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以作业为题的作文600字)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以作业为题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2-03-07 06:12:50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以作业为题的作文600字)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一】

琦君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赏析】

故乡端午的风俗,母亲包的各种粽子,“我”最爱吃的灰汤粽,还有用灰汤粽治消化不良的民间疗法,给乞丐布施“富贵粽”的场景,苦命的乞讨小姑娘,“我”的同情,母亲的叹息,以及铭记在心的教诲,无可追忆的怅惘,点点滴滴的回忆,是如此有条不紊又感人至深。作者是怎样在这短短的篇幅中传达出这样多的内容呢?千头万绪一脉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线索——家乡的粽子。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线索中逐一展开,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浑厚的情怀: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的母亲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既温馨悲悯又苍凉肃静。这种不蔓不枝的裁剪得益于文章严密的结构,得益于线索的巧妙安排。

【写作训练】

运用一件物品作为线索是记叙文常见的方法,请你也试试写一篇用具体的物品作为线索的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人们的工作劳动对象和工作劳动的结果常常离不开物品,比如巧手的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俭朴的父亲总是骑着那辆旧自行车。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中,比如珍藏回忆的一张照片,老师窗前默默吐香的米兰等。这样的物品就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时的线索。作为线索的物品要在文中反复出现,可以在故事情节中出现,也可以成为人物的一个特定标志,伴随着人物的出现而出现。如《粽子里的乡愁》以“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为线索,粽

子贯穿故事的整个情节。而在电影《佐罗》里总有一个黑色的面具伴随着佐罗每一次英雄行为出现,这个面具增添了英雄的传奇色彩,成了佐罗的标志。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二】

“今天天气真正好……”我哼着小调,迈着欢快的步子,走向温暖的家。一放下书包,我就迫不及待得把好消息告诉妈妈,让妈妈给我一次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放松身心。妈妈不相信会有这等事,连忙打电话询问老师。得到确认后,才满不情愿地放我出去玩。

枕着头,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心情好久没有这么舒畅过。想想昨天,我还在题海中奋战到深夜;想想过去,我还被妈妈那句“作业做好了没有?”而心烦。而现在不同了,这段时间是属于我的,任何人也抢不走它。

看见几个赤着脚丫的小孩子在捉蝌蚪,我的心也随着他们远去,多么想再回到童年啊!我想着,不由自主地拿起罐子,挽起袖子和裤子,慢慢地走向小河。俯下身子,放下瓶子。眼神在水中逗留,手在水中摸索。“哗啦”忽然地,我舀起一些水,几只小蝌蚪还在水中作垂的挣扎呢!看着这些小蝌蚪,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满足感,比吃了蜜还甜。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到罐子里,顺便还舀了一些清水进去。这时,弟弟走来了,又似恳求又似撒娇地问我:“姐姐,你能让我捉蝌蚪吗?我也好想捉啊。求你呢!不然,我就告诉妈妈!”我被他那幅不依不饶的傻样逗乐了,笑着说:“没问题。”弟弟连忙做好准备,走进河里,全神贯注得看着河里的蝌蚪。才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打起了水仗。欢笑声,水声,蝌蚪的摆动声,融在了一起……才一会儿,瓶子里就再也装不下蝌蚪了。我和弟弟坐在石头上,欣赏着“杰作”。忽然,弟弟问:“姐姐,我们把蝌蚪放生了,好吗?”谁会没有怜勉之心呢?我点点头,答应了……

大概这就叫做快乐吧……

也许在以后的繁忙学习中,我还会记得没有作业的这一天,这一天是值得细细体会的……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三】

1.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3.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4.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5.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此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由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线索”。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作业为题的作文500字左右【四】

星期四下午快放学了,全班同学紧张地等待着语文老师的来临。为什么我们会很紧张呢?因为今天数学老师不在,语文老师一定会疯狂地布置作业……

“嗒嗒嗒……”语文老师沉重的皮鞋声传入我们的耳朵,大家神色凝重,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起来。只见语文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来,用和蔼可亲的目交扫视了一下全班,顺手拿起粉笔,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晚上的作业:1、预习第19课。“哈,预习?半个钟头搞定!”2、抄写第十八课《你们想错了》。“啊?!抄写《你们想错了》?不是吧!超长的文章!读也要七八分钟,抄?不可想象!”我紧锁眉头,不禁小声地抗议起来。其他同学受到了我的影响,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文老师听到抗议声,转过身来,微笑着扫视全班,教室里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他又转回去写第三条:3、背诵18课的7、8、9三自然段。“啊!怎么那么多?一夜都不用睡觉了!”我不禁叫了起来,全班39人也跟着我喊了起来。“作业太多了!”“老师今天那根筋不对称了?”“晚上我得熬夜了!”文老师并不生气,看着我们闹,又默默转过身去,写下了我们最怕的一条:4、写一篇作文(450字以上)。“啊啊啊!抗议啊!”我不知哪来的胆子,大声吼叫起来,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有节奏地喊了起来:“抗议!抗议!抗议!……”喊到最后就乱作一团了,有的拍桌子,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站在桌子上,有的用力拍书本,有的则在哇哇乱叫。……总之,教室乱成了一锅粥。

文老师居然还不生气,面带微笑地转过身……轻轻地拿起黑板擦,漫不经心地将所有的作业都擦去了。他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写下:“今天没有作业”六个大字。全班一片寂静,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心里直打鼓:完了,闯祸了!我似乎看到文老师对我们大叫:“不做不做!你们懒好了!期末考试你们怎么能考第一!反正到头来害的不是我!”可是文老师笑着在黑板上加了一个笑脸,然后走了。我乐了,大喊一声“解放了!没有作业!”全班同学也都欢呼了起来,有的抛书,有的拥抱,有的拍桌子……场面不亚于开国大典。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见到谁都想说“今天没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