才有一点红,那边的已经变成金灿灿的,真是变化极多呀!

随着云彩慢慢变红,而且天边也有了一丝晚霞,好像抹不掉的色彩。天水之间,顿时成了一片红色世界,连我的脸也被霞光照得红扑扑的。太阳只剩下半边脸了,但我还想再观赏观赏这美丽无比的景色,太阳似乎明白我的心思,故意停留在半空中,用它最后几分钟时间尽力打扮这个世界。可能怕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杰作,太阳发出刺眼的光芒,让人睁不开眼睛。可能是太阳真的要回家了,或者是它劳动一天已经疲倦了,光芒已经弱了许多。整个海面的颜色也更加柔和了,我坐的船准备靠岸,还有更多的船往岸边开来,太阳提醒我们晚上要来了。

太阳终于“回家”了,云变成了灰色,海边的雾渐渐加浓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月亮跟着爬了起来,淡淡的月光抚摸着大地,空气中还带着一丝丝凉气。暮色中,我努力看清了海面,为这次的奇景而赞叹!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三】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及主要经过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感想。

7、侧面描写

8、运用排比句升华主题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像一个人没有了心,或肝、肺一样,就不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四】

琦君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赏析】

故乡端午的风俗,母亲包的各种粽子,“我”最爱吃的灰汤粽,还有用灰汤粽治消化不良的民间疗法,给乞丐布施“富贵粽”的场景,苦命的乞讨小姑娘,“我”的同情,母亲的叹息,以及铭记在心的教诲,无可追忆的怅惘,点点滴滴的回忆,是如此有条不紊又感人至深。作者是怎样在这短短的篇幅中传达出这样多的内容呢?千头万绪一脉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线索——家乡的粽子。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线索中逐一展开,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浑厚的情怀: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的母亲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既温馨悲悯又苍凉肃静。这种不蔓不枝的裁剪得益于文章严密的结构,得益于线索的巧妙安排。

【写作训练】

运用一件物品作为线索是记叙文常见的方法,请你也试试写一篇用具体的物品作为线索的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人们的工作劳动对象和工作劳动的结果常常离不开物品,比如巧手的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俭朴的父亲总是骑着那辆旧自行车。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中,比如珍藏回忆的一张照片,老师窗前默默吐香的米兰等。这样的物品就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时的线索。作为线索的物品要在文中反复出现,可以在故事情节中出现,也可以成为人物的一个特定标志,伴随着人物的出现而出现。如《粽子里的乡愁》以“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为线索,粽

子贯穿故事的整个情节。而在电影《佐罗》里总有一个黑色的面具伴随着佐罗每一次英雄行为出现,这个面具增添了英雄的传奇色彩,成了佐罗的标志。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五】

1.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3.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4.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5.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此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由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线索”。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二条线索写一个作文【六】

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操场的留恋。那是爸爸妈妈任教的小学的操场,那个操场上的一草一木,在记忆的底片上永远挥之不去。

三四岁时的我,喜欢在操场上的草丛里寻找快乐。飒飒的秋风吹拂着草丛,蚱蜢在草丛里唱着嘹亮的歌儿,欢快地彼此应和着,在青草的掩盖下并未发觉我已盯上它!我悄悄地挪动着步子,慢慢地靠近它。此刻,它一定是觉察到了危险的逼近,嘹亮的歌儿停止了,小小的身躯掩藏在了过膝的草丛里,两只眼睛警觉地打量着周围的情况。它在我的双手扑来之时狡黠地躲开,张开双翅飞起来,落在了几米外,歌儿唱得更悠扬。

稍稍长大后的我,喜欢在操场边的合欢树下停留。我每天站在树下,仰起头,盯着那棵几米高的合欢树,盼望着,盼望着,好希望风拂过的时候能够带来一朵像小伞似的合欢花。不是因为胆小怕跳起来会摔跤,而是那时个头矮小的我无论怎样跳都抓不到那最矮的'树枝。或许再过一年,两年,我就能摘到它了,毕竟我已能嗅到那淡淡的芬芳了呢。

现在,路旁种满了合欢树,微风拂过,给外出乘凉的人们带来了丝丝缕缕的馨香。我伸出手,很轻巧地在某个枝头摘下一朵合欢花,望着它仿佛看到了童年操场边的那朵。那属于我童年的合欢树上一定又开满了合欢花吧?不知那满树的合欢花是否仍像当初那样艳丽。那朵合欢花仍傲立在枝头等待着那个小女孩的归来,还是已化为泥土滋养着树木,抑或被另一位带着梦的小女孩摘走了呢?童年的梦渐渐地褪色了,我也不再是那个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的傻傻的小女孩了。成熟代替了幼稚,但心灵的城堡却难以忘却。遗失的美好时时归来,在心田里化作满园馨香。

【名师点评】小作者以“操场”为线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回忆了自己美好的童年,表达了对童真童趣难以忘却的怀念。文章开篇用“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操场的留恋”简洁入题,接下来围绕“在操场上的草丛里寻找快乐”和“在操场边的合欢树下停留”再现了记忆深处的童年往事,结尾用“遗失的美好时时归来”与篇首照应,再次深化了主题。生动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操场上那个追赶着蝴蝶的小女孩,又仿佛回到了自己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