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书法即品行的作文(书法中的人生作文)

书法即品行的作文(书法中的人生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1 15:05:22
书法即品行的作文(书法中的人生作文)

书法即品行的作文【一】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树木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可时间却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时间是何等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人类的财富,是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和行动化合的结果……居里夫人说过:“我只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过得太快。一个人从来看不出做了什么,只能看出来该做什么。”倘若给居里夫人更多的时间,她会创造出世上更灿烂的辉煌,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记得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时间与生命有关的一件事。在美国与德国交战时,美国要派100名战士到德国后方,他们要学会德语,限他们40天学会,学会的人去,学不会的人也是要去的。如果学不会,德国人就会发现他们是“美国鬼子”,那岂不是白白送?所以,40天之内,100人都学会了德语。

时间是乌黑秀发中的几根白发,是生日蛋糕上逐渐增多的蜡烛,是无法挽留却又一次次重复的春秋与冬夏。时间催促沧桑的巨变,时间扬起未来的风帆,时间是生命的黄金海岸,时间是获取成功的基石,时间是人类的生命航船。

珍惜时间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书法即品行的作文【二】

记得那一次她在看书,我正好碰到不会写的字,便想请教她。但见到她的入迷样,不忍心打扰她,就去问其他同学。可是,好几个同学都这样回答我:“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去问问其他同学吧,或许其他人知道。”于是,我便垂头丧气起来。张庆欣翻书时刚好看见了我这个样子,便走上前来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我说:“我不会写‘校徽’的‘徽’字。”她说:“那你把本子递给我一下。”我疑惑地递给了她。我看见她眉头微微皱着,好像在凝神思考。不久,眉头舒展地在我的本子上写了什么。我定睛一看,咦?这不是‘校徽’的‘徽’字吗?我说了一声:“谢谢!”她朝我莞尔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说:“我们是好朋友,不用这么客气。”然后又把头埋了下去,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

张庆欣除了待人和气、助人为乐之外,做事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不缺乏灵活性。

记得那天值日,有很多同学赖在班里不走,留下来做作业。本来,这也是情有可原,因为临近期末,作业很多,都想早点完成,然后复习书本。可是,这对要完成值日的我们,可伤脑筋了:同学们不走,我们扫地时扬起的灰尘,他们呼吸后容易患病;而他们不走,本来很简单的值日,也没法按时完成。于是,张庆欣皱着眉头对我们说:“先扫好外面走廊和环境区,再关好小房间门,关风扇,关窗,关好后门,最后再摆桌子、扫课室。”我们按照了她的要求去做后,果然办事效率快多了。可是,还没扫地,“终极驱赶令”——静校铃,毫无预料的响了,各个同学无头苍蝇似地朝校门奔去。教室虽然静下来了,意味着我们也要走了,我忽然看见张庆欣那这两个扫把,一个垃圾铲朝我走过来,说:“咱们把课室扫完再回去吧!”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就飞快地扫课室。幸好,垃圾不多,我们也赶在校门关闭前,离开了学校。

张庆欣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一个只会苦读书的“书呆子”。她不仅花费很多时间参加田径队的训练,还参加学校话剧团的排练,又耽搁不少学习时间。老师和同学们都担心她学习受影响,可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的好学生,也用成绩证明了这种担心的多余。

记得有一次,老师问了几个曾经讲过而大家又遗忘的题目,很多同学都答不上来。张庆欣也用手撑着头,似乎在冥思苦想这几个问题。突然,我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说道:“老师,我知道!”我扭头一看,张庆欣刚刚撑着头的手举起来了,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神情。“哦?那你说一说。”老师高兴地说道。她站起来,眼睛闪闪发光,腰板挺得直直的.,显得神采飞扬。她说道:“其实很简单,应该……”她越说越来劲,不仅仅把答案说了出来,还把解题的思路说了出来。我看见老师微笑而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嗯,说得很好。”当她坐下时,笑容布满了整个漂亮的脸蛋,在穿透教室的阳光的反射下,显得那样沉着而自信,好像在说:“我有能力解决学习困难!”果然,期中考试,张庆欣的成绩毫无争议地排名全级第一。

这就是我们班的班长,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有强烈责任的小公民。小公民,好品行,真是我学习的榜样啊!

书法即品行的作文【三】

杜威曾被赞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三大哲学家之一,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艺术即经验》是他的美学专著之一,也曾经有人说过,《艺术即经验》既代表了杜威的美学观点,也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在美学研究领域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著作。

实用主义美学始于<<艺术即经验>>,又“在他那里终结”。杜威的思想,开始于一个概念——“live creature”,翻译为“活的生物”。要考察一个人思想的意义和地位,我觉得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看他相比他的前人,思想是否有创新性的东西,第二要看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他的思想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

先就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杜威和以前的哲学美学家相比,他以“活的生物”为基石,创造了他的一元论哲学。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立,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与质料的对立,笛卡儿提出精神与肉体的对立,康德把世界分为本体和现象界,这些以前的哲学家把世界看成是对立的两个部分,是所谓二元论。杜威并不是一元论的创造者,黑格尔也曾认为世界的精神和物质最终统一于精神,也是一元论者,不同的是杜威认为,二者统一于“活的生物”,他把达尔文主义自然主义引进来,避免了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也就是说,相比与以前的这些哲学美学家(美学曾经从属于哲学,后来独立出来,杜威的思想还是有其创新性的,但是我认为,杜威把世界最终统一的归宿具有片面化的倾向,世界最终应该还是统一于物质的,“活的生物”固然是物质,但只是物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方面。

第二就是探讨杜威思想的意义。就其美学思想来说,杜威最杰出的贡献是从经验的角度去审视美学,寻求美学的特性,并创造性的提出了,“艺术哲学家的任务,是恢复和建立经验的关系。”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恢复,他认为艺术哲学家应该恢复艺术品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以前人们以为艺术创造仅仅与艺术品经验相关,而忽视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杜威认为日常生活经验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与艺术品经验组成了艺术创造的动力和来源,与此同时,杜威认为还应该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分野,前者将曲高和寡,后者将失去品位,他认为应该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两者应该和谐共存并相互联系和补充,这是“恢复”的两个方面。第二层意识是建立,通过上面的两个恢复,建立美学艺术与实用艺术(技术艺术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学艺术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实用的经验上来,“经验”是杜威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和核心。

杜威对于艺术最终的目标,提出了一个“乌托邦”的设想,他认为应该使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这样的观点一方面表明了艺术的功能并指出了艺术功能为目的服务的关系,是积极的,但另一方面他仅仅把艺术功能局限于文明,又是片面的。

读完全书,杜威的美学思想可见一斑,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实用主义美学,从诞生之起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我想,各取所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