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我心中的学校作文600到800字)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我心中的学校作文600到800字)

更新时间:2024-03-05 00:46:31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我心中的学校作文600到800字)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一】

春日下午,和一群爱好教育的小伙伴,集聚在星荟中心,观看一部纪录片《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

看到标题,我联想到学校的操场,科技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公园的游乐区域,还有各种剧院和展览。能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这座城市一定很有她的魅力。城市里头,一定有吸引人,并引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增长见识。这是我看纪录片前的猜想,带着这样的前置预设来观看纪录片,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但看完之后,我的认知却被打破了。

原来这是24位教育者以学习者的身份,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东京,用小组共学的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这部纪录片,就是记录这个过程。

01团队中没有张力是有问题的

早在这24位教育者出发前,他们在线上开启动会的时,顾远老师就已经抛出了一些词,例如张力,迭代,升级等。这为后面的东京之旅埋下了伏笔。

什么是张力?

张力,物理学名词,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也表示矛盾或不相容。

有一个小队,在学习之旅中,团队成员之间配合很好,大家相互理解和体谅,没有发生矛盾。周贤老师发现没有张力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张力,意味着大家都处于舒适圈,没有去挑战自我。没有找到关注点。人性的本能倾向于回避冲突。在一个比较互补的团队里面,成员之间相互体谅而迁就他人,表面呈现一片和谐状态,都意味着大家习惯待在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的空间里面,因为害怕冲突和矛盾,害怕关系的破裂而不愿意去挑战彼此。

但实际上,张力是一件好事。因为张力,意味着大家对于处理某件事情有不一致的想法和意见。或者是他人的观点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或者和他人的任务产生矛盾。有张力,意味着暴露出问题。暴露问题的本身就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可能会伤害到另一方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利益双方之间需要找到彼此能够妥协的平衡点,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联想到教育,没有张力的教育譬如冰山之下的隐患,其结果不亚于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而导致沉没这般剧烈。20岁的中国学霸张一得从小活在父亲的期待下。父亲在离婚后,为了能够给张一得提供更好的教育,从而卖掉广州市中心的房子,而搬到郊区,放弃高薪,含辛茹苦,费心尽力养育孩子。张一得也非常有出息,一路私校上来成绩都名列前茅,最后前往美国名校深造。然而,这个聚光灯下的孩子,最后选择了自。究其与原因,不排除是因为他一直以来,活在父亲的期待里,因而不愿意真实表达自己,害怕张力,害怕矛盾,害怕亲人的失望,害怕暴露问题,而默默自我承担。一根弦绷得太紧就容易扯断。最后结束年轻的生命。

暴露张力,意味着暴露问题,看到问题,才能够有机会去解决问题。因而,将张力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时机,这是个体和团体彼此的共同进化和成全。

02好奇心打开无限可能

当成人有了儿童般的好奇心之后,学习就打开了无限可能。

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特别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支队伍,他们在东京的街头闲逛,突然间看到有一扇门特别低。他们感到特别好奇,为什么这扇门那么低呢?队伍中的其中一员就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回到驻地后,队员上网专门查资料,发现原来是因为在日本的秀吉时代,收税是按照门的大小来收的,所以家家户户的门都做得很小,以此来降低税收。

你看,当成人有了儿童般的好奇心之后,知识就来了。而且这样的知识,无论过去多少年,都不会忘记。相比于出现在课本当中的一句话,或者一幅图被动接受而言,好奇心驱使之下的发问,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更有易于学习的发生。

体验式教学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启发人的思维。学习的本身,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学习的.内容,也不应该局限于书本。毕竟,班级制的学习方式,有点像工厂里的流水线,完成一个组装,于是传送到下一个步骤。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最后到大学就是这样的一条流水线。有些人进不了高中,就可能直接进入技校。学习的目的,最后成为国家的劳动生产力。

然而,当下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呈现了很多不确定的状态。对于学生而言,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外,也需要训练技能,并且将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最终变成可以应用的能力。而雇主也会更加看重候选人的领导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而这些,不是单一的课堂学习就能够获得的。培养未来可以应用的能力,需要当下的孩子,保持好奇心,去进行体验和探索,在过程的经历中,收获认知,技能,体会,从而迁移和应用。

好奇心打开无限可能,孩子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还在家庭,社会和世界。

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即教材。

03学习的过程要被看见

《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的纪录片中,淼淼所在的那支队伍,从一开始到东京那天晚上去住宿周边踩点,就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淼淼想要去看墓地,楠楠想要了解周边环境设施。一个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一个注重事物的实用性。团队在东京的第一个晚上,就开始了意见不合,张力就此产生。

小组复盘的时候,其他组都很顺利。唯独他们这一组,感觉学习体验都进行不下去了。这也为后来他们的第一天东京之旅,埋下了不愉快的伏笔。果然,小队们因为意见不一致,原来的站会应该是简单复盘和执行下一步计划的,最后变成了矛盾加剧的发泄大会,并因此耗费了游览时间,同时也消耗团队成员精力、体力以及升级负面情绪。

在当天晚上的复盘中,他们将张力暴露出来,在导师们的引导下,敞开心扉进行坦诚沟通,并达成了下一步的共识。在第二天出发前,他们共同约定规则,并积极践行。第二天的行程游览起来,相对而言,就更加流畅了。其中,有一个小插曲是淼淼想去看女仆咖啡馆,遭到了团队成员的反对,大家觉得这多少有点色情,少儿不宜。小组讨论到最后,达成共识,他们先游览整个地区,了解下大体情况之后,再来决定要去哪家。等各自分头行动,他们再聚集在一起,进一步讨论要去参观考察地点。淼淼还是坚持他想要去女仆咖啡馆,并得到了几名团队成员的支持,而另一组选择去了其他地方。

结果,那组去了女仆咖啡馆的成员们,完全打破了对于女仆咖啡馆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女仆咖啡馆就是一项新兴的行业,是一种次文化。其餐点内容类似咖啡店。服务人员穿着却源自于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女仆服务而已。经历打破认知。

对于选择是否去女仆咖啡馆这件事情的本身,其实折射的是,团队成员的需求被看见。这是释然张力的一剂良药。人和人之间的冲突,来源于意见不合,没有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导致了矛盾冲突。而这次的学习之旅,从有矛盾,到矛盾升级,到最后沟通设定规则,看见需求,满足需求,无不在传递着学习的过程要被看见这一真谛。当然,还有不要轻易对一件未知的事情下定义。

04写在最后

《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是一段看不见的学习之旅。他们没有课本,教案和教材,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然而,他们的学习却在真实的发生。这段旅程,就是课本,东京的街头就是课堂。他们在游历的过程中,与当地人聊天,了解日本人如何看待美,原来美就在每个人的心里,要用心感受;他们了解匠心,原来匠心就在于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自己所爱,并发挥极致;他们遇到冲突和张力,通过复盘讨论看见,而化解矛盾;他们担心完成不了任务,后来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顾远老师说:教育者未必就是好的学习者。如果我们想要把自己认为的好的教育、好的学习方式带给更多的学习者,那么我们作为教育者,自己首先就得体验过这种学习方式。

一个有生命的组织,自己会生长。土壤环境到了,自然就会生长。学习也一样。学习就在路上。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二】

仿佛在如此忙乱的生活和工作中,人慢慢地“退化”成一部高性能的机器,只会不断的升级提高效率,把原来上帝所赋予人那美好的职能撇弃。在现代人们的思想里那种关乎灵魂的高度越来越低,所敏锐关切的就是那种即时的享乐和利益。现代这种“以人为本”的高科技事物迅速发展,人们被包裹在高科技的产物里,越来越难以真实感知人的本位,让人误以为我们本身就是世界的主宰。高科技事物的不断推陈出新,也不断吸引人期待的.目光,以致给人带来一种不知不觉的依赖性和消费升级的心态。古时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现代人很难享受到了。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依然不仅没有给人带来或许清闲反倒越来越忙碌,并且迷失在滚滚红尘中,内心中所缺乏的就是那种宁静和从容、喜乐与满足。如周国平所说,“没有从容的心境,我们的一切忙碌就只是劳作,不复有创造;一切知识的追求就只是学术,不复有智慧;一切成绩就只是功利,不复有心灵的满足;甚至一切宗教活动也只成了世俗的事物,不复有真正的信仰。”

宁子说,上帝的法则是从容而优美的。周国平也相信,从容中自有一种神性。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和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因为最后是要造人在地上,要给人最优美和从容的生活环境。用心体会这个美得无与伦比的世界以及世上的万物如此妙不可言,我们的心灵可以感知上帝对人类的爱和眷顾。追求心里的宁静和从容,可以听见上帝弹奏在我们心中的乐曲......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三】

地上,只有孤独的一片,它静静的躺在那里。当有风吹过的时候,它又飘了起来,飘飘停停,我忽然悟到,这一片叶子,却拥有着其它事物所没有的伟大,瑰丽和无价。

看着它,我不忍心再让它无尽头的飘泊,不忍心让它的无价变的廉价,更不忍心让它本身所赋有的美,因此而逐渐消失。我走上前,拣起它,放在了手中,有一种突然的怦然心动,它原本在一个伟大的生命上勇敢且顽强的生长着,现在却使它飘落,“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也许没有人能了解这其中的原因,也许它将永远是一个美好的迷。

看着手里的这片叶子,它已不再是曾经树梢上的一员了,落叶是最辛苦的使者和参与者。没有被人拣到的落叶数不胜数,过往行人和树叶相忘在忽忽之中。没有人知道一片落叶的最终归宿,从它努力发芽而生的那一刻,它就没去计较它的报酬,它只想带给人们一片葱绿,为他人遮阴,在人们最需要他的时候。时令一到,它又无怨无悔的离开生命之根,默默无闻,舍已的飘落,从不阴挡人们最需要的那一片阳光。虽然手中这片渺小的落叶已没有了生命,但它的生命历程却演示着不杞的价值和灵魂,演示着追求自我的突破。

看着叶子,让我不禁想起了奥运会。虽然我们并不是运动员,却拥有跟运动员一样的紧张与兴奋。虽然,中国并没有突出重围,取得世界排名第一,但是想想那片落叶的精神,奥运不是在于征服,而是在于自我的努力和奋斗有方。

凭着中国众多优秀运动员,他们个个具有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他们拥有落叶一般的舍身为国,甘于吃苦和勇敢而不朽的灵魂。

有时我认为,一片落叶就是为了下一个生命的诞生,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生命的事物都是如此伟大的,那种伟大不是来自表面,而是来源于内心的极限,人类要进步应是有奋争的,一片没有了生命的落叶通过自己本身所持有的毅力,四处飘泊,经历风雨,找寻自己的归宿,人们也一样,也一直向着自己的理想迈步。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成功与失败也许就在一瞬之间。奥运会是激励人与人之间强弱比拼的一种方式,然而它是残酷的,每一个运动员都会像落叶一样,经历风雨,经历磨练,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许多人眼里,一片落叶,无人注意,无人喜爱,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但是,我认为:奥运会只是提供了一次比赛的机会。成功的人我们敬佩,我们仰慕,而失败的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给予他们强大的力量与支持,使他们的付出更有价值。

在商业时代,在缺乏信仰的时代,我们更应使这种珍贵的灵魂散发光芒。

落叶是美的,但并没有人留意过它,失败的人并不可悲,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者给后者留下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失败,所以让后者离成功更近。

美好的灵魂是伟大的又是可敬的,只要每位运动员都拥有了像落叶一样的灵魂,奥运会一定能更强,更大,更成功。

一所学校的灵魂作文800字【四】

现在的克隆技术很先进,能克隆出任何东西。对!就用克隆技术来克隆母校,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在这温暖的学校里生活。

说干就干,我约好几位克隆专家一起来商量,制定了克隆计划,觉得应该一座一座地克隆。

首先我们要克隆的是洁白无暇的教学大楼。同学门抬来了庞大的克隆机器,我一按电钮,克隆机器就启动了,只见一股巨大而强烈金黄色的光芒笼罩着教学大楼,射得我们连眼睛都睁不开。不一会儿,光芒散去,在克隆机的大屏幕上呈现着我们学校教学大楼的图样。我再一按电钮,又一道光芒在新学校旁的空地上照耀着。慢慢地、在金光笼罩的空地上出现了母校教学大楼的影子。光芒开始减弱了,一座和母校教学大楼一模一样的楼房,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奇迹般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啊!克隆成功啦!”有人叫道。这时,从克隆出的教学大楼中,传出了同学们嬉戏游玩的声音,有同学惊讶地叫道:“一模一样的教学大楼,奇怪,连校长、老师都一样,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克隆完了教学大楼,我们接着又用同样的办法克隆了操场、花坛等。通过先进的克隆技术,另一座和母校完全一样的新学校诞生了,而以前的母校仍原封不动地矗立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