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中专专业作文)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中专专业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5 08:39:18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中专专业作文)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一】

之前在图书馆借一本省特级教师陈萍老师写的《教师专业发展之道》一书,一直以来没有机会拜读,昨晚才挤出时间打开了这本书,刚读了几页就被陈萍老师的简历和书中那饱含情感优美的叙述吸引了。当我翻开书页,出现在我眼前的陈老师却是那么年轻美貌,真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她却已经在教育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想必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智慧与勤奋吧。

在本书中,陈萍老师通过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曾发生在她身边的教育故事,抒发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为线索,全面阐发了她的成功之路和成才之道。描述了她在学生时代铸就的教育理想,在三尺讲坛上的求索、耕耘,在教育教学科研中所彰显出的生命力量。读着她的书,我能深切地感受到陈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们无私的爱。虽然我只读了一点点,但透过感人故事所折射出来的教育理念却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在本书的上篇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防震棚里的大拇指感受激励力量》,讲述了陈萍老师小时候在防震棚里上二年级时,候老师对她竖起的大拇指激起了她对朗读的浓厚兴趣,也给予了她对学习的无限信心。而候老师面对突发事件的临危不乱,也让她终生难忘。在题记中,陈萍老师这样写道:教育是需要,教师是应该有个性的,学生是永远需要激励的。给学生一点阳光,也许会灿烂他的一生。也许正是当初候老师给了陈萍老师一点阳光,才创造了陈老师现在的灿烂人生吧。回首往日课堂的一幕幕,我不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吗?只是我为学生准备的高帽子还不算多,于永正老师就曾诙谐地说:每个人都爱戴高帽子,不光是小孩儿,大人也一样。所以我每次进教室前都要准备100顶‘高帽子’,随时准备送给学生。下课时‘高帽子’送完了,我没有损失什么,学生却获得了满足,变得自信了!细细想来的确是如此,作为教师又何必吝啬这虚幻的100顶帽子呢?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高帽子更是不能缺的,给他们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他们会比吃了肯德基还高兴,学习的劲也就更足了。

像这样的教育理念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读一个小故事,就会收获一个教育思想。在今后的闲暇时间里,我会继续捧起这本书好好地与作者对话,并把书中的教育理念很好地吸收为己用,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她为榜样,努力使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二】

我的父母是两个在平常不过的人了,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他们用他们毕生的精力来抚育我成才,他们给予我的,无论是精神上的,或是物质上的帮助,我一生都无法偿还。

小时候我与我的`父母很少吵架,也很少不相同的见解,这看上去似乎很好,如今却让我深感后懊悔,也正因为如此,我与父母就像隔了一道“铁墙”,我在这边,父母在那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许多事,有许多好事,也有少许坏事,我的父母却不这样认为,我们拥有不同的且对立的想法,在他们眼中,我似乎一无是处,而我却忽略了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从没有去与父母沟通,甚至没有面对面不吵架的谈过一次,这让我有些迷茫,有些伤痛。再认真的想一想,好像自己也有不可抹灭的错,在这同时也给了父母带来了难以平息的伤痛,忽然感到十分愧疚,万分后悔。再回眸身后,父母对我们人生的帮助,铺满一地……

也曾经试过去冲破我与父母之间的那道“铁墙”,却每此都以失败告终,有些时候是因为勇气不够,有些时候是因为父母又将我“送”了回来。

父母一直供我读书吃穿到现在,我无论是在精神还是金钱上都欠了他们一笔我永远无法还清的“债”,而我对我父母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心寒,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争论不休,我不愿再写下去了,我也没有脸再写下去了,只是想让各位拿我作为一个警示: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父母感到一丝自责!

五年级:猫咪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三】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这话最著真知灼见,因为当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的才是教学的技术技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学习,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新课程强调“四个注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五个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角色,我们不仅是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主演,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参谋、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供学生分析批判的参照物或靶子;我们要转变思考的维度,不应仅仅思考把什么给学生,还应思考把什么东西不给学生,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给学生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我们要转变教学的方法,彻底消除满堂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还要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不仅应该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我们,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必须加强学习,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否则,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教育家早就说过,学校是农村,不是工厂;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施肥、治病、灭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而我们习惯于将不同资质的人输入机器设备,按同样标准、同样程序、同样时间予以“铸造”。使得受教者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与施教者对等的主体进入教学程序,而是作为“灌输”对象、作为一个被动的物件进入教学程序,抹了个性,限制了特长,弱化了创造,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必须改变。

吸纳、更新了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转变自己的角色,融入新课程,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成就。

我与我的专业作文职高【四】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太愿意去进行教育反思。教学常规中强调教师要写教学后记,但真正用心去写的不多;每年要求教师写一篇论文,但一些人总是敷衍了事,总不想认真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

教学反思要找准切入点。根据专家的看法,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技能反思为切入点;对于适应型教师来说,应以课堂教学策略反思为切入点;对于成熟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理念反思为切入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应以教育研究反思为切入点。

可以说,上述三点非常重要,乐业积绽底气,学习滋养元气,反思造就灵气。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有积极的心态,有扎实的学习,有深刻的反思,我们就能达到“职业有认同感、事业有成就感、人生有幸福感”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