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以梦想为话题初中800字作文)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以梦想为话题初中8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04:18:11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以梦想为话题初中800字作文)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一】

在读完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后,着实给了我不少感受和启发。

从肖川先生的书中我深刻的理解了“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身上的担子是重之又重。肖川先生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可见良好的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呢?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作为教师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是必要的。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轻松自在的学习,并从老师的身上学会为别人付出爱,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尊重每个孩子,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千差万别。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能“一视同仁”,要针对不同的孩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所谓要因材施教。尤其对班里的后进生,我们更要积极地关注他们,了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教育他们。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容许孩子犯错,在不断地改正错误中进步。我们要学会宽容,肖川先生说:“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价值。”后进生们他们犯错的机率要比优生多得多,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宽容他们。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许多老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那可真是难以言说,一旦后进生犯错,他们便会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对待他们,有的甚至会恶语挖苦:“成绩那么差,还每天没事找事,真讨厌。”“你学习怎么不积极呀?好事找不到你,坏事离不开你。”有的还加以拳打脚踢。试想,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得到怎样的教育效果呢?不言而喻。面对学生的犯错,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信任和理解,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教师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相信自己,只有有了自信,他们才会在成长的道路上积极进取。

肖川先生告诉我们:“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作为教育者,让我们带着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孩子们成为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二】

在学校里,学生的心灵在碰撞,作为教师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并带着这种幸福感去学习与生活,迎接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在深思,创造,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感受努力拼搏的过程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可以延续下去的。在面对社会上的压力时,我想他也能在辛苦工作中体验到生活趣味,而不会散失自我。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三】

前几年在第二届东莞市名校长,名教师的培训办开学典礼上,我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讲座。他语言风趣、生动,不时赢得我们的掌声,我们在享受他语言的乐趣中受益不少。

最近在书店里无意中看到了肖川教授撰写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这是他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在他的演绎下,教育理想与信念竟然如此异彩纷呈!激发我们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阅读完这本书后,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书中写到:“《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才,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崇拜,敬仰的份,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

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作者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本书使我体会到在教育上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书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

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熏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四】

请别误会,我不是讲秦牧的散文,我是说,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来去匆匆。他们有的惭愧,有的欣慰;有的懊悔,有的满足;有的垂名青史,有的遗臭万年。就说我脚下站的这一块吧,或许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就在这儿站过,或许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就在这儿站过,当然也很难说秦桧是否在这儿站过。我是说,如今我们又站到了这片土地上,经过历史的一瞬,我们也会离去的。但就是这一瞬,我们该怎样度过呢?

我仿佛听到岳飞、文天祥、毛泽东、周恩来,还有张华、张海迪,古人今人、逝去的和活着的,都在用同一个声音回答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

一定有人说,你说的崇高理想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来回答,他说:“我无法回答得很具体,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即使是最缥缈的,也总是充满生活和泥土的气息。……理想是没有止境的。……个人的一切都不会永葆青春,不能像公共事业那样万古长存。在为实现人类最大幸福的斗争中,要做一名永不掉队的战士,这就是最光荣的任务和最崇高的目标。”

可见,崇高的理想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东西。有人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的理想。”无可否认,这个理想是崇高的.。有人说:“我的理想是到国外去。”但只要加上一个前提:为改变祖国贫困面貌的理想去学习先进技术,那么,这个理想也同样崇高。再比如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所有上台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目前的理想,那就是:要努力争取一等

奖,一等奖不行也要争取二等奖,二等奖不行也要争取三等奖,你们说,这个理想崇高不崇高呢?

我认为,这种理想中包含了一种向上的、奋勇进取的精神,所以它也是崇高的。

只要这个理想是为另一个更崇高理想服务的,那么这个理想也是崇高的。可见,一个人的理想就像梯子一样,有最高一级,还要有第一级、第二级……如果没有这二级,那最高的一级就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目前,理想的阶梯已登到了第一级,就是:振兴中华。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矫健的运动员,几千年在历史的跑道上一直领先,可近几百年来,他落后了,苏美日等国跑到了前面。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有6亿5千万青年,我敢说,这个数字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青年的数目多得多。面对现实,我们该怎么办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朱联忠说:“我们最了解自己,扪心自问,我们这一代是真心热爱祖国的。只要我们还活着,还站立着,还奋斗着,长城,就永远不能蒙上落后的耻辱。6亿5千万,这是个什么样的数字啊,倘若我们每个青年都能站起来振兴自己的祖国,那么它是一个光荣的数字,胜利的保证;倘若我们庸庸碌碌,虚度年华,那么它就是一个耻辱的数字,羞愧的记录。让后人去翻历史吧,他们必将发现,耻辱不属于我们!

与理想有关的作文初中800字【五】

近期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读着他所写的一篇篇美文,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为了避免作业出现错误,任何人不许做题,老师讲了后才做;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欣赏,而不员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吗?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让我看到了教育随笔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种记录教育的形式产生了兴趣。这种对理性世界的感性表现让人在欣赏中华文字之美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专业营养。畅游于此,让人心境开阔,灵感涌动。读此书,必要用心才有所感,有此所感才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