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有关刘胡兰的事迹作文(刘胡兰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有关刘胡兰的事迹作文(刘胡兰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6-18 07:38:10
有关刘胡兰的事迹作文(刘胡兰英雄事迹作文素材)

有关刘胡兰的事迹作文【一】

“别吵!再吵我记名字啦!”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厉害的“角儿”往往都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场。这不,铃声刚落,还没走进教室,老远便可听见一声这样的“狮吼”。顿时,班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的人都在“埋头苦干”,大气不敢出。侧耳一听,只有一阵“刷刷刷”的写字声和“呼啦呼啦”的翻书声。偶然经过,如入深林禁地——班长就是凭着这样的“狮吼功”,使我们班成了“闲人免进”的重地。

班长个子娇小。但是,你可别小瞧她哦!也别以为她就是一个古板、张口闭口都是一个“老师说”的班长。非也!她的成绩常名列前茅,性格也如她的长相般甜美可爱,一头整齐柔顺的黑发,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红润的脸颊,显得很有活力。一笑,便露出一排如玉珠般洁白的牙齿,看起来爽朗又清纯。

我们这位班长就像一卷“双面胶”:一面威严、公私分明;另一面却温柔可人、豁达开朗。自习课时,她端坐在讲台上,一身正气,不讲情面;等下课铃响起,刚才那个“袖珍版班主任”,又“混迹”于人群中说说笑笑了。如果哪位同学遇到挫折,她便走到那位同学跟前很贴心地安慰……嗨,还别说呢,不知使个什么魔法竟常能使愁眉苦脸的同学破涕为笑。因此,她在班上也很有人缘。不仅深得老师喜欢,还“俘获”了同学们的赞赏和敬佩。真是了不得啊!

上学期时,时常有同学在我耳边道她的“好”,但因我和她接触不多,所以只是半信半疑。

一次,她考砸了,只考了70多分,这对于向来不低于90分的她来说,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失败。但她没有沮丧,甚至没有掉下一滴眼泪,而是幽默地打趣:“失败是成功之母嘛。”然后虚心地向老师请教,改正错题,在那一刻我对她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

我暗暗地想:嘿,豁达、乐观、坚强、积极向上,这不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吗?这样一位“双面”班长,怎么不值得我们为她欢呼和鼓掌?怎么不值得我们向她学习呢?

伤心时,请按l;高兴时,请按2;班里出了什么乱子时,请直接找我们的“双面”班长——古伟妍!

有关刘胡兰的事迹作文【二】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这句话出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一位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乡村教师。从照片看,她身躯瘦小,脸庞沧桑,但目光坚毅而执着。40多年来,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用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帮助乡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沃新花。作为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的故事让许多网民热泪盈眶。圣者渡人,40多年来,张桂梅笑对人生风雨坎坷,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她帮助一个个孩子改变人生的轨迹,进而帮助一个个家庭改变困难的处境,这是何其崇高的事业啊!

张桂梅让人热泪盈眶,还因为她激发了人们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群体的感怀。我们相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他们终其一生或许默默无闻,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看似普通平凡,却无比崇高。他们持之以恒的坚守和奉献,温暖了每一位学子的心灵。社会不该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识文断字的读者心中都有一份师恩难忘的情愫。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桂梅恰似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教师群体的写照呢?致敬张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润育桃李的教师。谢谢你们——让知识传承,让青春激荡,让学子成长,让梦想飞扬!

致敬张桂梅,同时也表达了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一贯立场。事业发展,人才为先。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扎根基层,扎根西部,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积聚力量。

有关刘胡兰的事迹作文【三】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相信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教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对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都能说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对张桂梅先进事迹进行学习,我都发现自己对她又认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忠诚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