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作文讲解)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作文讲解)

更新时间:2024-06-09 01:21:50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作文讲解)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一】

提起作文,学生都说难。难在何处?难在没什么可写。于是一些学生开始为完任务而编造作文,东拼西凑,作文成了“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以致于高考竟有那么多考生不惜杜撰父母亲离婚乃至亡故的“逆境”故事,以表现自己“战胜脆弱”“追求坚韧”的品质的作文,就不足为奇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不注意观察、不留心生活是分不开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千姿百态的。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孩子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事物,并找到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个大千世界的理解。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才能将这个纷扰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才能把握作文成功的奥秘。一位名师说过:“其实,空山鸟鸣,础润月晕,雨打窗棂,八面来风,一叶,一瓣,一笑,一缕,一思考,一闪念,都可以入诗入画入文,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的心意在里头,又无自我的个性在上面,又无自我活生生的思考在深层。”作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关注、思考、观察、提炼。大凡成功的作文,都离不开对生活的锤炼,创作的灵感都源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作家叶圣陶在《拿起笔来之前》一文中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既然观察生活是写作的起点,那么如何观察生活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掌握观察的方法。观察是持久的知觉活动。事物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瞬息万变的。观察生活,不能只看生活的表象,而要深入细致、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为了画好虾,专门养了一盆虾,非常认真地观察虾在静止、活动时的情景,如觅食时钳的舞动姿势,嬉戏悠闲自得的样子……所以,他画出来的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很有神韵。再比如著名作家老舍《小麻雀》中的一个片断:

雨后,院里来了一只小麻雀,刚张全了羽毛。在院里跳来跳去,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从花盆沿上飞下来。看它飞了两三次,我发现它并不能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有几根长翎拧在一起,有一根特别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似的眼睛带着想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我的神情。我想,这一定是一只养熟的鸟,也许很小便被养在笼里,所以并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翎也许是被主人或别的孩子们给扯坏了,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人。

看,他观察得多仔细呀,完全把麻雀的神韵写出来了。“几根长翎拧在一起”,“ 小黑豆似的眼睛”,表现出来的是一幅失魂落魄、惊慌无助的神情,给人的印象是一只让人爱怜的小动物,黑豆似的大眼睛睁在人们心中,令人难忘。

留心生活,细心观察,方法很重要。不仅借助于看,而且要调动其他感觉器官,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看到事物的细微之处,看到事物之间的细小差别,看清事物的变化,看到事物不同的特征。这样,才能写出事物的神韵,攫住读者的心灵。

二、广泛接触生活,将无意观察变为有意观察。作文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心智活动,应该融进写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就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法。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过:“人生本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然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由于学生对日常生活有着切实的感受,有着深邃的审美思辨与审美感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情感浓郁,细腻委婉,有撼人的张力。如一位考生写了《两位母亲》,写“我”有两位母亲,两位崇高而伟大的母亲:生母和后母。然而,高考的档案表上只允许填写一个。“我不放弃生母,是她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做人的权利。她虽和爸爸离婚了,没有生活来源,仅靠不定期作生意糊口,但我每次去时她总是倾其所有。”“我”又不能不填后娘,她实在对“我”和弟弟太好了,一次,“我”摔伤了,“她用毛巾浸上热水为我敷筋鼓起来的地方。我亲眼看见她的双手烫起了水泡……”这双份的母爱摆在“我”面前,“但又必须选出一位来,我只觉得这选择很难很难。”此文将浓浓的情愫化为平实质朴的叙述,流泻着生命的真切体验,承载着浓郁的人间真情。

中学生可以接触的生活面是五彩斑斓的,学生理应融入时代,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校园生活,一节课,一次演讲,一场风波,一次误会,一次冲突;如个人生活 ,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缺点或优长,失落和成功;如家庭生活,父母的勤奋、善良、生活境遇,生存困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如社会生活,印巴冲突,台海局势,神七升空,西部开发,反腐倡廉等。这些生活的层面都有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让其自由创作,心意所向,笔端流淌的是充满灵性的歌,抒发的是自然纯朴的心曲,让其把花季雨季最迷人的瞬间浓缩在文章里。

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观察习惯的养成,决非易事。时刻关注,主动观察,而非被动了解。如果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即使写作的事物是熟悉的,也很难写出事物的特点,更不用说写得有趣、写得精彩了。因为观察对象本身不是我们的写作目的,展现其背后的与人性、人情相通的东西才是我们的主题,即要把微小、寻常、不起眼的事物写出灵性,写出神韵,写出味道。例如“花”是我们最熟悉的事物,但要把它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就要花一番细致观察的功夫,请看著名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瀑布》:

片断一:

每一朵盛开的花,都像张满了风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这段文字,通过联想和想象,用大的事物作比,把一朵盛开的花描写得异常灿烂。“盛开的花”像“帆”,花托像“尖底的舱”,整朵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这样一比,就把花放大了,读来眼前就出现了朵朵鲜花张着帆微笑着远航的情景。

片断二: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一串小小的花,通过“挨”、“ 接”、“ 推”、“ 挤”、“ 笑”、“ 嚷嚷”等动作描写,在读者面前就变成了一群活泼的孩子。作者之所以能将小事物写得如此有灵性,有人情美,就是得益于作者长期细致的观察。

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就不愁写作文,反而会在写作中发展自己的情感和治理,净化灵魂,提升素质。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二】

尽管作文题花样如何翻新,要求的文体总是记叙文。这是合理的,符合规律的。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的,是人物、事件、景物的书面化,是人物、事件、景物的再现。所以好的记叙文首先必须记人、叙事、写景做到形象、具体、生动。这是一项从预初开始就必须渐渐具备的基础功夫。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最初阶段常常是忽略甚至是严重忽略了这项基础功夫的培养。没有或者欠缺了这项基础功夫,那么记叙文必然空话连篇瘦骨伶仃,不会给人予真切感,也不会让人感动,自然谈不上好的记叙文了。

那么这项基础功夫从哪里来呢?初中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记叙的形象、具体、生动,是观察的仔细与周全的必然反映。所以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天地:教室里的设施,教学大楼的轮廓与色彩、升旗早操的各个环节,运动会的热闹又激烈场面,校院里的花草树木等等;渐渐再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开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群,新华书店里人们专注于翻阅与购书的神态,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山水美景等等;渐渐地再引导他们观察一桩事情,一个事件,观察它们的起始、过程、结果,这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叙事;再就是引导他们观察人,观察父母、同学、老师,观察他们的形态、言辞、以及处事为人的种种细节。这样,父母、同学、老师就都是他们心中活生生的形象,写在作文里就能栩栩如生。

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初中的后阶段就要让学生懂得,一篇真正优秀的记叙文还必须是富于内涵,能给人予启迪的。而这种内涵不是外加的,实质是观察生活的一种心得。比如花开了又谢了,冠军的道路,无奈的失败等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固有依据,都有它内含的哲理。观察了,发现了,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了。

暑假期间,初三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把人物、事件记叙得具体、形象、生动。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三】

——题记

时光似流水从指间飞泻流过,冲淡了墙壁上的涂鸦,冲淡了脸蛋上的稚气,冲淡了国旗上的鲜红,冲不淡的,是一种叫爱的情感。

卸下儿时的稚气,放飞青春的梦想,时光之船把我载到中学大门前。没有了儿童节的陪伴,我收起了属于儿童的调皮任性,父亲,也把我当一个少年对待。我不习惯父亲严肃正经的容颜,不习惯他向我讲述的大道理,不习惯他收起朋友般亲切的笑容,但我已长大,他自然而然的树立了一个父亲的形象,我总觉得有一种叫“代沟”的情感悄悄注入我与父亲之间。

但每个星期,在家境并不算富裕的情况下,父亲总尽量多给我些零用钱,“想吃什么就买些,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不用特地节约,家里不缺这点钱。”他总是这样安慰我。或许是因为成绩比弟弟好些,父亲在疼爱上更对我偏些。每每接过伙食费,望着一个星期不见的父亲,似乎黑发里夹杂的白色又多了些,以后,白发会不会在以星期为单位肆意的长呢?我心里触动了一下。“太阳太晒你就别出去工作了,一天不差这点时间。”我别扭的对他说。他憨憨的笑:“乡下人,不怕太阳,你放心读书,家里没事。”我向他扯一抹微笑,又朝着学校的`方向出发。

看着父亲为我着想的心,我知道,那是爱。

在学校,我努力读书,为的是不再生活在农村,做那些累人的活儿;为的是父亲脸上难得的一抹欣慰的笑容,让皱纹里夹杂的不只是忧伤。每次期中期末,我都能捧着鲜红耀眼的奖状回家,放假时给父亲递上报告册上老师给予的高度评语。“**班***同学,在****年*学期中测试中荣获……”“***同学学习刻苦、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父亲总在欣慰的时候高声朗读奖状上、报告册上的字,在他看来,这多么值得骄傲啊。

看着父亲眼角的幸福,我知道,那是爱。

每次一连下几天的大雨,总把没上水泥的路搞得泞泥不堪,父亲却不辞辛劳的送我到学校。去年冬天,一连三十几天不见太阳,每天下着蒙蒙细雨,地面的路更是可想而知。

“爸,我可以跟同学一起走着去,您就不用送了。”

“没事,路不好走,到勉强骑得过车,等你走到学校又要换衣服了。”

“可是你的衣服鞋子全脏了。”

“回家换换就成,你在学校没那么多衣服洗换。”

我扭不过父亲,只好一路颠簸地坐在车后,看着父亲那双鞋子一路踩着越来越深的泥……直到到了学校,他气喘吁吁的跟我说再见。

看着父亲沾满泥的鞋子,我知道,那是爱。

原来父爱,总是藏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四】

晚上,我写完作业,我拿着本直发愁:“今天写什么好呢?没有一点有意思的事。我在那儿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写的内容。只好去问妈妈。妈妈说:“今天我们换衣服来,写一写你换衣服试衣服的过程,还有写写穿上新衣服的感受如何?”我说:“这些我不愿意写。”妈妈说:“你们不是和小朋友在楼下玩游戏来吗!也可以写玩,也可以写小草,也可以写菜园里的小蒜苗啊!阿姨给它们浇水,为什么给它浇水······”我顿时想起很多能写的东西,妈妈知道这些,我为什么就发现不了呢?

还是我没留心观察生活,观察不深刻,一到写文章的时候就表现无事可写。

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一样,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要想有更多的东西可写就需要细心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略带戏剧性的魏格纳与他的大陆漂移说。19XX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躺在病榻上,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墙上一幅世界地图上时,意外发现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魏格纳顿时醍醐灌顶。经过艰苦的研究,魏格纳写出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然而这部书因为难以自圆其说而受到多方抵制。此后,大陆漂移说沉寂了30多年,20世纪6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考察证明了它的正确性,魏格纳终于获得了科学界的承认。

诚然,这些看似偶然的瞬间背后,一半是机遇,而另一半则是他们聪明的头脑,严谨的作风和刻苦的钻研。

在北京奥运会上,举重运动员陈燮霞举起了中国的首金。这一瞬间多少人为之欢腾。然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依靠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有了她今日的成功,她的经历应验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99年是陈燮霞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在广州市练习举重的她并没有被省队选上,面临着打背包回家种地的窘境。幸运的是陈燮霞被八一举重队的教练看中,她被选中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能吃苦,而这一点对练举重非常重要。穿上军装的陈燮霞训练非常刻苦,最后终于获得了这一瞬间的成功。

科学界更不乏这种现象。1917年,加拿大细菌学家德艾莱尔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他在进行痢疾杆菌的液体培养时,培养液变得混浊了。然后混浊的培养液又变得透明见底。德艾莱尔认为,它们肯定是被肯定是被另一种比细菌更小的生命体所捕食了。于是,噬菌体出现了,后来为遗传化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小时候时常羡慕电视上炉火纯青的.钢琴表演,等到自己接到演出的通知,才知道那种光华背后是多么的沉重和艰辛!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为了避免谱子不被吹掉,连电风扇都不开,一练就是6、7个小时。流下的汗浸湿了衣服也不管,手臂肌肉酸痛也不管……表演结束,观众掌声爆发的瞬间,我心里更多的是努力得到回报的喜悦。

有的时候,瞬间的爆发往往有不容小觑的力量。嫦娥奔月的瞬间,举世为之欢腾。然而它的背后,是长期研究,XX年论证以及数百名科研人员的心。诸如此类的例子不甚枚举,在此不作赘述。

昙花一现的背后,是积蓄多年的芬芳;烟花绽放的背后,是埋藏多年的隐忍;钻石光芒的背后,是数千年的历练……而这瞬间的光芒绽放的背后,就是多年的汗!正是这些努力造就的瞬间,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作文【六】

尽管作文题花样如何翻新,要求的文体总是记叙文。这是合理的,符合规律的。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的,是人物、事件、景物的书面化,是人物、事件、景物的再现。所以好的记叙文首先必须记人、叙事、写景做到形象、具体、生动。这是一项从预初开始就必须渐渐具备的基础功夫。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最初阶段常常是忽略甚至是严重忽略了这项基础功夫的培养。没有或者欠缺了这项基础功夫,那么记叙文必然空话连篇瘦骨伶仃,不会给人予真切感,也不会让人感动,自然谈不上好的记叙文了。

那么这项基础功夫从哪里来呢?初中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记叙的形象、具体、生动,是观察的.仔细与周全的必然反映。所以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天地:教室里的设施,教学大楼的轮廓与色彩、升旗早操的各个环节,运动会的热闹又激烈场面,校院里的花草树木等等;渐渐再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开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群,新华书店里人们专注于翻阅与购书的神态,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山水美景等等;渐渐地再引导他们观察一桩事情,一个事件,观察它们的起始、过程、结果,这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叙事;再就是引导他们观察人,观察父母、同学、老师,观察他们的形态、言辞、以及处事为人的种种细节。这样,父母、同学、老师就都是他们心中活生生的形象,写在作文里就能栩栩如生。

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初中的后阶段就要让学生懂得,一篇真正优秀的记叙文还必须是富于内涵,能给人予启迪的。而这种内涵不是外加的,实质是观察生活的一种心得。比如花开了又谢了,冠军的道路,无奈的失败等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固有依据,都有它内含的哲理。观察了,发现了,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了。

暑假期间,初三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把人物、事件记叙得具体、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