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走进中学的大门作文600字)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走进中学的大门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2-15 21:18:18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走进中学的大门作文600字)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一】

好多老师认为学生生活阅历少,在作文写作时“无米下锅”。其实学生到了初、高中阶段,人人都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对社会、人生、周围环境等的认识与观点,只是教师没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发现并开采这一资源,没能指导学生把说话与写作真正联系起来。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老人家是说进行启发式教学一定要讲求启发的时机。但这样守株待兔,坐等时机的到来,是否也有些消极的意味呢?作为学校教育与教学,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促成学生“愤”与“悱”状态的产生,从而使学生走向学习成功的彼岸。基于这一认识,在议论文教学中,我秉持“不启不愤,不发不悱”的认识,主动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关心的观点引路,“逼迫”学生开口,让“多年的哑巴”说出了心中的话,而且他们越说胆越大,越说越想说,越说越有话说,越说越流畅。许多学生都很惊讶:“我怎么会这么能说?”“我怎么会说得这么精彩?”在不知不觉中,一些曾被判为“无米下锅”的“贫农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年内突然变成了我任教班级的“米粮大户”。可见,作文课上学生写不出作文,并不等于学生无话可说,而真实情况多是我们教师的引导没到位,没能把学生的“话匣子”给“撬开”。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二】

天天都听别人在夸赞大森林,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为何不去看看呢?

一走进大森林,我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那里绿树浓荫,野花遍地,梅花鹿在溪边优雅地散着步,猴子在树间悠来荡去……,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就像进入仙境一般。

我走着走着,哎呀,这是哪呀?我不由得害怕起来,正在这时,随风传来一阵隐隐约约地歌声,让我紧张的心平静了下来,我寻声望去,原来是珍珠象、小老虎、狮子等动物聚集在一起在开音乐会呢。狮子大王看见了我,走过来热情地邀请我一起参加,我欣然地接受了邀请。

我看见一架钢琴静静地放在场子中间无人弹,就对狮子说:“音乐会没有音乐怎么叫音乐会呢?我来弹钢琴吧!这可把动物们乐坏了,因为它们中没有一个人会弹钢琴,所以钢琴才会一直空在那儿。我弹起了悠扬、轻快的《小步舞曲》(贝多芬的),动物们马上就随着音乐的节拍纷纷快乐地跳了起来,狮子大王摇头晃脑地说:“唔,真好听!”。一只悟性很高的小狗在旁边看着我弹,不一会儿,它也学会了,我们一起弹了《小杜鹃》,还真有杜鹃鸟符合着一块叫呢!动物们热烈地叫着:“小狗,你真棒!真好听,再来一曲!”我又教了小狗《圆舞曲》和《二部创意曲》等曲目。小狗在大家的鼓励下独自地弹了起来,虽然弹错了几个音,可动物们一点也没有听出来,大家都给予了它热烈的掌声……。狮子大王对小狗说:“小狗,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弹钢琴,我封你为‘宫廷琴师’,望你勤奋学习,以后让我们能听到更多优美、动听的曲子!”。

音乐会结束了,狮子大王对我说:“感谢你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渡过了快乐的一天,我派鹭鸶送你回家吧!”说完一招手,一只美丽的鹭鸶就翩然地停在我的身边,我礼貌地向狮子大王和动物们道过别后,就兴奋地跨上鹭鸶,刚一坐稳它就飞了起来,哇!真爽!可我还没来得欣赏风景,就已经到家了。我对鹭鸶说:“谢谢你送我回家,下次你们开音乐会,你可以来接我吗?”鹭鸶回答说:“当然啰,小姑娘,我会来接你的,因为你是我们动物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很快乐!”

大森林的美丽,真是名不虚传啊!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从前的大森林。

当我走进大森林时,一片美丽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枝头上歌唱,松鼠坐在地上悠闲地吃着松果,毛茸茸的小鸡和小鸭快活地玩耍着,大森林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被这快乐的情景感染了,也玩了起来。

许多年后,我迫不及待地又一次来到了大森林。当我走进大森林时,却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光秃秃的树干,动物们远走高飞。那些光秃秃的树干哭泣着对我说:“以前我们这里美丽富饶,可人们乱砍乱伐,让群山变成了荒山。鸟儿飞到了遥远的地方,小动物们都逃走了。哪些人没有想到,害人就是害己啊!”

是啊,人们,你们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不断地破坏环境,做些对自己有利益而危害地球和大自然的事情。难道你们想让大自然报复你们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美丽富饶的大自然吧!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四】

现在,那座幼儿园怎么样了呢?周六那天,我终于忍不住推开了那扇五彩缤纷的大门,走了进去。我仿佛来到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各式各样的玩具更是鲜艳的,天花板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仿真水果,教室被老师和同学们装饰得各具特色。

我的目光落到一座木板小桥上。岁月悠悠,它已变得老旧,我不禁想起一些往事来:

读幼儿园时,我最爱玩的就数这座木板桥了,脚踩上去,它会前后移动。记得有一次,我在玩木板桥,这木板怎么也踩不住,我往前踩,它朝后溜;我朝后踩,它又向前跑。当时,我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现在想想真好笑。

走进教室,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不用说了。墙壁是雪白的',贴上纸花特别好看。地板是蓝绿色的,有一个个小方块。窗户上贴着窗花,课桌都是木纹的,黑板旁有多媒体的大屏幕。

不远处的操场上,小朋友们正在做广播体操,小手伸得笔直。他们用稚嫩的童音喊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看着他们,望望自己,我笑了。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世事无常,物是人非,故园陪着一批又一批小朋友度过欢乐的童年,它使我快乐,让我留恋。

走进高一的大门作文800【五】

学生会说不一定会写,学生能说得好不一定能写得好。应该承认,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实现从口语向文字的转换。但对于这样一种转换,切忌操之过急,教师应本着“先放后收”、“广放渐收”的原则。

另外,要实现“口语向文字的转换”,还须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个层次或阶段为意义的转换。意义转换的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减少由口语向文字转换过程中意义的损耗,力争实现意义转换的最大化。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常发现有些学生出现不知选择何种措辞进行表达的“卡壳”现象,对此应鼓励他们放开思想,提醒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写”,“意义第一,词句第二”,力求把想要表达的意义全面地表达出来。

第二个层次或阶段是从语言层面进行美化与规范。语言不仅应该是规范的,更应该是美的、有意蕴和意趣的,文学性的文章是这样,议论文也应当如此。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而那些面目可憎、“硬邦邦”、“凉冰冰”、教条僵化的文章是少有人愿意问津的。近年来就有专家学者倡导为文者应打破文章体裁间森严的壁垒,使其相互取长补短,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实乃高见!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指导学生从语言层面下功夫,要在准确、精练的基础上,使议论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生动活泼,或幽默诙谐,或辛辣讽刺……要发掘学生个性,形成一定特色。 第三个层次或阶段是从文体结构方面加强指导、训练。要围绕着议论文的基本要素,结合个案、实例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完苏轼的作品《石钟山记》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首先我引导学生们直奔作文的主题:你同意苏轼的观点吗?班内学生分成了三大阵营,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还有的说对苏轼的观点要批判地接受。我趁机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都表达了自己的真实看法。你们各自的这些看法就是你们所要写的这篇文章的论点。但是,你为什么赞同、反对或是持折衷的观点呢?你的`根据是什么?经过思考,有的学生回答:“我赞同苏轼的看法。如果不经过事实证明就随意判断一件事情是存在还是不存在,那不成了瞎说了吗?”有的说:“我不同意苏轼的看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魔术。”……见时机成熟,我当即引导: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道理和例子不就是证明你们各自观点所需要的论据吗?议论文写作并不难呀!当然,不是随便某个道理或例子都可写进作文里去,只有那些能强有力地支持你的论点、能打动说服别人的素材才能变成好题材。接下来我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完善、筛选想到的论据,并列成纲目备用。在此基础上,我抓住前面某同学关于“魔术”的论据,向该同学发问:你怎么证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呢?该生结合他的论点对其论据进行了详细解释。并补充说:“城里就有一家专卖店卖刘谦魔术的道具,利用道具,任何人经过一定训练,都可以把神奇的魔术变出来……”最后我告诉他:把你解释的这些关于论据和论点关系的内容整理好,写进作文里,这就是论证。

第四个层次与阶段是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各个层面上有所深入与创新。当学生的程式化训练基本定型以后,要适时引导学生敢于突破模式,大胆创新,比如如前所述引导学生在语言层面上的创新;其次也可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创新,比如教给学生不但可在文章开头提出论点,而且可以在文章的行文过程中或在文末提出论点,甚至可以不在文章的任何位置表明论点,而是把论点隐含在文章整体之中,等待读者自悟;再次可以在“三要素”基础上进行补充创新,比如对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一文的写作,除了“三要素”的规定性内容,我们还可以“节外生枝”,联系实际,陈述标题所蕴含的道理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