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介绍家乡的民居作文)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介绍家乡的民居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24 17:35:24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介绍家乡的民居作文)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一】

踏上蒙古等游牧民族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辽阔而又美丽广阔的大草原,点缀着数以千计的蒙古包。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毡包等。蒙古族称格尔,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XX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国少数民族中,有很多各色各异的.民居。现在我就给你介绍几种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吧!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二】

民居的主要作用虽然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但其实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它也是跟社会各种文化——物质、精神密切相关的。

据报道,素有永定土楼王之称的民居楼战地面积为10300多平方米,被誉为江南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的江苏南京甘熙故居占地14060平方米。面根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的记载,位于福建达17332平方米,堪称“全国之最”。

宏琳厝又称“新壶里”。新壶里从1795年开始兴建,直到黄宏琳继承家业时,才改称为“宏琳厝”。宏琳厝是坐西朝南的方向,全厝建筑面积有17800多平方米,房屋有660间。有人说,厝里所有的房门要关上的话,起码要话上半天的时间呢!宏琳厝里的大天井有30个,而小厅堂有35个,除了三进到一进的厅堂较大外,还有32个小花厅。宏琳厝还分为横厝和外横厝,横厝是针对正厝来说的:正厝是坐西朝东,横厝就与这种坐向成90度角,垂直了方向,所以叫横厝。但仅仅有横厝还不够住,因为那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人,所以又加盖了外横厝。下横厝的结构与横厝是相同的,只不过将它扩大出来,增加了住房面积。横厝和外横厝,居住着113户,900多人可说是一个庞大的黄姓家族。

更值得一提的是厝里还有着充满智慧的,有效的防御措施。宏琳厝里有两个“兔耳”——用兔子耳朵探听四面八方的消息。其实,兔耳就是像炮楼里的窟窿,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南角,互为犄角。

祖嘉公虽然只有四个儿子,但他却花了28年的时间盖了这样大的房子,至于他为什么要盖这么大房子,建这么多的房间,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一个谜……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三】

迷人的东湖公园是江门八大景点之一,坐立在江门市中心,它的存在大大促进了江门的文化底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就是它的真实写照,东湖公园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众所皆知,东湖公园是以“湖”着称。进入东湖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湖。走在湖堤上,眺望水势浩淼、“芙蓉镜”似的大湖,真令人心旷神怡。数十只游船从水面上悄悄地划过,留下一路燕尾似的波纹。湖水澄清,清得都能看见水里的鱼儿嬉戏。

湖中心有一组精心设计的喷泉,中间的一个能喷三十多米高的水柱鹤立鸡群,周围的一百多个小水柱互相交叉在一起,犹如巨型水塔的塔座,加上周围的灯光的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水珠四散,洒落在游人的脸上,清爽极了。偶尔还会出现七色彩虹,为东湖公园又增添了一份情趣。

沿着绿树成茵的小道一直向前走,就是叠水瀑布。不先到达,先闻其声。瀑布声震耳欲聋,在三里外也能听见。瀑布落在岩石上,绽开一朵朵银花,颇有一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味。瀑布的前方是一个荷花池,每到荷花的盛开期,荷花池的荷花一

定争斗艳的争相开放。一阵风拂过,荷叶荷花翩翩起舞。这时使我想起一首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果说江门是一块翡翠,那东湖公园就是嵌在翡翠上的一颗明珠。有时间请你一起来欣赏一下东湖公园那引人入胜的美景吧,东湖随时欢迎你。

江门家乡的民居作文【四】

谈起藏族,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藏族的民居――帐房。

帐房,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取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的牦牛毡毯,中间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的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上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帘,赋予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致。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了供案,敬奉菩萨,富有宗教色彩。

藏族帐房有冬夏之分。冬帐房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制成帐房。这种帐房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这种帐房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六角、多角等形式,用力架和支拄撑起,室内净高约1。6—2米,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铆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成矮墙,以御风寒侵袭。夏帐房,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房。它由白色帆布,藏布织成的,也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的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

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房,有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房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的藏族帐房,在青山绿茵的旷野,点点散布,升起缕缕炊烟,别具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