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严监生作文(我眼中的严监生作文400字)

严监生作文(我眼中的严监生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1 19:07:29
严监生作文(我眼中的严监生作文400字)

严监生作文【一】

我忐忑不安的推开了办公室的门,严老师正坐在藤椅上,她的桌子上放着我熟悉的地球仪、课本。来啦,好!坐下吧。严老师欠着身子,指了指她旁边的那把靠背椅。我拘束的坐下,偷眼一瞧周围:幸好,别的老师都不在,于是我等待着一场训斥。可是,严老师却没有这样做你是不是不喜欢上地理课?严老师问道。不,不是。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很喜欢上是地理课。严老师的`语调变得更温和了:那为什么今天。我知道她下面要说什么话,蓝芒解释说:那是小人说太好看了!严老师笑了:看书,那是好事,可以开阔视野,可那是在上地理课呀!上课要认真听,不然,老师说的都没听进去,哪来的知识呢?老师的话,像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我的脸也刷的红了起来,惭愧的低下头。这时,严老师拉开了抽屉,把小人书递给我,又和我说起了话。

我不再拘束了,也打开了话匣子,和老师谈起了将来的理想。一个小时像流水一样过去了。我深深感到,我从出生到现在,不知过了多少个小时,可今天的时间却那么宝贵,望着墙上的四个大字:教书育人,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严老师和我谈完了,亲切的拉了我的手让我回家去。

我捧着小人书,走出了办公室,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严老师,你真是个好老师,你的亲切教诲,我将用记在心,我一定要做个各门学科都学得扎实的好学生!严老师啊!你不正是做到了您自己说的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吗?

严监生作文【二】

您好!

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虽然你表面严肃,令班里的女生有点不敢与您亲近,但是您把一颗心扑在我们身上。您陪着我们一起起早贪黑,今后的两年里您会看着我们成长,您就像蜡烛一样,让我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但最后却燃烧了自己,这就是您的.伟大,您的无私。

我很喜欢和老师交流,我更喜欢老师能指出我的不是,这样我能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可以及时改正,就像我在学校承担宿管部,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一步一步去摸索,这样才能锻炼自己,我非常喜欢与老师交流但是我不敢,也不知道说什么,我语言能力也差,老师,就是在我黑暗的时候带给我光明,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感染我,鼓励着我。

学校的要求很高,您也会严格要求我们,也会教育我们,您会对我们认真负责的教育,谢谢您对我们的培育和关心,谢谢您对我们的无私奉献,今后的时光您陪我们共同进步!

祝您:

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刘云

                                                                                                                                  2014年10月2日

严监生作文【三】

60岁开始最好科研时光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观测到“类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颗新粒子”。探测器上的钨酸铅闪烁晶体是严先生带领团队研制的,正是这种晶体,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

早在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严先生。当时,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L3探测器,准备采用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体做探测器中的电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体必须长达30厘米,此前从未有人实现。与此同时,美、法、日的科研机构也参与竞争。

当时,严先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闪烁晶体领域已有一定积累。他立即组织团队攻关,最终拿下了12000根BGO晶体的供应合同。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各国的BGO产品进行评比,上海硅酸盐所的产品得到唯一的一个满分。因此,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数以万计新型钨酸铅(PWO闪烁晶体来制造核心部件时,自然第一个想到严先生。2003年底,双方正式合作,这一回条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时间里就要拿出全部晶体。严先生没有“讨价还价”,再次挂帅。已经85岁高龄的他,不仅可以脱口而出一连串PWO晶体的性能测试数据,还亲自到位于江苏昆山的原料生产车间查看晶体质量。没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所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那一年严先生已是90岁高龄。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严先生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当他50岁首创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时,没有人想到他会在90岁时站在更高的科学高峰上。严先生曾经说过,他最好的科研时光是从60岁开始的,直到90岁。

展现“科学外交家”风范

严先生曾参与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当时制定规划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年仅38岁的严东生也在受邀之列。

1978年6月,严先生开始担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他前瞻性地部署了所里的五大研究方向,直到今天该所依然保持这个架构。

上世纪80年代,严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他花两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省市的15个中科院化学学科研究所。每到一个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个个实验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在院党组领导下,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启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引擎。他主持或参与几项重点工作,如创建开放研究所和开放实验室,破除部门所有制,把科研设施供科学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动研究人员,打破近亲繁殖。在他的倡导下,一个以上海硅酸盐所为依托,面向全国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于1988年成立。再如建立博士后制度试点,中科院的博士后出站后,半数以上留在了设站单位工作,补充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严先生还展现了“科学外交家”的风范,推动中科院与国外众多知名科学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一大批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去发达国家深造。

毕生坚持“科学救国”梦

“严先生领导了那么多项目,但在获奖名单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现,要么就放在了最后。”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施剑林说,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研究员陈航榕至今都保留着严先生10多年来写给她的工作信件和便笺纸,上面都是严先生提出的一些学术建议。她到上海硅酸盐所读博士研究生时,严先生已经80岁了,但他基本上每周都把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实验进展。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非常严谨,甚至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都会一一改正。他自费订阅了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电子版,经常细致地做好读书笔记,再拿给学生看。

“严先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科学家。”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两年前,严先生的夫人在医院里住了3个多月,他每天下午都去医院陪她说话,一直到晚上被医院“劝”回家。严先生和夫人感情非常好,两人经常手搀着手,一起散步一起听音乐。其实,自夫人两年前去世后,严先生就状态不怎么好,没什么胃口。

时间回溯到1935年,严先生中学毕业,他的家人希望他报考税务学校,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的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