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游灵宝娘娘山作文400字)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游灵宝娘娘山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15 17:53:03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游灵宝娘娘山作文400字)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一】

20xx年12月30日,我们灵芝坡的大小君子们如约来到了娘娘山下,乔老师告诉我们登山的注意事项,让我们自由结合,有大路和小路都可以到达山顶,大路平坦但是绕得远,小路近但是难走,只可惜我没有孙悟空的分身术,于是我便选择了难走的小路,君子不走寻常路呀!

走小路时,发现这里的雪居然还没有化,非常的冷,我们艰难地向上爬着,我都感觉脚已经没有了知觉,手也是冻的通红,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仿佛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旁边的万丈深渊,这时我的头开始疼起来,还有些晕,同伴们说我可能是高原反应,不会吧,高原反应应该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好吧,登山前我查过资料,娘娘山海拔1563米,大概是因为早上来时晕车的缘故吧,于是我停下来,喝了些水,感觉好多了。

我们老远就望见娘娘庙了,一个同学问朱老师,还有多长的路才有到呀,朱老师,回答说还有500米呢,哇,只有500米啊!瞬间就兴奋的不得了,感觉浑身都是劲,可是走着走着,我们就感到了是老师忽悠了我们,还离得远呢,唉,一个善意的谎言,毕竟也让我们提速了不少。到了娘娘庙前,李老师给我们讲有关娘娘山的事情,娘娘山海拔1563米,它属于花岗岩地貌,它完整地保存着距今30-25亿年的拆离断层构造的地质遗迹,同时它还是一座博大的矿石宝库,现已探名的宝藏已达38种之多,是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据说娘娘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天神太上老君为炼丹选中了秦岭东端的这座山峰,将拐杖插在山头作为证据,谁知王母娘娘为普渡众生也看中了这座山峰,她将绣鞋埋于拐杖底下,二神为此山生争执,玉皇大帝派司山之神同察,鞋先杖后,所以断定此山属王母娘娘所有,因此称为娘娘山,这也是娘娘庙的由来,来求子求福的人络绎不绝,香火非常的旺盛。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登攀,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终于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心情。冬天的娘娘山悲壮而苍凉,野草已枯萎,松树也失去了往日的翠绿,像一个个坚守阵地的士兵站在大山中,怪石嶙峋,各显神彩。只可惜雪下得有点小,如果再下大一些,那该是多美的景色。抑或是春夏秋时的娘娘山,那定是人间仙境。

有道是高处不胜寒,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亲身体会才知其中滋味,20xx岁末我们登高望远,我们将和过去一年所有的不痛快的事情说拜拜,高高兴兴地迎接新的一年。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二】

8月7日早,20辆大客车载着一众游人与他们的欢声笑语,从哈尔滨驶向宾县那风光秀丽的“宝地”——香炉山旅游风景区。

香炉山坐落在宾县的南端,相约哈尔滨约为80公里。春天的香炉山以野菜美食节而著名;夏天以色彩斑斓的蝴蝶王国而美丽;秋天,红叶谷里红叶满天飞,阳光一照,耀眼无比,夺人二目;冬天,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雪花飞舞,皑皑白雪在风的指挥下,千姿百态。雪景、雪情、雪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人,使人们流连忘返。

来到香炉山脚下,看着香炉山那像征吉祥与和平的大门——龙门。高11米,有6条龙盘在门柱上,因此得名。站在山脚下望着龙门,又望望那不高的山头,我突然击掌大笑道:“我曾征服过高为1690米的凤凰山,还怕你这一座不足千米的香炉山不成”。说完便走过龙门,朝着爬山栈道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踏上了征服香炉山的“征程”,向山顶进军。

从山脚下向上看,看不到一丝光亮。因为,大树的枝枝丫丫上长满了树叶,形成了一个“叶子遮阳伞”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给爬山的游人带来了及大的好处。我以为爬香炉山益如反掌,但我想错了,有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爬香炉山之难既看不到青天,也没有台阶,只有泥土道路,偶尔遇到几块凸出的石头,也是光溜溜、滑溜溜,一不留神踩不稳就会摔一个“嘴啃泥”,但是这里山脚与半山腰的途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如果累了,可以到里面嬉水玩耍,提提精神继续爬山,走上“香妃桥”时,一面山壁出现在我们的右面,山壁上用五彩缤纷的颜料勾出了几尊栩栩如生的的`神像,壁画之美令人赞叹。

香炉山还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向上攀爬一会,忽然在道路中间看到有一个“怪物”——它们的根与最底下的树干长在了一处,可这却并不影响它们的生长,个个都是苍天大树,枝繁叶茂,只不过树干略有点细罢了。它的存在让一众游人赞叹生灵、生命的奇特。成为名符其实的“四姐妹”连体核桃树。在往前走不远还有“四兄弟”连体色树……

终于,我们来到了山腰,向旁边的林间土路望去,三个大字——莽仙洞。进入洞口一看几尊神像霎时映入我的眼帘,神像面前,一个香炉里插着一柱香,香炉旁边摆着水果及各种贡品。哦,我恍惚大悟,心里说:“这香炉山祭拜神仙的地方真多呀!刚上山时还看见个寺庙呢”。在莽仙洞参观一番后,继续向山顶发起“冲锋”。

在一番努力后,我们来到了“一线天”,一线天有一条小路,小路紧挨着山壁。山壁上方的石头完全是凸出来的,有种泰山压顶的感觉。所以只能“匍匐”前进,在这里走的每个人都像一只只大虾一样,终于我们走出了一线天。离山顶只有最后一个关隘了——顺须爬。顺须爬也是爬到山顶的关键——一个陡峭的土坡,根本无路可走,但是土坡旁边种满了树,树根曝露在土坡外面,这就是让我们手抓着树根,脚踩着树干,手脚本并用一点点向上攀爬,这可真是成为“爬山”。所以有人只好放弃,无功而返。没有博览到从山顶向下放眼望去的风光秀丽的景像,却选择半途而废。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也动摇了,在心里问自已:“能行吗?不行就不冒这个险了,原路返回吧!”就在这时一声大喊“我到山顶了!我到山顶了!”喊声过后,我身边有人说:“还真有人能爬呀,咱也上吧。”说完又有几个人爬上了顺须爬,我见他们都相安无事的爬了上去,心中鼓足了勇气也向上攀爬,手先抓着一个树根,脚用力向上蹬,一步一步向上爬,虽不及猿猴一样快似闪电,但是慢慢的向上爬也很快就看到了山顶,在快要蹬上山顶时,因为我的兴奋,没踩稳一个凹进去的落脚点,刚要向下滑,妈妈一把拽住我,才没滑下去。但这一次可把我吓坏了,心都要掉出来了。很快我恢复镇定,终于爬上了山顶。

在山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阳光的奖赏,真爽呀!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草海树洋”尽收眼底。山顶上有人高唱凯歌,不停的大喊。几只蝴蝶飞过,霎时吸引了我的眼球,深紫色或淡蓝色的翅膀有节奏的“此起彼伏”,一问才知道,这是烈日炎炎的夏季香炉山最美丽的生灵——兰蝶。在蝴蝶王国的“主要蝶物”,兰蝶属于珍惜物种,需要我们的保护……在山顶一饱眼福后,我们便赶赴下山道。

在离下山道,还有一个屏障——铁锁桥。铁锁桥悬挂在空中,向下一看,非常可怕,且走上去没有重心感。桥还在左摇右晃,令人不寒而栗。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走铁桥并没有像想的那样可怕,只要每步踩得稳,即便是摇摇晃晃也无济于事。走过铁锁桥梁,来到下山路,一点一点下山去,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下山的路很陡,下过雨路也很滑,所以下山时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来到山脚下……。

望着高大的龙门、又望望香炉山,真是依依不舍。可惜,没办法,只能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龙门,告别了香炉山,驱车回到了哈尔滨。

回到家中后,回想起上山与下山的一幕幕,一天中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一篇游记——《游香炉山》。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三】

我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山顶,一阵阵微风向我们吹来。站在山顶向下望去,一栋栋楼房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山顶上向下看车和人,就像一只只蚂蚁在行走。

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林荫小道。我们走在小道中,可以欣赏花草树木,也能听见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我们走在这样一条小道中,感到非常地惬意,在这里能把所有的烦恼统统甩掉,把愉快给你带来。

中午,我们在林荫小道中吃了午饭。

下午,我们来到了竹林里。金黄色的竹叶落在土地上,就像给大地一片金色的地毯。一棵棵竹子高耸入云,直插青天。竹子有很多作用:可以做建筑材料,可做药用,可以编织器物,竹笋还可以吃。竹子的一生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竹子具有坚韧不拔,迎风敖霜的精神。我们要向竹子学习它的精神。

今天我们游金城山,让我受益匪浅。

娘娘山一日游作文初二【四】

香炉山,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西15公里处。到过香炉山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自然风光。

这里山清水秀,景致奇特,地势险要,气候宜人,原生态文化迷人。海拔1233。8米的香炉山,迭垒三层,四面石崖绝壁,形如香炉,山顶常年云雾飘渺如烟,胜过民间烧香焚纸祭祀神灵的香炉,故名香炉山。

登上顶峰,百里众山尽收眼底,立于香炉山之巅,不但凯里市容市貌依稀可辨,就连省城贵阳也可见。清光绪八年重刊《清平县志》有诗云:“造极依稀摩碧落,十属山川罗眼前;四周阔落山环绕,回头一览众山小;莫怪巍巍独自尊,千寻壁立擎天表。”

从虎庄的高埂寨登山,穿过中堂寨,塘坊寨,抵达二屯岩。在险峻陡壁的石极小路边,有一块光绪年间的“黔阳第一山”石碑,读罢碑文,便略知古老香炉山的名胜风光,更增添无限的游兴。再攀登险要的石级,过了“一保障”石墙石门,到达长流不断的“奶泉井”。奶泉井宛如一位慈母的两只乳头,“乳汁”顺着两条深深的石缝汩汩地往下流,可为游人解渴。关于“奶泉井”,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玉帝的小女儿阿碧与苗家后生阿补在香炉山顶游方(谈恋爱)成婚后,生下小女儿阿彩。因阿碧急返天庭向父王朝拜,心急脚重,踩倒了六层香炉山。由九层金玉石垒成的香炉山,便只剩下今天的三层了。闯下大祸的阿碧被关进了天牢,阿补被罚变成香炉。一个仙姑可怜孤女阿彩,变成了这口奶井,让阿彩靠吃奶泉水长大。怀着好奇喝了几口奶泉水,清凉甘冽,沁人肺腑,心情舒畅极了!

香炉山被当地人誉为一座苗民的风水山,一块一层不染的净土,自古以来苗族人民就把她作为苗家的圣山,山上的生物仍其自然循环,也没有人敢上山砍柴割草,山上有天赐千吨巨大神香炉、七仙池、石海螺,还有仙女违犯天条受惩台,满山的巨石、怪石,怪石中长满了成林的百年古树,奇怪的是百岁老人也不知何年长出的树,自从有树那时起,年年岁岁如此,不见高、不见大,不见矮,而且整座山形也像一个插满香火的神香炉,确是一奇。苗乡还流传着一首古诗:无香无火冒青烟,弥漫炉山古话传,圣地苗乡一绝景,人到此地便成仙。

这里一年一度苗族传统爬坡节,更是吸引住了中外游人神往,迷恋,流连忘返。苗族作家富金的《香炉山爬坡节》一文诗情画意地描绘道:“一年一度爬坡节,百里情友来相会;东边蜜蜂这里飞哟,西边彩蝶这山汇;满山鲜花满山情,歌生翅膀情长腿;追得山水动心弦哟,催得男女成双对……”就是对人们神往香炉山爬坡节的真实写照!“听哟——香炉山,歌声飞,芦笙脆,山应谷鸣,余音袅袅,情趣盎然,满山乐融融,满山情绵绵”,怎不令人神往?!“圣”的爬坡节为何让世人如此“神往”?每年农历的6月19日,周围二三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爬山节”活动,老年人多往山顶观光及祈神,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芦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咏传说故事,歌唱友谊和爱情。使静寂的青山顿时成为欢腾的闹市,歌舞的海洋,相沿已久,香炉山成为苗族人民缅怀民族英雄和憧憬幸福生活的名山。

香炉赋予山以灵气,而山给予香炉以依托。关于这座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也有感人的故事。今天,享受到了登山带来的愉悦,又像回到了小时候,那个美丽的群山叠嶂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