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讲礼貌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我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

讲礼貌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我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5 22:10:51
讲礼貌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我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

讲礼貌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一】

小山羊来到树林里看见树叶,小山羊说:“你好,树叶哥哥,你真绿。”树叶说:“谢谢。”小山羊来到山脚,看见岩石说:“岩石哥哥,你真巨大。”岩石说:“多谢。”小山羊又看见野花说:“你真美丽。”野花说:“谢谢你的夸奖。”小山羊在草地玩儿,小山羊口渴了就喝泉水,小山羊说:“泉水,你真甜。”泉水说:“谢谢你的.称赞。”小山羊吃好了喝好了,高高兴兴回家了。

回家后小山羊给妈妈说了这一天的经过。妈妈说:“你做得对,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讲礼貌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二】

鸡毛鸭的隔壁搬来了很讲礼貌的河狸一家。

有一天,河狸大嫂跑过来。

她对鸡毛鸭的妈妈说:“哎呀鸭大姐,谢谢你呀,真要谢谢你!”

鸭妈妈莫名其妙:“为什么要谢我?我没有为你家做什么好事呀。”

河狸大嫂说:“你家正在烤玉米吧?”

“你怎么知道?”

“我们两家的烟道是相通的,你家烤玉米的味儿传到我家,哎呀,简直香极了,太好闻了!”

“没想到是这么回事。”鸭妈妈笑道,“河狸妹子,你是特地来谢谢的吗?没有别的事?”

“没别的事,”河狸大嫂说,“闻了人家的香味不谢谢人家,这好意思吗?”

“河狸妹子,你太客气了。”

她们俩说的话都被鸡毛鸭听见了。

又一天,鸡毛鸭闻到厨房里飘出鱼汤的香味。

他问妈妈:“中午吃鱼呀?”

“不是,”鸭妈妈说,“是隔壁河狸家在煮鱼,咱们两家烟道相通,鱼汤味儿飘过来了。”

“那,妈妈,”鸡毛鸭说,“我们应该去谢谢人家呀。”

鸭妈妈发着愣:“有这个必要吗?”

鸡毛鸭说:“闻了人家的香味不谢谢人家,这怎么好意思!”

说完,鸡毛鸭就跑到河狸家说了“谢谢”,还称赞他家的鱼汤味儿香极了,太好闻了。

又过了几天。

鸡毛鸭苦着脸问妈妈:“这是什么味?难闻了!”

鸭妈妈说:“你爸爸要治病,我在给他熬药,药味儿确实有点难闻的。”

鸡毛鸭想了想:“妈妈,这股难闻的药味儿,会不会被河狸家闻到?”

“完全有可能的,”妈妈说,“因为我们两家的烟道是相通的。”

“那,妈妈,”鸡毛鸭说,“我们应该去向人家说‘对不起’。”

鸭妈妈吃惊了:“有这个必要吗?”

鸡毛鸭说:“让人家闻了很难闻的味儿不说‘对不起’,这怎么好意思!”

讲礼貌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三】

过年有走亲戚的习俗。年初亲戚来访时,主人家总会想方设法去热情相待。孩子也不会没闲着,打招呼、斟茶递水、陪食、送客,忙前忙后。待客有礼能体现主人家热情好客,但有些孩子的表现却偏偏“差强人意”,这时免不了会挨上一顿骂,而且往往是当着客人的面被数落一番的'。骂得最多的就是:“你怎么那么嘴笨”“见了谁也不问,没礼貌”等。

孩子被骂后通常会躲一边黯然伤神,偷偷抹泪。虽然受了委屈,心里却暗暗较起了劲:下次一定不能再这样了。可真等下次又象泄了气的皮球,没了底气。结果在一次次骂声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自卑感,成了成长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面对陌生人或平日里少见的亲属,活泼一些的孩子会放得开些,文静内敛的不免局促,甚至会不自觉地躲起来。通常这时父母们大多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来,忍不住说些中伤性的言语,肯抑制住情绪,待客人散去再来埋怨的已经算是很克制了。若能若无其事淡化处理的,甚至说上几句鼓励话的,皆大欢喜;若还能就事论事,推心置腹去施教的,一定是很有耐性的人了。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除了耐心,还需寻求技巧才行,才能保证说教作用同时又没伤到幼小心灵。要把握好这个度,说来是件挺伤脑筋的事情,不过肯留心观察,生活中总能找到不少有借鉴作用的事例。比如之前看到的一个例子。一年轻妈妈带女儿外出购物,半路遇上熟人。妈妈唤来女儿叫“阿姨好”,不料孩子却拽着妈妈的衣角害羞地躲到了背后。妈妈并未理会女儿这一举动,而是继续与朋友聊了起来,等说完后才转过身去拉起女儿的手递向那位阿姨,阿姨当即心领神会呈出笑脸,伸手握着孩子的手。妈妈示意女儿说,我们要走了,跟阿姨握手说再见。阿姨率先说了拜拜,孩子没有说,不过却腼腆地笑了。

多有亲和力又值得学习和尊敬的一位母亲。碰到这样的情形,不是当面的呵斥,而是设身处地“护”着孩子,懂得如何引导与尊重她,给予肯定与鼓励,也没有为了自己脸面而为难孩子。虽然孩子最终没说什么,但她的笑容足已说明她内心是开心的,也算是对别人礼貌性的回应了。显然这位妈妈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的,才没表现出盛气凌人的一面。人人都有童年,挨骂了难免闷闷不乐。我虽小,也有自尊心,经常无端受到责骂,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大人们的眼里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蠢孩子。少了自信,以后不管遇上任何事,总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唯唯诺诺的,原本该有的棱角与天性,丧失殆尽。所以以自身经历看根本是行不通的,足以引起反思。

可以理解,那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彬彬有礼仪表堂堂呢。问题是,家长们是否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人当然要有礼貌,平日里碰上相识的人要打招呼、跟别人交谈时不要转移注意力、尊重别人的正常发言等,这些最基本的做到就差不多了,无所谓苛求。相反,要求必须严谨客气,样样都要遵守固有的繁文缛节,反而会滑入“世故”的泥沼里,也会引起孩子们的排斥、厌恶与孤独感。

所以,有时候我们对孩子是不是太过刻薄了呢?只要他们稍有不合意的,就义正词严横加指责。教不好,是他蠢,教不听,是他叛逆,总能找到理由往他们身上推。从来很少或根本就没从自身找过原因,忽视了孩子的单纯性、承受力、微弱的判断力等多种因素。可见与其一味固守不变,不如寻机求变。过程难免艰难、迷惑,哪怕收获甚微,亦好过放任自流。

我觉得小孩没礼貌或使坏,家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不应端起为人父母的架子强加“唯命是从”的指令,更不要为找台阶下而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搪塞到孩子的身上,这样对他们很不公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