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以底线为主题的议论文高中800字)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以底线为主题的议论文高中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8 20:51:46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以底线为主题的议论文高中800字)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一】

静谧的湖畔深邃了他的灵魂,清莹的水纹圈点着他的梦想,在现实与梦幻中,梭罗静静伫立在瓦尔登湖畔,用心灵守卫着生命的底线……

有人说,梭罗是藏匿在现实的一隅,不切实际呼喊的疯子,两年近乎隐居的生活只不过是他神经质似的抵抗和不平。其实,那些经历过人生的沉寂,咀嚼过夜色朦胧的人,在梭罗的瓦尔登遥想中迷醉,而后风雨兼程。只有真正内心平静的人,才能透过生命的雨帘,轻轻地抚摸那份淡定和超脱。梭罗忍受住了寂寞和寒酸,抵御住了物欲和流言,他守卫住了人生的底线,将粗粝的生命磨砺成夺目的珍珠。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当读到海子的诗句,眼前便仿佛出现一座简陋的\'小木屋,小屋的那边是一片闪耀着蓝光梦幻般的大海。海子放开双臂,在海风中徜徉。但现实并不灿烂,也并不完美,甚至有些残酷;所以他那飘扬的诗句最后总要重重地摔在现实的水泥地上。于是海子静静地躺在冰冷的车轨上,闭上了绝望的眼睛。那一刻,狂风撕扯着大地,万物迷离,远方呼啸着的列车疾驶而来……重重的列车碾碎了他的躯体,却使他的理想在那一刻永远定格。海子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守住了理想的底线。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她的眼神遥望远古,折射出睿智的光芒。她的诗句芬芳着历史的书页,抒写着传奇和不悔。她是中国文学长卷上耀眼的名字,可是说到她的“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但是她不顾脚下的艰辛、世人的冷眼和冷嘲,遥望着远方的理想,踽踽独行。她不屑世俗的眼光,她藐视“才藻非女子之事也”的封建牢笼,在无尽的愁苦中,将“女人无才便是德”的荒谬之词击得粉碎,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守卫住了一个封建社会之中女人人格的底线。

我敬枊,敬仰梭罗的人生遥想;我思慕,思慕李清照的绝美与坚守。我远远地望见,一只顽强的荆棘鸟,凭着瘦弱的身躯扎进繁密的荆棘丛,在巨大的痛苦中,它唱响了生命的绝唱,那渗出的殷红的,滋润了我的人生!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二】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做人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便是你的底线。但如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底线。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因此,我们更应该做到不超越界限,坚守底线。

现实生活中,越界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像众所周知的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等一系列事件,不都是人们没有坚守做人的标准,逾越了自身的底线的恶劣行径?所以才有白岩松的感概:“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

然而,为何当今社会上会有如此多越界、不坚守底线的现象呢?归根结底还是道德的缺失,良心的泯灭。正如那些毒奶粉的生产者,难道他们不知道会导致他人生命受危害吗?不,他知道。但他仍这样做,是因为良心早已被金钱所蒙蔽了。也正如最近我们经常议论的一个人——薄熙来一样。作为一名官员,应保持公正廉明的形象,为人民服务,捍卫人民的利益。但他却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越过了底线。在他任职期间多次收被贿赂,利用职权帮助亲属安排优越的职位,并在法国购买价值一千多万元的豪宅。对此,我们可想而知的是在面对各种名利诱惑时,多少人会把持不住而逾越了底线。

面对逾越底线的种种现象,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于是便有了林丹去拍公益片,通过短片告诉我们“人生不是赛场,没有重来。因此,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守。”对底线的坚守,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给我们做出了示范。因捍卫真理,坚守一名学者的底线,苏格拉底被判刑,但即使是面对亡的威胁,苏格拉底也毫不退缩。他的学生、友人都劝他离开,他也毅然拒绝,仅仅为了捍卫真理、坚守底线。所以,面对底线,我们理应坚守,因为那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学者崔卫平曾说过:“你所在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么样,中国便怎样。”因此,要想社会风气变好,便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良心、有道德的人,坚守做人的最基本底线,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三】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

目次 7-9

1 绪论 9-15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11

1.1.1 选题背景 9-10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4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1-12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14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5

1.3.1 研究思路 14

1.3.2 研究方法 14-15

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 15-22

2.1 小额信贷概述 15

2.2 基础理论 15-17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15-16

2.2.2 交易费用 16-17

2.3 微型金融概述 17-19

2.3.1 微型金融 17-19

2.4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 19-22

2.4.1 普惠金融 19

2.4.2 惠普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关系 19-22

3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分析 22-36

3.1 农村小额信贷需求主体分析 22-24

3.1.1 需求主体 22-23

3.1.2 农村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23-24

3.2 农村小额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24-30

3.2.1 供给主体 24-29

3.2.2 供给存在的问题 29-30

3.3 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及其原因分析 30-36

3.3.1 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的体现 30-33

3.3.2 农村小额信贷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33-36

4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6-52

4.1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概述 36-37

4.2 国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成功 37-42

4.3 国内农村小额信贷总体发展现状 42-45

4.4 影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45-52

4.4.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46-49

4.4.2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49-52

5 农村小额信贷创新发展建议 52-59

5.1 金融组织机构方面的创新 52-53

5.1.1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机构 52

5.1.2 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 52

5.1.3 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步伐 52-53

5.1.4 优化银行营业网点配置,延伸服务网络 53

5.2 创新小额信贷的产品 53-54

5.3 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担保体系 54

5.3.1 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担保组织建设 54

5.3.2 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形式 54

5.3.3 建立有效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54

5.4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54-57

5.4.1 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54-55

5.4.2 完善农村抵押登记体系 55-56

5.4.3 完善农业保险 56-57

5.5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57-59

5.5.1 对小额信贷比例的强制性规定 57

5.5.2 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 57-59

参考文献 59-63

作者简历 63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四】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大地的孩子。这个世界给了我们阳光、空气、水。我们似乎感到自己可以无止境地向这个世界索取,恕不知索取也有底线。线上是我们无尽的,线下是我们明天的灾难。

看吧,一位金发女郎把还剩了一大半的矿泉水随地一扔;一个端着盆子的大妈向四周看了看,赶紧把脏水倒入了社区刚建的池塘;饭店里的客人理所应当地剩了一桌子酒菜而潇洒离去……

你或许会说:“这些事微不足道,怎能触及大自然的底线呢?”但每天早晨一辆辆沉甸甸的垃圾车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些垃圾又被填埋到哪里去了呢?这样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将会怎样?

还有,原先的田地变成了冒着黑烟的工厂;原先清澈的河水现在已经混浊不清;原先的花红柳绿被五彩斑谰的霓红灯所代替……人们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一步步逼近那条无形的线。

大自然曾经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绿的地。人们是比以前生活条件优越了。但为什么出门要戴口罩,为什么我们门前又多了一条臭水沟,为什么一辆车疾驰而去后,我们身上会落下一层灰?

大自然在努力地,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也幻想着人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要改正了。所以她还是尽自己所能,为我们呈现出一块块草地,一片片荷叶,一棵棵树木。可是,我的朋友,当你们看到这些,是会想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之美,还是想到这块草地变成工厂会创造多少价值?是会禁不住吟起“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诗句,还是会考虑把这些莲花、荷叶折下插到瓶中,摆上餐桌?是会发出“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感慨,还是在思考把这些木材砍伐之后,可以把多少钱财收入囊中?

地球是一个村落,人类是这个村子的村民,但绝不是它唯一的主人。每棵树都是一个生命,每根草都是我们的同伴,每朵花都是我们的朋友。没有生命是枯萎的,没有同伴是寂寞的,没有朋友是孤独的。所以,趁现在我们还没有碰触到大自然的底线,好好珍视它吧。让天重新变蓝,让水重新变清,让我们离底线越来越远!

底线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提纲【五】

有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反面理解,可以这样子说:“哪个皇帝老子要是越过了农民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底线,他就会得到农民式的报复——农民起义。”

中国农民生存需求的底线,说白点,就是吃得饱,穿得暖,有田耕,无战祸。或许正是这样的底线,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基本形象:朴实但不失冒进。

中国农民心中构筑起如此简单的一道底线,与脚下的土地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生存在这片沃土之上,脚下是厚实的大地,踩上去,心里面才踏实。有了土地,春耕秋收,养蚕缫丝,生活过得充实。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安于现状的倾向,于是就在心里构筑起了一道这样的底线。他们也不想住上那琼楼玉宇,总觉在那脚下虚空,心里不踏实。总之,打个比方,中国农民和农村里的牛差不多,朴实!不要仙露琼浆,只求填饱肚子,不求亭台楼阁,只要环堵遮风。

但是,虽然牛脚下踏着厚实的大地,可它头上还有一对角。当它们的生存底线被越过时,也会奋起反抗。中国的一部封建史,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民的斗争史。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归根结底,就是农民的生存底线被彻底地击破了。从秦始皇暴政,徭役苛重,引发大泽乡起义;到崇祯无道,佞臣当权,被闯王直捣黄龙;到清廷无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最终太平天国与其分庭抗礼达14年之久。哪一次不是因为农民们吃不饱,穿不暖,无田耕,还要服徭役,家破人亡而引起的?农民的底线一旦被击破,就犹如大江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洪流遇滩,飞流直下,不挣个鱼网破不罢休。反正自个儿活着也没啥好日子,怎么就认命那些皇帝老爷儿天生好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冒进!

其实,人好比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程度就好比人心中的底线,只有在这个范围内,弹簧才是完好的。人们方能安身立命,维护自尊。适当的压一下,不会有问题,但如果超过了这一限度,则会带来巨大的反冲。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是皇帝老儿和农民们花了几千年时间,从火里里得到的啊!

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呵,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盯着脚下的土地,几千年了还是那么热衷的眼神,那毕竟是他们的底线所在呀!背上的天,不要作对就好了。而如今,这天是风调雨顺的,农民们,嘿!心里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