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以想家为题作文(以回家为题思乡作文)

以想家为题作文(以回家为题思乡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25 08:15:46
以想家为题作文(以回家为题思乡作文)

以想家为题作文【一】

家,是一个温馨的爱巢,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我活着就有我活着就有牵挂的地方。

而如今,我却远离了家,独自一人来到了过去从未到过的陌生地方。我已经不记得,我当时是怎样挪出家的门槛,我只记得模糊的泪光闪烁着父母担忧的目光。

无论怎样,我终究离开了家。就像风中摇曳的蒲公英一样,轻轻地,悄悄地,飘远了。消失在牵挂的微风中。

今晚,我失眠了。我已经记不起,这是我多次不能入眠。目光从窗口透近来,照在我的肩上,柔柔的,像妈妈爱抚我的手。邻床的同学已经睡得很香,偶尔传来微微的鼾声,

轻轻的,让我想起了小妹妹睡觉的憨态。忽然,一颗泪滑落在脸上,滴入嘴里,用舌尖舔舔,好苦,好涩。不是有人说眼泪是甜的吗?为什么我的泪会是这种味道?

此时,爸爸妈妈已经睡着了吗?他们现在可好吗?奶奶的腿还疼吗?弟弟还是那么的淘气吗?家里的一切还好吗?后院的红枣已经成熟了吧?那闪闪的满天星开了吗?……

朦胧中,我隐约地听到了屋前的溪水在叫我,招呼我;我似乎看到了茫花坝上飘满了芬芳的十月雪,还有好朋友别扭时翘起的嘴巴。不知不觉,泪水已经打湿了我的被子,我的手帕……

夜,已经深了,连月亮也躲进了云屋了睡觉了。现在,我是不是应该静下来了?

家,不就是在山的那一头吗?如果我叫一声,爸爸妈妈都能听见,为什么要哭呢?家是离我那么的近,我仿佛能听到它的心跳,它的呼吸。家,一直都在我身边,一直都陪伴着我,它就在我的心里面。

泪,再一次不打招呼就涌了出来。但这一次,泪竟是甜的。

以想家为题作文【二】

亲爱的同学们:

挥舞着翅膀我充满疑惑和期待来到了空军某场站上空想找到人间的真善美。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二十二年得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十六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在十六秒得时间里,他放弃跳伞,放弃生的机会,换来了航线下方村庄和百姓的安全。在十六秒的时间里,他用生命谱写了人民军队爱人们的有没赞歌。

十六秒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这十六秒却会永恒地定格在人们得心中。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李剑英,当代英雄。在这,我找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擦干眼泪,将刚刚寻找到得这份真善美装入心中。我又飞到了一片稻田的上方。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是,却任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从田野重重稻浪中走来的袁隆平,是一代科学大师,也是一座精神富矿。他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与道德操守、事业追求与社会责任,祖国情结与世界胸怀完美结合的风范,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带着对袁教授的敬意,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功成名就,却从不追求利益的回报,只为自己最初的梦想和对世界人民的无疆大爱。

当我看到这一切后,我不禁舒了口气,放下了自己悬着的心。在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当人们都在互相谴责各自的道德素养在不断下降,并且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担心时,我看到了诸如李剑英、袁隆平这样的大爱之人,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时间:

地点:


以想家为题作文【三】

沏一壶茶,折一支花,闲时看天边云卷云舒,静时观庭前花开花落——这就是我心中真善美的生活。也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

可当我的思绪被轰隆隆的卡车声打断时,我才发现,那种真善美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太多的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大染缸里被蒙蔽了双眼,太多的人被利欲熏昏了头脑,他们甚至都不知道真善美为何物了,当真是可悲可叹啊。

真善美,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生活,当今这个不再单纯的社会已经需要用真诚,善念,美感的针线来将他缝合,难道不是吗?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乌鸟之情,愿乞终养…”他为了照顾祖母,不惜牺牲放弃自己做高官的机会,真善美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真善美是十分重要的,在古人身上都得到了体现,而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摒弃它呢?

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谈似微风。而佛门悟道也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其实,无论是茶,还是禅,都是想让人们回归到至真至善,至静至美的心灵,过一种真善美的生活。

其实,我们也不必要刻意的去苛求真善美,因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每个人看待它的眼光有所不同,我们只需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有独到的眼光,不要人与亦云,堕落到这个社会的底层,要有独到的眼光,能发人之所不能发,言人之所不能言,相信真善美就在你的周围。

真善美,清如水面。

真善美,朗若微风。

不畏浮云遮望眼,拔开云雾,你我的世界真善美的阳光更加灿烂!

以想家为题作文【四】

第一次,生平第一次去福利院,本应去传送爱心的我结果却在那束手无策。站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或者可以带给他们什么,来之前总以为能够去那里已经是质的飞跃,可终是心到行不至。内心本能的善意却没有行动的载体,憋在里面甚是难受,毕竟最需要自己帮助的人儿在眼前,可我总不能摆开十七年来落在我身上世俗尘埃,嫌弃和同情搅合在一块,化成不明不白矛盾着的眼泪。让这种泪水盈眶会让我感到自己是个可以忽略性别的凡人,庸碌了将生命。

去福利院之前我就感到很紧张,很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带去爱心,带去欢笑。等到真正到那里时,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受“福利”二字影响,总以为那里会是和睦而且稍有欢快的家庭,毕竟都是患难与共的同胞。可到了那,看到的是窄小阴暗的民房,冷漠无情的管理员,孤苦无助的孤儿。愁苦压抑的气氛,一下子把我淹没,让我束手无策,无奈此行。

能够去福利院是因为受新近认识的两位女生影响,她们是几乎每个星期六都去那,去做自己能改变的小事。站在一旁的我看着她们忙碌:喂有生理困难的小孩子吃糖;和老人谈天说地;帮忙打扫卫生……完全没有了在课堂上那种娇贵高傲,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孩子气,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能够打动心灵的真善美的画卷,拙劣的文字早已难于描述这种场面,我只知道自己到从未有过的,对于美的享受,是一种行善的快乐。同时也在思索到底是怎样的灵魂触动能使一个人坚持那么久去干一件常人不能够去干的事,或者说我们这些凡人已经和她们相形见绌了。孟子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善乃人之本性,行善是人的本能,而反观自己,连善良的冲动都不曾有过,不得不怀疑自己只是一个空有肉体的人。

回想那经常令人回眸一瞥的美女,此刻在心中应该算是俗不可耐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美,恰是合人之本性的真善美,无需捧在手心怕它融化,无需诚惶诚恐怕将它惊碎。这些人所成就的美,是永恒的,不会湮灭的,等到时过境迁时还可以把这种美从心底搜刮出来回味……

我在归途中和同行的一个男生说我有点怕,怕那两个女孩子的纯真无私的善良会被人欺骗,被人利用,从而使她们的放弃自己所坚持过的善行。我是真的很怕,当世俗涌现时,要用多坚强的信念去顽抗,去看破?

但也不用揣测太多,这种曾打动过我心的美会到何方,未来会回答,而且我坚信随着这只从善的队伍的扩大,她们有决心去坚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个被她们所感染的的人们是她们登上真善高峰的热心引路人,在攀登时会去拉上一把,甚至追随在她们身后。

再度去那儿的时候,泪水终归没有流下,我鼻子酸了酸,怀疑自己是否铁石心肠,但心早以热泪盈眶。善,引人升入爱的天堂。

无需太多的夸奖,太多的赞词,我知道她们喜欢这样默默的,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就改变了世界,把真善美传向八方。而这篇博文就算是我对善良的一种虔诚,一种敬畏,还是一种情不自禁的馈赠吧!

“亦余之心所从善兮,虽九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