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我的家乡吐鲁番作文300字)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我的家乡吐鲁番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5-19 00:19:47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我的家乡吐鲁番作文300字)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习俗,晒笋干就是家乡绍兴春季特有的习俗之一。

每年清明节前后,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爸爸和爷爷总会背着锄头,拿着麻袋,去自家山上挖笋。挖来的笋种类多样有雷笋、毛笋、淡笋、笔头笋……这些都是可以晒成笋干,而且口味也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和爷爷负责剥笋;奶奶把笋里的泥和笋根部红色的根须用菜刀削除干净并清洗;爸爸的力气最大,切笋的任务就是他的,把笋切成四五厘米的笋片或笋条,把它们摞列到竹篮内,装满后拎进厨房。

妈妈已经在柴灶里生旺了火,把它们倒入大锅,烧到七分熟,妈妈便会把干菜放进去,煮大概40分钟,放上一些盐,焖上一小会,待水分焖干一锅又香又嫩的笋就出炉了,竹笋透亮微红,清香四溢,每当竹笋出锅时,我便会偷偷吃上几片,啊!味道好极了,鲜嫩可口。咬一口,里面的汁水就会溢出来。像这样忙活一个上午,十来锅的竹笋便煮好了。

接下来,就要开始摊晒了。我和爷爷先在门口的水泥地上铺开一张张大竹匾,把一篮篮的笋拎出来,均匀地铺在网上,只需等猛太阳晒上几天,笋就晒干了。

爸爸用干净的袋子把笋干袋袋包好,送给亲朋好友。笋干用来做汤或者烧肉煮排骨,那味道真是没得说,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二】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新疆旅游,我们第一天便来到了天山以南的吐鲁番葡萄沟,准备品尝名副其实的新疆葡萄。

我们刚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串串葡萄。它们有的尚未成熟,有的已红完全成熟了,有的大如瓶口,有的小如珍珠玉石,有的紫得像鲜一样好像马上就要滴下来了,有的则是淡绿色的,好像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有的洁白如雪,没有一丝杂质,皮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的东西。

我们又来到一口坎儿井旁,只见井口上旁架着许多葡萄架,上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无核白葡萄。这可是世界各国国家才能品尝的极品哦!我和弟弟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地摘了几颗葡萄,然后把它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了我的嘴中,顿时我的手中散发出一阵沁人心脾的香味随即又飘到我的嘴里,然后在我的五脏六腑每一根管、每一个细胞中转了一遍,最后回到了我的肺中,又随即随着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我立刻感到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我细细地咀嚼着这颗葡萄,啊!又酸又甜,真是人间美味啊!恐怕连神仙都要忍不住下凡人间来品尝这美味的葡萄了。这时,弟弟却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弄得他狼狈不堪。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维吾族人的家中参观。我们脱鞋进了毡房,他们十分好客。拿了许多哈密瓜、香瓜、葡萄干、西瓜等水果以及羊肉包子、馕、手抓饭等食品盛情地款待我们,搞得我们都好些不好意思了。

最后我们吞着口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葡萄沟,前往其他景点旅游。

这次参观葡萄沟增长了我的见识,开拓了我的.视野,还让我品尝了真正的人间美味。每当想起这件事时我都会禁不住垂涎三尺。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三】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我的家乡监利县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家乡的风俗新疆吐鲁番作文六年级【四】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