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广西三月三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广西三月三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01-05 09:15:00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广西三月三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一】

信江河畔的烟柳辍着点点嫩黄,随风漫舞。早开的茶花绽破浓黛的掩蔽,引得蜂蝶追逐。成群的鸽子在透出新绿的草地上,悠闲的时起时落-------寒流虽未完全消去,但这一切都告诉我,春天已悄然来临。

台历显示今天是3月3号。这让我想起曾经唱过的一首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轻哼着陈旧而熟悉曲调,推开窗,侥幸地仰望空旷的天空,没有记忆中风筝,但童年的思念和梦幻却沥沥在目。

记忆中的早春,我和生产队的那头大黄牛待在一起的时候更多些。历经几个月的寒冬,削瘦许多的老黄牛早按捺不住自己,跺着脚、摇着尾、晃着角,哞的一声粗重叫唤就挤出栏门,噌过土墙,向野地里奔去。和伙伴们一同骑在牛背上,呼吸着弥漫泥土芬芳的空气,细数着满地乱颤的黄花,无忧无虑,畅快无比。

后来,从小学课本中知道了风筝。于是,大家都学着扎风筝。几根篾片,一张白纸,三、四条细线;绑一绑,糊一糊,自己得意的风筝就大功告成。当然,能不能飞起来那是试了以后才知道的事。

找一块大些的空地,邀几个要好的伙伴,托着各自的风筝,围着空地狂跑起来,高兴的是飞得起来的多,遗憾的是飞得高的少。就是这样,我们依然觉得十分的有趣------

三月三每年都有,但童年那份简单的快乐却在悄无声息的流失。直到季节的更替都不知不觉,我这才惊醒。不由得反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

装着这冥思苦想,闲步在这三月三里。痴忆着童年的那份单纯,感觉风里的春意越来越浓,眼里的春色越来越稠。又是一年三月三,又是一年春草绿,是该去踏青的时节了。借童年的那份心情,到郊外去,到自然中去。相信眼前一定还会是春花浪漫,野草芳香。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二】

农历三月初三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古帝乡人潮涌动,齐集狮子山白水寺之上,游览大好春光,瞻仰刘秀金像;舒展身心于山野,祈福平安于寺庙。

是日,八方游人如同百川归海,帝乡繁华之街道更显节日之盛装。满街横幅迎风招展,琳琅商品摆放两边;劲歌热奏吸游人,辣舞狂跳促展销。街中车流如织,人流如潮。行人摩肩接踵,游者络绎不绝;老人面露祥和之气,小孩尽显欢乐之容,青年极扮潇洒之酷,少女尽穿时髦之装。繁华锦绣,平日少有。

古帝乡吴店镇,物华天宝,地杰人灵,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忆往昔,龙飞白水孕育氤氲之气,光武中兴谱写辉煌篇章。看今朝,汉十高速横贯全境,明星乡镇初显靓丽容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小康和谐社会芳容初绽。政治清明又显盛世气象,人民安乐再露喜悦情怀。三月三日是舒展之日,是自在之日,是喜庆之日,是祥和之日。

白水湖微波荡漾,狮子山满目青翠。嫩绿枝头新叶招手,古色建筑古香依旧。白水寺前九龙环山,刘秀殿后万木争春。远看山寺桃花朵朵盛开,近看洛阳牡丹株株吐艳。游乐场地不亚于迪斯尼乐园,文化戏台不逊于梨园闹春。山上处处人潮涌动,路上一片欢歌笑语。鼓乐喧天震动山野鸟兽,人声鼎沸玩乐农家庄园。白水碑廊似悠悠古韵弹唱从古至今的诗文真谛,阴丽华园像隐隐笙歌飘溢从冬到春的百花芳香。相机闪动留下难忘瞬间,数码摄影刻下美好记忆。登腾龙阁俯视帝乡高楼林立,坐三马亭环看白水今日新貌。刘秀金身静诉一段千年激越往事,帝乡人民开创一页今生盛世旅游。感时日之逢迎盛世,唱生活之再添斗金。游山乎其心情何等畅快!观人乎其感觉何等惬意!呼八方游客,于明年三月三日携亲朋好友,盛节再相逢,古帝乡,白水寺,敞开双臂欢迎你!

三月三是三月盛会,是帝乡金春,是百姓节日,是人间天堂!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三】

No.1五色糯米饭

壮乡人在三月三、清明等节有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壮乡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颜色鲜艳,由白、黄、红、紫、黑五种颜色组成。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作用,染黄颜色的栀子具有清凉解热凉等作用,而染黑色用的则是枫叶。《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泻益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的作用。用枫叶煮出来的饭,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后来,壮乡人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每到节庆日,五色糯米饭的清香便萦绕着壮乡人的生活。

No.2唱山歌

广西壮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曲调悠扬,歌词以七言四句为主,讲求平仄押韵。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伴奏乐器一般为二弦、竹萧、南胡等,配合歌声抑扬变化,听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No.3抢花炮

抢花炮是一种流行侗族、壮族和仫族等民族中的传统文娱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长盛不衰。

传统的抢花炮方法,场地通常在河滩或山坡上,不限人数,只放三炮,每炮大家一起抢。花炮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放在炮架(送炮器上。炮架用的是旧式铁笼,内装火药点燃火炮,先后把三个花炮轰上天空,带落下时,所有人员都可奋力夺取。按民间传统,抢得头炮者,人财两旺,抢得二炮者,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吉祥如意。因此,参与抢花炮的人个个奋勇争先,互不相让。花炮最终被某人抢到后,唢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胜利者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就是壮族农历“三月三”的风俗。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00字【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三月的家乡,像一幅动人的水墨画,清新,淡雅,让我迷恋,让我陶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家乡的三月,风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缓步独行的我,那样轻柔,惬意。张开双臂,让春风与自己撞个满怀,尽情享受着淋漓尽致的春风满面,微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这种感觉,好喜欢合上双眼,静静地休憩在这无尽的闲适与从容中。举目望去,漫山遍野,青翠的橘树上,星星点点洒布着一朵朵小白花,正是这些可爱的小橘花让家乡的三月,弥漫梦幻与恬静。深深吸进一口气,绵延而来的,是那橘花浓郁且带一丝甜味儿的馨香。风摇曳着树枝,细小的花瓣飘飘洒洒那一片又一片的,是花,是雪,还是我对家乡三月的眷恋……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轻轻地,我步入田野,天空中,轻洒着蒙蒙细雨,这一丝雨意,更让我感受到,家乡三月的唯美。春耕之际,田野里忙碌着挽起裤腿挥汗劳作的农人,偶尔还有一头水牛悠闲自得的在田间食草。我独坐田埂上,远处电缆上,一双新燕正彼此梳羽,它们沐浴着春雨,双双飞入远处的田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真的来了,雨也是真的纷纷扬扬地飘落,而我这个行人也似乎真的销魂了,销魂于家乡的三月迷人的景致中……春雨贵如油,不错的,这难得的甘霖让大地的绿色更加鲜亮,更加夺目。不知何时,衣襟亦有些微润,伸出手掌,落入手心的,是雨,是丝,还是我那一缕又一缕的情思……

家乡的水是最常见的,金沙江像一段丝绸围绕着它,三月的江水,少了几分汹涌,多了几分澄澈,没有了夏日的喧腾,有的只是缓缓前进的平静,双手捧起一捧江水,温和细腻,轻轻泼洒在面颊,感受那一份自然、亲近,叠几只纸船,轻轻放入江中,这渐行渐远的,是船,是梦,还是我对家乡由衷的期盼……

走入家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家乡的三月,你是一段婉转的歌,一首动人的诗,让我迷恋,让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