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以领跑者和跟随者为话题的作文)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以领跑者和跟随者为话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0 23:20:56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以领跑者和跟随者为话题的作文)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一】

这是最振奋人心的一项比赛。它不仅代表着个人,还代表着团体。我们班的男子,女子都在第二组。随着枪声的打响,第一棒开始奋力前进。在棒的交递中,是心的汇聚,是在传递着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每位运动员都鼓足了劲。看台上的欢呼声与呐喊声飘浮在操场的上空。虽然我们班这次在4*100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我们班的运动健儿们会将拼搏进行到底!

拼搏的芳香,是运动的自然芳泽,它存在于运动场的任何一个角落。它是生活中的一片绿洲,名利场外的一片净土。让我们将拼搏进行到底!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二】

无父无母,朱万浩从小就是长跑健将,为了让相依为靠的'弟弟吃上一顿饱饭,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不拿第一和第三,偏偏争第二,因为第二的奖品是一箱泡面。尽管具有此般实力,由于腿伤,只能处在领跑人的位置。退役后,生活辛苦,寄居在朋友的面馆,为其送外卖为生。一次国家队为了培养进军奥运会的长跑运动员,国家队主教练老上司邀其再次出山,为年轻队员领跑。当万浩再次回到训练场地,不仅结识了明星般的跳高女运动员,还激发了自己对长跑的激情。历经一波三折之后,在2012的伦敦奥运赛场上,就算腿病复发,在弟弟突然到来的鼓舞之下,回忆起童年的种种和人生的理想,万浩突破领跑人的任务,带病坚持跑完全程马拉松,最终超越无数队员夺得冠军成绩。

影片由韩国新人导演金达钟执导,《白色巨塔》中的实力派演员金明民主演,老牌影帝安圣基和清纯女高雅拉配戏。至于故事背景是否有现实依据,无从查对。金明民的龅牙叔形象装扮的很朴实到位,苦逼外形十足。影片秉承着一如既往的韩式风格,温情细腻,掺杂着小感人。特别是最后兄弟俩对视后,哥哥坚持病痛跑完全程的桥段,尽管娇柔做作有点不可想象,还是感动有加令人轻微心悸。

韩国电影向来不乏运动题材,而且特别偏好从底层小人物到光辉顶点的人生历程,感人催泪震撼有加,有正规叙事的《举起金刚》和《国家代表》,有笑料十足整蛊无数的《少年壮士麦当娜》,还有偏重于温情的《冠军》和《斗魂》,更有关注问题少年格斗生涯的《少年菀得》。完全一副与欧美电影风向接轨的趋势,不仅注重运动题材的意义,还深入挖掘种类繁多。细观近年来我们的大陆电影,除了由喜感导演刘镇伟执导的《出水芙蓉》惨淡收场以外,能拿的出手的就数儿童片《跑出一片天》了。对于举办过史无前例盛大奥运会的国家来讲,真的就没有一部运动电影可拍吗?实际情况是,不是我们没有激励人心的赛场故事,只是大家不以为意而已。单单是一部剑走偏锋的《钢的琴》都能获得巨大口碑,我们的金牌导演编剧们还不能发现其中的蓝海金矿吗!?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三】

以前初中开运动会的时候,我都没有仔细地去观察这项比赛项目。这次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我们班参加男子跳高的有吕奕豪和李润正。我一边为他们喊着加油,一边不忘抓拍下精彩瞬间。一轮一轮下来,吕奕豪和李润正挺进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只见他们与参赛的同学一起讨论跳高技巧,有时还会点评一下别的同学的跳高动作从而来对照,找出及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虽然他们中间有几次未跳过,但又马上调整好了状态。当然,跳高的重头戏不外乎是徐刚健的表演了。他的背越式跳法赢得了满堂喝彩。在毫无悬念地拿下冠军之后,他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他让老师把高度调到了1.62米。那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那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勇气。我相信,他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因为他在诠释着:将拼搏进行到底!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四】

一、影片中问选择喜欢的还是擅长的?触动了正在瓶颈期的美丽鸟,由此美丽鸟把自己擅长的和自己喜欢的合二为一,跳高不仅是为了别人的瞩目,更是自己的一种挑战,无所谓得失成败,放下负担微笑冲刺最终打破了记录。这正是男主角羡慕的原因所在。

二、影片最后两人一起冲线,一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一个是在做自己擅长的,你希望谁是冠军呢?教练最后放下手中的东西扶起男主角,但是男主角却卑微的鞠躬。是不是现实中,就像影片里一样,即便是最后一次马拉松也要先完成教练的安排才能在家人的鼓励下,做自己的真正想做的。等退休后孩子成人后,我可以······。先干擅长的,能维持生计后,再做喜欢得——这种答案很好!(还是自己没有找到真正喜欢的,只是有点喜欢的`感觉没有确定是真爱呢?

三、你是选择喜欢的还是擅长的?应该多几个选项吧,喜欢的、擅长的、无所谓的、讨厌的、无可奈何的······。喜欢的是自己的事,别人未必在意。擅长的是相对的,不是优秀,不是蹩脚,而是与别人相比,自己的那点优势。别人在意,所以可以交换——赚钱。

四、现实中大多数人,估计没有想,即便想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当今一些行业泰斗,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行业,也不是特别擅长,靠着入行早、行业门槛保护、论资排辈······,终于当上了泰斗权威专家。他们不是顶级人才,更不希望成为顶级人才(打破记录的人,这只是他们维持生计的营生。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想打了鸡一样的生活(男主角扎腿完成比赛。但是他们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就危害大了。他们不喜欢,所以不在乎,只是看作维持生计的事物,那么如何维持生计呢?设定行业保护圈,甚至打压有志青年,挑选庸才提拔(他们不是天才有怎会有能力挑选天才。根源在于不喜欢,如果喜欢就会不计得失,不在乎成败。

五、人生苦短莫等闲。伯乐他知道你擅长什么?能否遇到伯乐靠机缘。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是鸵鸟还是企鹅跑过才知道。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五】

不是谁简简单单的就赢得了比赛,不是谁不经历风雨之后就可以收获灿烂的明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生命的真正含义,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正含义,就是敢于拼搏,从不言弃。

说失败的人注定是一个懦弱的人,这个世界给了我们所有的美好,我们不能够让自己沉沦在这样的一个世俗当中。我们要看透这个世界,不只是说我们懂得了生活就是好的,更不可能说是我们知道了生活是什么就是好的。

生活是需要加工的,可是这个加工的过程十分的繁琐,我们并没有办法强求自己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一定可以将自己磨砺的更好,我们只能想出所有的办法,让自己慢慢的沉淀下来,享受到生活所带给我们的美好,我觉得不管怎样,我们都是要认认真真的对待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生活是一种过程,是一种让心智成长的过称,如果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收获到真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错误的,是毫无用处的。

现在的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享受着父母、老师给我们的恩赐,那么我们自己又要做出些什么样的举动去回报他们呢?唯一的答案就是我们用我们的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他们。

对于所有的人来说,敢于拼搏的人一定是会让人们大为赞赏的,我们虽然不懂得拼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但是我通过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提到的词语来形容什么是拼搏,你就会一目了然了,那就是“汗水“。

我不敢恭维任何人对于梦想的渴望,我甚至觉得每一个人就是为梦想而活的。这个世界当中的人们从来就是在不断的完成从产生出一个梦想再到实现一个梦想的这样一个过渡的阶段。我们每一个人亦是如此,如果说人生是一只帆船,那么我们的梦想就是让这只帆船不断前行的发动机,我们要有梦想,并且还要为我们的梦想付出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心。

假说,空说都是毫无用处的,只有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才是真正的好。我们周围的朋友,我们周围的老师,在不断的告诫我们,要认真学习,要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或许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我们很难做到这样的一点,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做就好了,何必要管他人说什么呢?

我看到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写的很好,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一下。这篇文章发表于《人民*报》,我不敢说这篇文章究竟是属于什么样的题材,但是通过文章的主干来看,我认为是议论文。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要争气不要斗气》,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在衡量每一个人的功绩的时候,不能一味的看到事物的正面或者是反面,我们应该每一个人面都要看到,所以说片面是不对的,我们在生活当中,总是把某一个人看扁,我说的看扁是对这个人的不理解,或者说是理解的不充分,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许,可是这样的一种赞许却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的。

难道说敢于拼搏的人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吗?不见得,并不是拼搏的人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获得成功的人一定拼搏过。

高考,中考,一天天的不断流逝,或许我们自己并没有感觉到时光的匆匆流逝,变得这么的快如闪电,但是它就在不停的走着走着,从来不会休息,我们人也是一样,虽然很累,但是同样要不断的坚持下去,不管最后的名次是怎样的,不管我们在别人的眼中是怎么样子的,我们都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为自己的家人,为自己的梦想,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人靠什么争气?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干出来的。争气实际上争的是志气和骨气,最终还得靠本事和本钱,靠实力和实干。越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遭人歧视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越是在受制于人的时候,越需要争气。赶出了成绩,取得了成功,就是最有力的争气。

我很喜欢这样的一段话,我并不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但是通过我所看到的,我渐渐的认为了我们这个社会是美好的,大部分人都有着自己要去努力和追求的目标,时光非常的短浅,或许我们大部分人会追寻到我们最终的梦想,但是那些没有梦想的人最终却会掉入万丈深渊。

给自己一个短期的目标和长期久远的梦想,是十分重要的。真正懂得争气、学会争气的人,是不会也没必要去斗气的。斗气就是赌气、撒气、怄气。往往你争我斗说气话、发脾气,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贬损他人,伤人面子又伤人里子。或互不相让,“顶”在那里“掰手腕”,非得争高争低、论输赢。

我觉得这样的竞争毫无意义,这样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也毫无意义,难道说拼搏就是为了斗气,难道说拼搏就是带有目的性的举动,我觉得一切都是毫无用处的,一切都是不对的,很多时候的很多人都会改变许多的看法,我们没有办法强求别人,所以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敢于拼搏的人一定会收获到最后的胜利,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但是往往又是非常容易的,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年轻的一代用全部的汗水和实力去证明,我们就是拼搏的一代,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拼搏,如果我们现在就不学习,将来的中国由谁来支撑,希望我们每一个时代的楷模,时代的英模能够真正的担负起我们肩上的重任,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人梦想之上的大梦想,我想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实现的,敢于拼搏的人一定会收获属于他们的灿烂明天!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六】

这是一部出色的马拉松题材电影,体现了不屈不挠、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体育精神。

周万浩是本片的绝对主角,不论是头戴“黄鸡”头盔跑步送外卖的他,还是被国家队选中参加训练的他;不论是街头,还是运动场;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出现迈开双脚急速向前奔跑的场面,你都会觉得:这个男人,真强!

万浩家里只有他和弟弟。小学时,他为了赢二等奖的奖品“一箱方便面”,和弟弟有了一个“红伞约定”,万浩如愿得了二等奖,从此,万浩走上了运动员之路,可是,他并没有“一飞冲天”,生命的启承开合才刚刚开始,脚伤让他选择了当“领跑人”,再然后,他当体育老师没成,做生意也没成,欠了高利贷的他,窝囊地寄居在朋友家里。

万浩的生命里只有马拉松。

万浩的弟弟,虽然从小家庭环境不好,但是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大公司工作,他的生命里把贫穷困难化作了自己的动力,但却不知如何把兄弟之情溶解开来。

相比,万浩具有了小人物的所有特性:内心单纯,容易上当受骗,没有社会地位......他的生命里,仿佛注定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跑马拉松。所以,他跑着,不屈不挠地跑着。

他的挣扎、纠结、彷徨,让我们看得如此辛酸。伦敦街头,在马拉松30km的“出发点”,缺席哥哥无数次比赛的弟弟,终于将内心的兄弟情化解开来,带着一把红伞来助威了。红伞在人群中悄然打开时,内心好感动。这是兄弟之间的暗号,是对彼此的信任。然后,这位万浩大叔,重新迈开步伐,抛下“跑完全程可能终生不能再跑步”的恐惧,大步向前冲。让我掉眼泪的场面在随后上演,腿抽筋后的万浩大叔,硬是拿观众的小旗帜在腿上猛扎,这时的“解说员”很给力,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流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在这个马拉松赛场上,流着的他,俨然像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勇士。勇士最后不仅跑完全程,还拿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虽然,影片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他想传达给我们的体育精神却如此真真切切;虽然,影片中出来个中国选手阳阳,貌似故意丑化中国人,但整体拍得真的很好!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七】

第一次看韩国片,还是分两次看完的,感觉良好。

在喜欢与擅长之间,你会选择怎么做?大多数选择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一直持续,这是谋生的需要,很难逾越;但做自己喜欢的事却可以有无限的希望和快感,但谋生毕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于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默默无闻地在一条路上走下去,直到老去。结尾纯属夸张,比较。

人只有在希望中才会有无穷才智和力量,这份力量甚至可以创造很多无法想象的东西。生而为何?这是很多人已经懒得去想的问题。我知道我喜欢什么,但我选择依靠擅长的积累作为谋生之需;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我只能在既往的路上继续。。。于是,谋生成了一切,理想成了彩虹,如此,老去。

马拉松是一项实现孤独与喧嚣的运动,长距离的奔驰,不断与自己对话,浮想万千和一片茫然,在运动的极限中体验纯属自己的快感和失意,冲刺阶段快感如潮释放,而此前的一切,不过冷暖自知。发现自己愈来愈喜欢马拉松,享受长时间的独自奔跑和最后瞬间的释放。掌声和喧嚣于己无关,超越才是享受。

影片的结尾的确是为了媚俗的皆大欢喜臆造,但抒发的却是周万浩长久以来一直被压抑着的东西,如此,喜欢与 擅长,理想与现实,被完美统一。电影不是教科书,被完美统一的何止是周万浩的结局,或许,那也是绝大多数人在夜深之际无数次展现的梦幻通道。现实已经如此残酷,我们借此集体意淫一次,总是欢快的!

以争做领跑者为题作文【八】

最近爱上跑步,看了这部电影,深有感触。

哥哥万浩早早挑起家里的重担,呵护弟弟成浩成长。他喜欢跑步,依靠跑步赚钱养家,弟弟也为他骄傲。直到读大学前,他的脚出现问题,教练决定放弃他。为了照顾弟弟,万浩妥协做了领跑人,放弃了首尔大学的机会,也放弃了奥运会马拉松全程的梦想。教练的魔鬼训练方式被运动员们排斥,最终破产。而科学“温柔”的训练方式根本难见成效,不可能染指奥运金牌。于是教练再次被启用,而教练这次迫切地想再树威望,于是他想再利用一次万浩。

让成浩参加奥运会?这不过是一个阴谋,实际上万浩的脚伤不轻,教练根本没打算让他圆他的马拉松梦,只是利用他,即使让他有终生废掉(不能再跑的危险也在所不惜。而万浩知道真相后选择退出。他擅长领跑,但他喜欢的是马拉松,他不想葬送跑步生涯。

当年为了弟弟,他已经舍弃了太多。

哥哥为了照顾弟弟,放弃了首尔大学的机会。弟弟以为哥哥是为了专注于跑步,还说希望看到哥哥参加奥运会马拉松。而实际上,哥哥却为了不被教练抛弃,继续跑马拉松,继续赚钱,而妥协做了领跑人。弟弟原本觉得哥哥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自己喜欢的,直到哥哥做了领跑员,残酷的真想摆在他面前,哥哥的巨大牺牲成了他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从此弟弟一直生活在哥哥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愧疚之中,和哥哥逐渐疏远,心理上有了隔阂。

而万浩对此还没有察觉,此时他想的是自己的马拉松梦想。

万浩做了一辈子的领跑人,也做了弟弟人生的领跑人。这次,他要为自己跑次全程马拉松。

他不为自己的处境和牺牲感到惋惜,只是希望弟弟能来看自己完成马拉松赛。

而当他找到弟弟的时候,弟弟终于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发泄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压力。

弟弟说:“每当看着哥哥跑,你知道我是什么心情吗?哥哥每次都可以跑,可我能为你做什么?因为哥哥对我的期待,我连考虑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都没有。只是拼命学习,谋取好的工作。结果又怎样?”

“每次看到哥哥这样,就感觉心里有块石头堵着。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压抑得都快要崩溃了。就像嚼着沙子,无比难受”。

亲人的牺牲,真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当年哥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弟弟是很为他高兴的,因为他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跑马拉松。但当他(因伤而转成领跑人的时候,弟弟就知道了哥哥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了自己,跑30km并不是哥哥喜欢的。所以弟弟感受到了哥哥的牺牲带来的压力,他不再去看哥哥的比赛了:原来他给哥哥加油是因为哥哥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现在呢?他给哥哥加油做什么,是为了让哥哥多赚钱供养自己吗?这样的愧疚和压力使他对看哥哥的比赛产生排斥,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隔阂。照片的前后对比也明显反应了这一点。小的时候,哥哥跑马拉松,哥哥很辛苦,弟弟很骄傲,合影时弟弟很开心;后来当领跑人的时候,哥哥跟弟弟见得少了,哥哥为弟弟的成就很骄傲,弟弟却满心都是哥哥牺牲带来的压力,合影时哥哥很开心,弟弟却满心悲伤写在脸上。

当弟弟说出自己这些年的压力时,说出想要摆脱哥哥的话时,哥哥的心大概像被刀扎了一样,这么多年这么大的牺牲,就换来弟弟这样残酷的回应?然而自己又该怎么办,真的是自己拖累了弟弟?如何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再让弟弟承担压力,自己不愿接受弟弟生活上的帮助,又如何做到经济独立呢?自己的生活不改善起来,即使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感到贫穷困顿,但弟弟却时时刻刻心理上承受着压力和谴责。于是哥哥又回到了田径队,为了钱,为了经济独立。

最终的结局被导演安排的非常完美,在30公里处,弟弟成浩出现为哥哥加油。哥哥又受到了亲情的鼓舞,感受到了弟弟对他的爱。于是他意识到自己不光可以摆脱经济困境,不再“拖累”弟弟,还可以和弟弟“重修旧好”,还可以继续奔跑追寻所爱呀!于是他最终坚持完赛,取得了好成绩,远了自己的全马梦。兄弟间的隔阂从此也就消失了吧。

对教练而言,他强硬训练的风格被运动员排斥,一事无成被迫退休,他急需成功来证明自己。“这次奥运会是我最后的.机会,我不想给人留下一个失败教练的印象”。而万浩最后马拉松的成果帮助他功成名就。实际上,教练内心这么多年对万浩肯定也怀有愧疚,只是声名之前他决定牺牲万浩。万浩圆了自己的马拉松梦,实际上也是对教练内心罪孽感的救赎,如果教练有罪孽感的话。

这世界上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万浩对弟弟是一种主动的牺牲,对教练是被动牺牲(或者说教练对他是一种压榨,成浩长大懂事后也为哥哥做着牺牲,开快餐店的同学好友为万浩做着牺牲。如果牺牲者之后过得很好,被帮助的人就不会有罪恶感,否者人生就容易陷入无穷的拧巴。万浩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凭一己之力挣脱泥潭,也使弟弟和教练获得救赎。

还有两个配角,大概说的就是没能突破自己的普通人。 庆順:“我会的只有跑步,后辈们凭实力超越我.....”庆順开始时对命运的不公满是仇视,对别人的所得满是嫉妒。我们也总是如此,陷在无法超越自己的痛苦之中,却对别人的处境充满艳羡。最后比赛时,庆順故意和中国选手相撞摔倒,是为韩国队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吧。而黑人运动员每每临阵脱逃,只是远远地为别人的运动精神而感染,而加油喝彩,多少有些让人不屑。但想想自己,有时候有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的配角,这样的普通人的刻画,就是提醒我们那句: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其实我和哥哥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多么希望哥哥能够炒股发家,娶妻买车,过上幸福的生活。哥哥过得好,他为我做出的付出在我的心头就轻一点,家人幸福了,我也解脱了, 仿佛得到了救赎。

然而,为什么我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应该通过提高自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生活,打破命运的加锁,自己主动获得救赎,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