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铭记那一幕主题作文(铭记那一幕作文600字小学生活)

铭记那一幕主题作文(铭记那一幕作文600字小学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5 15:34:06
铭记那一幕主题作文(铭记那一幕作文600字小学生活)

铭记那一幕主题作文【一】

历史的画面重新映在我们的眼帘:甲午海战——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2亿白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您的土地被一点点的吞噬,您的地位被一截截贬低!当时的中国,亦是“时世之凋敝丧乱,人生之凄凉飘零 ”啊!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您终于得到了解放。但是,那些沾满中华儿女和其他国家鲜的侵略者,却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在东京审判中,许多国际战犯被告上法庭,其中大多为日本战犯;但是,他们和他们的辩护律师却不断地作伪证——当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在为南京大屠第一责任人松井石根辩护时,松井石根和被告方出庭作证的证人都声称:松井石根对受命攻打您是处于无可奈何,而且十分“痛心”。这些“证据”导致法庭否定了检方提出的松井石根39项罪名中的38项,而仅仅认定他在普通战争罪中对部属行为约束的“不作为”一项有罪。然而,松井石根的上却清楚地表明,他是开战之初日军高级将领中最积极的主战派,攻占中国首都就是由他最先提出、并亲自率军不断突破日军中央“制令线”的命令而实现的'。松井石根的随员冈田尚在作证时声称,1937年12月18日日军南京入城式的第二天,他见到松井石根满面戚容痛苦地说:“三十余年来一贯的愿望就是实现中日两国的和平”,现在却是兵戎相见的“悲惨结果”,让他“无限遗憾”。然而松井石根在“南京攻略感怀”的日记中却写着“貔貅百万旌旗肃,仰见皇威耀八紘”。12月21日松井石根回到上海,在当天日记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上海出发以来恰好两周,完成了南京入城的壮举,归来的心情格外舒畅。”这与冈田尚的证词大相径庭。

……

而现在,您正在走向世界的大舞台,犹如一颗新生的恒星,闪耀着、璀璨着!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啊!“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汲取历史的教训,以历史的眼光,展望未来,迸发出更多属于您的奇迹和精彩,让世界为之惊叹!

铭记那一幕主题作文【二】

放学了,我去等妈妈,作为班主任,她正在在教室里,送走一个个学生,并招呼值日生打扫教室,看来还得一会儿,闲着也是闲着,便拿起妈妈的“笔记本”到隔壁办公室上网听音乐去了……

眼看指针指向“8”,我收拾东西回家。一路上月色和灯光交相辉映,景色真美,凉风吹在脸上,我哼着小曲心中无比惬意,猛然感觉肚子有点饿,掏出妈妈给的零花钱买上自己喜爱吃的白激馍,一路小跑往回赶,猛然间我停住了,楼前昏暗的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扑入我的眼帘——是妈妈!她坐在楼前的石阶上,两手托腮,两眼直直的盯着我回来的方向,神情疲惫,脸上挂满了泪水……我的心一下子缩紧了,我不知道她在这儿等了几个小时,“乐海冲浪”的快乐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

“妈,给,你吃罢。”妈看着我摇摇头没言语,只是在流泪,那眼神是责备?焦急?伤心?委屈?我说不清,但至今想起,我仍感心碎……

“回家吧!”我默默跟在妈妈身后,随她上楼,看着妈妈不再轻快的脚步,不再挺拔的身体乃至曾如瀑布的黑发间突然出现的根根银丝,泪水不知不觉间滑过我的脸颊,我真想扑到妈妈怀里大哭一场,请求她原谅我的过错。十六年来,妈妈为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心,我算不清,只知道:天寒时,是您及时准备棉衣,给予我温暖,失意时,是您及时给予我鼓励,催我奋进……今天您已不再年轻,可我这个不孝女儿竟还让含辛茹苦的您为我这样操心,我恨我自己了……事后,从爸爸的电话中得知,妈妈跑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打了无数个我同学的电话―――为了找我!

那一刻,我铭记在心。从此以后我再没有晚回家一次,不管去到哪里,我都会及时给妈妈一个电话报个平安,以告慰远方那份深深地牵挂!

铭记那一幕主题作文【三】

和平的阳光洒在字上,颤一抖的手翻一动书页,怀着一颗寂的心,含一着一腔沸热的,我静静合上书,耳畔却是那不散的呼唤 ——“我的孩子……”

记忆定格在五年前,那是我人生中最痛心、最愤恨的一天。那一天,我肃立在南京大屠一纪念馆前良久。良久。

“我的孩子,赶紧逃啊!” “我的孩子,一娘一……再给你喂最后一口一奶一吧……”一座座雕塑,我仿佛听到了73年前千千万万个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呼喊,那绝望无助的哽咽。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位母亲,带着迹的破烂衣衫从肩旁滑落,她不在意;插着稻草的乱蓬蓬头发遮住视线,她不在意;磨出一泡的冰冷双脚已无知觉,她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她永远沉睡的孩子!

母亲的脸棱角分明,双眸凹陷,像是两块毫无生机的粗石塞在眼眶里。“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似乎看到这位母亲干裂的嘴唇在颤一抖,呆愣的目光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却只能从嘴里挤出这几个苍白的字眼。虚弱的话语透露着对生命的绝望,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那个曾经活蹦乱跳的,缠着母亲要吃的,恶作剧后耍赖皮的孩子,在罪恶的刺刀下,成了一具可怜的枯一尸一,成了无情战争的殉葬品,成了囚禁母亲的灵魂的枷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16个字深深地镌刻在和平之钟上,也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在心里默默地重念了一遍,愿30万生灵安息,愿和平之一声响彻大地!

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忍受失去亲友的痛苦,也不会听到因为战争的哭诉。但是,屈辱的历史已深深地给我们烙上中国印,我们不可以忘记那段槍林弹雨的日子,不可以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更不可以忘记我们的生活是用烈士的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储备知识力量,用智慧武装自己,争取长大为社会奉献,为祖国效力,让祖国母亲走出黑暗的历史,大步地向光明的未来走去!

轻轻闭上眼,却忘不掉那一位母亲扭曲的脸,忘不掉那一声“我的孩子!”,忘不掉那一段不平的耻,但它们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让我大步地朝阳光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