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读书记忆作文(回忆以前读书的作文)

读书记忆作文(回忆以前读书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24 11:41:06
读书记忆作文(回忆以前读书的作文)

读书记忆作文【一】

友谊需要滋养。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友谊是很贪婪的,绝不会满足于餐风饮露。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友谊必须述说,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交谈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倾听的时分全神贯注。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唯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读书收获:

毕淑敏的文字,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意。她擅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一连串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更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和思考。这个假期书看得不多,但收获却不少。读毕淑敏的文字,就好像在和最亲密的好友聊天,亲切自然,又好像和智者谈话,受益良多。

经历了这次心灵的长途跋涉,更让我感触到人要为自己活着,要活得坦荡,活的潇洒,羡慕别人是没有用的。生活不是连续剧,它不会在该浪漫的时候,就响起煽情的音乐;它不会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就正好出现一个陌生的肩膀给你依靠;它不会在这样需要温柔和甜蜜的时刻,就打翻一杯浓浓的.蜂蜜。

它永远有它猜不透的剧情。

和那个创造它的,残酷的编剧。

伤口要自己愈合,剩下的路,必须爬起来再走。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命题。

我们永远都在崇拜着那些闪闪发光的人。

我们永远觉得他们像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用强大而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世界。

但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样的代价,去换来了闪亮的人生。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雨。每个人都会失去,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公平,人生并不像商品一样,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付出甚至超过收获的代价。而要想不被自己打倒,就是要砥砺心志,是自己的心和力量更强大。正如强者和弱者对待欺骗的态度。后者害怕被欺骗,因为他们很软弱,只能臣服在命运的脚下,被动地选择着自己的人生。而强者根本就不屑于欺骗。因为他们足够强大,强大到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外物是非,无论虚假与真相,都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和原则。我们要学会造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做情绪的主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因为爱怕孤单;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学会感恩,因为父母的期待,只要我们多在细微处关心;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幸福,用拥抱阳光的双手去感触幸福,用充满回忆的心灵去接纳幸福,用美丽淡然的微笑去迎接幸福,因为幸福就在平凡的点滴中;我们要记住爱,记住时光,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哪怕一无所有,因为有记忆,我们就不孤单;我们应该支配习惯,而绝不能让习惯支配我们,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去掉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圆满的人格就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少了一足,鼎就必然立不成:人生在世,当求自身的圆满,即求真、善、美。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这三者支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这就是我的收获。

人生一世,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朋友。

读书记忆作文【二】

认识史铁生一晃已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从《今天》上读到他的《午间半小时》,我喜欢得不得了。小说中传达出的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在那个空话连篇的时代罕有的那种朴实的文字,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终于在紫竹院落的草坪上见到了他。那时的聚会还不那么合法,可是他还是摇着轮椅来了,见到他让我钦佩而感动,我不由得走过去推起了他的轮椅。

我一直喜欢他的作品,无论是《病隙碎笔》还是《务虚笔记》,他写的文字从生命的感悟出发,书写人灵魂深处的颤动,叫人无法不去思考。我把史铁生的文字看成是当代文坛的珠峰。而三四年前,在轮椅上坐了30个年头的铁生,又面临新的灾难———双肾功能衰竭,他必须靠液透析维持生命。想出他书的出版社太多了,而他惜墨如金。作为编辑我的亦不例外,但一直不好意思开口。今年春天,我试着给他的夫人打了电话,没想到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能编辑他的新作我十分兴奋。

拿到稿子我一气读完,太绝了!刚巧北京出版社打算上马推一个《人生中国》项目,这是一套以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和命运为主题的丛书。或许百姓的生活并不惊天动地,不那么辉煌磅礴,但每一个个体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人生中国丛书》要将这些笑容和泪水印进书页,让读者从中感知民族、历史、人生、价值。以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为旗,这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这本书非常能体现《人生中国丛书》的出版理念。书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生故事,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讲述传达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与独到感受。这部书稿通篇描写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的生活经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当代文坛大作家在为草民写史作传。这部书并不厚,只有十来万字,但是史铁生的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在对往事娓娓道来的回忆之中,有一种对命运诗意的把握。作者写了我的幼儿园,写了二姥姥,写了院里的邻居小姑娘珊珊,写了老家,写了看电影……正如这套丛书的主旨所表明的那样:真实往往比虚构更离奇更有力,平民往往比名人更真实更亲切。通过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这些凡人小事使人得到一种良知的启迪。

我曾经与史铁生交谈过,他告诉我,写作以生活为基础,可不同于生活。文学关注的是人的位置、人的处境。《记忆与印象》不是一本仅仅讲述成长经历、生命过程的书。记忆是一架过滤器,过滤了浮泛的不值得回味的昨天,记住了那些让生命升华的苦难、欢乐、点滴的没齿难忘,留下了经过心灵过滤的难忘的印象。

在写作面前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他自由的心魄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生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他的思考既执著又开阔,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作品充实而完整。史铁生的小说,或多或少都有些寓言的意思。他早期坐轮椅还不久的时候,小说还多是描写具体的生活经验:写街道手工作坊的《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写知识青年下放农村生活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等等。随着坐轮椅的时间增长,离开自由行动的日子越远,史铁生的小说越变得抽象,思想的涵量增加,比如《命若琴弦》,比如《务虚笔记》。这些与具体人和事疏淡了关系的小说,显现出他逐渐脱离外部的生活,而进入内心,在寻找新的超越。

正如王安忆在一篇关于史铁生的文章中所说:不会有事物能够向四面八方发展,任何事物都只可能以一种秩序存在着。纵然是无中生有的,它一旦生出,便也有了自己的生命秩序。这隐在虚无之中的基因图谱,就是史铁生要去寻找出来的。

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就用思想做脚,往内心走去,越行越远。他渐渐进入一种冥思的生活。对这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他不是以感官接触,而是用认识,用认识接近,感受,形成自己的印象。他不断追寻新的超越,与其他作家相比,甚至更高程度地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谦和、平实而顽强的轮椅作家,他用笔在灵魂的深邃之处引领我们。

读书记忆作文【三】

又是一年夏来到,荷花绽放,争奇斗艳。回首望过童年的道路发现那脚印是多么的美好。今朝,六月一日,把以前的相册重翻,发现那个女孩的脸上充溢着幸福的微笑。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从一个什么也不懂得朦朦胧胧的刚入学的小女孩,走到一个即将告别小学接受一个新的环境的少女,六年的风风雨雨,六年那些同窗的挚友,我们曾一同走过成长的道路……

六·一,那个六年前小女孩的最快乐的日子,那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站在万众夺目的舞台上,表演大家喜欢的节目,带给大家一丝丝欢乐,心中总是那么的快乐;六·一,那个六年后的女孩的悲伤的.代名词。六一,过去了。童年,过去了,真的过去了。那就允许我在这最后童年的相片上,留下一笔吧,我的最后一个六一,我应该怎样形容你呢?

童年,我那心动的回忆,这一路上,有风沙、有花朵、有坎坷、有追求。童年,还没来得及给你说一声“再见”,你就这样悄然无声的溜走了。

前方的道路很远,童年,在以后的路上,我还可以看到你的影子吗?你坚定的回答:“会,一定会,只要你保留着童年,心动的回忆,我就永远呆在你的身边。”

我笑了,真的吗?只要温存那心动的回忆——童年,你就永远不会走,对吗?并请再允许我摸摸那陪伴了我六年的围墙;陪伴了我六年的教室;陪伴了我六年的讲台……

走在学校内,突然发觉以前觉得很低的学弟学妹,时间的流逝后,他们都长高了,可以到我们腰那里了,突然,心中酸酸的,是啊,时间带走了许多,岁月不饶人。但是,坚信:我们的回忆,是时间永远都带不走的。

转眼间,六·一又到了,学校依旧是打雷下雨绝不变的艺术演出,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坐到了聚英广场的最后,看着台上学弟学妹们那灿烂的笑脸,聚精会神的表演,仿佛回到了六年前,我们刚入学的时候。那些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自由自在的玩耍的日子……

可是,那只是一场梦而已,梦醒后,现实比梦中残酷得多,时间不能倒流,注定会离开这个与我共同成长6年的母校。

既然已经知道了事实的残酷,那就用微笑面对,只有失去旧的,才会得到新的,放心,童年,我会永远把那心动的回忆放入内心的最深处,以后的道路便不会再寒冷,因为,那是心动的回忆……

最后一声告别,希望你可以接受:“再见,我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再见,我永远不回忘记的童年。”心动的回忆,永远温存你……

读书记忆作文【四】

记得在我6岁的时候,那时我才刚刚步入一年级的教室,一切感觉是那么快乐!一开学,爸爸看到我那么爱护那些宝贝的书,就送了我一个书皮。书皮上映着两只可爱的小猫,我当时看了非常高兴,赶紧把它包在心爱的书上。可是过了不久,书皮渐渐有些旧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我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烫扁。我灵机一动,心想∶“咦?妈妈平时不是老拿这个拿来烫衣服,每次烫完以后,原本皱吧吧的衣服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子变得平整极了。干脆我把这个宝贝玩意拿来烫烫书皮,”于是,自作聪明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烫斗,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烫书皮。可是烫着烫着,我突然发现书皮上的小猫不见了,只留下两个黑洞。

我急了,赶紧叫来妈妈,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书皮上的小猫不见了,怎么办?”妈妈看了看烫斗,又看了看书皮上的黑洞,哭笑不得地对我说∶“倩倩,小猫之所以不见,是因为书皮是塑料做的,你一拿烫斗烫,小猫不就融化了吗?哈哈!要记得别在干这样的傻事咯!”我的脸红得像个苹果,点了点头!

回忆童年,也许需要许多事来记叙,因为它们将会永远刻在你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童年就像是一包调味料,把你的内心世界调得多滋多彩;又像是一种美好的信仰,让它成为自己前进的步伐;童年,又或许是一个摇篮,把我们的生活摇得多滋多彩!童年,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每一种滋味,都令人难忘!这是我对童年的理解,你呢?

读书记忆作文【五】

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的等待着我。

生命的开端最为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得忽然,你就进入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边连接出一个现实世界。

——《记忆与印象》

对于人生的叩问,对生的探索,对日夜的把握,史铁生作为导游引领我们接触人生的真谛,以其独到的眼光将人生解剖。

有时,我会感觉他是一个老子学者,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两位大家不经意的交集,是真理的汇聚,抑或是如同我起初的猜想呢?无法深究,但我们却了然史铁生对人生的一种整体的把握!

生如夏花之绚烂,若秋叶之静美,,似乎成为我们对生的普遍看法,而史老却告知我们,生与不过取决于观察的距离与角度,如同已暗淡的星星在几千万光年之外的我们眼中仍是璀璨的一颗一样,这不是对于亡的漠然,不是对生存的藐视,更不是对生与的嘲弄,而是一种豁达,无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欢,有何惧!并且从史老中领略到一种,欢畏生的独特独到的剖析,直面亡时,是嘴角的微微上扬,面对生存,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虔诚,一种对生命最为纯真的态度。试想,要是即将离开人世的人如若不笑,何时再笑呢?

轻轻地走,轻轻地来,让我又唤起在心底对徐老的记忆,哦,错了,徐志摩从未衰老,并永远浪漫年轻,即使离开人世,他都是选择一种最为浪漫的方式,他青春永驻!也许轻轻地走,轻轻地来在徐志摩笔下的时候无关生,但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难道不是生与的最为浪漫的方式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曾记得,这是自己记事以来所钟爱并且从未遗落的一句话!它在我心中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追求,一种闲逸与淡泊,足以媲美万贯家财。而在书中看到了一个真实史铁生,一个真真正正淡泊生与宠辱的史铁生,一个看破生的哲人!

生命在每一天中循环,更新,消逝又重生,而每一天又在日与夜的轮回中奔跑,一天中有日夜之分,要是世上有上帝,这大概就是上帝的特意的安排吧!要是人生在世都只是白天那是多么无趣啊!神秘,让人充满遐想的月夜会让多少人因无处寄托思绪而失去生的勇气啊!但是一旦人生仅为黑夜,那大概也不会有我们的存在了吧!生与如同每日的更替,我们似乎并不察觉今天的朝阳和今晚的月亮与昨天的有哪些区别!但我们呢,却了然每天的我们都是新生的我们!每一天就是我们的生命的缩放的生与,每一天我们都在告别与迎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不禁惊叹中国国人的智慧与直觉,因为我们有了一种规律,一种充满诗意的规律,阳刚的白让人充满力量,从而更好的投入生产;神秘的黑,给予了人们遐想的空间,从而更好的休憩。在这中间,我更觉得要是日出而作,月生而息更为浪漫!规律固然让人们在迷茫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并为之遵守执行,然而,规律规范了生活,生活也就规范了人,所以人的天性让人类钟爱黑夜,似乎白昼的任何规则都无法在黑夜中奏效,风花雪月,夜夜笙歌,灯红酒绿都无法在白天驻足,一切一切要等到黑夜的降临才能重获自由,入脱缰之马,坦然而自由,相信每一个喜爱黑夜的人都能在黑夜中找到内心秉持的寄托。

读书记忆作文【六】

傲慢与偏见

所以这是不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傲慢与偏见?

纳博科夫在这本书里的讲述可以说是傲慢的——扉页上印着“献给薇拉”,陈述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妻子薇拉——根本不去讨好“一般的读者”,对“特殊的读者”还要专门跳出来批判一下,直呼“某一位白痴”。我怀着偏见翻开书,却逐渐沉迷在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的叙述中,沉迷在俄国革命前的贵族生活里、在世纪之交的巨变里、在他对蝴蝶的热爱里、他的爱情里、流亡者的生活里……最后读到他对自己孩子的描写时,我几乎确定他是个好人,甚至可以引用他对自己一位家庭男教师的评论——“尽管有一些怪癖,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纯洁、非常正派的人”。

这种傲慢与偏见的关系也让我反思现实中的一些事情。例如,我们是不是偶尔会看不惯某些人,有的人说话的时候夹着各种外语、有的人有洁癖、有的人娘娘腔、有的人不合群、有的人在别人都只步行或坐公交的时候老是有豪车接送……哈,纳博科夫在学校里就是这样的。你去读读他是怎么想的。“有一个老师把脸厌恶地皱成一副怪样子,给我建议说,至少我可以让汽车停在两三个街区之外,这样我的同学就可以不用看见一个穿制服的司机脱帽致意的样子了。好像是学校允许我提着一只老鼠的尾巴到处走,只要我不把它聚在别人的鼻子底下晃悠就行。”我决定以后再也别“看不惯”别人了。“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我才不要做恶女,况且在美女眼中奇怪的是我们这些人……

记忆原本就是美的状态

有一种说法,把对美的描写分成对“美的状态”的描写和对“美的效果”的描写(等我看了那本书再来细说),前者就是丝丝入扣地描述,后者的典范是对海伦美貌的描写(不正面说她的五官是怎样的,而是说饱受战乱之苦的人看到她之后觉得多年战争为了这个女人是值得的),两者中后者是被赞许的。

纳博科夫这本书里,大多都是对“美的状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却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记忆本身就是美的状态,所以对记忆的讲述必然是图景式的。而且这些记忆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再有,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听来在想象中还原图景,从而产生动容。很难想象,用“美的效果”来表现作者酝酿写诗时的所见所想会是什么样,一首拙劣的诗?肯定不会比现在的第十一章更动人。

我惊异于纳博科夫的记忆力,正如他所说,仿佛记忆力知道他后来会失去童年拥有的东西,所以记得非常清楚。我有时怀疑他的讲述中有想象,他也不否认记忆可能有错漏,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为之迷醉。而且他的想象有时让记忆中的事情更迷人,例如多了一些好像是命运使然的联系(如表哥尤里的秋千游戏和亡时的模样),让往事不仅是事实那么单调。一个在听觉和视觉之间有通感的人,也许把那段经历保存在记忆里并讲述出来是他的使命。

无阶级的身份

作者在这本书里好恶分明,却没有明确的阶级立场,他显然为贵族的出身感到自豪,对中产阶级没什么好感,对布尔什维克更是不客气(“布尔什维克是一种特别残酷和彻底的形式——它本身和沙漠中的沙粒一样古老——而根本不是那么多外国观察家认为的那种令人感兴趣的新型的革命实验”),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无阶级”者。

我喜欢作者从自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做出的评论。从他对流亡者思想状况的分析(第十四章第二节)看,我觉得他的感受可以很准很客观。我相信他所好恶的不是具体的政治力量,他爱的应该是母亲那种“全心全意去爱,别的就交给命运”的“简单规则”,憎恶的是“极端愚蠢的亡”。我们的偏见太多了,读读这样的书是很有好处的。

充满哲思又灵巧的语言

我从一开始便喜欢上的作者的语言,我想那是一种充满了哲思却又很灵巧的语言。

举一个有哲思的例子:作者分析男孩子喜欢有轮子的东西的原因(纳博科夫很反感弗洛伊德那一套,称之为“维也纳的冒牌行家”),他分析的结果是,

一切生命的形式都是快速的形式,难怪一个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渴望以最大的空间乐趣填满最短的一段时间……光滑的圆形物体只是用不断的滚动征服太空,而不是为了前进而费力地抬起沉重的肢翼,这神奇的、与通常的信念相悖的状况,必定给了年轻的人类最为有益的震动。

再举一个灵巧又富有韵味的例子,在他描述剑河风景的时候:

时而从开花的树上会有一片花瓣向下飘呀,飘呀,飘呀,怀着看到了无论是崇拜者还是偶然的旁观者都不该看到的景象的古怪感觉,你会看到一眼它那迅速升起——比花瓣飘落更为迅速——与之相会的倒影;并且,一瞬间,你会害怕这一招不灵,那幸运的油不会被点燃,倒影会错过了花瓣,花瓣会独自漂走,但是每一次那精巧的相聚都会发生,有着一个诗人的词语迎合自己的、或读者的回忆时那神奇的精确。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并可以称得上一针见的\'说法,例如作者和妻子带孩子在桥上看火车从下面经过,还有一些别的孩子也在看,他们都非常兴奋,作者的孩子就是高兴地看着,有的孩子却会抓住时机从桥上往火车烟囱里吐口水——

两个儿童中更为正常的,是极其实际地解决掉了朦胧的冥想带来的盲目兴奋的那一个。

另外,我在写《我们仨》的时想过一个问题: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是不是也是一种幸福?这本书穿越了很多联系和巧合,给了我一个答案:

塔玛拉、俄罗斯、逐渐混生进入旧花园中的野生林、我那北国的白桦树和冷杉树、每一次我们从城里回到乡间度假时母亲趴在地上亲吻土地的一幕,(俄文‘我的上帝’)——这些东西有朝一日被命运胡乱得捆在一起扔进了大海,将我和我的童年彻底隔断。不过,我在想,对于更为麻木的命运,对于,譬如说,一种平稳、安全、小城式的、原始而缺乏展望的时间的延续,是不是真有什么值得去称道的。

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在书和书之间、书和实际生活和想法之间发生的联系是多么奇妙!

最后一点抱怨

现在有多少人都只读电子书不读纸质书了?就连我这样极其不适应电子书的人也买了kindle(虽然可能马上就要上闲鱼了)。所以纸质书的市场遭到打击了?那么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奋发有为以摆脱困境吗?为什么从我最近买的一些书来看,无论是排版(这本书的排版很好)还是校对都让人失望极了,外文书的翻译问题更是老生常谈了。

这本书里,如果说诸如“我的搜寻将我带进了冰冷的蓝色河流的边缘处的一片由奶白色的总状花序植物和黑色的桤树构成的茂密的林下灌木丛之中……”这样半句话里有7个“的”字的让人恼火的翻译可以解释为作者在原文中就想造成这种效果的话(反正我也不会去看并且看不懂原文),“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〇四年”这种低级的错误是不是不太可能是作者故意开的玩笑?拜托,上海译文出版社哎。

纸质书,就算是为了我这种“遗老”考虑,也应该在追求精美之前(有腰封真的算不上精美好不好),起码要先做到精确。

读书记忆作文【七】

记忆,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题记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延,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独,无数的历史和无数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独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

史实的足迹,铁般的刚毅,生命的朝气,成就了一个人——史铁生。

他的身体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上,而他的思想是游动的。他坚韧而又顽强地活着,自强而又勤奋地写作,记下患病的点点滴滴,悟出生同一的最高境界。

他依靠记忆修补过往的生命,依靠印象填补记忆。那消逝的钟声,老家,老海棠树,幼儿园,二姥姥,孙姨……那些物,那些事,那些人,是见证自己成长的,是不可以说忘就忘的,因为深植在记忆的土壤中,早已生根发芽。

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留给了世人一份最美的礼物。

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似乎成为我们对生的普遍看法,而史铁生却认为,生与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如同一颗早已熄灭的星星在数十万光年之外的我们的视野中仍度着它的青春时光。这不是对亡的漠然,不是对生命的藐视,更不是对生与的嘲弄,而是一种豁达。直到亡之时,史铁生的嘴角仍微微上扬。面对生存,他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虔诚,一种对生命最为纯真的态度。他以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生与。无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欢,有何惧。

在我看来,地坛是史铁生心中的一种信仰。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也许你会问,这个悲剧的结尾是什么?我想告诉你的是,首先,这不是悲剧,而是秋天;其次,它的结尾是等待亡。

秋风,绝非肃之气,那是一群成长着的魂灵,成长着,由远及近一路壮大。

秋风的行进不可阻挡,逼迫得太阳也收敛了他的宠溺,于是乎草枯叶败落叶萧萧,所有的`躯体都随之枯弱了。万物萧疏,满目凋敞。强大的本能,天赋的才华,旺盛的精力,张狂的与意志,使得灵魂从而凸显出来。

对于史铁生来说,生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