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第24届华人作文大赛题目)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第24届华人作文大赛题目)

更新时间:2024-04-18 11:42:41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第24届华人作文大赛题目)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

“生活是苦的,有了这些孩子苦也是甜的。”看完《美德少年》,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美德少年的事迹感动着我,孝顺父母的张静,关心他人的李小涵,助人为乐的王超然……其中,我最欣赏狄金涛。

20xx年,狄金涛得了让人无法接受的白病,已经收到亡通知的他表现得异常冷静,那灿烂的笑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艰难地离开了病床,到学校读书。他对待学习刻苦认真,课余时间还常常帮助同学打扫卫生。他说:“虽然命运会将我抛弃,但我永远都是心灵的强者!”狄金涛还一再请求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劝他们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个没有未来的孩子身上。看到这,我感动得差点要流泪了。

像狄金涛这样孝顺、乐观、敢于向命运作斗争的孩子真的很少。我和他不能相提并论,平时碰到一点点小困难就无法坚持。记得上学期练双跳,因为太难,太累,我放弃了,到现在,我还没学会连跳,一次只能跳一个。

现在,我终于知道“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真谛了。只要拥有这美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二】

星期五,老师给我们看了《常州市十佳美德少年》视频,十位同学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动和启发。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朝阳新村第二小学的江奇。

从懂事开始,他就艰难地用一只手生活。上学了,从不流泪的他看到小朋友们写出的铅笔字,哭了。当孙老师用左手握住他的左手,写下第一笔“横”,他激动地说:“我会写字了!”他喜爱运动,可是跳绳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信心。不服输的他把绳子的一头绕在残臂上,配合另一只手动起来。残臂被勒得通红,连皮都磨破了,可他都不吭一声。老师和同学们为了照顾他,没有给他安排值日,可他却让自己每天成为了值日生。擦黑板、擦桌椅、擦瓷砖,干得有模有样……

看完后,我想了很多。虽然江奇过早地尝到了命运的不公,但他却用自己的奋斗驱除了父母心头的辛酸。多年来,他用不断的成功告诉爸爸,自己从不放弃;他用鲜艳的奖状告诉妈妈,自己很能干;他更是用甜美的微笑告诉大家,我只有一只手,但我也能创造奇迹……

江奇,他热爱学习,热爱运动,热爱劳动,在现在这个时代,又是谁能比的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江奇,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用坚毅和奋斗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一段不朽的传奇!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三】

美德,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认识美德,并拥有它这个问题不简单,《美德少年》给了我答案。

《美德少年》教我们怎样拥有美德,它分1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主题。资料有“我有好习惯”、“我们爱学习”、“尊重每一个人”、“微笑应对每一天”等。这本书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美德,怎样才算拥有美德。

读过这本书,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他拥有美德,他就不会失败,美德会帮忙他。别人愿意跟有美德的人交朋友,也愿意帮忙他。而且美德会感染人。就是说美德不仅仅能让你成功,还能让别人喜欢你,让你周围的人受益,岂不是很好。

《美德少年》中,伟大领袖的故事我最欣赏。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好习惯,好习惯使他们能很好的为人处世,并且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所以说好习惯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叶圣陶爷爷说过,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为什么说这两种习惯养成不得因为它对自己对他人都无益。这样我也明白了,好习惯不仅仅对自己,对别人也有益。

说到底好习惯就是美德,有了美德,才有好朋友;有朋友帮忙,你必须成功。所以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派上用场。

人生是条漫长的路,美德就是一盏指路明灯,灯光亮一些,黑暗就少一些,有了这盏灯,你就不再害怕旅途中的黑暗,重新看到前方的光明。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四】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我看到了一位位少年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用自己的孝心和善良:爱护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感人事迹。

其中赵文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的妈妈患有尿毒症,双腿不能走路,赵文龙主动担负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他学会了做家务、做饭,陪妈妈到医院去透析,当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地生活时,他却肩负着生活的重担。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也没有喊一句累,他依然生活地很开心、很快乐,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总要讲给妈妈听。他告诉妈妈:“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想我们自己,每天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有时候父母不给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报怨、就哭闹,吃好的东西总是先想到自己,从来不想爸爸、妈妈吃了没有。其实孝心不一定要做的多么轰轰烈烈,我们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捶捶背,这也是一种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学习的楷模,我今后也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最美少年。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五】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中华传统美德正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我们对道德要求知之不多,因此极需要告诉你们我们什么?是过去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美德,又是在这种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发展壮大起来的;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更需要将这些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学习传统美德是我们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美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废纸、杂物,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们接受美德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美德,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美德,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六】

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感触很深。

我看到了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的妈妈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医生说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因此,他用录音笔录下他所说的话,天天放给妈妈听:“妈妈,您快点醒来吧”。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播放。于是妈妈终于醒来了。因为大脑损坏严重,智力下降到5岁小孩的水平,可男孩为了提升妈妈的智力,每天让妈妈做一百道计算题。他虽然教了三年,妈妈也学不会,可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平时帮父母做的事情也不少,扫地、洗碗、做饭。我做家务的时候感觉很累,可又一想:爸爸妈妈平时做活儿的时候从来没有叫苦叫累,他们的年纪还比我大,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来!于是,我一口气把活儿干完了。

我还知道一个关于名人孝顺的事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是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病卧三年,他衣不解带,母亲的药都是自己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这让我想到了古诗《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以后也要妈妈孝顺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精彩的世界!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七】

每一次当我观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时候,我总是不能自已,时而心潮涌动,时而泪流满面。颁奖中的每一位少年那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无不令我由衷地感到敬佩,百感交集,身心如同充电般能量百倍。

今年最美孝心少年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北恩施马家寨土家族少女刘倩。

12岁的她本是豆蔻好年华,可是命运却早早的无情的夺走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父亲因操劳过度患上了严重罕见的慢性鼻窦炎。病一发作就四肢无力,头晕脑胀,痛苦地卧床哀嚎。这么多年,小小年纪的刘倩不但要勤奋学习功课,并且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帮忙做,甚至连自家田地里的农活也要帮父亲操劳。

当看到小倩在玉米地收割玉米时,不细心割伤自我手的那幕,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记者问她:“疼吗?”小倩的回答让相仿年纪的我惊讶万分。她说:“没事!就是刮伤了一点儿。”记者再问:“你会告诉爸爸吗?”她眼里噙着泪花,沉默片刻回答说:“人家都说,儿女受伤父母的心也会疼啊!告诉他,他肯定又要担心啦!”

她无时无刻不在为爸爸着想,却忘记了自我的伤,自我的痛,多么懂事、坚强!而静下想一想同龄的我们呢?也许这时候还依偎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淘气了,更有些人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子、公主般的安逸生活。什么时候像小倩那般独立自强过?什么时候体会过父母抚育我们辛苦?什么时候真正的为父母研究过呢?我想,这正是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值得好好体会和学习的宝贵地方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看完这次的视频,我真正的感受了到皋鱼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对待父母的孝心其实也许就是父母下班后的一杯热茶,饭桌上手艺拙劣的一道菜,父母睡觉前的一盆热水……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平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点滴做起,从心中纯朴自然的爱做起!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孝心少年!

第22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八】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是中华民族古老礼貌的发祥地之一,而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以前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孔子的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视: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能够不离经叛道了。这位伟大的圣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才能够被后世所仰慕和崇敬。

而在近期举行的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再一次为我们展现了山东的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与礼貌美德的大力弘扬与精心传承。每一位选手无论输赢,都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为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文化修养。他们丰富的国学知识和谦恭有礼的道德品质无疑将成为山东省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山东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孔子、孟子、庄子、诸葛亮、王羲之等古代名人的家乡都是山东,他们都对中华文化甚至是世界礼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具一格的山东方言趣味横生,让人忍俊不禁;以吕剧为代表的山东戏剧包含着浓郁的山东风情;极受人们欢迎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鲁菜,也出自山东省。生活在山东,就就应深切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的种种风俗,宣传家乡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使山东省不仅仅能够享誉全国,更能为世界人民所耳熟能详,这才是对于家乡的真正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