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参观法院作文100字左右)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参观法院作文1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1-19 12:48:58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参观法院作文100字左右)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一】

5月13日那天,我们小记者"零距离"接触法院,参加"小记者走进法院开放日"的活动,我们的心都已热沸腾,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从未接触的法院,太阳如同我们的心情一样火辣辣的照着我们,每个人都汗流夹背,豆大的汗珠在额头上,总也擦不干。我们走过了检察院,一会儿就到庄严的法院。

刚进大门,就有两位漂亮的女法官来接待我们,她们首先做了自我介绍,接下来就带领我们一一通过安检门,女法官大致说了一下我们今天的活动安排,女法官边走边和我们说:"我们现在要去第一审判庭。"大家一进去,叽叽喳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时有位工作人员过来说:"这是庄严的地方,请大安静".我们立马安静下来了,这时审判开始了,今天审理的是两起有关毒品的案件,审判长根据公诉人的举证,依法对两位犯罪人做出了判定,两位犯人也认可了审判结果,并表示出狱后,要重新做人,不再危害社会及他人。审判结束后,我们小记者也来亲身体验了一下当法官的威严。老师选了一些小记者上去,你演"审判长",她演"书记员",他演"犯人"……而我则是其中一位法警。各就各位,小法官们穿上法袍,便开始"审讯",只听小法官问:"叫什么名字,哪里出生,做什么工作……".犯人一一作答,看着我们演出,其他坐在观审席的小记者们一个个捧腹大笑,演习的时间到了,小法官们依依不舍地脱下了法袍,意犹未尽。

走出审判庭,接着来到四楼会议室听戒毒知识讲座,一位青年法官一一讲解了毒品的危害,还把各种毒品的标本拿给小记者们看,有、、……青年法官还举了一个真实案例,在临潼县有一位百万富翁,而且还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可当他接触了毒品后,却倾家荡产、骨瘦如柴、妻离子散,可想这毒品的危害之大。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我明白了毒品的危害性。太可怕了,我们每个人必须远离它。讲座结束了,又去参观了法院的监控室、图书室、起诉服务中心……,还逐一了解了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特点,最后在我们和法官们的合影中结束了这次活动,也给这次"法院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真正知道法律是多么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一定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二】

老师昨天通知我们今天上午要去人民法院参观要求全体穿校服,而我今天早上匆忙间偏偏忘记了穿校服。

出发的时间快到了,看着同学们认真的佩戴红领巾我开始紧张,这时候老师也忙着给同学们系红领巾,王主任已经派人来教室催我们班出发了,我很想躲开可是老师发现了我没有穿校服,“千叮咛万嘱咐,今天有集体活动需要穿校服,你怎么没穿呢!”老师着急地说。“一次活动不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我心里想。老师看看时间,嘴里念叨着打电话让我妈妈送校服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你,赶快去隔壁班借件校服吧。”现在是课间操时间其他班的同学都去操场我懒得借,我断定去参观回一定让写作文,左思右想心一横“老师没关系,你们去吧,我不去了。”我还朝老师笑。又有电话来催了,必须出发了,老师让我有事就找李老师,然后带着同学们启程了。

同学们都走了,教室安静下来,我却有些失落了,毕竟失去了一次集体参加活动的机会。调整心情静下心来写老师留的作业。同学们回来后个个喜笑颜开,津津有味的讨论着参观法院的种种,我的`心里却像是倒进了千年老陈醋一般,发酸。放学前老师果然安排同学们写参观的感受,正当我“庆幸”不用写作文时老师突然把我叫到跟前“小博,出发前老师想让你借件校服一起去,可是你拒绝了,你没有去参观可能是有别的原因,你也写一写,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也好解决。”听了老师的话我因我的一时的疏忽,一时的懒惰感到羞愧,同时看着同学们参观回来的高涨情绪,没有参加这次集体活动深深的感到遗憾。

下午我把写下的感受交给老师,老师认真的看,拉着我的手说:“老师希望每次活动全班一个都不少,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躲避就会留遗憾。”

别人的快乐,我的收获。“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躲避就会留遗憾。”这句话让我感受到老师对我深深的爱,遇到问题时老师没有代替我解决,而是让我通过这件事自己懂得积极面对,勇于解决问题的道理,谢谢您老师。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三】

平直叙述的节奏,让我不知结局在哪里,只是看到演员表升起的时候,才相信故事真的结束了,但故事中的人或许才开始新的生活。

李宝莉,没有文化、大大咧咧、市侩尖刻。搬家工人临时加钱,她大喊大叫,不顾形象。丈夫让儿子为工人买汽水,她抢过钱,骂丈夫太慈悲。乡下婆婆来了,她狠狠地责骂丈夫,说屋子太小,住不下。丈夫约会外遇,她报警泄恨,害丈夫降职。丈夫因外遇事件失了颜面,她冷嘲热讽。丈夫跳江自,她没有哭,没有自责。

她勤劳肯干、心思粗糙、嘴贱心软。和丈夫争吵后,她默默地为婆婆铺床。丈夫后,为撑起这个家,她毅然做了“扁担”,穿梭于汉正街的大街小巷。扁担何嫂有困难,她拿出一千块解困。见到出狱的故人建建,她热情招呼。她起早贪黑,交出所有的钱,只是嘱咐婆婆给儿子买好吃的,补充营养。她关心儿子的学习,只会问作业做完了没。面对儿子的冷漠,她无动于衷。

她不是一个坏人,不是丈夫眼中温柔贤惠的妻子,也不是儿子心中的好母亲。在丈夫和儿子眼里,她是一个没文化的外人。在婆婆和儿子眼里,她又是一个凶狠无情的外人。他们对她的依赖,只有她用苦力换来的钱。她只是一个挣扎着活着,为了孩子活着的贫穷女人,没有丈夫的依靠,没有儿子的理解,没有家庭的温暖,她从来没有计较过。她和儿子之间似乎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的成绩、他的`营养、她的钱。她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丈夫的出轨,也没有真正了解儿子的心情,当他们无情抛弃她的时候,只剩下一个人的伤心和强硬。

十年了,她已经从一个有些姿色的年轻母亲变成了头发花白、衣着邋遢的“婆婆”,她没有怨言。当儿子金榜题名时,将她赶出了家门,她不明白,难道这就是命?因为她,儿子失去了父亲,因为她,儿子失去了家庭。可她没有想过报应,没有想过亏欠。当她在江边看到一群年轻人的灿烂笑容时,心中有了愧疚,她同意离开,为了儿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地玩,开心地笑。

李宝莉,不是一个完美、高大的母亲形象,没有太多的好言好语,没有太多的温柔体贴,没有太多的理解宽容,她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经营她的小家庭,却只得到家人的仇恨和报复。丈夫到也不愿意跟她说一句话,儿子考上大学却要赶她出家门,她的努力换来了万箭穿心的痛,

是结婚错了吗?她选了一个她看不上的人。是搬家错了吗?新家面对着辐射状的条条马路,如同万箭穿心。是性格错了吗?她自卑自傲又自立自强。是命运错了吗?为什么丈夫、儿子、婆婆都把她当外人。她相信自己,相信努力,却不料人生不只有她一个人的相信。

当这一切涌上心头,她是否理解了命,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否懂得了自己的悲苦?当人生并没有朝着你所预想的轨迹行走时,你是否接受,并开始转弯换道?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四】

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万庆来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此片围绕农妇秋菊想要讨一个说法而展开,着重刻画了她不断的奔波的过程,对农村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以及伦理进行了真实的表现,简单直接的表达了人对自我权益的觉醒.

开始秋菊无论如何也要向村长讨个说法,最后不惜告到市里的法院,在结尾时村长和秋菊一家的和好时,村长却被抓走了。秋菊的坚持仅仅是要求村长给赔个礼道个歉。而事情的结局是村长被警车带走。事情到这似乎就是个“说法”了。但秋菊的最初的简单的要求成了这个样子。这与她的初衷完全不同,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失落,眼神充满迷茫与不解。

作为一个学法的人,我们要了解到中国社会分为两套秩序,一是乡土社会的民间秩序,一是官方的.秩序,这在中国农村尤其体现得明显。

在农村,最大的权力者是村长,民间舆论是评判行为的最主要力量,人情是联系人们关系的最大纽带。面子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而在现代秩序中,权力者是公安局,是政府,评判行为的力量是法律,是国家强制机关,联系人之间关系的是合作关系或者利益,利益是人们的追求。而在这里秋菊,她就是要通过现代秩序,法律程序来解决一个乡土内的问题,但是这往往得到的结果与你所想的不同。乡土秩序的解决方法是赔钱,那两百块就是最好的赔偿。但是,秋菊要的是一个说法,不是钱。而从这里是找不到的,要赔礼道歉是面子问题,是他们最看重的。然后影片以秋菊的尴尬结束了,是因为这两套体系的冲突到了极其尴尬的地步。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五】

2016年5月13日,是我永远难忘的一天,也是我最光荣的一天。这一天不是那种在日历上被标注出来的节日或是纪念日,也不是我或我周围任何人的生日,它是属于我自己的神圣时刻——当着旗手,走进法院。

是的,你没听错。,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法院是多少神圣与庄严的地方,我怎么会走进法院呢?下面由我为你娓娓道来吧!

因为今天是鄱阳人民法院特地为小记者准备的"法院开放日",我们鄱阳小记者站的40名小记者在吴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法院参加"小记者走进法院开放日"主题活动。

我挺着胸,紧抓着鄱阳小记者的旗杆,大气不敢出,眼睛平视着前方,生怕哪里出错了,前面两位可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啊!随着两位法院的工作人员带着队伍有序地走进了审判庭,等我们全部坐好后,只听"咣"得一声,坐在主席台中间的叔叔,用既严肃又高高地声音说着:"现在开庭,带被告。"我想他一定是代表着神圣和公正 的"法官大人"吧!坐在旁听席,感受着庭审的庄重,感受着法治的阳光,一切是神圣。随着法锤的一声敲响,全体起立,法官开始宣读审判结果,庭审结束后,吴老师让我们来一次模拟模拟审判。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谁的个子高一些,谁来做审判长",老师话音刚落,一位女生却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抢到了那个位置。"啊!"我还没反应过来,好吧!我只好来做法警。不过也不错,看着"小法官"拿着锤子敲了一下桌面,用着装腔地语调对"犯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在哪里工作?……"."犯人"也一一配合着,看着那浮夸的演技,我们都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似乎之前审判长神圣而庄重的审判,已全然不在了。

带着放松的心我们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一间工作室,听戒毒知识讲座,他对过展示毒品和案例来告诉我们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遵守社会公德,要我认法知法,并用电脑向我们展示出因吸毒而出现恶果的一张张骨瘦如柴、触目惊心的照片。看着图片的人,一些同学"呀"得叫出了声音。法官叔叔面带微笑但又深沉地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长大后一定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好青年。"带着"恐怖"我们又去参观了整个法院,原来紧张的心好似放松了些。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上午的法院体验就要结束了,真盼望着下一次的到来。我也想穿着袍,做一回审判长,来一次神圣的一锤定音。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六】

我是展增岐、王少强、封思林、王珮全故意伤害吕磊一案,被害人吕磊的代理律师。由于烟台法医对吕磊的轻伤鉴定意见存在明显的错误,本律师代理被害人向贵院提交《重新鉴定》。重新鉴定过程中,法大鉴定机构因收到四被告家属的联名信,顶不住压力,退卷不予受理,烟台法医也向贵院作出《关于莱阳市人民法院吕磊伤情有关问题的答复》,重新鉴定再度陷入困境。我对相关材料均已认真研读,现说明以下几点意见,与贵院进行商榷:

第一、选择国家级鉴定机构对吕磊伤情进行重新鉴定,虽几经周折,但最终贵院是同意的,这无疑是英明、正确的决定,贵院如再有反复,恐授人以“软弱”、“不敢坚持正义”、“顶不住压力”,枉为“公平、正义守护神”的口实,从而贻笑天下。法大鉴定机构,作为一家国家级权威鉴定机构,顶不住压力,不敢鉴定,已经沦为笑柄,相信贵院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第二、“要不要重新鉴定”和“该不该重新鉴定”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问题,绝不能混为一谈。法院审理案件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纵使被害人不再坚持重新鉴定,面对轻伤或重伤这种大是大非问题,法官也当依自身职责,主动查清,以实现刑法“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之目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固然可以调解结案,但也是建立在查清刑事部分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吕磊伤情关系到能否公正审理本案、能否对罪犯正确定罪量刑的大是大非,唯有在查清该事实基础上所做的调解,才会在填补被害人经济损失和惩罚犯罪中找到平衡。

不要再问被害人要不要重新鉴定,轻伤或重伤岂可商量?我深知现有体制下要推翻公安部门法医鉴定意见十分艰难,会遭遇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我也相信莱阳法官可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三、烟台法医纵有万般理由解释当初他们如何公平、公正,如何以事实为依据做出鉴定意见,但吕磊在看守所五次癫痫发作是铁一般的事实,而且可以预知的是他的癫痫还会不定期的复发,烟台法医的答复完全是自欺欺人!本律师驳斥意见已随信附后,请贵院认真考量。

面对来自公安法医和律师的不同意见,法院当排除干扰、公平对待,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彻底扫除旧有的来自公安法医的`鉴定意见就一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错误观念,否则,我国自1979年恢复律师制度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将荡然无存!

英国大法官休厄特曾有:“法官不仅要主持正义,而且要让人们明确无误地、毫不怀疑地看到法官是在主持正义,这一点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我国近些年来进行的司法改革也强调司法机关要公开、透明地开展司法活动。所以,请贵院正确看待本案重新鉴定过程中发生的这些小插曲,能够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公开、公正地审理本案,以维护被害人一方正当合法的权益!

此致

莱阳市人民法院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xxx

20xx年5月2日

学生进法院参观作文【七】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的富裕,多数人都买得起手机,用得起手机了,手机的使用,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更方便、更快捷。也许你想方便与孩子联系,也许您比较疼爱、关心孩子,也许您经济条件不错,也许您根本就不知道孩子自己买了手机,孩子就拥有了一部手机。

学生拥有手机本来无可厚非,但由于同学们在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使手机远远超出它本来的通讯功能。大多数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玩QQ、玩游戏、听歌、拍照片、下载图片铃声、发短信、闲聊等等,很多违规行为(包括早恋)都是通过手机进行的。手机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同学传播不健康、不文明信息的工具,成了影响学生思想、玷污学生心灵的“手”,成了学生违反校纪校规(作弊、上课发短信)、争阔斗富的“主犯”。归纳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休息,耽误学习

根据各方面(包括学生、老师、生活老师)反映,熄灯后不少学生仍偷偷在宿舍、

在被窝里看小说、发短信、上QQ、听歌等,严重影响休息,造成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直接影响学习。利用手机发短信、上QQ、谈恋爱、看电子书是当前中学生的流行做法,这也是手机负面影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一些同学在自习甚至在上课时违规收发短信(甚至有的学生抬头看黑板,手却在

桌下盲打发短信),造成精力不集中,既影响自习效果和上课质量,又破坏正常的自习纪律和课堂秩序。有一些学生则利用晚上10:30熄灯之后,狂发短信。在学生所发信息中,有不少是低级无聊的、不健康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坏影响。如果我们的学生成天被这些电话、短信包围着,还会有什么心思学习?还说什么健康成长?

2、手机辐射大,危害大脑发育

据专家称,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耳朵与颅骨比成年人单薄,抗外界电

磁波的干扰的能力差,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比较弱,学生使用手机时,大脑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容易造成脑部神经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及睡眠失调,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3、互相攀比,不利于良好世界观的形成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手机到校并非为了方便联系,而是为了炫耀自己,满足虚荣心,

造成同学之间相互攀比。学生相互间的攀比极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相互攀比风气的影响下,学生的手机越来越高档,再加上每月数目不小的费用,给家庭增加了不少的经济负担。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很不应该的。

家长朋友,虽然我们在学生使用手机方面做了很多规定,但仍有不少同学因违规使用手机而受到处分。手机的不正确使用,已经对我们的校园风气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由于手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省内外很多学校早已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包括绝大多数家长也都支持这种做法。经过我们的反复讨论酝酿决定,从2014年11月8日起,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学生违规携带手机进校园将会受到严肃处理。凡在教室和宿舍发现的手机(包括充电器、电池)一律没收,学期末由家长亲自拿走。如出现反复,停课回家交家长教育处理,并全校通报批评,且与学生德育考核、评优评模结合起来,最后记入学生发展报告档案。

家长朋友,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绝不会中断您和孩子的联系,校园内有两个话吧,孩子可以在饭前或饭后与您联系。如果您有事想和孩子联系,可以拨打班主任老师的电话。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请家长朋友配合做好下面工作:

1、在这个问题上,请您态度一定要坚决,一定要理解、支持我们的做法,

并请您在“回执”上填写宝贵意见,且要求孩子返校后把回执交给班主任。

2、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理解配合学校的这一做法。

3、坚决不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

家长朋友,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将精力投入学习!谢谢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