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听妈妈讲她的童年故事作文)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听妈妈讲她的童年故事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18:29:32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听妈妈讲她的童年故事作文)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一】

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他那宰牛时的动作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因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换一把刀;而更多的厨工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他们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处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极薄的刀锋插入牛骨的间隙,自然显得宽绰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用了19年的刀还像刚磨过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这一席话,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地说:“好啊,我听了您的这番金玉良言,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二】

有一只走丢了的小蝌蚪,努力去找妈妈,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找到和自己外形一样的比自己体积略大的“大蝌蚪”,最后找到了一条水蛇,看来看去,似乎也有长长的尾巴,圆圆的脑袋,于是,她就请水蛇做自己的妈妈,水蛇说,我没有孩子,我可以收养你做自己的孩子,但是,你得听妈妈的话,妈妈让你做的事情你才能做,妈妈不让你做的事情是万万不能碰的,就这样,小蝌蚪高兴的做起了水蛇妈妈的孩子,每天在水里伴着水蛇妈妈嬉戏玩耍,过得很开心很开心,她甚至觉得这辈子拥有妈妈是一件最最幸福的事情,只要天天能陪着妈妈就会很开心很开心,可是直到有一天,它开始在尾巴两侧长出了一对小脚的时候,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它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和妈妈会变得不一样,原本它以为自己会慢慢的长成水蛇妈妈的样子,脑袋会越来越小,尾巴会越来越长,然后它也可以像水蛇妈妈一样在水里游得很快很快,可是现在她看到自己的两只小脚就会感觉自己是个怪物,她很伤心,妈妈安慰她让她忘了自己的那双小脚,努力学着用尾巴往前游总有一天你的尾巴会像妈妈一样变得强劲有力的,于是,她按照妈妈的话去努力的.锻炼自己的尾巴。

有一天,她游到水浅的地方想去看看池塘岸边的沙滩上是什么东西在那里跳动,这一看啊,小蝌蚪不由得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跟自己长得很像的家伙在那里努力的练习跳跃,于是它大叫“喂,你是谁呀,你在干吗?你为什么不呆在水里,妈妈告诉我陆地上很危险的?”于是那家伙停住了跳跃,回过头来对她说,“嗨,小妹妹,我和你原来一样哦,只是现在你看看我的尾巴已经没有了,是时候回到陆地上了,我们本来就应该一天天长大然后把自己的大腿锻炼得强劲有力呀,然后才能跳起来捕捉得到食物哦,快点上岸跟我一起锻炼吧”\"可是我妈妈告诉我应该努力锻炼自己的尾巴呀,为什么你妈妈会告诉你应该锻炼大腿呢\"小蝌蚪看看自己垂直在尾巴两侧绵软的小腿,带着疑惑的眼神,这时候岸边爬来了一只绿色的青蛙,岸边的小东西笨拙的跳到青蛙脚边,兴奋的喊着“妈妈,妈妈”这时候,小蝌蚪就在心里嘀咕道,这哪是它的妈妈呀,你看这两个长得一点都不像彼此,它肯定弄错了,于是它郁郁的游回去找自己的水蛇妈妈,看到水蛇妈妈,它立马高兴得忘掉了那两条多余的腿还有那岸边的两个奇怪的东西。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小蝌蚪慢慢的长大,小尾巴因为自己的努力锻炼也比以前更加强健,而那两条小腿由于一直忘在脑后还是软绵绵的拖在身后,它也懒得理睬,因为她相信她就是水蛇妈妈的孩子,她总有一天会变得像水蛇妈妈一样优美,它天天在水蛇妈妈身边认真仔细的观察着水蛇妈妈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并跟着水蛇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练习着,可是不管怎样她还是经常被水蛇妈妈甩在了脑后,她始终跟不动妈妈的速度,但是她也从来没有怀疑水蛇妈妈让她锻炼自己的尾巴的那番话,当然她也早已忘记了自己在岸边看到的两只小跳跳了。

日子就这样又过了一岁,水蛇妈妈开始带着小蝌蚪觅食,每当水蛇妈妈看到空中的飞虫贴着水面飞行的时候,水蛇妈妈就会放缓速度,慢慢的靠近,然后把身子慢慢收起来静待时机,瞄准了虫子突然像离弦的箭一样蹿出去一口就把虫子吞进了肚子里,小蝌蚪看着这一切,显得羡慕而又渴望,她多么希望有一天她能像水蛇妈妈一样动作敏捷呀,只是锻炼了这么久也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步,脑袋也还是那么大,一点也没有变小,但她相信妈妈的话,只要按照妈妈说的去做她总有一天会变成妈妈的样子。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年,一切都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的是水蛇妈妈变老了,速度也比以前慢了,所以觅食失手的事情时有发生,小蝌蚪虽然长大了些,脑袋也有些变化了,可是不是变得和妈妈一样小而是变得比以前更大,皮肤也由黑色变成了绿色,前面又长出了两条小腿,现在它有了四只无力而又“多余”的腿,尾巴也比以前大了一点点,可是这些变化却没能让她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反由于这些变化,她反而越来越慢了,以至于到现在她还是不能让自己每天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觅得足以填饱自己肚子的食物。

这一天,小蝌蚪尾随着一只蚊子游到了岸边,她学着妈妈的样子,等待合适的时机下口,突然岸边跳起一只青蛙,舌头一伸,蚊子就这样被青蛙卷进了自己的肚里,小蝌蚪吓了一跳,这家伙为啥和自己长得这么像,但是她为什么又这么奇怪,她的四肢那么发达,她没有尾巴,而且她的舌头还那么长,可是可是,她绿绿的皮肤和自己完全一样,还有她那两个凸出来的圆眼睛似乎也和自己一样呢,这一刻,她完全没有因为这只青蛙抢走了自己即将到嘴的美食而愤怒,反而因为这些内心的疑惑而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

又过了一个季节,妈妈的动作越来越笨拙了,可是小蝌蚪还没有学会熟练的觅食本领,这一天妈妈和自己忙活了一天,可是收获相当惨淡,妈妈突然叹了一口气对小蝌蚪说,你看看你,跟我学了这么多年的本领,也长得这么强壮,为什么还是不能像我年轻时一样觅食呢,你是不是偷懒了,所以学了这么些年的本领也还是原地踏步,小蝌蚪惭愧的哭了,这时候她想到了多年前那个在岸边的小跳跳,想到了前两天抢走自己食物的小青蛙,可是面对失落的妈妈,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眼泪流得越来越汹涌了,而这一切因为在水里,也没有人知道这只可怜的蝌蚪是那么那么的伤心,包括她亲爱的水蛇妈妈……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三】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四】

据史料记载,圣诞老人的原型是公元4世纪的圣尼古拉,他是米拉(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有一种传说认为在他十多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

圣尼古拉生来就是个慷慨正直的人,尤其喜爱孩子,还很关心穷苦人,给穷人家里送去各种礼物、钱以及其他有用的物品。他一般都是在夜里秘密地做这些事,这样就没人知道,因为他并不想获得什么赞颂,只是想帮助别人。很快,他就因自己的慷慨而广为人知。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五】

露西爬上高高的云梯,拿着云朵做的抹布给星星洗澡。

她将白云抹布浸入水里,拧干,再小心地擦掉星星上的灰尘。星星变得很亮,露西的眼睛也亮亮的。

妈妈说过,擦亮一百颗星就够了,但一定要小心,不能把星星碰掉了。

“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擦亮一颗星真是不容易呢,露西数着数着,觉得自己的胳膊重得快抬不起来了。

这时,一串婉转悠扬的笛声飘了过来,直往露西的耳朵里钻。真好听!那曲子就像一股清凌凌的山泉,流进了露西的心里,露西越擦越慢,渐渐的,她入了迷,攥着星星的手,什幺,时候松开了也不知道。

手心里的那颗星滑了下去,嗖地一下,拖着长长的尾巴,向地面坠去!

糟了!露西心里一惊,追了下去。

快点儿!快点儿!

露西的运气真是坏透了,那颗亮晶晶的星星,飞得好快,一眨眼就不见了!上哪儿去找呢?

草地上,笛声停了下来,接着,响起了一声惊呼:“奶奶!您看!好像是一颗星星呢!”星星落到了吹笛子的小兔子怀里。

“没错,这是一颗货真价实的星星!”

露西循着声音飞过来。

兔子奶奶还在说着:“安迪啊!把星星挂在洞顶,你就不用每晚都出来了。你不知道,每次你要在星光下吹笛子,奶奶有多担心呢!”

“嗯,奶奶,咱们这就去挂起来”那只叫安迪的兔子说。

“等一等!”露西急了,张嘴就喊。

“快,快到洞里去,危险!”兔子奶奶猛地一推安迪身下的轮椅,转过身来,用身子堵住了洞口。

露西愣了愣,她突然知道该怎幺做了,她摊开双臂说:“别怕,我不是猎人。我很喜欢听安迪的笛声。这抹布,可以把星星擦得很亮、很亮……”

小兔子安迪听了,显得很兴奋,它对露西说:“我也可以帮星星洗澡吗?”露西高兴的点点头,于是,她们俩一起爬上云梯为星星洗澡,这次,她们齐心协力,很快就擦够了一百颗星星。

这下好了,星星被擦得亮晶晶的,天空也更加明亮起来。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六】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七】

中午,小狐狸舒舒服服地洗完澡,躺在河滩上休息。他的家就在离小河不远的土洞里。

“来,宝贝儿,爸爸带回好东西来了。一狐狸爸爸从肩头放下一只竹篓,“好好看着,我去拾些柴草来做饭吃。一说完走了。

“放心好了,爸爸。”小狐狸一屁股坐到了竹篓上,忽然,竹篓发出响声:“三个咕噜噜,吹号又敲鼓……”小狐狸感到很奇怪,问:“咦I什么叫?”

“想知什么叫,打开篓盖就知道。”竹篓回答。

小狐狸听了忍不住就打开了篓盖,还没等看,“扑腾!”一条大鱼蹦了出来。小狐狸赶紧去捉,可大鱼蹦进河里游走了,小狐狸只好又坐回到竹篓上。这时竹篓又响了起来:“两个咕噜噜,篓里烤红薯。”小狐狸感到很奇怪,

又问:“咦?又是什么叫?”

竹篓回答说:“想知什么叫,打开篓盖就知道。”

小狐狸听了把嘴一撅,说:“哼,一开篓盖你们就蹦进河里游走了。”

“不游不游不会游,谁说谎是只小蜗牛。”竹篓大声嚷着。

小狐狸放心了,他打开篓盖刚要看,“扑棱l”竹篓里飞出一只鸟,小狐狸急忙想去捉,可鸟儿在空中叫了两声飞走了。没办法,小狐狸只好又回到竹篓上坐下,可竹篓又响起来了:“一个咕噜噜,爱看小人书。”

“看小人书?”小狐狸忍不住地又跳了下来:“咦!还有什么在叫?”

“要知什么叫,打开篓盖就知道。”竹篓说。

“这次我可不上当了。”小狐狸撅着嘴说,“打开篓盖,你不是游走就是飞走了。”

“不会游水不会飞,骗你变只小乌龟。”

“那你会干什么?”小狐狸问。

竹篓回答说:“咕噜噜的魔术不是吹,能变出柴草一大堆。”小狐狸一听高兴极了,“那太好了,我爸爸就不用去拾柴草了。”说着,他急忙打开篓盖看,“扑腾”一声,里面跳出一只灰兔,灰兔笑着说了声:“再见,好奇的小狐狸。”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河滩上只剩下了好奇的小狐狸和那只空竹篓。

妈妈的三个小故事作文【八】

孔子的学生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旅游。他在返回晋国经过汉水南边时,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给菜园里的蔬菜浇水。那位老人挖了一条渠道,一直通到井边。老人抱着一个大水罐,从井里汲水。水沿着渠道一直流到菜园子里。他不停地用水罐汲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虽然他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工效却很低。

于是,子贡走过去对老人说:“老人家,现在有一种机械,用它来浇地,一天可以浇一百畦呢,用不着费很大的力气但工效却很高,您不想使用它吗?”

浇水的老人抬起头,看了看子贡说:“你说的是什么东西?”

子贡十分认真地对老人说:“将木头砍凿加工,做成一种机械,让它的后面重,前面轻,用它来提水,就像把水从井里连续不断地抽吸出来一样,水流得很快,哗哗地卷起的浪花简直像开水翻滚一样。这种机械名字叫做橰(gao。”

浇水的老人听了子贡的话却愤愤然变了脸色。他不以为然地讥笑说:“我听师傅说过,世上如果有取巧的机械,就一定会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有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一定会有投机取巧的思想。一个人一旦有了投机取巧的思想,就会丧失纯洁的做人的美德;丧失了纯洁的美德,人就会性情反常;而一个人要是性情反常的话,他就会和社会、自然不合拍,成为一个与天地自然社会不相容的人。你所说的那一种机械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我觉得使用它,就是在于投机取巧的事,而做投机取巧的.事是很可耻的。”

子贡听了这个老人的一番话,像自己做了什么错事一样,难为情地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个抱瓮老人所说的一番道理,看起来有一些逻辑推理的正确性,然而他在机械效用上借题发挥,把刁钻、险恶与机敏、智慧混为一谈的做法则是错误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新事物面前抱残守缺的人,做起事来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还会被后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