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关于阳春三月的作文400字)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关于阳春三月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05:07:07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关于阳春三月的作文400字)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一】

壮族人一直认为五彩缤纷,鲜艳诱人的5色糯米饭是“吉祥”“幸福”的饭。妇女们以能制作颜色鲜艳纯正的5色饭为傲。

三月三,壮族村寨到处可闻到5色糯米饭的芳香。屋前房后,孩子们手拿5色糯米饭,边吃边玩;村头树下,妇女们互相品尝“杰作”,交流蒸饭经验。有的年轻男女,则揣着用荷叶包着5色糯米饭去赶歌圩,他们要把自家的“杰作”送给心上人品尝。下午2时左右,人们就要带上5色糯米饭和其他供品,到祖宗坟前祭扫了。

傍晚,许多壮族村寨还有夜歌圩,歌手们正通宵达旦地对歌,吸引了众多村民,场面非常热烈。5色糯米这种民族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后,更充满情趣。

斗转星移,时间过了数千年。壮族的5色糯米饭,虽从古而来,但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抛弃”,散发的芳香却越来越诱人。自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始举办后,壮族的5色糯米饭更成了“宠儿”。一些东南亚友人还专程带5色糯米饭回国给家人品尝。

壮族5色糯米饭,是壮族祖先留给后人的无形财富。我们相信,壮族5色糯米饭永远不会“褪色”,流传万代。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二】

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2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庆祝活动在4月17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5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

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首次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同样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

四月二十一日是农历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在节日期间,由广西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全区各分会场以“欢度‘壮族三月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举办1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骆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节日,也将井喷上演。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三】

到底是体内流着贵族的液的,对生命的感悟如此深刻,一针见。又或许是自幼小时期经受了种种的磨难,历经了太多的沧桑,短暂的悲剧人生有着常人无法到的辛酸与凄怆,才会成就其对生命本身的大彻大悟。

若,生命只如初生般地完整美好,心中是不是就不会有苦痛?只是,一路走下来,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蜕变,生活还能停留在原处,坚守在原地?生命还能像最初那样,毫发无损吗?

曾经,烦闷的时候,喜欢窝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一曲忧伤的歌,写一些安静的文字,追求着或许在别人眼里虚无飘渺的\'不切实际的东西,而自娱自乐,万分用心。生活呈现给我的创伤与苦涩,我虽不能做到视若无睹,却可以在与文字的倾诉中,得以解脱,回归淡然与宁静。而从不轻言放弃追求美好,追逐梦想,放弃希望。

只是,生活中太多的是是非非,纷纷扰扰,角逐着脆弱的性灵,有时,疲惫了,绝望了,恍惚中,真的会觉着,呼吸都没有了气力,坚持也没有了力量。

我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韧性,当生活黯淡无光的时候,当心境挫伤迷茫的时候,我也的确想过逃离,想过放弃。可最终,平静了,我还是能理性地去对待,并且否定自己最初的念想,置笑着,一切烦扰都会烟消雾散,云淡风清,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坚持,是考验我的毅力的法码;坚持,尚有股力量的泉源在支撑着我,为了某些缘由,不容自己说放弃。

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上帝,没有传说中的神灵,所以,还是不要天真地去期待,会有谁给你指条明路,指望着有谁来解救你。自己的路仍然在自己脚下,走哪条路或是不走,决择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谁也帮不了你。

伤心无助的时候,任由自己波澜汹涌地掷一把眼泪,让所有的伤痛都随泪水流出,远去,再让时间的脚步慢慢带走不快,悄然抚平伤口。

时光在继续,生活依然在继续,下一段旅程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既然不能改变什么,那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境,即便生命的灵肉上早已是满目疮痍,也要坚强无畏地走下去,或许,曙光就在前头,那些伤了的痛了的记忆,就让它沉淀在心底,随着生命的延续,最终成就完整的人生。

关于三月作文400字【四】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