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我与母亲的矛盾作文(我与母亲的冲突作文)

我与母亲的矛盾作文(我与母亲的冲突作文)

更新时间:2022-09-02 02:11:09
我与母亲的矛盾作文(我与母亲的冲突作文)

我与母亲的矛盾作文【一】

??界是矛盾的

世界是矛盾的,我也是。

我最近看了《东京食尸鬼》,感触很深,所以总想写些什么东西。虽然那是一部禁片,但是,我不认为里面描绘了什么非禁不可的东西。这部片里面存在着人类与喰种两种对立的种族,但没有哪一方绝对正义或者绝对黑暗。我看到的,或者说作者想让我看到的,只是两方的受害者而已。

这一切,不过是由不理解或者根本不愿去尝试理解而带来的矛盾引起的。

我也如此。

我喜欢写小说,从高中时期就有这个爱好。我不是富贵人家,但我家也不算穷。写小说既不是单纯为了爱好而随心所欲,也没有到少了那点稿费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我写小说的动机既单纯,也不单纯。我当然想靠写小说赚钱来养活我自己,但我又不愿意完全堕入俗套,为了钱去一昧迎合读者的喜好。我很纠结,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的第一部小说写了大概十万字,那是完全按照我的意愿去写的,没有迎合,完完全全写出我想要看到的那个世界,我想要看到的那个主角。但是,小说扑街了,很彻底,签约都没法签约,更别谈有多少读者了。

如果这时候的情况是一大批读者来骂我的小说,说我写的是什么尼玛东西,这样的话我的经历可能还有些励志。但,没有。我的小说没有读者,一个也没有。评论?那是其他小网站来拐人的,只留了一个QQ。别说鼓励,别说批判,你写的书没有意思,根本不会有人理你,这就是现实。

我在起点偶尔能看到那些坚持自我,以书育人的大作家,我曾经很幼稚地以为我能够在网文这块领地上同时做到兼顾自我与读者。但是,现实是,我只是一个傻子。有一句话时这么说的“读者工作学习已经很累了,他们看书是轻松是爽的。”是的,又有谁会把一本网文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书”来看呢?没有,起码我认识的人中没有。他们看的只是“爽”,不是“书”。

所以,我该写什么?

其实,回想曾经,我不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吗?看的是斗破斗罗,听的是芒种野狼,说到底,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读者靠感觉去看书呢?人总有一种向往高尚的趋势,但是,淹没在下里巴人的浪潮之中,有几人会背叛自己的感觉选择出走呢?连我自己都顶不住没有营养的小白文的诱惑,还想要在网文世界中坚持自我,是我太年轻了。

所以我说,这个世界是矛盾的,我也是矛盾的。

追求高尚的人耐不住所谓“低俗”的诱惑。和尚也许会带上帽子到饭馆里偷偷吃肉;一表人才的学长也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在看《缘之空》;平日里看起来博学多识、品味高端的学霸,谁知道他就不会去看《斗破苍穹》呢?

自律与放纵相对,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对,高尚与低俗相对,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宋明时期的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害了多少姑娘,然而事主朱熹却在晚年娶了一个尼姑当小妾,谁可谓高尚呢?

现在我有些明白了。

我所谓的坚持自我不过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我爱看那些没有营养的小白文,但又想要和那些文章划开界限。虽然平日里装作一副成熟的样子,但那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做作罢了。其实,我以为的'坚持自我是不过是将与小白文相反的因素加到文章里罢了。

我很成功,因为我的“坚持自我”,我的小说成功避开了被读者喜欢的可能性,我自以为把主角虐得人模狗样,我就成功了。现在看来,我“成功了”。

呵呵,多么讽刺。所以,很累啊。

太矛盾了,我实在是太矛盾了。我想,该放下了。

其实放下杂念认真去想,我写小说的最初目的不就是羡慕那些大神作家吗?既然如此,我又何来迷失自我一说?一开始就是想要把书写红,为什么偏偏要跟自己过不去呢?我既然一开始选择了网文这条道路,就应该知道这条路上存在着人们怎样的偏见。我并不需要也没有能力去打破偏见,所以我只需要去适应就好了。

也许,如果我说我要写出一本宏篇巨著来打破人们对网文的偏见,这或许会让一些人认为我很有理想吧。但是,何必呢?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时间,有谁会有精力去品味你的作品中的隐喻?这不是娱乐至,但如果网文从出生就被认为充当了娱乐的工具,那就让它发展下去好了。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但我们完全可以去适应矛盾。

静下心来,闭上眼睛,独自坐在椅子上,指尖划过书页,慢慢品味着书籍的内容,仿佛在和作者对话。我当然要追求这样的意境。可是,当我们下课下班,劳累一天过后,打开手机,划上几页网文,看到有趣部分时,哈哈大笑。这又何尝不是生活的调味呢?

矛盾,其实并不一定对立,要看我们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既不缺少以白衣天使为榜样的少年,也不缺少“胸无大志”只想赚钱的少年,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去定性这些理想,一旦定性了,它们就对立了。

其实,我很佩服当年那个敢说出“我的理想是发财”的小学生。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所以说得很坚定。我们往往将“发财”定义为俗套,带着贬义的目光去看待,因此产生了矛盾。但这个小学生说出了多少大人心中的梦想?

世界是矛盾的。很多人想发财,但没人敢大声说出来。因为,他们认为发财是俗套的,所以无法正视。

现在,我要说,我想写书,我想赚钱,我想出名,我想成为一个职业作家。写小白文也没关系,小白文本来就是存在的,把读者逗乐了,我的目的不就达到了?

所以,世界并不矛盾,我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放下世俗对一切事物的定性,看清楚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就可以了。

我与母亲的矛盾作文【二】

“加油,A组!”“加油,B组!”从草地上传来一阵阵加油声。原来大学的学生们瞧不起小学的学生们,小学的学生很不服气,决定和大学的学生比赛跳绳,大学的学生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为了不让拉拉队的同学们叫得辛苦,他们决定把小学的学生名为A组,大学的学生名为B组。

比赛开始了。在A组的璐璐是学校的尖子生,样样成绩顶呱呱。为了帮她的学校扳回面子,她自告奋勇要和B组的尖子生娜娜比赛。没想到娜娜却得意地笑了笑:“敢和我比,我让你尝尝我的厉害!”说完一股做气,跳了130下。B组哪里知道A组是世界样样精通的名人啊!璐璐也不服输,轻轻松松地跳了200下。第一轮当然是A组获胜咯。第二轮开始了。A组派校长的女儿萌萌去挑战臭美的西西。西西是个信心不足的人,只跳了10下就累倒了。萌萌跳了100下,第二轮当然又是A组咯。第三轮也开始了,西西派她的双胞胎妹妹喜喜去,萌萌叫她的姐姐蒙蒙去。谁知喜喜是个运动白痴,一下也不会。这样蒙蒙就轻松地胜利了。第四轮,B组的谢谢不上不下,只跳了50下,萌萌的妹妹跳了150下。第五轮是决赛,A组和B组的学生都跑来观看了。

只见A组的笑笑跳了250下,B组的迷迷却跳了55下。冠军当然是A组啦!B组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我与母亲的矛盾作文【三】

金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万年的上山文化,忠孝相传的乌伤文化,为金华奠定了文明礼仪之风。自古以来,八婺大地就有忠孝为先、崇尚道德的文化积淀。李清照:“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绝句,烘托出信义金华的宏伟气势和特殊魅力。

百善孝为先,是一种感动,一种信仰,一种传承!2200多年的金华文明历史长河,伴随着岁月悠悠流淌的婺江之水,积淀了厚重的金华文化。

电影《与母亲的那段日子》是根据感动中国人物、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磐安县中学教师陈斌强的感人事迹改编。讲述中学老师陈悦翔边教书,边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的动人故事。

主人公陈悦翔是一名中学老师,他的爸爸也曾是一名老师,不过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妈妈为了让他完成自己的梦想,让姐姐妹妹们放弃学业,供陈悦翔上学。

一天,妈妈让陈悦翔一个人在家里背书,每背一篇就写一个“正”字。后来,妈妈让他在一起做工的阿姨面前背书,结果背了一半就背不出来了。这时妹妹跑过来说:“哥哥其实是多画上去的,他根本就没背。”母亲走出门口,三个小孩跟了出来,母亲斥责道:“背书背不出来也就算了,还不诚实。”姐姐骂妹妹多嘴。在回家的路上,悦翔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跑了回去,姐姐妹妹说可能是去找阿姨他们闹事了。赶紧跑回家把母亲叫来,到了那里,只听见悦翔正在背书给她们听,阿姨们个个鼓起了掌。母亲看见了,很欣慰。场面很感人,也充满了正能量。

多年之后,陈悦翔长大成人了,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老师,还当上了班主任,班上都是一群淘气的孩子。这时候,他妈妈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记性也越来越差。

直到有一天,他的妈妈不认识自己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悦翔尽管还当着班主任,但家回的更勤了。他的姐姐妹妹们觉得妈妈很麻烦,商量着要把她送到敬老院。在敬老院和母亲告别时,母亲悄悄在他口袋里放了一枚皮蛋,陈悦翔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就跑下车去,决定自己把母亲接回家。他的妻子就说:“你干什么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很忙的,你还有一个班的孩子。”陈悦翔心想:两头都是责任。但母亲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母亲,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就有了之后一系列的故事。

母亲用一根背带,背着他长大。如今母亲老了,背带还在。陈悦翔就用背带把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回到了学校。

有一次,学生把他的母亲扶回房间是,问:“老师,这是什么味道呀?”他说:“这是上了年纪的味道。”学生说:“老师,不,这是爱的味道。”瞬间泪流满面。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磐安,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肯定会有很多好心人为陈老师提供帮助,为他减轻一些负担。我相信他的母亲一定能感受到儿子对她的爱,知道儿子为自己做了很多很多。

母亲给陈翔悦放皮蛋的场景很多,看似普通的举动其实是母爱的延续,以小见大,母爱是微不足道的,但那是一种永恒的爱。这样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每次回家总怕我吃不饱。使劲地劝我多吃点,母爱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淡淡。每每回忆起来都是幸福满满。

希望陈老师的母亲能好起来,再为儿子做他喜欢吃的皮蛋。同时也希望这种孝心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