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学习党史作文小学800字(学习党史的征文五年级)

学习党史作文小学800字(学习党史的征文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4-05-25 13:55:27
学习党史作文小学800字(学习党史的征文五年级)

学习党史作文小学800字【一】

“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是贺岁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的妈妈李焕英所说一句台词,戮中了无数人心中的泪点,我就是其中之一。

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途中风光无限。有时,我们会静静的坐着,看乡间夕阳;有时,我们会慢慢地走着,享自在风光。影片中描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让母爱与孝亲的片断触动了漫漫旅途中人们的心弦。

《你好,李焕英》的走红,加深了我对母爱的理解。片中的贾晓玲经历了失去至亲的痛,感受了天地倒塌的苦。我觉得影片中一帧一画都不是强行煽情,而是贾玲作为女儿满满深深的遗憾。这部电影也并非只是贾玲和李焕英过去的故事,而是全天下大多数亲情关系的缩影。

记得歌手费玉清在母亲去世后说了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那么真实,那么扎心。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越来越多的痕迹,使他们衰老得越来越快,我们却像没长大的孩子,一直留恋路上的风景,从未认真观察他们身上的变化,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父母总是费心竭力促子成龙、助女成凤,一路走来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大多数的孩子虽未成龙成凤,也想报答父母恩,但遗憾的是有许多子女的报恩愿望还未来得及实现,就成了一生遗憾。这正应了南京大学蒲熠星的一句话“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但最痛苦的是再也没有机会说再见。”李焕英是因为意外而去世的,那时的贾玲才18岁。“你说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到。”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用这句朴实的话语深深凿在想报恩的孩子心上,而妈妈的一句“我宝”就让多少观众流下了感恩的眼泪。

这部电影让我们更早体会了世事无常,不要再想着来日方长,也提前学会了珍惜当下,减少遗憾。人生终有一别,但在那一天来临之前,请你加倍的——爱你所爱之人。

在人生这场漫漫旅途中,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走。日后的富有不如父母双手的温暖,功名的幸福不及父母温柔的话语。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其实是孝顺。

“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肯定的”

“那你得等我!”

漫漫旅途,希望来处是你,归处也是你。你好,妈妈!

学习党史作文小学800字【二】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他们终其一生,把全身心的爱都倾注到了儿女的身上,寒来暑往,他们时时牵挂着儿女的冷暖;天南地北,他们处处念叨着儿女的安危。

《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贾晓玲的母亲遭遇了车祸,在弥留之际,贾晓玲穿越回了1981年,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工厂,试图改变母亲的命运,却不料妈妈也穿越到了1981年,上演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这部剧有笑点,也有泪点,影院观众无一不落下了眼泪。

贾玲一直对妈妈心存愧疚,生气自己为什么小时候不努力,直到长大了才开始明白而没有让妈妈在有生之年以她为荣,这也成了她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她本想借着这次穿越的机会能够让妈妈重新拥有一个风风光光的人生,可以有一个在好莱坞做导演的女儿,有一个月薪八万的女儿……她宁愿舍弃自己诞生于世界的机会,来弥补妈妈所有的遗憾,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同时体现出了贾玲对妈妈的感恩之心。没想到的是,最后经过和妈妈互诉衷肠,才知道妈妈只是想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她罢了,这也是剧中最让人泪目的地方。是啊!儿女健康快乐是身为一个母亲莫大的追求,母爱是世间最纯洁无暇的爱,胜过海枯石烂、天荒地老。每次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她们总是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为我们遮风挡雨,即使我们再不争气,再惹她们生气,她们也总是会包容我们,以我们为骄傲。

母爱就像一本书,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感悟其中的珍贵所在。亲情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会珍惜,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上演。

学习党史作文小学800字【三】

今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赚足了观众的笑声和眼泪,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影片根据贾玲亲身经历改编,讲述“贾晓玲”穿越到妈妈“李焕英”的青年时代,希望通过“逆天改命”让她高兴,虽然闹出不少笑话,但让人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李焕英”是现实生活里无数母亲的缩影,她们吃苦耐劳、乐观坚强,只“希望女儿健康平安”。但和同时代的广大“农村母亲”不同,电影中的“李焕英”是“吃国库粮”的,虽然她也有困难和烦恼,但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众多“农村母亲”眼中,她的生活仍然是令人羡慕、遥不可及的。

农村的母亲们,肩上的担子更重,吃的苦更多。她们就像个陀螺,每天忙里忙外,一刻不得清闲。她们除了要和男人一样下地种田,努力赚钱,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慢慢地,银丝染白了她们的鬓角,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她们原本挺直的身板,曾经的飒爽模样一去不返。

有句俗语,“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反观子女,一些人嫌弃母亲年迈体弱,不能干活,成了自己的拖累;有的厌烦老人精力不济,面对新事物帮不上一点忙;有的怨恨父母一碗水不能端平,斤斤计较……

也有一些人,把“养”简单地理解为给钱给物,但在儒家的视野里,孝包含了三个层次:大孝尊亲,次孝弗辱,其下能养。孔子认为,如果孝仅停留在最低层次的“能养”,这与动物是没什么分别的,因为鸦尚有反哺之义,羊尚有跪乳之恩,而人毕竟是更高级的生灵。

想起在一个村采访时,笔者问老人,为什么明知道被骗,还要参加骗子组织的“一日游”。其中一位老太太说:他们是骗子,可是会和我拉呱,会来看我,会嘘寒问暖,他们组织的活动热闹得很,我天天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由此可见,农村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丰富,还有儿女的陪伴。哪怕只是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问候的电话,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作家莫言曾把母亲接到城里同住,一段时间后,老人家只觉“终日似囚笼一般”,非要回老家不可。无奈之中莫言写下《老母亲》一文,文中说,“生存延续的意义是什么,生养我而我不能反哺,是独我之悲哀还是生命注定孤独?”

电影的最后,贾玲以字幕的形式向自己现实中早逝的妈妈李焕英真情告白,但现实中再炽热的爱也无法传递给已离世的母亲。古人曾说,最大的悲剧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因此孝亲应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