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主题是学党史的作文(学党史的作文六年级)

主题是学党史的作文(学党史的作文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4-04-14 06:30:12
主题是学党史的作文(学党史的作文六年级)

主题是学党史的作文【一】

“过年了!过年了!”我终于把年盼来了,过年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不仅和家人团聚,还可以放烟花,可以一起贴春联……

一大早,我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大家就准备开始忙活起来,我们先准备贴对联,我拿出春联将反面图上一层厚厚的浆糊,妈妈则负责爬上梯子将春联贴在墙上,妈妈拿着春联,我则在下面指挥,“歪了,歪了,在往左来点,在往上来点,好了好了,这样刚好,两边都对称了。”我和妈妈相互配合着,终于将所有的春联都贴好了,妈妈笑着说,“呀,我家的小棉袄都可以帮着干活了,不错不错!”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贴好对联,我们又帮着外婆洗菜,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虽然都很累,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炮竹声,我们的年夜饭也出炉了,大家齐坐在饭桌前,端起酒杯并说着祝福的话,大家边吃边聊可开心了,吃好年夜饭,最开心的当然是我们小朋友的节目了“放烟花”,我们拿出烟花,有红的、黄的、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我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点燃烟花,烟花在夜幕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图案,我们在月光的照映下无尽的奔跑着,手拿烟花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爱心、有太阳,还有月亮……大家在新年的快乐中放飞着自我。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儿,一份简单而快乐幸福的年味儿!

主题是学党史的作文【二】

又经过了无数个绵绵的春雨之夜,啼哭的生命成长为现在16岁的我。16年生活旅途上的风雨将年轻的男人吹打成一个成熟千练而又慈爱的父亲。16年来,我在那无微不至的父爱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从不曾缺少什么但又总觉得若有所失。16年来,妈妈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是一片空白,除了影集,妈妈所留给我唯一的东西便是我名字中的“楠”字。如果真的有时空隧道,我唯一的'愿望便是能回到我出生前的那一段时空,听听她的声音,把她的一切深深烙在我的生命中……

我身穿洁白的护士服,手捧一束淡雅的康乃馨推开了病房的门。呆望着床上静静躺着的病人。那是一张苍白而美丽的脸,乌黑的长发披散在洁白的枕上,显出几分憔悴,几分凄然。

“谢谢,护士小姐。”她凝望着我手中的花,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美的花啊。”

妈妈,床上的女人是我的妈妈,我感到她那束射过来的目光,忙低下头,才抑制住那想哭的冲动。我笑了笑,摆弄着手中的康乃馨,把它插在床头的花瓶中,淡淡地道:“明天,是母亲节。”

“母亲节?”

“对。”我想着这个让我不知所措的节日,望着16年前曾孕育我的母亲,泪水凝聚在眼眶中。

“啊,真是,明天就是宝宝出世的日子,我就要做母亲了。”

明天?母亲?我再也抑制不住,相水夺眶而出。透过泪光,我看到了她在轻抚自己隆起的腹部,眼底正流露出幸福。

主题是学党史的作文【三】

今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赚足了观众的笑声和眼泪,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影片根据贾玲亲身经历改编,讲述“贾晓玲”穿越到妈妈“李焕英”的青年时代,希望通过“逆天改命”让她高兴,虽然闹出不少笑话,但让人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李焕英”是现实生活里无数母亲的缩影,她们吃苦耐劳、乐观坚强,只“希望女儿健康平安”。但和同时代的广大“农村母亲”不同,电影中的“李焕英”是“吃国库粮”的,虽然她也有困难和烦恼,但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众多“农村母亲”眼中,她的生活仍然是令人羡慕、遥不可及的。

农村的母亲们,肩上的担子更重,吃的苦更多。她们就像个陀螺,每天忙里忙外,一刻不得清闲。她们除了要和男人一样下地种田,努力赚钱,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慢慢地,银丝染白了她们的鬓角,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她们原本挺直的身板,曾经的飒爽模样一去不返。

有句俗语,“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反观子女,一些人嫌弃母亲年迈体弱,不能干活,成了自己的拖累;有的厌烦老人精力不济,面对新事物帮不上一点忙;有的怨恨父母一碗水不能端平,斤斤计较……

也有一些人,把“养”简单地理解为给钱给物,但在儒家的视野里,孝包含了三个层次:大孝尊亲,次孝弗辱,其下能养。孔子认为,如果孝仅停留在最低层次的“能养”,这与动物是没什么分别的,因为鸦尚有反哺之义,羊尚有跪乳之恩,而人毕竟是更高级的生灵。

想起在一个村采访时,笔者问老人,为什么明知道被骗,还要参加骗子组织的“一日游”。其中一位老太太说:他们是骗子,可是会和我拉呱,会来看我,会嘘寒问暖,他们组织的活动热闹得很,我天天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由此可见,农村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丰富,还有儿女的陪伴。哪怕只是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问候的电话,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作家莫言曾把母亲接到城里同住,一段时间后,老人家只觉“终日似囚笼一般”,非要回老家不可。无奈之中莫言写下《老母亲》一文,文中说,“生存延续的意义是什么,生养我而我不能反哺,是独我之悲哀还是生命注定孤独?”

电影的最后,贾玲以字幕的形式向自己现实中早逝的妈妈李焕英真情告白,但现实中再炽热的爱也无法传递给已离世的母亲。古人曾说,最大的悲剧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因此孝亲应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