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石头寄情于物的作文600字)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石头寄情于物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1 22:46:00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石头寄情于物的作文600字)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一】

卵石看了一眼棱角分明毛棱棱的毛石说:“你个小毛孩子,不知深浅,我出山下河的时候还没有你呢……”

正在卵石对毛石不屑一顾、大放厥词的时候,电站工人欣喜地搬走了毛石。卵石见了大声地嚷嚷起来:“不能用它,它太毛棱,还是用我吧……”

电站工人听了轻蔑一笑:“不错,你是比它成熟多了,并且又是那么圆滑。可是,正是你的这种成熟和圆滑毁了你,你没有棱角,我们怎么用你去打地基呢?”

“照你这样说,我就没用了?”

“是的,圆滑到了极点,就成不了器了。”

卵石最后把头缩回到河底。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二】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风光秀丽的黄山。早晨,我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刷好了牙,也洗好了脸,吃好早饭后我和妈妈一起上了大巴车。

大巴车到了黄山,我迫不及待地冲下大巴车,说:“哇!好高的山呐!”

妈妈指了一下山,问:“今天我们爬什么山?”导游说:“始信峰。”

然后,我们开始爬山了。可始信峰很高,爬到了山顶,大家已经气喘吁吁,好累!不过很开心!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三】

齐国军队进攻宋国,宋王派人前去侦察齐军入侵到了什么地方。

使者回报说:“齐军已经迫近了,城里的百姓们都很恐慌。”使者的话刚说完,宋王左右的亲信们纷纷对宋王说:“这真叫做肉里自己生出了虫子,纯粹是无中生有啊!我们宋国这样强大,齐国兵力又那样弱,哪会像他说的这样呢?”宋王听了这些,勃然大怒,屈斩了使者。

宋王又另派人前去侦探。不料回报和第一个一样,宋王又恼怒地把他屈了。这样,一连屈了三个使者。后来,又派了一个人前去侦察,果然齐军迫近,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就在这时,使者遇见了他的哥哥。哥哥问:“国难当头,危在旦夕,你这是往哪儿去呢?”弟弟回答说:“我奉大王之命,前去侦察敌情。想不到齐军离城这样近,百姓恐慌到如此地步!如今我很担心,前几个使者都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被处。现在,我据情实报是,不据情实报,恐怕也是,你看怎么好呢?”他哥哥说:“既然据情实报,会比别人先;不如谎报,在齐军破城之前,先行逃走。”

于是,这个使者报告宋王说:“连齐军影子也看不见,谁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百姓人心十分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他左右的亲信们都说:“前几个使者真是该!”宋王便赏赐了这个使者很多金子。

不久,齐军打来,宋王惊慌失措,只好跳上车去,赶快逃命。

那个使者,早已逃到其他国家,做了富翁。

寓言解读

不准讲真话,就会问题成堆,不可收拾。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四】

芙蓉山,是一座离乐安县城不远的海拔千米的高山,是老百姓心中的神女峰。芙蓉更是乐安的别称。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与亲朋为伴,登芙蓉山畅游,清爽宜人。

沿上山的羊肠上山小道,没什么奇异风景,两侧陡峭的崖壁缝隙间生长着矮灌与蒿草,也没什么山神庙宇,平淡无奇。然,或许此山与石有缘,见得最多的就是散落在芙蓉山上奇形各异的石头。

行至半山腰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巨石迸开两半,可以看见里面有个圆滑的洞穴,人们称这块石头叫金鸡石。相传五百年前,芙蓉山脚下的村民,每天天亮的时候,都能听到一阵阵高亢雄壮的'鸡叫声。村民们感到奇怪,有人悄悄地顺着鸡叫声寻到芙蓉山上,只见一只金碧灿烂的雄鸡站在巨石上,“喔喔”地啼叫着。但是,当太阳一露脸,它就跳进洞穴不见了。金鸡的消息传开后,有个盗宝的人想抓住金鸡,千方百计地砸开了巨石,谁知金鸡“呼”地飞走了,腾飞时带起的泥沙淤瞎了盗宝人的眼睛。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那高亢雄壮的鸡叫声,但金鸡石的传说却流传至今。

再绕芙蓉山东行而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飞石叫山油石。传说很久以前,芙蓉山上庵里的和尚没有油吃。神仙知道了,星夜在芙蓉山的平坝石中间画了个锅盖大的圆圈,并在旁边写了两句诗:“石出清油和尚吃,凡间百姓休用之”。当晚,长者和尚梦见神仙送油给他们吃。第二天大早,和尚搬梯子到平坝石上,看见真有油,和尚们十分高兴,以后他们不愁没油吃了。和尚们便将平坝石改名为“出油石”。后来,有十个来芙蓉山摘毛栗的女人,怀着好奇的心,顺着梯子爬到出油石上,在油池里蘸油搽头发。当和尚们闻讯赶来时,已经迟了。从此以后,出油石再也不出油了,只会出水。至今,出油石仍盛满一池黄色的水。即使是久晴没雨的深秋,池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登上山顶,一块大石头矗立在高山之上,如同黄山的“飞来石”。石头东头像马头,西头像马尾,中间犹如马腰,人们称叫它“石马”。据说在三百年前,石马山脚下的村民,在阴历八月十六日这天去田里干活,发现禾被什么吃得精光。后来又有几年如此。有个胆大的人,便悄悄躲在田间观察,发现有一只像马似的黑影在吃禾,一晚就把全村的禾吃光,而见人就往山上跑,把村民气得没法。有一年中秋之夜,这匹马又下山吃禾,被雷公发现了。一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石马急忙上山,但雷公为了除害,把它劈倒在地变成石头,永远留在山顶上,虽历经雨雪风霜,仍翘首仰望。

屹立山头,放眼望去,在群山簇拥之中的芙蓉山,一压群芳,独占鳌头。“欲与天公试比高”。像普度众生的慈悲观音,端坐在由山组成的莲座之中,保佑着大山上下的世态平安;又像亭亭玉立在山海之中的芙蓉,典雅秀丽。

芙蓉山石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而芙蓉大地正演绎着赶超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山石和卵石的议论文作文600字【五】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估计这声音是从床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因此,苏轼吩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下一照,发现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于是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书童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试图等老鼠刚一露头就捉住它。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而且连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口,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他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只老鼠。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么会突然间去呢?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一只老鼠,那么啃东西的声音难道是鬼发出来的吗?”

好奇心驱使书童进一步往下追究。他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没有旁物。他只听见老鼠落地“嘭”地一响,还没来得及去捡那只鼠,却看到鼠突然复活,一溜烟就逃走了。

苏轼被老鼠的吵闹折腾了半天,结果老鼠把他的书童弄了一个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说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这么狡猾!它无法咬破坚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声招人来解开袋口。当你守候在袋口伺机去捉它的时候,它却装蒙骗你放松警惕。一个小动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骗得过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只老鼠,其体能和智能远不是人类的对手,但是这不等于说人类与一个弱小的对手相比,没有自己的短处。书童因为只看到了人类具有思维能力的长处,而忽视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对手所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