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三月花开作文(三月桃花开作文三年级)

三月花开作文(三月桃花开作文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17 09:00:42
三月花开作文(三月桃花开作文三年级)

三月花开作文【一】

鲜花来到三月

把枯黄藏在雪山腰里

她天真烂漫

她撒娇嬉戏

忽而有一天

她有了浅浅的孤寂

谁也不知道她

无风自扰的秘密

蝶儿满天飞

寻花觅粉欲醉

误入伊人甸园

不敢放声笑语

三月花絮纷飞

三月琴声柔美

三月的靓女

三月烂漫的校园

三月的俊男

三月酸涩的青杏

三月花开作文【二】

时有冷暖知春晓,偶有绿鸭肥水游。站在北汝河边上,看着潺潺的流水静静的流淌,不问这河水从何流来,也不问这河水流向何方,只知这河水流过一季又一季,历经四季的更替。试想最初站在这河边的时候,河水有些浑浊,那是七月份暴雨洪水过后的斑迹,那时的感受都是新鲜的,也是无知的,对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厚爱还远远不够,情感的记忆只是仅仅停留在影响里,伴随着时间的退逝,情感的匣子也在不断的收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今日站在这条清澈洗浊容的河前,思绪是跌宕起伏的杂然,太多的情愫似乎都包含在这流水的季节里而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将记忆淡忘,也在不知不觉中给生活凭添很多的斑斓,悄然回首,春立枝头花含笑。记得还没有很庄重的跟二月道别作揖,三月就悄悄的粉墨登场,她不管你是否留意她的身段,她已经在季节的舞台上上演着这种剧目,不管是花脸也好,旦角也罢,她都不拉一幕的给你表演着,等她累了,也就该谢幕了,就这样似乎没有太多的察觉,她悄悄的退出了季节人们的视线,不带走任何的云彩,只留一片空白的遐想和思念。

这个时节最容易想起了海子,想起了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此刻我面前的只是一条河流,缓缓的流淌着,它没有大海的广阔也似乎没有大海的湛蓝,但同是一瓢水,终会汇聚大海,我想这样的感情也是互通无阻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在想幸福的人是怎样的呢?这个似乎很哲学的命题应该很难给她定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上都是有差异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幸福是词汇描绘不出来永远概括不完的语言。我们对幸福的感受似乎停留在一种状态上的现象,而诗人却做出一个具体的实践: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看似又回到了“吃饭哲学”的问题上来。“从明天起”这个时间上的断裂,和过去、现在形成间隔,似乎意味着姿态和目光的转移,因为诗人要“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如此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啊,尽管海子写下这首诗的时间是一月份,但是诗人的视野却放眼在三月的季节,尽管诗人的祝福在一月就飘落人间大地,可是谁能料想到这个祝福在三月烂漫花开时,声音却是从天国传来。诗人在自己的乐园里找到了幸福的种子,超越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洞悉,海子的精神是博大的,“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然而在我看来他更是孤独的,也许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诗人的内心,诗人往往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得以生存的精灵,诗人也说“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季节的瞬息万变都会在岁月的风口使人们对生活的认识以及生命的敬畏都发生很大的感触,前几天大学的一位老师跟我说“看见油菜花开,就想起了我们一起在河南的时光啊”,是啊,就这么一个很小的季节颜色变化会让你想起很多的事情来,时隔一年啊,想起去年也是三月天,也是在豫州大地——南阳·淅川。当时和很多的人来到淅川,因做移民工作,我们的身影几乎每天都穿梭在乡间大地,和朴实的老乡一起沐浴着暖阳的恩赐,那时正直油菜花儿遍地开,飞来飞去的蜜蜂像是恋人般的亲吻着花蕊,即使一个转身的动作,也能给你带来扑鼻的香;绿油油的麦波甚似飘逸的柔波,涤荡在视野的柔窗里,每一次低头弯腰的姿态都是一个唯美的写生;每次从金河桥上经过,都有心与水交融的感觉,那种感觉是如此的释怀:自然、舒畅、平静、快慰、爱恋……漫步在河畔,影子与水交融在一起,每一阵风拂过,影子和水都荡起了摇曳的浆,柔顺的柳枝盛装碧绿的新叶舞起苗条的身段,向前来的人说声:欢迎!向离开的人道声:珍重!小朋友们则是这个时光里最开心的一类,体育场上花样百色的风筝邀约在各自的领域飞翔,放飞的不仅仅是心情,还有他们的梦……人啊,往往就是在时下忆起昨日的光景,情感的腺脉总是激动起往事的留恋,总是把你带回那无限的怀念之中!

每一个季节的驿站都是停留的影子,每一个夜落星辰的视窗都是被遗忘的孤独。人就是一直行走在路上的行客,至于生活中那些所谓的诸事也都是你今生注定的所遇,也是你今生躲不过的缘分,你改变不了世界的命运,只能操作自己行走的方向,在这个易逝的季节浪头,别做空中楼阁之寐,也别做深谷幽明之眠,面朝大海,春暖花海,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三月花开作文【三】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这就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这就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这就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三月花开作文【四】

在一群狂欢的孩子旁边,有一个和她们同龄的女孩,用长长的头发挡住了脸的半边。一言不发的坐在哪里,不抬头也不和其他的孩子玩耍。

那年,她的父亲离开了她和妈妈,使她们的家庭悄然崩溃。妈妈重病在床,她用柔弱的肩担起了这个残缺的家庭。本是应像风筝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的童年,却被悄然断了线,童年飞走了,剩下一团乱乱的细愁。

每天早上她都需要早早起床,因为这时候井边没有人,容易打到水。小小的肩膀担着水摇摆着回家后,就要马上熬药,然后弄吃的…每天精打细算的生活和超过年龄的操劳,让她的身体显得异常瘦弱。

在她的生活里,没有节日,当其她同龄的人在父母的怀中欢笑,她只能呆呆的坐在石头上望着天空。没有学堂,没有新衣,没有礼物,她只有心中对母亲满满的渴望。

风筝飞得好高好高,好远好远……

在她的童年里,总是那么孤独,没有伙伴,没有三月的花香,也没有天空的风筝。母亲的病痛,家庭的重担,自己的无助,让她的风筝狠狠的`飘远,然后坠落。如果他知道那暗湿的床脚是她孤怜的泪水,那微温的被角是她零落的体温,在那边他会不会落泪,这个三月又会不会有一丝改变?

这样沉重的日子不知道度了多少的年月,她的脸也不知多久没有过微笑,在妈妈的床前,她显得无助孤苦。也许上帝看到了她的落泪,读懂她藏在心底的风筝,她的妈妈在渐渐的好起来,她用童年时光的消去换来了母亲的健康。母亲很爱她,每次有力气说话,都会对她说:“等妈妈好了,妈妈就带你去放风筝。”她知道她很喜欢风筝,为了做一个风筝,她甚至愿意一夜忙碌。每次妈妈说完这句话,她们都会不知觉的流下泪来,拥抱在一起,这也许是她们家最温情的一幕。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上帝终究没有狠心的夺去她心底最美期望。妈妈的病渐渐好了,渐渐的很健康。她的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阳光也变得比以前耀眼。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三月,天空多了一只美丽的风筝,也多了两张幸福的笑脸。灿烂的天空下小女孩的风筝又飞了起来,飞得好高好高,好远好远。看着她纯真的笑脸,我慢慢的向她靠近,泪水早已悄悄滑落,她看见了我,放落了手中的风筝,跑过来抱着我,哭着对我说:“哥哥,这么久你去了哪里……”

三月花开作文【五】

一曲清音独唱,一阵悠笛远扬,倚窗远望,烟雨朦胧,本想飞花纸上,却落墨成伤。落笔处是春的忧伤,还是夏的思量?最终是那细小的字迹谱写成的山水画。

——题记

三月的江南,春花次醒,柳絮如烟。水流处鸳鸯眷恋,你可记得昔年我们的相恋,在这濛濛细雨的拱桥边,你回眸一笑,深深入我心田。凭栏凝思,仿佛就在眼前。烟雨三月乱了一世流年。

随着记忆的步伐,寻找一丝你的气息,踏入一片桃园。你素衣黑发,轻拈一片花瓣,细品馨香。清风拂过,花瓣飘零,在你身边妖娆成蝶,你宛如仙子,长发飘逸。不远处是谁拂弦独唱,情深天下,蝶翼天涯……

那些被浅搁的记忆,随之浮现,又随着柳絮拂过的流年,消失不见。细雨绵绵,是谁持伞等待,等的又是谁?透过朦胧,依稀留恋。

那芳华流逝间迎来的是夏日炎炎,迎来了栀子花飘香心田漫漫。独倚轩窗,池塘边荷花亭亭玉立,如佳人般沐浴阳光。浅水处鱼儿躲躲藏藏,穿梭在碧水云天。

好境岂能常驻,如流水般流逝。骄阳偶尔也会藏入乌云中,碧水云天不再。惊雷闪烁过后,终究是瓢泼大雨。玉宇琼楼间,琉璃瓦下挂起了雨帘。池中的荷花也撑起了绿伞,鱼儿不知所踪。依稀间你还在等待,在柳树下,在拱桥间,在池塘边,你的守候好像千年不变……

雨水洗净了荷花上的尘埃,待骄阳重现,空气中的花香更加弥漫,你轻触一株花红莲。我喃喃细语,只愿你能听见。

在拱桥间我与你共赏红莲,彼此回眸对望,眉宇间深情眷恋,你告诉我你的等待和期盼。这是现实还是梦?

好吧……现实与梦都是一样,无法抵挡悄悄逝去的流年……

流年……终是繁华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