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小学生优秀观察作文大全)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小学生优秀观察作文大全)

更新时间:2024-05-20 05:28:55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小学生优秀观察作文大全)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在体验生活时,常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它让我们增长知识,让我们茁壮成长。

我在这次的暑假作业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实验——

分别在三个装有同样的水和鸡蛋的杯子中加入不同量的盐,就会发现鸡蛋会在杯子的不同位置停留下来。

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我就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什么加入不同量的盐鸡蛋停留的位置会不同呢?”爸爸对我说:“你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嘛!”

咦,我怎么没想到!

于是,我拿出了三只杯子、三个鸡蛋和盐。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实验就开始了!

我先把三个鸡蛋分别放在杯子的清水里。瞧!那鸡蛋就像一个个贪睡的胖娃娃,在杯底做着美梦。

我在第一个杯子里放了一勺盐,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只是鸡蛋在水中动了一会儿。

接着,我又在第二个杯子里放入了两勺盐,鸡蛋开始动了。慢慢的,鸡蛋悬浮在了水中。

随后,我在第三个杯子里放了三勺盐,鸡蛋又在水中动了一会儿后,浮了上来。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呀,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当盐水密度大于鸡蛋密度时,鸡蛋就会上浮,当盐水密度与鸡蛋相等时,鸡蛋就会悬浮在水中。

从这个实验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不断有新发现。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二】

一幅普通的画,也许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在一幅普通的画里却还有一个秘密。 一天,爸爸从外地买回了一幅画。爸爸对我神秘兮兮地说:“不要碰这幅画,它可神奇着呢?”于是,爸爸就把这幅画放到了他的书房里。我问爸爸:“一幅破画有什么神奇的呢?”爸爸便说:“呵呵,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因为这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同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这怎么可能呢?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决定晚上再看一次。晚上,我趁爸爸不注意时,悄悄溜进了书房。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白天这幅画还是亮的,怎么晚上变成了暗黄的了?难道用了什么特殊颜料吗?我大叫一声,不料被爸爸听到了,爸爸快步走过来,夸耀的说:“看,神奇吧!好了,出去了!”

我看了这神奇的一幕后,冥思苦想,找这里的原因,但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去查资料。过了一个小时,我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原来,这全是电灯光在作怪。因为不透明东西的颜色,是从他身上所反射回来光线的颜色所决定的。白天它之所以亮,是因为蓝光从它身上面反射回来。晚上之所以暗黄,是因为电灯光里最多的光是红光和橙光,而蓝光和紫光却少的可怜。这就是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的原因。

我发现了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的原因,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同时,我还知道了,一幅普通的画中就包含着这么多知识,那自然界中有多少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呀!所以,我们现在要留心观察,了解更多自然界中的知识。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三】

小朋友,大家都知道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可是对它的习性,有的小朋友就不一定完全知道了,为了解开这个谜,最近我特意查了有关的书和资料。

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愉快地玩耍。有时抬头望望人们,有时却低着头,好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在思索什么。当它高兴的时候,就在地上翻筋斗,像个大灰球在地上滚动。

熊猫吃东西时,常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用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往嘴里送,还爱吃嫩竹茎。小朋友,你们肯定不知道,熊猫在几亿年前,和恐龙一样,是食肉动物,随着时代的变迁,熊猫变成了吃素,但是熊猫吃肉的习性并没改,偶尔找找竹子底下的老鼠来改善生活。熊猫吃饱了肚子,还要喝水润润喉咙。它来到水池边,伏下身子,前掌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使人发笑。

小朋友们,奇怪吧,这可是个重大发现,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小朋友们,一定要替我保密,可千万别传出去哦。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四】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细心观察,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下面我就给大家谈谈我的奇妙经历吧。

想必大家都喜欢吃糖炒大栗吧,尤其是“军大栗”,又香又甜,只要你走到街上,老远就能闻到炒大栗的香味,使你口水直流,真想一饱口福。

但是,栗子的肉虽好吃可栗子壳却很难剥。如果用手剥,壳比较硬;如果用嘴咬,肉容易碎;如果用小刀切,又不安全。想必大家也有这样的烦恼吧,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却发现了一个小窍门,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么弄的了吧,下面,我就牛刀小试一下,教大家一招,如何巧妙、轻松地将大栗剥开。

首先用大拇指在栗子中心按一下,因为大栗壳的中心最嫩,轻轻按一下就破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中心的两边一捏,这样栗子肉就轻而易举的捏出来了,而且这一招同样适用于剥荔枝壳。

看完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学会了吧,一定吃着大栗乐不可支了吧。

以上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发现,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其实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他一定的规律的,只要我们按照他的规律仔细地去寻找,一定能悟出办法的,就好比叶圣陶爷爷给我们讲的读书秘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我的发现,其乐无穷。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五】

科学课上,老师说:“人吃动物,动物吃草,这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道理。”可是,有没有可以吃动物的草呢?

放学回到家,我问妈妈:“有没有可以吃动物的植物呢?”妈妈让我自己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经过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植物的书籍和上网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可以吃一些小昆虫,它的名字叫“猪笼草”。

可是,它又是怎样抓捕食物的呢?我从网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先分泌蜜汁,引诱昆虫,瓶口光滑,待虫子滑入瓶内,被里面的液体淹后,再分解虫体的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吃虫子的植物。同时我也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培养观察力 探索新发现作文【六】

雨后的一天,我外出散步,发现了几只小蜗牛,我被它那可爱的样子吸引住了,于是便捉回家观察。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去观察蜗牛,发现它正吸附在给它准备的小窝的墙壁上休息,我突然发现它那嫩白的肚子上有几个横条状凹进去的褶皱,我以为它生病了,非常着急。

我急忙地去问爸爸,当我匆忙地跑到爸爸跟前并向他讲明了事情的经过以后,爸爸不禁笑了,对我说:“傻孩子,蜗牛就是靠这个走路的呀!”我感到更奇怪了,心想蜗牛是怎么靠它来走路的的呢?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便开始耐心地给我讲解:“你想想,蜗牛没有像人一样的两条腿,也没有像毛毛虫那样一弓一弓的身体,它是怎样走路的呢?”我想了想,但并没有找到答案。

爸爸又用他那“千里眼”看穿了我的心思,开启了蜗牛走路大讲堂:“蜗牛没有腿,也不能像毛毛虫那样靠弓身体来移动,所以它就需要那些横条状凹进去的褶皱像水波纹一样一波一波地向后慢慢波动着,向后的推动力来推动蜗牛缓缓地向前爬行。不信的话,你可以再去看看它爬行时肚子上横条的变化,条纹的间距一会儿长、一会儿短,它就是靠条纹间距变化来推动前行的。”听了爸爸的话,我连忙跑过去进行再次观察,那时蜗牛刚好正在玻璃板上缓缓地爬动,我发现它的吸盘就是由一条条的横纹组成的,那些横纹凹凸不平,突出的地方向后一蹬,带动蜗牛的整个身体,蜗牛就向前爬一步,再向后一蹬,就又向前爬一步,它不停地利用横条纹向后蹬,来持续地推进自己的身体。这样,蜗牛就可以连续的向前缓缓爬行了。这时,我终于弄明白蜗牛是怎样爬行的了,我高兴极了。

通过这次观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仔细认真,只要你认真地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