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作文先写校名还是先写班名和姓名)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作文先写校名还是先写班名和姓名)

更新时间:2024-05-16 07:36:50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作文先写校名还是先写班名和姓名)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一】

??《第七条猎狗》作者沈石溪老师的一封信600字

尊敬的沈石溪老师:

您好!

我是洛阳市西工区白马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学生,我最喜欢看您写的动物小说,我是您最忠诚的粉丝。

您知道吗?我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小书迷”,用高尔基的一句话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发现您的第一块面包,就是《斑羚飞渡》,这本书太震撼人心了,看完后,我哭了。

老斑羚的精神让我感动。它们有超人的智慧,有视如归的从容,因而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了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它们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实在让人感到惊讶。

这群斑羚的成功飞渡,令人感动,令人震撼!

看过《斑羚飞渡》,我知道您不愧为动物小说大王,您的动物小说堪称一绝,它就像一块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磁铁,深深吸引了我,每拿到您的一本书,我都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非一口气读完不可,我着了魔似的迷上了您的书,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我到新华书店第一个要看的是您的书,到图书馆第一个要借的还是您的书,到大型超市图书区,看到您的书,我就看得如痴如醉,有时竟忘了回家。

在《第七条猎狗》中,赤利对主人忠心耿耿,不顾主人的嫌弃、冤枉,为了救主人,付出的\'代价,拼相救;在《再被狐狸骗一次》中,公狐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们,想法把猎人引开,它不惜用自戕的“苦肉计”来迷惑猎人,直到孩子们最后得以安全,而自己却因受伤过重而去;在《保姆蟒》中,一条巨蟒居然成为保姆,它与孩子建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当孩子一家离去后,它不吃不喝,活活地饿了,的时候嘴里还咬着小孩的那件小汗衫;在《最后一头战象》中,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挂上象鞍,向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走去,在那里它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埋藏;《狼王梦》把我们带到了广袤的朶玛尔草原,故事里每时每刻都体现着母爱的力量,为了“狼王”梦的实现,紫岚与它的狼崽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紫岚的母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动物世界里的母爱也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

看了您的书,我不仅是感动,还让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纯真美好,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除了我们人类,地球上还有许多生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体现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原来动物世界也有爱恨情仇,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善待动物,相信看过您的小说的人,都会做到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

沈石溪老师,我很羡慕您,是您那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给您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为了获得动物世界的第一手资料,和新鲜的生活感受,您给自己规定,无论工作多么忙,每年必须抽出三个月去西双版纳谷、哀牢山野牛动物救助中心、昆明通山动物园体验生活。

我要感谢您,感谢您写出这么多新颖独特、精彩绝伦的故事,期待您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二】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扩充具体,自拟题目。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大扫除。大家干得真欢……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三】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具体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点化中心、渲染气氛能起一定作用,从而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冰心的《小桔灯》可以说是照应手法运用的典范。

阅读时,要瞻前顾后,理清思路,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

文章的照应,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 文题照应。也有两种:一种是开头与题目照应,如《白杨礼赞》开头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一段既是破题,又是统领全篇的关键段,全文就是紧紧围绕着这句话开展的。另一种是行文中与题目照应,如《往事依依》的首段扣题是为了引起下文,末段点题是为了深化主题。同时,在文章的第2至第5段每段都有相应的词语扣住“依依”。

② 首尾照应。《往事依依》一文第一段“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和第六段结尾的“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相互照应,这样使文章贯脉相通,结构完整,也更好地突出主题。

③ 前后照应。也就是,上下文间的照应,有段、句和词语三种情况的照应形式。还是以《往事依依》为例,第三段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第五段进一步讲“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已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进一步强调了读好书能启迪心智、指点做人。再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一段中三组对比中的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响晴的天气跟济南的温情作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在第三组对比之中,之所以要指出“在北中国的冬天”,是因为“北中国的冬天”隐含了“照例应该是北风呼啸、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跟上文的“奇迹”与下文的“宝地”相呼应。

④ 重叠照应。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这种照应我们可称之为重叠式照应。《背影》一文中“背影”出现了四次。《白杨礼赞》一文中“不平凡”前后一共出现四次,相同的段落出现了两次。《十三岁的际遇》一文多次写到“我是‘不系之舟’”,其中都有深层的含意。这些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文作者姓名和指导老师的格式【四】

今天上午,郭老师一进教室门就说:“今天下午大扫除,要带盆和抹布来,最好带一些洗衣粉和洗洁精。”“噢!噢!”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下午我拿着盆和抹布来到教室时,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已经到齐了,大家都很兴奋,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这个组长马上发号司令:“黄翔去擦中间那扇窗户,王月和郭峰去擦第一扇窗户,王芳和牛佳去擦最后那扇窗户。”这几个同学赶忙拿脸盆接水,然后各自分工擦洗起来。有的站在椅子上擦上半部,有的踮着脚擦中间,有的蹲下身子擦下边,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