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我讨厌懦弱的我作文开头)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我讨厌懦弱的我作文开头)

更新时间:2024-06-05 15:28:12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我讨厌懦弱的我作文开头)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一】

上学期,老师安排我和“举班闻名”的调皮鬼——徐特同桌。我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老师的话,我是一千个服从,一万个服从。自从我们俩同桌后,就不停地“爆发战争”,桌子上也出现了“三八线”,我对他简直“恨之入骨”。虽然我也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希望我能够帮助他、改变他,但是这个人见人厌的徐特全身上下似乎没有一个优点,我一看见他就有满肚子的气,更别说帮他了。有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那是一次数学测试,我在考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信心百倍地“迎战”这次考试。正当我准备奋笔疾书一展才华的时候,半路出了个程咬金——笔芯没了。用圆珠笔?不行,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没修正带,要是写错了,100分不就吹了。唯今之计只有“借”了。于是,我就向前后的同学借,他们都表示爱莫能助。哼,什么好朋友,关键时刻,全是一堆废纸!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气虽然不怎么热,但是我已经全身发热,大汗淋漓,手心湿漉漉的,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徐特了,不过我决不会向他服软,要是向他低头认输,我的脸还往哪儿搁?徐特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他主动“挺身而出”,笑嘻嘻地说:“我有笔芯,我借你吧!”咦,昔日火药味十足的徐特怎么变绅士了?我正纳闷呢,他就拿起我的笔,然后毫不栗啬地把整条笔芯都倒了进去。“谢谢啦!”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不用谢!”他显得特别豪爽,又分秒必争地写起考卷。原来徐特也有好的一面,以前我总是盯着他的缺点,从来也没有去发掘他的优点,认为他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这就是我那位“讨厌”的同桌。胖嘟嘟的脸,矮矮的个子,坦率的性格,助人为乐的品质,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简评: 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只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就好啦!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二】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三】

我有一个漂亮的同桌,她叫马羽洁。她大大的眼睛,扎着两个顺眼的小辫子。她经常搞恶作剧了,我最讨厌她了。有一次,我上课进教室。一推门,从门上掉下一个笤帚,我还没醒过神,随后落下许多碎纸。正好砸在我的头上,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边喊叫边抱头跑:“啊!”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这时,我明白了是有同学捣乱故意逮我。气得我脸都憋红了,胡啦胡啦身上的碎纸,大声说:“这是谁干的?”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扫视着同学们的目光,当我看到我的同桌时,她不敢与我正视马上低下了头。我心想准又是她干的,我就快步走过去,问她:“是不是你干的?”她说:“不知道。”叮铃铃上课了。老师走了进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经过调查,果然是我的同桌。老师当着大家的面狠狠的批评了她一顿。

还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写着写着,她说我过桌子印儿了。她就用胳膊使劲撞我,一下把我的本子推地下去了。可把我气坏了,我就哭着告诉老师了。你说气人不?她反而说我不让她写作业。我只是气得大哭,老师说:“你做错了,反而还哭?”你看让她弄得,我倒挨批了。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惹我讨厌的同桌。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四】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能淡定从容,而有的人却失了分寸呢?决定我们现在的究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由别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作者整本书用到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现状。阿德勒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相反,弗洛伊德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原因论”,而阿德勒却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比如,一个人非常害怕社交,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他会认为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由他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而阿德勒会否定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想达到不和人交往这个目的,故而捏造出这个症状。他不想和人交往,因为他害怕在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自己和人交往能力不够,不能和他人相处好,怕别人嘲笑,怕被人伤害,因此就出现社交恐惧症,他就可以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借口,由于害怕和别人交往,所以处理不好,这就保存了体面。现在聊聊我读这本书的启发。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我们不幸的来源

作者认为我们不幸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

脸红恐惧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的出现,都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呈现的症状。脸红恐惧症是为了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找的借口;自卑感是觉得自己有欠缺,这种欠缺是由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作者认为健康的自卑感感是和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产生的,从而会为了朝理想的自己而努力,而我们通常产生的自卑感都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情结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做不到某事而找借口,比如,正因为我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升职加薪,因为A所以B这种思路是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体现;优越情结也是在和人对比中产生,正是由于不自信,所以会拼命炫耀自己的某种优越性,就像有句话说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这种种情绪的出现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我们往往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

二、我们生活在主观世界之中

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赋予的意义。这一观念就像情绪ABC理论,事情发生是A,我们对它的认知是B,产生的感受是C,决定我们感受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是我们赋予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比如,同样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生习惯差,或者故意和我们作对,也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存在困难,或者昨晚有其它的事情给耽搁了等,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解释,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作者才会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体验。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三、走向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生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我们所有的不幸就是来自于擅自干涉别人的课题。作者提到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也就是说马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比如,读书学习,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很明显是学生自己的课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过多的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不愿学习,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学生学习,就会严重伤害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得到的根源也在于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要不要做某件事,如何做某件事,其实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此时,有另外一个人总是去提醒,去要求,去命令,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经常会关系紧张。如何区分一个课题是谁的课题呢?作者说关键看这个课题带来的后果由谁去承担,比如,不读书最后影响的是谁?当然是学生自身,那么这个课题就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干涉,但不意味着不管,我们可以告知其利弊,并且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后到底学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负责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也就是说在行动上,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在心理上做好不追求他人认可的准备,做好自己的事,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干涉不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免掉很多烦恼。有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经典书籍《不管教的.勇气》,也就是详细区分父母和孩子的课题,从而做到“不管教”也能培养出非常自律的小孩。

基本上世界上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四、题外话

阿德勒以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里到外都体现的都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读来感觉非常亲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念,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以前还看过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理念,我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必在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不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专心做好属于自己课题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活在此时此刻,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为自己而活,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传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

被讨厌的勇气作文开头【五】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习接受自己平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近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平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