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自律与主动作文(自律成就自我作文)

自律与主动作文(自律成就自我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3 07:53:10
自律与主动作文(自律成就自我作文)

自律与主动作文【一】

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因为成功离不开自律,而一个自律的人一定是一个舍得吃苦、勇于吃苦、敢于吃苦的人,而一个能吃的了苦、受得了罪、遭得了难得人,那无可置疑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有坚韧、有自尊、有自强、有自立、有自我的人。因此要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那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严苛约束自己、严肃管理自己、严谨规划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随意放纵自己。

张艺兴就是一个极致自律的人,为了从众多练习生中脱颖而出,为了在大众和粉丝心中留下一个认真、执着、谨慎、自尊的良好形象,他可以连续两年都不吃任何油炸、油腻以及带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他这样的耐力让人心惊,而他能够忍得住诱惑、守得住原则的决心更是让人钦佩。而为了做好自己最钟爱、最擅长、最特色的音乐,他更是每天都泡在工作室里,丝毫没有因为繁忙的工作和压抑的行程而耽误音乐事业,他这样自律、自省的模样更是感染了无数人、也启迪了无数人。

当然,张艺兴的自律并不是简简单单两个字可以囊括的,他曾因为连续通宵几个大夜去赶音乐而晕倒过,也曾因为控制体重、练习舞蹈、赶录节目而吃了很多很多苦头,受了很多很多打击,所以说他是一个抗压能力强、自我要求高的人。而不可否认的是,他这些自虐式的努力背后都是用汗水、坚持、坚守、拼搏、拼命和勇敢堆砌出来的,所以他是一个舍得对自己下手、敢于同困难斗争的战士。

优秀背后是无言的苦楚,苦楚背后是无奈的自律,自律背后是难言的自虐,而自虐背后就是感人的成功,所以由此来看自律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所以学会做一个自律的人是极其重要的。而要成为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有要求、有规划、有追求的人,那就必须要有自虐的决心和狠心,而这就要求人拥有吃苦、受罪、受累、受气、抗压、忍受和等待的勇气和毅力。

自律就是一个自虐的过程,它极其考验人的心性、人性、性格和素养,所以一个人一旦成为了一个自律的人,那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卓越、优秀、体面、高尚的人,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努力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尽管其代价是用自虐换来的也在所不惜。

自律与主动作文【二】

“阿玲,房间怎么又这么脏?!还不赶快来收拾收拾,真没个女孩样!”爷爷一进我房间就横眉怒目地训斥。

听惯了爷爷这贯耳雷音,正在写作业的我不以为然道:“您瞧,今天作业太多啦,我忙都忙不过来了……”

“奶奶,奶奶——”

“什么事?”奶奶应声从客厅疾步进房关切道。

“您帮我把房间打扫一下。”

爷爷一听立马火了:“老太婆,不许插手!都上初一了,让她自己收拾!”奶奶诧异地瞧了一眼爷爷,叨叨道:“这老家伙今天怎么了,吃枪药啦?!”

爷爷说完便转过身来训斥我:“今天若不把房间打理好,就甭想去上学!”我吓得不敢直视爷爷那怒颜,一刻也不敢怠慢,立马丢下作业起身收拾。放眼环视自个的窝窝,真是不注意不知道,一注意吓一跳啊。桌面上书本凌乱无章,地板上纸屑散落鞋袜四窜,床单和棉被皱成团,衣服也左挂右披,整个房间犹如台风过境一般。该从何处动手收拾呀?真不想干!

可,一意识到爷爷随时会来检查,我便立马行动了起来。先把凌乱的书本整理叠放到书柜里,又将床单拉平直并叠好被子,再把地板清扫干净,最后还把桌子擦得油光发亮。

耶!好了,终于好了!放眼四射,房间真是焕然一新啊,我不禁感叹道:“真是判若两房啊,看了真舒畅!!”

果不其然,爷爷真搞突袭了,他四处检查,脸上布满喜悦,眼里闪烁着赞许,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才有个女孩样嘛!”我乐了。爷爷又指令:“要保持!我会不时检查的,记住啦。”我刚踏实的小心脏又高悬起来。

从那以后,为了顺利通过爷爷的突袭检查,我把“保持整洁”几个大字贴在桌面上,不时提醒自己随手整理用过的书本,一起床就顺手整理铺盖,及时清除纸屑垃圾……渐渐地爷爷的训斥少了,家人的夸赞多了。我甚至发现置身在整洁清爽的房间里,找东西的速度快了,写作业的心情似乎也轻松不少。如今,爷爷早已不再突袭检查我的房间了,我的房间时刻整洁。因为我不再懒散,早已习惯了自觉整理,还把这份自觉带到了学习上。

这段经历令我懂得了自律,克服了懒惰。我想,就如同保持房间整洁一般,一切好的转变从自律开始。,

自律与主动作文【三】

音乐 自然属性 自律 他律

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层面即物质意识关系的层面来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物质存在,尽管万事万物之间有着普遍的甚而是密切的联系,但是矛盾的特殊性早就告诉我们,世上任何事物由于其结构、构成元素及存在方式等的不同,无一不首先是一种不依赖于它者的独立的存在,音乐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在自然属性上它是音响实体,不过是声音的运动 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就此而言它是自律的。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常识,即世界上除了人具有情感和精神内涵外,其它任何事物都是没有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因此,音响实体当然也是既没有情感也无任何内容的。前苏联音乐哲学家玛雷舍夫以符号学的角度考察音乐,认为“音乐符号客体与其艺术意义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同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符号客体,作为物质构成物,本身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精神意义,而在解释的结果中表达精神意义。音乐表象不寓于声音之中,而是在声音的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于解释者的意识之中。即使音乐符号结构体自身,如果避开听众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进入音乐作品的体系。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音乐具有情感内容,是人对不同事物具有通感或者说是格式塔理论中所谓“异质同构”的原因所致。如果说音乐是他律的或者说具有他律性的话,那是因为人的本性或者说是音乐的社会属性使然,也就是审美主体将审美对象人格化的这样一种本能而造成的。

其次,音乐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音乐自身并没有情感内容,可是它却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并非是一回事。我们最初听到某首乐曲时所产生的那种特定的感觉感受,是在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是全新的感受。这种由音乐唤起的人的情感我称之为“音乐情感”。请问有谁在生活中体验过与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样的感受的呢?贝尔就认为艺术中所唤起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毫不相干,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生活情感的位置”。音乐所引发出的人的情感同人在生活中的种种情感确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音乐的话,那么我们至今都不可能体验到这种只有音乐才能带来的异样的情感。尽管音乐有时能够引发或诱发起我们在生活中曾有过的相类似的某种感觉感受,并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某些经历体验,但这种共振是不具体不确定的,很宽泛的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境而异的。音乐给我们的只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人们认为贝多芬《命运交响乐》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动机是命运在敲门,这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表述,我们也完全可以认为它是神的震怒,或是火山的爆发等等生活中一切与此相关联的事物。而在客观事实上,在自然属性的层面上它却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力度较强的,能够使人振奋的声音而已,这才是音乐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本质。

有一句著名的艺术定律叫做“艺术源于生活”,从音乐上讲则是“音乐源于生活”。此观点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而并非是绝对的。若将其绝对化便会全然排斥和从根本上否定掉音乐的自律性。对此定律我们一般可以作两种理解,其一,若是作最宽泛的理解的话,那岂止是音乐源于生活,人类社会中一切的一切都应是源于生活的,因为若没有生活,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这样看来“音乐源于生活”的表述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其二,若是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是音乐的素材或音调、节奏等源于生活中的.事物的话,这便大可值得怀疑。因为没有生活素材的纯音乐只能是源于它自身,比如莫扎特的许多作品,包括 《C 大调长笛奏鸣曲》、《C 大调钢琴奏鸣曲》等便是如此,至于音调节奏方面,生活中原本就不存在音阶、和弦、音型、旋律、节奏等,也没有对位与赋格,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并不一定存在着它同现实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艺术作品并不单纯地去“反映”现实或“记录”现实。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塑造力量的“现实”。不可否认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律动、高低起伏、强弱变化对比、明暗交替等与音乐诸要素相通的因素,但我们显然不可以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音乐依赖于生活,从属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型音乐就一定不存在。音乐绝对不是,也决不应该完全成为生活的奴仆。音乐情感不但不依赖从属于日常生活,而且还开拓和丰富了人类相对贫乏的情感生活。

再次,音乐的自律性还表现在现实生活并不能为音乐全面提供素材或源泉,即使有那也只是对生活只鳞片爪的意向性的模仿,如鸟叫、教堂钟声、奔腾的河流等。我们的艺术理论总是近乎本能的习惯于将艺术与生活生拉硬扯在一起,这在某些时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典型的如浪漫派音乐与社会人生等就有较多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也确有其心理学上的根据。与马克思所谓“自然的人化”一样,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也是“音乐的人化”。尽管音乐与自然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后者是客观存在的。但究其本质不过是乐音有规律的振动,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质上它与大自然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只是“人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因为音乐是由人创造,深深的铸上了人的烙印,所以,其人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大自然“人化”的程度。

音乐的自律性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音乐的表层欣赏上。欣赏至少应被分为自律欣赏和他律欣赏两个层次,自律欣赏又叫表层欣赏,它是纯感觉的、纯情感的,仅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它不与生活内容发生任何联系,主体并不思考、联想与回味,属于生理性的物质性的。表层欣赏主要用于娱乐休闲和身心的放松。表层欣赏与我们品尝美味佳肴与身体按摩是属于同一个层面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仅以获得生理快感为主要目的。李斯特在《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中指出:“情感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此话若是就表层欣赏而言是非常正确的。至于他律欣赏,将在下文论述。

另一方面,音乐也应当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足以引发主体思考回味的仅有形式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纯音乐,这种音乐是没有内容内涵的。审美主体只能从中获得形式美的感受,莫扎特的《C大调长笛协奏曲》等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听这样的音乐恰如品尝食物,没有人在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会提出“食物的内涵是什么?”这样一个荒唐而又愚蠢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偏偏总是热衷于对仅有形式美的音乐这种精神佳肴频频发问呢?我之所以用食物作为例子,是因为两者都是人的感觉事物,只不过是前者作用于人的味觉,后者作用于人的听觉而已。

自律与主动作文【四】

要说我们班谁最自律最用功,罗昊必定当之无愧。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便是在开学不久的某个课间,趴在桌上奋笔疾书的他,比起周围打闹嬉戏的同学们,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普通学校,这样的人不多。我凑近去看,他正刷刷写着当天的数学作业,并且已完成大半。

真是个不同寻常的人!我想。便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意"试探地问:今天还有大把时间写作业,你想还有午自习,作业课,干嘛这么着急?不如趁课间休息

你想多了,略发闷的声音传来,笔尖的沙沙声仍不绝于耳,早点把学校作业写完才有时间刷题。

这罗昊的回答很是出乎我意料,我则想反驳,闷的声音又响起来。

倒是你,不抓紧时间写作业,聊什么天。

他成功了。我早已打好腹稿的语句被噎在了嗓子眼儿里。顿时,我有一种恍惚第一次,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层面被击败!

再看看罗昊他仍然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些数字符号,双眼似乎要射出火星,好像那些数字才是他真正的敌人,而我只是他不经意间战胜的小杂兵看着这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奇异境界,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便是努力和勤奋的力量!这便是坚定信念和自律的力量!

虽然罗昊只是在写作业,但我感受到了这种力量,他用自己的自律、自强的意志告诉自己也告诉其他人,他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他需要战胜的只是他自己。

这种精神更在期末复习阶段显露无疑,当他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背诵题纲时;当他屏气凝神做一下午练习题时;当他不屑于电影之类消遗时我从未见过,那瘦小的身体果里迸发出的有些极端却又足以令人敬佩的力量。

毫无疑问,罗昊在我见过的自律用功者中,能排前三。在他前面,是五十多岁时初学英语,卓有成效的外公;五个补习班,累哭也要坚持的补习班同学;每时每刻都在默记单词,苦练口语,一周每天两套真题的备考者。他们的自律支撑着他们一点一点进步,也无时不警醒、激励着我。

不论罗昊同学最终能否成大事,我都会敬佩他。何况这精神带来的力量,便注定他不会碌碌无为。

自律与主动作文【五】

我曾经在书上看过一句话:自律是金光的缰绳,人生充满诱惑,就像一座精神的祭坛,总是让人在淋漓兴奋之后陷入无限的悲哀。自律是我克制自己的利剑。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自律,要坚持。

我不是一个有意识的人,有时候注意力会被分散。比如有时候我想在父母不在的时候看电视,做作业的时候如果外面有什么,我就跑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每次需要有人提醒的时候,我都会因为这个坏习惯跌跌撞撞好几次。但真正改变我的是第二学期第二天的期末考试。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我拿了成绩单走回家。道路两旁的树枝被寒风吹得沙沙作响,在我听来特别刺耳。是的,我考试不及格,这让我很吃惊。这对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我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回到家,我妈看完成绩单,很认真的对我说:你现在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合理安排好一切,不能和以前一样了。回想一下你之前的学习状态。唉,上帝希望谁谁先疯是真的。我下定决心,对自己说:一定要自律。

但是这个坏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写总是一开始就很痒。有一次,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练琴。想着自己的决心,也坚持了很久。但是我一直以为我放假了。玩一段时间应该不成问题。刚离开椅子,我不禁感到有些惭愧。现在大家都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了,妥协诱惑太可惜了!想着想着,又坐回了座位。练了练,又觉得有点无聊,眼睛忍不住往手机方向瞄。但是我想起了期末考试的那个可怕的数字,给了我一个打击。只是,只是,我在努力做一个自律的人。我得有点专注力!我对自己说,继续练琴。就这样,在煎熬和挣扎中度过了一个下午。幸运的是,我坚持住了。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越来越顺利。渐渐的,我也习惯了自我克制的方式。我不再觉得辛苦了。一个月后,开学了。可能老师是这么说的吧。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我已经改变了以前的散漫习惯。看着一遍又一遍的小考结果,我不禁感到高兴。但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重点,我还需要更加努力去创造更好的自己。

我经常对自己说:自律。这个词也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檀香,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