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神奇的动物故事作文(动物的神奇故事300字左右)

神奇的动物故事作文(动物的神奇故事3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5-28 00:30:38
神奇的动物故事作文(动物的神奇故事300字左右)

神奇的动物故事作文【一】

从今年开始,一个新的电影类型正式宣告成型。经过好几个超长系列的联手打造建设,预告片这种新兴电影类型终于发展到能和动作片、科幻片、奇幻片等主流类型相匹敌的规模。特别是迪宝宝和卖碟华还有专注于打造青少年电影的猫门,算是制作这一类电影的集大成者,大家尽情回忆一下。

严格来说,本片三条剧情线中只有一条算是正儿八经的下集预告。作为对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扩充,一个新的跨度十年五部曲大制作的首部曲,我们自然不能责怪它在铺垫世界观和为系列主干剧情埋线上发挥作用,同时它还要兼顾将新的影迷引进门的重任。

新系列名为神奇动物在哪里,来源于哈利波特系列中一本课外读物,几十页的小册子上面写满了哈利和罗恩的批注。这一次罗琳将其改成电影,会有一种把哈比人历险记改成长篇系列一样的感觉,但好在神奇动物系列的改编仅仅是把原书作者斯卡曼德和各种神奇的萌物撩出来,并放在了一个但凡哈利波特书迷和影迷都会很想要知道内幕和细节的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相相爱时期。这一系列从伏地魔诞生之年斯卡曼德大闹纽约开始,到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世纪魔法大对决结束,横跨十九年,将亡圣器里面提到邓布利多过去最重要的经历搬上大银幕。故这个魔法世界全新系列,不管罗琳承不承认,都是实际意义上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前传和外传性质电影。

前面说道这电影一共有三条故事线,第一条是本片最完整、最有趣、最适合第一次接触这个神奇世界的观众入门的故事线,斯卡曼德携众多神奇动物大闹纽约城。这条线从斯卡曼德与麻鸡拿错手提箱导致动物出逃开始,经历了各种寻找动物的过程,以斯卡曼德离开纽约、麻鸡被消除记忆回归生活作结。有幽默,有卖萌,有冒险,也有伤感。这一条线虽然展示了大量藏于斯卡曼德手提箱里的动物们,却尽量减少了魔法术语,只看到阿拉霍洞开、统统石化、摄神取念、解除武器等少量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咒语,全片大部分法术交锋甚至幻影移形的时候都没有念出咒语名词。因此新入门的观众们大可不必去在意影片中的词汇,不会被其干扰观影体验,诸如麻鸡、傲罗、魔法协会、黑魔法这些词看着看着自然就理解了。至于霍格沃茨这个大名鼎鼎的世界最好魔法学校,拿来和美国人口中最好的魔法学校相比,就有种看美国人英国人讨论哈佛和剑桥谁更牛逼的感觉。

影片另一条线则是专门为北美魔法世界量身定制,为了配合美国的社会特质,与英国的魔法界有天壤之别。第一个直观区别大概是魔法部部长minister和魔法协会主席president,恰好对应了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与美国总统president的体制差异。特别有趣的一点是,本片中美国魔法界最高领袖是位黑人女性,连另一组织第二塞勒姆的也是女性,是不是同时兼顾了黑人领袖与女性领袖的政治正确原则呢。另外一大直观差异是对不会魔法之人的称呼,麻瓜muggle和麻鸡no maj。这一条线中法律一词与麻鸡和巫师的关系占据了主要地位,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有种看X战警前传的感觉。整个美国魔法界显得比英国要保守隐蔽的多,无论是魔法协会主席还是人类议员和塞勒姆都有一个共同点:反对麻鸡与巫师的接触与往来,并都企图用法律手段去约束一切越轨行为。议员疾呼立法,领袖大谈反巫师,主席强调恪守法律保持隐蔽,都体现出了巫师生存状态的恶劣,以及彼此间恐惧与误解的深重。真的有种变种人与人类,不同肤色种族人种相处现状的折射。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斗争,即使到了几十年后哈利波特的时代,麻瓜与巫师的关系已经比较缓和,仍旧存在破坏这种平衡稳定的人,比如伏地魔。

神奇的动物故事作文【二】

电影将故事背景设定于了《哈利波特》70年前的美国纽约,不同于《哈利波特》以围绕主人公成长为主的展开,《神奇动物在哪里》以多线齐驱并将,有寻找神奇动物的冒险,有主人公间的爱情故事,当然还少不了黑暗势力的反派,希望借此来形成剧情上的充沛,但却忽视了多线叙事对逻辑与节奏掌控的苛求,当剧情过半,在这个尚还未能建立一个能引人入胜的魔法世界观的时候,叙事过于凌乱的问题已然暴露无遗,《神奇动物在哪里》并没有去套路前者《哈利波特》电影模式的成功,而是以一个新的构思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昔日的魔法世界,但这种新并不意味着电影的出色,散漫的剧情与薄弱的人物,都使电影看起来只是一个略显乏味的冒险故事。

当叙事掌控不力,对于一部有着众多人物角色的电影来说,必然会导致人物的薄弱,《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所塑造的角色几乎都是脸谱化的,演员只是按照设计的人物“演”出了自己的\'角色,而没有令人看到性格使然或是情感自然的转变,这使得这部电影所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人物,已然并非是男女主角或是反派,而就是一个插科打诨作为电影润滑剂发挥幽默效应的麻瓜配角。

回想昔日JK罗琳在现实世界中所构筑的那个真正为人着迷的魔法世界,在反看这部仅只是新奇的动物形象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更为出色的特效制作虽能为人夺目,但并没有带来一个能如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般为人沉浸其中的展开,如果说最早的《哈利波特》是一场尤为出色为孩子大开魔法世界大门的钥匙,那么《神奇动物在哪里》仅只是一场以贩卖旧有情怀为主的成人童话。

《哈利波特》已然挥手长别,《神奇动物在哪里》虽然有着种种的诟病,但总还是令人重温着那个昔日的魔法世界,一张情怀的底牌,其实在很多哈迷的眼中已然能粉饰新不如旧的瑕疵。

神奇的动物故事作文【三】

先说说好的地方吧

来看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有一半都是看过HP的 无论书还是电影

所以其中有很多前作渗透进来的元素 让人感觉很熟悉惊喜

我自己发现的一些彩蛋有:

一开篇就是铺面而来的预言家日报 标题全都是Grindelwald和Creatures at large

Newt被一个女人问:“My friend, are you a seeker after truth? ”

他回答说:"I'm more of a Chaser, really."

我本来没反应过来 但是听到我身后的一个外国女生笑了

然后我才突然意识到了这个梗

女人说的seeker是真理的追寻者

而Newt听到seeker想到的是 找球手 所以回答说 我其实是当chaser(追球手的。

(唉那一瞬间真是 有一种那个世界回来了的感觉

还原了很多以前见过的咒语:accio Expelliarmus Obliviate (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说在HP系列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咒语也是accio 飞来咒果然很实用啊哈哈哈

个人觉得Newt的箱子有点像赫敏的那个巨能装的钱包 不过这俩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还有当年真穆迪是不是也是被小克劳尼锁在一个施了咒的箱子里来着?

美国人管muggle叫no-magic也是够直白。。。(后来看新闻里写的是No-Maj 唉 我这听力…

说到魔法学校的时候 Queenie说Ilvermorny是最好的

Newt微微一笑摇着头说"I'm pretty sure Hogwarts is the best wizarding school there is."天哪 当时小雀斑那副表情简直帅出天际 是不假思索地反对 但又很温柔

然后Queenie就故意把Hogwarts说成了Hog~wash~(当然没字幕所以我也不是很确定

那个傲罗审讯Newt的时候提到了邓布利多哦~

说:不知道为什么邓布利多那么喜欢你 (结合他其实是格林德沃这一点看这话就很有趣了啊 哈哈哈

所以总得来说 这个电影的风格和感觉都是和前作一脉相承的 不像cursed child有种迷之违和感

而且把1926年的纽约刻画得很好 蒸汽袅袅的车站 苛刻的银行经理 熙熙攘攘的人群 仿佛只属于权贵阶层的市长竞选 还有一脸木然的工人们走进乌漆漆的工厂 有很强的时代感

总之 制作精良 情怀适当 有很多很多好看的细节 好看的片段

但是这些连在一起 却并没有期待中 那么完美。

单拎出它的情节主干来看:

一条主线是小雀斑把逃跑的小动物们一个个抓回来…中间差点被魔法部给executed(这儿也太扯了 英国那些食徒都只是被关进监狱 为啥美国人就偏要了他们

另一条线是 格林德沃在神经兮兮的反巫师一家里找obsecurus 然后那孩子被逼得爆发了 被魔法部的人赶来灭了…还不知道灭没灭全

但在后面那条线里… 故事的发展几乎没受到Newt的影响…

我觉得既然是要拍5部的 这样双主线 大信息量的节奏未免有点aggressive了。本来可以是个adventure comedy 给后面的故事做些铺垫 结果整部都这么黑暗 在看到反巫师的那家人的时候不可避免产生了很多疑问和戒备 所以看到那些可爱的magical creatures的出现时也不太能完全放松下来。这两条主线分得太平均了 就像两股力量在彼此冲击压制 喜欢的人看着觉得很有感觉 不喜欢的人可能觉得有点混乱了。

按说有这两个主线 信息量挺大的 故事应该挺紧凑的

但却发现它总是在剧情发展处拖沓…花很长时间来炫技…

各种动物都出来溜一圈 倒也正常 但obsecurus爆发的那段有点太长了 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哪儿 知道是想渲染一下这个毁灭的力度 但总觉得有点墨迹(也可能是我看到最后疲惫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坑挖的太多 还过于刻意。

比如那个照片里的女生(看外媒的新闻发现她姓 Lestrange 其实是贝拉夫家那个黑魔法世家的人 这坑可是大了

比如床底下的魔杖到底是谁的 那个小女孩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比如最后飘走的那一缕黑烟…

讲真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故意留悬念的做法 感觉只有那些对自己作品没信心的人才爱这么干 激起大家的好奇心来看下一部。

伏笔 和 挖坑 是不一样的 伏笔是不动声色地伏延千里 罗琳在HP里做得就很好 就像我前两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的:你读到第六部的时候才知道的魂器其实在第二部就出现过还被毁了。看了很多采访 演员们都说罗琳就像一座金矿 每次她来片场他们都会问很多剧本以外的问题 她都能不假思索地答出来。她脑袋里清清楚楚地装着这整个世界和每个人的身世历史 有很多很多东西她没有写进书里剧本里 但是所有事的前因后果所有人的“前世今生”都在她脑子里 这也是为什么她在HP里写了那么多伏笔 那不是有多故意地说诶~要不我在这儿埋个线索 而是在她心里那些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挖坑正好相反 它总是很明显 惹人注目到了唐突的地步 就像这里花了不小篇幅提到的Lestrange,而她和这部电影有什么关系呢?很容易让人迷惑又很出戏 明明可以在整理箱子的时候不经意地闪过她的照片或者写有她名字的信封 反正肯定会被粉丝扒出来的 而且这样扒出来不是更有趣么 何必弄得这样直白…

离题一句:可能也知道刻意挖坑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像漫威就喜欢把坑都挖到最后的彩蛋里 不破坏正片的完整性 还光明正大地请你来看我的续集或者联动的其他电影 大家还都挺喜欢这种彩蛋(所以现在都发展出双彩蛋了。

说到漫威 对比上周看的Dr. strange 感觉对于没看过HP的观众而言 这两者可能没什么差…都是爆米花电影 甚至Dr.strange对非粉丝观众会更友好一点 因为同样是在架空的世界观下(还同样是当红英国演员做男主 Dr.strange的故事讲得更清楚完整 信息量刚好 感觉挺值得借鉴的

当然除去讲述方式的一些瑕疵 它还是个很好的故事啦

可能是HP的书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FB才会有点相形见绌

毕竟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和一部几百页的小说相比 还是有很多局限的

就像国内外各种大IP的adaption能让读者满意的能有几成呢

所以还是有点希望 罗琳有空把它写成书(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