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想象>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中国古代遗产九龙洞作文500字)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中国古代遗产九龙洞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2 01:11:11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中国古代遗产九龙洞作文500字)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一】

越往上走,越感觉冷,幸亏穿了件连帽长袖衫,否则真会冻出病来。不单是冷,整座山峰云遮雾罩,空气中饱含的湿气,比雾浓重又算不得细雨,衣服摸上去潮潮的、软软的,体表沁出的汗水与外部侵入的湿气混合,使得衣服黏在皮肤上,很不舒服。

上山的路漫长,腿脚疼痛膝盖酸软;天公不作美,超低的能见度和恶劣天气,有时候会抱怨自己,不该这时候来白石山。抱怨冲淡了游兴,但是,双脚并没有停下,大老远来了,山也爬到了半腰,半途而废更可鄙!

山顶的雾气更浓,凭借听觉判断,游人应该不少,“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大多数游人隐匿在浓雾中。紧靠崖壁的栈道,曲折起伏,不管往下看还是向上望,都是白茫茫一片,眼前仅能看清脚下的路,人在此刻没了选择,没了退路,只能依赖栈道的指引,艰难前行。

不记得走了多长时间,走到哪个位置,只知道还未到达“玻璃栈道”,这时的腿脚已经累到极限,顾不得湿冷冰凉,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休息。不多时,眼前像是白内障初愈,开始亮堂起来,周围的景物由近及远,逐渐显露出轮廓并且变得清晰,能见度不断扩展。山里的雾气逐渐散去,阳光开始收复失地,水淋淋的崖壁上,满是黄色、粉色的小花,花瓣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突然而来的惊声尖叫,打破一路的沉寂,眼前一座山峰的山腰处,环绕着一条玉带似得栈道,晶莹透亮,这就是“玻璃栈道”。原来,这个位置距离目的地已经很接近了,只是云深雾重看不到而已,漫漫长途终于看到希望,希望来的突然,也来的及时,足以告慰一路的劳顿艰辛!

说实话,“玻璃栈道”不是人们想象的令人恐惧,我站在上面,不担心脚下的万丈深渊,倒是害怕玻璃表面的湿滑,一位比我们早到这里的游人说,刚刚下过一阵雨,雨来的急,去的'也快。玻璃栈道表面残留的雨水,遮挡向下的视线,脚下的深渊沟谷变得模糊虚幻,抵消部分恐惧感,看来,挑战心理极限,得在大晴天。

万幸的是,刚走出“玻璃栈道”雨就来了,刚开始淅淅沥沥,宛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气温开始下降,雨下了一阵儿,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大,密集的雨点打在凉亭的顶棚,噼啪作响。凉亭外不远处的草窠里,像是被人撒上了盐巴,白花花的,仔细看才发现,竟然是冰雹!气温低到有点彻骨,裹紧衣服蜷缩在角落里打着冷战,“玻璃栈道”走下来都没有的恐惧,现在却感受到了,自己不会被困在这里,回不去吧?!

山里的雨,随性,不确定,总是出人意料,刚才一阵急雨冰雹,不久就散了,有惊无险,像是在恶作剧,在你无助绝望的时刻,及时停止,收手作罢。下山路上,一直有阳光的陪伴,雾气散尽,白石山容貌尽显,来时的遗憾终于有了补偿,雨露滋润过的山体植被更显苍翠,虫鸣鸟啼不绝于耳。高空的白云,云卷云舒,不停变换着形态,时而聚集在一起,时而被罡风吹散,阳光被白云遮挡,眼前时明时暗。

半天时间,同一座山,经历风雨云雾,甚至遭遇冰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这次有了深刻的感悟。置身山中,面对巍峨的大山、弥天的浓雾、随时而来的风雨冰雹,人只能被动接受,丝毫没有还击之力。恶劣的天气,艰难的路程,无助、甚至绝望的境遇,给人以历练自己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残酷的,也是平等的,每一个到这里的人,都会毫无遗漏的被考验。

人的一生,跟这次爬白石山,不也有相同之处吗?开始上山时的抱怨,走在栈道上的茫然,“玻璃栈道”给人的失落,突如其来的骤雨冰雹,带来的无助和恐惧。浓雾笼罩的白石山高低错落,栈道的曲折起伏,就像莫测未卜的人生路,每一个陡坡、转折、岔路,都是突然而至,毫无征兆。闻名于世、惊悚骇人的“玻璃栈道”,是此行的目的,也是支撑不懈走下去的动力,真到了跟前,却收获了失落。

返回的路上,阳光普照,蓝天白云,经历上山时的艰辛痛苦,下山得以闲庭信步,山中的美景尽收眼底,因为走过,路变得不再遥远,原先的陡坡,变成欢送的红毯。不知道多少次想放弃,那个念头一度占上风,就在转身回返的瞬间,谴责之声从心底发出:你来的目的是什么?甘愿就这么放弃?!谴责之声的砝码,使得心里的天平倾斜向坚持一边。“玻璃栈道”带来的失落,是因为自己期望过高,并且轻信人言,也有未知因素的影响,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真实感受。一次爬白石山,让人联想到人生,外出游玩,不是单纯的游览和玩耍,人与自然暗合的规律和原理,需要思考挖掘,自然是人之师,能够与自然沟通互动,才能领会顿悟。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二】

我的家乡涞源地处河北保定地区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三山交汇处,历史悠远,源远流长。其中最令我们涞源人骄傲的,莫过于美丽的白石山了!

白石山——位于城南15公里,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云都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地貌奇特,植被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峰林、怪石、绝壁、云海、佛光、森林、灌丛、溪流、瀑布、长城及珍稀动植物景观。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如雨后春笋般耸立的高山,那山,一座连着一座,像空中飘舞的丝带一样蜿蜒流动,让人一眼看不到边界。

每座山都是那么有艺术感:雄伟的拔地而起,气势磅礴;险峻的群峰峥嵘,巍然耸立;奇异的怪石嶙峋,嵯岈互异。

更加奇幻的便是升烟井绝壁奇观。夏、秋时节,白石山上的轻云薄雾象缕缕炊烟,从峰壑间漂起,如烟如云的雾气从深谷中袅袅升起,轻如絮,白如雪,一忽儿,铺天盖地,好似汪洋一片,雾海间奇峰、怪崖,漂浮其中,隐隐约约,朦胧飘渺,如梦如换幻。顿时,掀了雄滔伟浪,令人惊心动魄;片刻之后,云敛雾散,彩霞映照,似锦缎铺天,真是变幻无穷,令人陶醉。

白石山上的日出也颇为壮观。每当日出时,总先是那些从东方天际射来的柔和的光线一丝丝一点点地洒在山尖上,随后像水洒了似的,慢慢扩大;忽然,突地一下,天像破开了般,阳光一滴不剩地倾泻在群山之中,那山,仿佛被那光烤红了一般,山顶的小草也被那光照得透明了……

不只日出,白石山的列屏谷也颇有趣味。列屏谷是白石山峰林最佳发育处,谷两侧是悬崖峭壁,群峰成林,那一列列,一排排的石峰,参差错落、高耸擎天,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而每个石峰也是形态各异、形靓态妍、有的如扬帆远航的风帆石;有的似高耸的竹简;有的似宠物留在峰顶;有的如座佛、如石塔,如……,当云雾升起,流动在峰林间,半掩山峰半掩林,更增加了白石山峰林的自然魅力。

走过列屏谷到达列屏谷北端的尽头,虽然只有约5平方米的平地,但是站在这里可以纵览列屏谷。白石山多为水平岩层的含燧石条带白云质大理岩,石柱顶面沿层面剥落,呈桌状,随处可见。“石桌”上并没有棋盘和棋子,也可能是人们在此看到险峰林立,峭壁深谷云聚云散的神奇景色,想在这里休息一下,下盘棋,所以故称棋坪石了吧。

景区里,我最喜欢的便是双雄石了。站在双雄石观景台上,可见对面峰崖上有两巨石并立,高约50余米,象两位巨人、更象两位英雄,雄姿勃勃,并肩屹立在陡崖上,守卫着白石山。两巨石直上直下,之间缝隙不宽,它们巍然矗立,甚至在涞源县城也可能看到,是涞源县代表性的地貌景观之一。

白石山最著名的便是晴云峰了。它海拔高2057米,晴云峰是由于晴天时,山顶常有白云盘绕而得名。是白石山的次高峰,派生出数条奇峰列布的山脊。晴云峰一带往往是冷暖气流交锋处。“风云际会”是白石山又一云雾奇观。“白石晴云”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意思是说,即使是晴天,白石山巅也经常有云盘绕。自古以来不少诗人赞美白石山云雾,赞美“白石晴云”。

我一直奇怪白石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白的呢?于是便去问了爸爸,爸爸告诉我:“白石山体“底座”为肉红色燕山期花岗岩(距今1·4亿年),它是王安镇巨型花岗岩基的西延部分:上部(即“顶盖”为白色的、产状近水平的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距今10亿年前形成),又称为“顶盘悬挂体”。约占26·4平方公里,厚度超过1000米。花岗岩底座十分稳定,使得其上的大理岩构造峰林保留至今,避免了地震等构造作用的破坏。”

“雄伟壮丽的白石山构造峰林,它的主体地层称为“雾迷山组”,雾迷山组是在距今10亿年前(具体来说,大约在距今14亿年——12亿年期间)生成的,地质学家反它命名为雾迷山组,雾迷山组名称来源于河北省蓟县的雾迷山。北京周边许多旅游胜地的山峰也都是由雾迷山组“构筑”而成。如京东大峡谷、野三坡等等。雾迷山组代号为JXW,主要岩性为燧石条带(或燧石结核)白云岩。”

啊!美丽的白石山,你是我们来源人的骄傲!我爱家乡的白石山,我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三】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来,开车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风景区。

山上的风很清爽,吸一口凉气,心旷神怡。

我们顺着台阶往上爬。太阳还没有出来,山中弥漫着雾气,一切都缥缥缈缈,身临仙境一般。云一层一层的,俨然一个云梯攀向山顶。

渐渐地,在山的另一面,太阳露出了半边脸。晨光透过雾霭照在花儿身上,花儿便绽开了笑脸。阳光照不到的这一面山显得格外幽绿。闭上眼,好像空气变得五彩缤纷,弥漫着各种香气,有草的清香,有新翻泥土的气息,有甜甜的.果香,沁人心脾。

雾气完全消散,我们顺着台阶浏览风景。这里怪石嶙峋,有的像手指,有的像一棵石笋,有的像一只海豚刚跃出水面,还有的岩石像北斗七星一样排列着。

山上热闹起来……

草丛中的蟋蟀“瞿瞿”地叫起来了,小蜜蜂们嗡嗡地忙碌起来了,花蝴蝶在花丛中舞蹈起来了,可爱的小松鼠也忙着往窝里运松子呢,一看到我这个庞然大物,“哧溜”一下跑掉了。

峰回路转,我们来到了悬石峰。一块巨大的石头,在崖顶悬于半空,让人好怕一阵风把那块悬石吹落崖底。这里还不时有苍鹰下落驻足观看,“哇哇”地叫两声就飞走了,大概是怕这块石头掉下去吧。

突然,宽宽的石阶路消失了,前面是一座很高的悬崖,崖壁上有一条窄窄的小径,下面是万丈深渊,抬头便见峰入云海,走在上面,双腿发软。

转眼到了傍晚,我们已走在下山的路上。一阵阵寒气侵来,渐渐地,烟云又原驰蜡像一般汹涌聚来,又是一片云山雾罩之景。

天暗了下来,雷声在头顶响起,我心生恐惧,加快了下山的脚步……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四】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今天,我就和家人到了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游玩。 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灾难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的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残暴的统治。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朱元璋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从当时比别处经济繁荣不少的山西开始移民,一场大规模的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园内有很多情景剧,我们看了一场《大槐树移民情景剧》,讲得是大槐树下的人们即将迁到异乡时,依依不舍的与家人惜别,跪拜大槐树的故事。那棵假的大槐树后面有广播,演员们都是对口型,但他们的嘴对的刚刚好,演的也刚好和广播对上,演得十分感人。

我们看完情景剧,就去了移民浮雕图处。浮雕图是由青铜制成的,它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黄剑根据明代迁民的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只要是外迁的人,小拇指都要被官兵砍一刀,作为记号。他们都十分不舍,不愿离开家乡,但没有办法,只好剪下槐树的槐枝,提醒自己是洪洞人,再怎么样也不能忘记家乡。我想起自己的小拇指上也有这样的记号,看来这个雕塑是根据历史建造的。

洪洞白石纪念馆作文500字【五】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大槐树,那真是千年古槐,耸立人间,根深蒂固,叶嫩枝繁。腰系红带,雄姿威严,顶天立地,威武壮观。

众多游客云集在大槐树周围,手持相机、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还有那棕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也纷纷过来拍照留念,流连忘返。

话说在明朝时候,山西省人口稠密,一个山西省的人能顶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总和,洪洞又是山西省的人口大县。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改革生产关系,采取移民屯田,恢复发展生产,应对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大量迁徙人口,当时就选定了人口稠密的山西省。洪洞县又是山西省人口稠密的大县,移民就在大槐树下汇集转迁,因此就出现了(流传的“我的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涉及中国的大江南北,东西部区域,迁徙的具体地方有广宁卫,保安州,顺天府,东星卫,天津卫,太同府,真定府,宁夏卫,凉州卫,临府,凤翔府,隆庆府,菜州府,顺德府,兖州府,安东卫,洛南府,东昌府,太原府,彰德府,广平,河南府,怀庆府,南阳府,开封府,凤阳府,应天府,宁国府,杭州府。历时几十年,才完成了迁民的大工程。

我们徜徉在景园的小道上,到处花红草绿,树木成荫。我们在天然氧吧里呼吸着,只觉得神清气爽,令人惬意,走着走着不觉来到了祭祖堂。看那祭祖堂前:炉香袅袅,人密如织,祭拜祖先,盛况空前。在祭祖堂大殿里排列着数不清的牌位,香客们认真地找寻着自己姓氏的祖先,寻根问祖,饮水思源洪洞大槐树作文3篇作文。

接着我们又看了迁民后的民居遗址,还有那古老的农民戽水车,利用水冲击旋转汲水浇田,既省力又省电,这种戽水车,多在我国南方。向前走了一会儿,忽然看见一个门脑上写着“解手”二字,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厕所,这个名字叫得真稀罕。传说古时候解差押送犯人,行至中途,犯人对解差言道,我要大便

解差说,你去吧。犯人又说,我双手戴着刑具如何是好?解差去了刑具说你解手好了。从此以后把上厕所称“解手”。“解手”一语一直流传在民间,如今乡下上了年纪的人还把大小便习惯地叫“解手”。

夕阳西下,我们准备返程了,在车上“根祖圣地”的美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