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一节科学课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一节科学课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04:14:13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一节科学课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一】

我刚来到张老师办公室,张老师大概是为了了解我的有关情况,便先问了我几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四除二等于几?”我回答:“等于二。”张老师摇了摇头说:“错了。四除二就是表示四是除数,二是被除数,也就是二除以四的意思。”第二题是:“‘象’字共有几画?”我数了数说:“是十画。”张老师又摇了摇头说:“又错了,应是十一画。”

接着,张老师作了自我介绍。他说他个头矮小,面孔丑陋,知识贫乏,喉咙沙哑。其实,他知识并不贫乏,他还写了几本书呢!分别是《快速提高读书成绩二十法》和《作文写作辅导材料》。

辅导课开始了。老师第一课讲的是“归纳法”。“归纳法”也可称紧缩法,即归拢并使之有条理。例如:学习地理知识时,怎样高效牢记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特区名称?有的人靠一 一记硬背,那一定得花费较多时间,且不易记牢。如果采取梳理归纳即紧缩法,那效果肯定好得多。如将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区名称进行梳理归纳编排,得出如下四句顺口溜 ,“两湖广特两河山,云贵川藏陕青甘,重宁四江吉安福,台北上天内海疆。”用他这种方法,我在几分钟之内就能数出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区名称。真是轻巧极了。

张老师风趣幽默,教学方法好,在他那儿补课真开心。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二】

准备的材料有马铃薯、四罐盐和三个大量杯。盼星星,盼月亮,实验终于开始了,老师先在1号、2号、3号杯中灌入同样多的水,“看仔细了!”紧接着,老师在1号杯中加了一勺盐,在2号杯中加了2勺盐,在3号杯中加了三勺盐,然后再把切成片的马铃薯轻轻放入这三杯水中,只看见1、2号杯中的马铃薯没沉下去,也没浮起来,就在水的中间晃。而3号杯中的马铃薯就比1、2号杯中的浮的高,看到这时同学们的眼睛都瞪得像葡萄那么大了,有的同学甚至发出“啊 ,哇”的叫声,这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考虑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

大家想了好久也没摸到一点头绪,老师见我们想不出 ,就说:“让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吧!”只见老师在1号杯中又加了一勺盐,共两勺,在2号杯中加了一勺盐,共三勺,在3号杯中加一勺盐,共四勺。然后,再放入马铃薯, 1号杯中的土豆在水中偏下的位置,2号杯中的土豆在水中晃,3杯中的土豆浮在了水面上,这时,又有一些同学,似懂但又不太懂,老师也没向大家提问题,继续做实验,他在1号杯中又加了一勺盐,这时,土豆似乎比刚才浮的高了些,它在水中央晃动着,老师又在1号杯中加了一勺盐,土豆又浮起来些了,就这样,土豆浮在了水面上。

老师没有说话,也许是想让大家考虑一会儿吧,渐渐地,有人想到了答案,后来,有更多的`人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请了我,让我回答,我说:“是因为盐是一种有浮力的东西,所以盐加的越多,水的浮力就更大了,土豆也因此会浮在水面上了。”“非常好,大家也应该知道这节课让你懂得了一个新知识。”后来,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海,因为海中有大量的盐份,所以称海为淹不人的海。

今天,我又知道了一个新知识,这真是一节令人难忘的科学课!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三】

??一次科学小实验——水的表面张力

每次看到爸爸在倒啤酒,我总是会看到快到满的时候,爸爸就会放慢速度,直到把杯子倒满,我发现这时的水面会形成一个微微拱起的'弧形,我总是觉得啤酒立马就会从杯中溢了出来,可是每次都没有溢出来,我觉得很奇怪。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水不仅不会溢出来,而且在里面放一些小东西,也不会溢出来的,你信吗?我不信!我一脸疑惑,妈妈于是就和我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

妈妈让我准备一个玻璃杯,一盒回形针。我先在玻璃杯里倒满水,也倒到水面成了一个小拱形,水面好像要漫出来,又没有漫出来。我拿出一个回形针,小心翼翼地放进水中,果然,水没有溢出来,我想:只是放了一个回形针而已,太少了,也许再放4、5个,水就会漫出来了吧。我一口气又连续放了5个,水竟然还没有溢出来,我很不甘心,就继续测试。

当我放到第100枚时,水竟然还是没有流下一滴,细细观察,只见水面更加饱满,好像水中有什么东西要奋力挣开水面,鼓鼓的,但是水面就像覆盖了一层薄膜,怎么样都挣不破。我惊得目瞪口呆,但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妈妈让我查阅资料,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水有一定的粘性和表面张力。即使是满满的一杯水,当放入回形针的时候,水面升高了,但是在水杯边缘的水,由于受到水分子之间的粘性而保持连续不脱离,所以如果每次放的物体体积足够小,水的表面会由于张力而上凸,因而不会溢出来,没想到,看起来很普通的水,原来是这么神奇啊!

实验的最后,我赞叹道:没想到一杯水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实验里,获得小窍门来学会更好地生活。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四】

??堂难忘的科学课

“洗洗衣服,搓搓搓……”上课的乐曲声响了,同学们像一匹匹小马似的,争先恐后地跑进教室,科学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满面春风地走来,手里抱着一大堆电器教具,同学们想这堂科学课一定很精彩!

首先,潘老师站在讲台上,让我们观看两只一号电池,一盒小灯泡和许多根电线。他面带笑容的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更是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实验,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会儿,老师让每个小组的材料员到讲台上领实验材料。紧接着,要求我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使小灯泡“自觉”地亮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把干电池包装拆开,放在桌上,便七手八脚地弄了起来。我们先拿来一根小电线,把它压在干电池的锌壳下面,把小灯泡放在干电池的铜帽上,再把电线的.另一头放在连接点上。令我们惊奇的是:小灯泡居然没有亮。我们不禁心慌意乱,几个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老师仿佛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走到跟前鼓励地说:“别慌张,按顺序再认真检查一遍。”听了老师的话,我仔细观察,原来是电线没有准确放在连接点上。

找出了原因,我们振作精神,又开始第二次实验。同学们按着顺序,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准确无误地连接好。“啊!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拍手叫了起来,高兴得心花怒放。

这堂生动的科学课,不仅使我明白了电从电流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初步了解了“电是怎样流动”的科学道理。更教会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多动脑筋,要自己动手,要知难而上,永不后退!

一次难忘的科学课作文【五】

四年级,我们班来了位新老师——晋老师,她教我们数学和科学。晋老师说话既精辟又和蔼,她对数学知识十分了解,时常给我们出奥数题来扩展思维。她不仅布置的家庭作业特别少,还对学生特别亲切,所以深受同学们喜欢。记得在那年冬天,几乎没怎么下雪,到了本该春暖花开的时候,却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同学们都想下课出去玩雪,但出乎意料的是,晋老师竟然主动提出讲完科学就提前出去赏雪!同学们不仅对这位新老师更加喜爱!

一提起晋老师,我最先想起的就是一堂有趣的科学课。一直以来,我认为上科学课是最无聊的事,一翻开书,那一列列,一行行蝌蚪般的文字便令我望而生畏。硬把知识往脑子里塞,实在是枯燥乏味的过程,你看——读一遍,便想把书合住,读两遍,便想出去玩……如此反复读下去,不但一点儿收获也没有,还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这可真是令人头疼的事。不过,自从上了晋老师的'那堂课,我便爱上了科学课。

科学课,我们照例要背一些知识,不过,晋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新招——理解记忆。只见科学书上印有一个插图,记录了蝴蝶生长的全过程:卵——幼虫——蛹——成虫,我们的背诵任务就是这些。晋老师先让我们看书读,然后看着书上的插图背,最后看着黑板背,再有慢到快。在背诵过程中,我脑子里不仅浮现出一组连环画:一个圆圆的卵里,爬出一只令人望而生畏的毛毛虫——蝴蝶的幼虫,这个幼虫经历几次脱皮,把自己结成蛹,挂在树上,过了几天,幼虫破茧而出,成为成虫,也就是漂亮的蝴蝶,然后蝴蝶再生下卵……周而复始,大自然向我们展现了许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越背越快,也越背越有兴趣。这不再是背书,而是一场游戏,谁背得熟练,谁就是冠军!在我们忘情地背的同时,读书的诀窍——理解,也悄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任我们细细品味。

这真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