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怎样写民居作文(介绍家乡的民居作文)

怎样写民居作文(介绍家乡的民居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04:22:11
怎样写民居作文(介绍家乡的民居作文)

怎样写民居作文【一】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下面,就让我们带你领略不同风格、别具特色的民居吧!

先说北京四合院吧。四合院是老北京主要的建筑形式。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它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行人走和休息。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除了北京四合院,点缀着蒙古高原的白色蒙古包也别具特色!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两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所以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风雨也不会漏进包。

不过,当你走进湖汕的土地,你便走进了美丽的地方。远远望去,处处是潮汕民居,这些古色古香的潮汕民居,仿佛一颗翠绿的宝石点缀着大地。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四点金“。大型民居以四点全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它的规模。称“三厅“、“八厅““向四马拖车“。

潮汕民居,普遍用石灰和石材建筑,有的还添加稻草筋和糯米饭等材料,就此取材,这样的做法,只为将房屋加固。

除此之外,永定的土楼也数不胜数,有“土楼大王“美誉的承启楼,有“土楼王子“的振成楼,有犹如“猛虎“的奎聚楼,还有依山傍水,雄伟壮观的五凤楼———福裕楼……

话说福裕楼,其整个屋脊漆成彩色,雕刻着孔雀、凤凰第瑞兽祥鸟和花草图案,仰望屋脊,正像展翅欲飞的凤凰。其楼结构是以三堂为中轴核心,左右有平衡对称的厢房,有三堂二横式,三堂四横式,三堂六横式等。福裕楼的九脊顶坡平缓柔合风格朴实,而气势非凡,屋脊装饰更是考究而精致,两端翘成牛角或凤尾的形状,外墙用白色的石灰粉刷。福裕楼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犹如壮观的府第、宫殿,楼内装饰颇为讲究。

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居,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魅力,正因为它们是我们的祖先用双手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才会成为世界上耀眼的明珠!

怎样写民居作文【二】

谈起藏族,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藏族的民居――帐房。

帐房,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的牦牛毡毯,中间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的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上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帘,赋予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致。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了供案,敬奉菩萨,富有宗教色彩。

藏族帐房有冬夏之分。冬帐房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制成帐房。这种帐房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这种帐房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六角、多角等形式,用力架和支拄撑起,室内净高约1。6—2米,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铆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成矮墙,以御风寒侵袭。夏帐房,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房。它由白色帆布,藏布织成的,也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的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

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房,有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房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的藏族帐房,在青山绿茵的旷野,点点散布,升起缕缕炊烟,别具情趣。

怎样写民居作文【三】

大家好!我们现在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在我们面前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在我面前是一个个营垒式的住宅,这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查,惊讶的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不明建筑,或圆或方,经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美方和中国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民居。怎么样,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想去了解了解这个“导弹发射基地”呢?

那就一起到客家的'民居看一看,这里的民居呢,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却依旧安然无恙,说到房子的构造,你一定会大吃一惊,这里墙壁的材料既然是用糯米饭、鸡蛋清、黄土、石灰掺和而成的材料,以竹片、木条做筋骨。这样民居的房子大多数是三至六层楼,一间间房子是按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客家民居是圆形,认为圆形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它的房屋是按八卦图来分配的。

当然,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几个方面可不比我们差。他们 房屋门前贴的可都是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他们房间可不像我们不等分,一间间都像尺子量过一样,大小相等。这体现了客家人 不分贫富贵贱的良好品德,两三百人聚居一楼,又热闹,他们都是统一一楼厨房和饭堂,二楼当仓库,三楼以上住人,秩序井然,一点也不乱。

怎么样!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美德吧!

怎样写民居作文【四】

赣南民居是逃往赣南的客家人建造的。赣南这里山高林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而且古代国内多次重大战火都没燃及赣州,所以成了客家先民心目中的“乐土”。故被学术界称赣州境内“逢山必住客,无客不住山”。此即赣州民居之一大特点。

据老辈人代代相传,说我们客家人的祖先初来乍到时,大多数人是蹲寮。 “寮”,《辞海》释为“小屋。其建筑材料与结构是:有用竹木枝条做墙筋,内外糊泥,茅草或杉皮盖顶;有的土木结构,陶瓦盖顶。许多带寮的村名下记述:“因先曾在此搭寮居住得名”。由此可见寮是赣州客家早期民居,称得上第二大特点。

在我们赣州客家人中流传着“草鞋脚上,灵牌背上”的谚语。此话含意有二:一是指我们客家人穷,除祖宗的'灵牌其他一无所有;二是说客家人逃出家门时不能丢祖宗灵牌。所以客家先民建造了土木结构,陶瓦盖顶的房屋。它最初是用粘质黄土夯筑成墙。条件好的,用黄土掺砂与石灰混合夯筑,很坚硬。《资料卡片》载有:“早在黄河流域一带,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创造了原始的生土建筑”。千百年来,土木结构质朴无华的住宅,则是赣州客家民居特点之三。

建房,赣南客家人称“做屋”。最常见的也是最普通的一种是两泼水一排过的三间或五间的二层楼房。厅居中,两旁称“正间”。进而一栋盖两廊的大屋。前栋与后栋之间中开天井,两边有连接两栋之间的走廊。厅不住人,只用于供奉“家神”,商议大事。如建房受地址限制,傍正屋中间开天井,走道称“巷”;如不受地址所限,加宽的中间院子称“砂墀”或“禾坪”;砂墀边上的走道称“檐阶”。这种方块体,对称式,厅室组合式的民居,是赣州民居格局的主体,称为特点之四。

怎么样,我们赣南民居很了不起吧!

怎样写民居作文【五】

民居的主要作用虽然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但其实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它也是跟社会各种文化——物质、精神密切相关的。

据报道,素有永定土楼王之称的民居楼战地面积为10300多平方米,被誉为江南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的江苏南京甘熙故居占地14060平方米。面根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的记载,位于福建达17332平方米,堪称“全国之最”。

宏琳厝又称“新壶里”。新壶里从1795年开始兴建,直到黄宏琳继承家业时,才改称为“宏琳厝”。宏琳厝是坐西朝南的方向,全厝建筑面积有17800多平方米,房屋有660间。有人说,厝里所有的房门要关上的话,起码要话上半天的时间呢!宏琳厝里的大天井有30个,而小厅堂有35个,除了三进到一进的厅堂较大外,还有32个小花厅。宏琳厝还分为横厝和外横厝,横厝是针对正厝来说的:正厝是坐西朝东,横厝就与这种坐向成90度角,垂直了方向,所以叫横厝。但仅仅有横厝还不够住,因为那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人,所以又加盖了外横厝。下横厝的结构与横厝是相同的,只不过将它扩大出来,增加了住房面积。横厝和外横厝,居住着113户,900多人可说是一个庞大的黄姓家族。

更值得一提的是厝里还有着充满智慧的,有效的防御措施。宏琳厝里有两个“兔耳”——用兔子耳朵探听四面八方的消息。其实,兔耳就是像炮楼里的窟窿,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南角,互为犄角。

祖嘉公虽然只有四个儿子,但他却花了28年的时间盖了这样大的房子,至于他为什么要盖这么大房子,建这么多的房间,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一个谜……

怎样写民居作文【六】

高椅古民居,坐落在会同县的高椅村,三面环山,四周风景如画,在山上远远望去,村子好象一把坐椅,古民居由此得名。

步入古城,我们可以闻到高椅古民居清新的空气。虽然这古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古民居四通八达,巫水河从村前缓缓流过。其中有几个景色令我大为震撼:月光楼,前面有一座池塘,叫月光塘;还有“天下第一鱼缸”,它全身由青石板拼成,四周还雕有“暗八仙”的图案和24个节气,中间还有鲤鱼越龙门图;“天下第一宅”,它的外壁上还有一块小小的碑呢!越走越窄的楼梯真的很神奇。我最自豪的还是XX缸,藏得如此隐秘,却还是被我找到了!据说XX缸是在小偷来时躲的地方。 来自:作文大全

古人为什么如此发达呢?原来,古时陆路不发达,但水陆却很发达,过往的商人停留在这里,古民居就越来越发达了。

高椅古民居是古人民用汗水画出来的一幅画,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怎样写民居作文【七】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下面介绍家乡————古民居的端阳(端午节)。

端阳前七天,起床后,妈妈给我挂上塞满香料的五彩丝线的香牌,我睡觉都不愿意摘。有些小孩买精美香牌戴在手上。我们聚在一起,香牌各种各样,总想比个高低。

为了驱虫蛇,端阳前早晨,我用红毛线捆好艾蒿,插在大门上;爸爸用浸泡雄黄的自酿酒拌朱砂洒在房屋角落,全村如此。古民居到处弥漫着芬芳。

上午,奶奶包粽子,馅儿有山菇、茶干、野笋、腊肉等。一片片粽叶在奶奶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我烧火,为的是吃第一口粽子。浓郁的粽香、肉香不时飘来,得煮上好半天。

这里端阳又叫“孩儿节”,节前至亲送来端阳衣。一大早,小孩们穿上盛装,走大街,串小巷,炫耀漂亮的肚兜子。我们真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

早上,每家每户桌上摆放茶食、绿豆糕、野莓、粽子、茶蛋、红枣粥、毛豆炒青椒。一家人在一起欢度,吃得热热闹闹。

家家为中午手忙脚乱,村里割肉呀,抓土鸡,散养鸭呀,红鲤鱼呀。爸爸把好几天前钓的几两重鳝鱼捞出来。你瞧他,先将活蹦乱跳的鳝鱼“狠心”敲,开肠破肚,双手沾满鳝鱼。腊肉炖鳝鱼,那是徽菜一绝。

一眨眼,端阳悄悄地过去了,祝福古民居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