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未来的景德镇瓷器作文(未来景德镇的瓷器作文)

未来的景德镇瓷器作文(未来景德镇的瓷器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06 12:28:55
未来的景德镇瓷器作文(未来景德镇的瓷器作文)

未来的景德镇瓷器作文【一】

今天,虽然天空下着雨,可还是挡不住我们去参观景德镇陶艺馆的决心。

我们坐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来到了景德镇的陶艺馆。

在陶艺馆的展厅,我看到了很多游客亲手制作的陶艺制品,有各种各样的盘子、杯子和碗……工艺十分精致,漂亮极了。

参观完陶艺馆的展厅,老师带我们来到捏泥室,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小块陶土,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捏一个小作品。我捏了一个照相机,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我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老师带我们来到拉胚室。哇,里面有很多制作陶瓷的机器。老师让我们先看着工作人员做,只见他熟练地把一块圆柱形的陶土放在机器的圆盘上,用两只手护着,随着机器转动,然后把大拇指放到圆柱形的陶土里。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瓶子。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我把机器圆盘上的水清理干净,然后把圆柱形的陶土放在圆盘上,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做了起来,很快,一个瓶子就做好了,虽然做得不是很像,但看到自己劳动成果,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最后,我们来到彩绘室,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盘子和两只毛笔。我在盘子的背面写上我的姓名和班级,又在盘子的正面画了一座房子、一条河,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老师说,陶艺馆的工作人员会把盘子上的漆烤干,寄到学校,给我们留作纪念。

下午,我们离开陶艺馆,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未来的景德镇瓷器作文【二】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吸引我的就是历史悠久的艺术——所以,在外出游玩的时候我毅然而然的选择了景德镇这个有趣的,历史悠久的景点。

我选择了一个最有意思最大的景点——景德镇仅仅是个小镇而已,就算它名为“瓷都”,真正的精华却都积聚在那个小小的地方,所有的文化,所有的历史痕迹,都可以,在那个地方看见。

因为到那里不需要费劲,所以我还是兴趣盎然的——唯一不爽的是买票没有学生证要多五块钱。

我听说,造瓷的师傅对于瓷是十分的讲究的,那些胚子不好的,釉彩难看的,表面有缺口的,字没写好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凹点,都足以令那些人皱起眉头,不完美的东西,他们是不允许诞生的,于是,那些次品,统统只能够变成满地的碎片。那些人就干脆利落的往地上用力一扔,好像是一个女人对着一个负心汉来了个过肩摔,噼里啪啦。

哎哟我去我可心疼了不要给我啊。

以及,我怀疑造瓷的一定都是强迫症晚期。

那些早已失去原样的瓷片,博物馆馆长自有使用它的办法——因为,在我走向博物馆的时候,那小径上,整齐有序的铺满了瓷片,花花绿绿的颜色煞是好看,还有一些堆积在一起,零零散散叠放在一旁,似乎没有刻意去整理,但即使这样,也别有一番风味。

也是把所有的地方都逛了,腿酸疼的厉害。

走到造瓷人的工作处,看到那一些光滑干净的瓷胚,心里也是亮堂起来。

未来的景德镇瓷器作文【三】

8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她,便成为东西方之间往来贸易的重要货物,被运抵西方。她,便是中国的象征——瓷器。

瓷器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那时,陶器的烧造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工匠们就试着把他们平常见到的一种白色泥土——高岭土混入陶土之中,烧造陶器。“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先前的陶器更光滑的器皿产生了,由于此次烧制的所谓“瓷器”只是大概相同,并未达到标准瓷器烧制的温度和标准瓷器应具有的更高的光滑度,故名:“原始青瓷”。

到了唐代,真正具有标准瓷器特征的瓷器产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唐代产生了真正成熟的瓷。其中有一种极其珍贵的瓷器,叫秘色瓷。秘色瓷的颜色白中泛青,如“秘草”般凝滑如脂。光滑程度更是以汉代的原始青瓷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种秘色瓷因其诸多的优点,被选为武则天时期的皇家专用器。

过了五代,便至宋代,宋代的瓷器比唐代的瓷器又有了许多发展创新之处,其中最著名的汝、钧、官、定等五大窑口产的瓷器已是妇孺皆知。这五大窑口中的钧窑更是价值连城,让我们先从它讲起吧。

钧瓷以名贵而著称,当时的民间甚至流传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谚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钧瓷的特点正是它那在出窑时形成的均匀的网格状的裂纹,而这也恰恰造成了它的稀少,因为不少的瓷都会在出窑裂纹时碎掉或裂得不均匀,因此,一千件瓷器只有一件才能完整出窑,稀少,也造成了昂贵,汝、官、定、哥四窑同样如此。

“元至元年间, ‘鬼谷子下山’将军罐2亿!”没错,您现在听到的是元青花拍卖时的录音。这种青花瓷同样以珍贵而著称,目前在元朝90多年的统治中仅发现了不到一百件。它是早期青花的代表,颜色深蓝富有变化,光滑程度如小儿肌肤,十分完美。代表了元代瓷器的最高水平。

元过后,便是明。明青花和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堪称明代瓷器的两朵奇葩。在制作流程,工艺水平上绝不输于元代瓷器,甚至比它还略胜一筹,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它们吧!

明青花以宣德、永乐产为最,因为当时郑和下西洋,带回来许多国外的货品。颜料——“苏麻离青”便是其中之一,此原料色极浓艳,烧成后会呈现宝石般的.蓝色,甚至偶尔还会晕开,很像在宣纸上画水墨的感觉,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达到了极致。

而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美丽之处恰恰在于它的一丝不苟。肉眼观察下,鸡的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而且它居然做到了釉下勾线,釉上填色。何况这是八厘米的小杯!所以,此种杯子的价格是以千万计算的。在2008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上,一对此种杯子竟拍出两亿的高价!

明过后,便为清。公元1661年正月初八,一位孩子登上了太和殿的宝座。此后,他在这个位置坐了61年。他,就是——康熙大帝。在他在位时,他打破了明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四口通商”,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广彩,便是这次交流的产物。

广彩部分以金线勾碗边,因是外销瓷,图案就依照外国人给的订单上的图案画。到了鼎盛时期,广彩颜色愈发浓艳,画工愈为纯熟。甚至出现了专门进口广彩的公司——英(荷)东印度公司,可以说,广彩是中西结合瓷器的典范。

从汉至清,从原始青瓷到五大窑再到广彩。中国与瓷器,已不仅仅是象征关系,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段传奇的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