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评说诸葛亮作文议论文(诸葛亮作文素材评析)

评说诸葛亮作文议论文(诸葛亮作文素材评析)

更新时间:2024-04-28 03:29:06
评说诸葛亮作文议论文(诸葛亮作文素材评析)

评说诸葛亮作文议论文【一】

这一年多段时间在学习郦波老师讲的《曾国藩家训》(包括百家讲坛以及对应的两本书,感受颇深,已经学习了好几遍,可以说是常读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每次都觉得理解得更深了一层。尤其是当遇到挫折、迷茫时,或回头检视刚刚过去的那段以自为在实践这些理念的时光时,体悟就更深了!在实践这些理念的过程中,发现仅仅“知道”是无效的,而借以指导自己实现目标,也是非常不容易,但在自己感悟越来越深时,感觉到抉择时心中的坚定时,以及越来越强的目标感,都让自己感到“幸福”和“成就”。

读书不在多,即使花5年时间读完这两本书,只要能将其思想精华融入我的价值观中,也是值得的。即使用一生,也是值得的!

这篇文章即是在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第34章《定见》时的读书笔记与感悟。其中一些句子是摘自书中原书,为了句子通顺,没有注明。

评说诸葛亮作文议论文【二】

为什么有的人有定见,而有的人却连主见都没有?

没有定见的人,是因其没有需求!如果需要,自然会去寻找。

在大海中,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可能靠岸的。人生也要有方向,才能活得有意义,“方向”即志向,即追求。而要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

对于人生之树而言,先要立志,先要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连意愿都没有,那就几乎不可能长成,如果要长成,则要先扎下根基。

在人生事业的撑持过程中,当面临种种困惑与挫折与迷惑与艰难时,还要学会“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有方向,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就不致于迷失方向。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经历了相当多的挫折与阻挠,就是因其心中有方向,才能坦然面对。

曾国藩以为“先立坚卓之志,可求变化之法”,也即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即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想尽方法,充分调用一切可用资源,去实现目标。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不受任何限制,随之变化。

郦波老师说:人生就是这样,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定位才能有地位。

 

评说诸葛亮作文议论文【三】

曾国藩有一对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撑起两根穷骨头是指人要有骨气,曾国藩一生以穷为荣以穷为本,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绝不把当官所赚的钱留给后人,这就有疑问了。自从曾国藩发迹后湘乡出来很多人,因为曾国藩喜欢用乡人。曾府也成为湘乡第一府第,曾家也一度成为湖南首富。难道建曾府或是湖南首富的曾家就没有曾国藩一分钱?其实这里面还真没有曾国藩什么事。曾国藩确实很节俭,但他的几个兄弟却是一个比一个贪。他自己兄弟五个,最贪的是五弟也就是在家族里排行第九的曾国荃。曾家兄弟打仗都特别狠,除了曾国藩外打了胜仗后都喜欢屠城,然后把所得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老九曾国荃就这样敛财无数。曾国藩对大家庭的兄弟们无可奈何,但他对自己子女确实很严格。两个儿子都非常节俭,一直都过得很清贫。曾国藩是在两江总督的任上,难道他真没有留一点钱给他两个儿子吗?有个小小的例子可以反证:曾国藩后他两个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为官了。老大曾纪泽比较有名,曾经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当时国家比较穷,曾纪泽在驻英、法大使期间甚至把自己的薪俸贴补到建使馆或是外事活动中去了,而他节俭得衣服都舍不得买。老二纪鸿则是北京一名低级的官吏,比他哥哥还穷。有次纪鸿生了一场大病,看了病后竟然拿不出钱去抓药,想向哥哥借钱,但一是哥哥不在国内,二是想到哥哥也不宽裕。这时曾国藩才离世不久,如果留了钱的话两个儿子不可能会过得那么的拮据。在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左宗常知道了这件事后出手相助。当时左宗常热泪盈眶,说平时最不服曾国藩,但现在不服也不行,两个孩子身为名门之后,清廉自省到这个地步,老曾真是教子有方啊!

曾国藩平时就穿家里老妻织的布衣。一生只做过一件高档衣服,那还是他金榜题名时做的一件高档料子的长袍,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大场面时才会穿出去,回来就赶紧脱下收好。这件衣服穿了三十年,一直到曾国藩去世时还是崭新崭新的。

曾国藩在南京任两江总督时把家眷都接过来了,有一次李鸿章请曾家的女眷吃饭,这时曾家两个女儿还没出嫁,听到请客的消息都很高兴,但发愁的是两人只有一条绸缎裤子,这条裤子还是大嫂留下来的。那谁穿这条裤子去赴宴呢?姐妹俩为此吵了一架,小妹妹没争羸就大哭起来。于是曾国藩就做小女儿的工作,说等明年如果我还做两江总督的话我就给你做一条更漂亮的裤子,小妹听了才破泣为笑。

曾国藩名言: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