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以中华之美为主题的作文)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以中华之美为主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19:37:37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以中华之美为主题的作文)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一】

社会 一个美好,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处处充满着真善美.。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善,美以她们各自的视角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时代,构成了最博大的爱。

你是否清楚?热爱祖国光荣,服务人民光荣,崇尚科学光荣,辛勤劳动光荣,团结互助光荣,诚实守信光荣,遵纪守法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危害祖国是耻,背离人民是耻,愚昧无知是耻,好逸恶劳是耻,损人利己是耻,见利忘义是耻,违法乱纪是耻,骄奢逸是耻!所以,只有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真善美,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然。正因为我们的民族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海桑田依然坚守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才使得我们的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线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

被称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 车祸瞬间挽救学生导致高位截瘫。 “最美司机”吴斌在铁片击碎玻璃刺入腹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 “最美母亲”吴菊萍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女童被砸晕,左手臂多处骨折,受伤严重。丛飞为资助失学儿童,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真善美?其实一些真善美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给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给老人的一个搀扶,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的让座和帮助。。。其实这些看似很小,但如果我们每天能给陌生人多一些关怀和帮助,每天多注意这些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你也曾做过这些事,这就是真善美。

人人渴望真善美,但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梦里阳光普照,你我携手齐欢唱,每个崭新的世界,从不缺少真善美,每个熟悉的世界,只缺少发现美的眼,这繁华的世界,充满了喜与乐,快乐享受每一天,看那花开多优美,皆因你真善美。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二】

童年的天空流转着多彩的云朵,童年的大海飘扬着远行的航船......“真善美的小世界,这是个美丽的小世界……”美妙的旋律不停在脑在里回荡,渐渐地,渐渐地,我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我梦到我推开了一扇大门,上面写着“欢迎进入真善美的世界”推开门后,我发现自己浮在空中,望远看去,除了一对小鸟什么多没有!这算什么真善美的小世界呀?除了一对不起眼的鸟,就空空如也了,真扫兴!突然,我听到好像有人在讲话,我仔细一听!居然是那对小鸟在谈话,我万分惊讶!决定仔细听听!“小黑,你的翅膀受伤了,让我来背你吧!”“不用了!谢谢你小黄,我还挺得住!”话音刚落,那只叫小黑的黑鸟像石沉水底一般,迅速下栽,名叫小黄的小鸟赶紧冲下去把小黑背起摇摇晃晃的飞着,飞向美丽的夕阳,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下子明白了什么!这对不起眼的小鸟竟使我深深地了解到人世间最珍贵的美,一种真善美!

在生活中难道我们不该像这两只小鸟一样吗?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八荣八耻,大家都是知道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大家的心里也非常明白,可真正能像八荣八耻里说的那样做的却很难找到一个。有一次我在天天六三零里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一位怀孕的阿姨快要临盆时想打的,可来的的士一见这是一名快临盆的妇女,加足了油门撒腿就跑,生怕阿姨在车上昏倒给自己招来祸害,哎!这几位的哥叔叔你们又是何苦呢?俗话说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就当为自己积点儿德,把这位阿姨送到医院,我想那时阿姨就不会当场晕倒在地以至于难产。还有一次,在我逛街时,看见了两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在追逐疯打,把公共场所弄得“乌烟瘴气”,当在场大人看见这一幕时都叹气着无奈的摇着头“哎!”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在追打时不慎摔倒,膝盖流了,伤口弄得他万分难受,火辣辣的疼痛折磨得他站把起来,痛楚使他哇哇大哭起来,此时许多大人都有着同样的举动,牵着自己的孩子严肃的教育他们“看吧!不学好就会像他一样。”这时,另一位小朋友安慰着说:“小红别哭了,来我背你去医院!医院的叔叔阿姨可‘神’了什么伤都能治好,放心吧!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说着就背起受伤的.小朋友往外跑,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这句话虽然充满儿童的幼稚,但它再次让我感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美――真善美,一种团结互助的真善美,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那两只小鸟,其实我们身边的真善美有很多,只要你去发现观察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真善美不一定要外表美丽,重要的是内心美丽,以团结互助,以损人利己为耻,只要每个人从心底打开这扇“大门”这就会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三】

东湖美,美在湖水。湖水清澈见底,清的`能看到湖底的沙石,能看到湖底的鱼儿和水藻。每当小船划过,阳光洒向湖面时,湖面金光闪闪,仿佛像一块巨大的黄金,又仿佛像一位少女的金丝袄,颇为美丽。

东湖美,美在花草树木。翠绿的小草映衬着美丽的花儿,花儿显得格外鲜艳,它们又被大树的包围着,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副美丽的花卷,令人心旷神怡。

东湖美,美在凉亭。凉亭顶好像苍鹰展开翅膀,凉亭是由4根艳红的柱子撑起来的,柱子那么鲜艳,好像是先烈们用鲜染红的。亭子里坐着几个老人,他们有的在大打太极拳,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听歌,看上去都那么神气。

啊!美丽的东湖,我爱你!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四】

有些人感叹道:“为什么好人就这么少?”其实他们只是不太会发现而已。然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流露出真善美。

这或许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你误入歧途而迷失方向时,总会有一个人把你从“地狱”拉到“天堂”。这个人可以是爸爸,是妈妈,是老师,是同学。无论如何,他们对你的提醒,都表现出他们对你的爱。

这也可能是在你失意时的安慰。当你被生活琐事所困扰而垂头丧气时,在你身边的人会给你亲切的安慰,让你从忧郁中站起来,让你脱离苦海。

当然,这还可以是一声简单的问候。每天清晨,当你走出家门,遇到一个陌生人,相互一声简单的问候就可以在瞬间拉近你们的距离。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做到这点,那么世界将会变成更好的人间。

真善美其实无处不在。

朋友们!请擦亮你们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

但在这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在发现真善美的过程中,也要让别人发现我们的真善美。

中国美的力量作文【五】

一座城市的劫难与重生,包含着无尽悲欢,也见证着无数奋起。从曾被西方媒体预言“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满目疮痍,到今天奋翅于冀东沃野的现代化城市,唐山40年的沧桑巨变,镌刻着一座城市凤凰涅槃的发展奇迹,诠释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力量。

历史不会忘却灾难与悲痛,也永远铭记那些宝贵的生命、不屈的脊梁。40年前,当里氏7.8级的大地震猝然降临,“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24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那一刻,生命何其脆弱。转瞬之间,生两隔;永别亲人,痛何如哉!那一刻,生命又何其坚强!无论是废墟下救出的幸存者,还是带着伤残坚持“活下去”的唐山人,他们直面人生最大的痛楚,用顽强生活告慰逝者,用生命的尊严与努力写下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刻印在民族记忆深处。

强烈地震摇动着大地,却撼不动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定信念,挡不住祖国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磅礴暖流。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医务人员、数十万吨物资驰援唐山,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重建……同舟共济、携手抗灾,从废墟中挺立,于灾难中崛起。无论是创造“大灾过后无大疫”的奇迹,还是让4000多名地震孤儿有了新家,重新到父母之爱的温暖,或者是快速高效的重建成就,无不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无不见证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排忧解难的为民情怀。

震后不到半个月,重建唐山的规划开始启动;震后一个月,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河北1号小区开工;1986年6月底,唐山复建完成,同年底,98.5%的居民搬入新居。“我姓的这个‘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党’”——这是“唐山孤儿”感恩的心声。“社会主义拯救了唐山”——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唐山人民至为深切的感受。在唐山市中心,高高矗立的抗震纪念碑由4根直指苍穹的混凝土碑柱组成,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正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撑、人民的团结奋斗,唐山才能驱散地震阴云,开启重建进程,实现奇迹般的崛起。

时代总在记录前行的探索与艰辛,把那些奋进的身影刻写在史册之中。40年来,唐山人靠实干苦干,一砖一瓦打造文明现代、繁荣美丽的新唐山。无论是立改革潮头重振工业重镇雄风,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改革开放始终是唐山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唐山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勇于面对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着力破解“一钢独大”的“黑色产业”面临的“蓝色困境”,壮士断腕、弃“黑”转“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探求发展新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乘势而进,进行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的凤凰涅槃。从震后仅两个月修复的“抗震号”机车,到今天制造时速487公里的“中国第一速”动车,从曹妃甸由荒岛变成产业重地,到百余年形成的采煤沉降区蜕变为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场,唐山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交出应对挑战、无愧时代的发展答卷。在一片废墟中浴火重生、巍然屹立的唐山,是“中国梦”的生动样本,恰如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百废待兴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个缩影。人间万事出艰辛。锐意改革的奋进力量,让这座自强不息的城市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是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从“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到唐山人在全国不断“寻恩”的足迹,从唐山成为“留住雷锋的.城市”,到汶川地震废墟上默默奉献的燕赵儿女,再到充满感恩情怀和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新唐山人……在时代发展中磨砺的唐山精神穿越时空、代代相传,伴随物质重建的进程,精神重建的图景同样令人振奋。历经磨难、不忘初心;饱尝艰辛、奋发图强,这是一座英雄城市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愈挫愈奋、多难兴邦的精神密码。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走进今天的唐山,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翠荫夹道、景色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斗转星移,从历史大悲中走出来的唐山人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虽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屹立不倒的唐山人民,必将继续书写发展的新传奇。砥砺前行的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之路上迎来更为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