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调皮的小孩变成乖巧的小男孩作文)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调皮的小孩变成乖巧的小男孩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19:17:24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调皮的小孩变成乖巧的小男孩作文)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一】

《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云南边区基层派出法庭的一个法官和两个书记员牵着一匹挂着国徽的老马行走于云南各寨开庭的故事。整部电影都用纪实的镜头语言记述中国司法发展改革过程中的一段段平凡简单的事。没有夸张豪华的场面,没有出神入化的特技效果,没有大牌人气演员……但正是因为这么简单平凡,这么亲切真实,才能让我们好像身临其境的随着那马背上的国徽颠簸的走过那段旅程。

观看这部电影后,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特别是对于基层派出法庭与我国法院组织体系的关系;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我国的法律法规的冲突;国徽的价值;法官的形象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让我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观看电影后就个别司法方面的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但其实,影片还有很多让人感触很多的地方,例如只有老冯才能代替老祖宗牵走本家的猪和当老葛得知老冯“送”他一头小猪时不无荣幸感地冲着村民喊“冯法官给我送了头猪”等等都体现了边远山区的人们虽然没有完整的法律意思,但他们都承认法律的威严,法官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又如小女孩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就为了给冯法官送去几个枣,也体现了山区人民的淳朴和对老冯的谢意。……

这部电影虽已观看完了,但它所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和思考却盘旋在我们的脑海中,一直一直的盘旋着……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二】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反应是我国现代司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描绘的大体是二十一世纪的头几年。[ 电影中所出现的鸡头寨,鸡肚寨和鸡尾寨,均位于我国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附近。宁蒗以小凉山区为主体,县城在大兴镇,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鸡头寨位于翠玉乡、红旗乡和红桥乡一带,是父系摩梭人和普米人聚集区。鸡肚寨在永宁乡泸沽湖坝区,是母系摩梭人的集聚区。在其他地区则是以彝族为主体,汉、傈僳等多民族的融合区,可推测鸡尾寨在永宁乡偏西或以北。]宁蒗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明和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

电影中前两个案件是在普米族人中发生的:一在于案件中出现了明确的妯娌关系,摩梭人中有情侣关系而无婚姻关系,更无妯娌关系;二是普米人的服饰特点是好穿羊皮坎肩。根据电影的情节描述,中间两个案件是在母系摩梭人地区发生的;最后的几个案件则是在彝族区发生的。因此,老冯等一行人是从大兴镇出发,自南而北(大致图示中橘红色箭头)先后途径了普米族区、摩梭人区(母系)和彝族区。在他们一路行程中,出现了一连串的现代司法与原始民俗传统的对撞。

一.乡土司法:当今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生态

三个不同的少数民族代表着当今少数民族地区三种不同的政治生态现象。

普米族有极强的封建传统。1936年前普米人处于高压迫的封建领主制度之下。在1936年反抗土司之后到1949间建国前处于无法治、无法制的状态。即便建国之后,共和国法律的推广也极为有限。长期的人身压迫使这个民族没有基本的法律意识的传统。新获得的自由与权利却让他们在生活的纠葛中不知所措。[ 汉族相比于普米族,大体上,它法律意识传统的来源有三种:一是古代刑、法的典籍和制度;二是儒家的礼制教化和其他门教的思想;三是近代民主运动中的法制新思想。]对于普米一类的民族,历史上唯有剥削和服从,即便刑罚也是随心所欲的,没有将心比心,甚至常见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观念都难以在这里确立。即便今天普米人民当家做主了,也是一窝乱。

电影中出现的摩梭人是母系一支,很具有原始社会的特点和遗风。这种民族的社会特点有两个:宗教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氏族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原始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电影中的宗教为东巴教,原始巫教的一种。],是整个民族团结一起的支柱。宗教的规章典则约束着人民的行为。从心理特征上来说,这是人的崇拜和敬畏而非人的理性和信服。家族中的家长制是氏族安定和谐的纽带,年长祖母为氏族生活的指挥者,甚至出现了氏族内的私法。宗教和氏族这两把锁为摩梭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在这种较为安定的氛围下,很多传统习俗被保留了下来,如婚俗为走婚制等。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彝族的发展也是长期稳定的。饮食上好酒贵羊,婚俗上男方要备马,携礼物迎新娘、泼酒迎亲等。彝族是一个发展较为完善的群体。长期的奴隶制使得他们对身份地位看得极重,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法官(老冯在姚葛眼中是国家的代表)送的猪比一台彩电要有面子。自奴隶制废除后,彝族的自治尝试了多种方式,如早在50年代就成立政务委员会等等。但由此出现的问题就如电影中所说的`“霸权民主主义”。自治下的“村民公约”等与现代司法相抵触。传统遗留下来的离婚财产分配等制度习惯使案件的解决更加复杂。

二.情理之中:消灭还是调和?

少数民族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汉族群体几千年的法制历程。现代司法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吸收借鉴西方法律的成果:刑法、民法等制定已经脱离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根基。少数,这一劣势使得“主流”对他们难以顾及甚至不管不顾。被中原民族能够接纳的法律文化能被少数民族接受么?现代司法的推广是不是在毁灭着文化的多样性?

法律的推广是有必要的。对于没有司法实践甚至完整的政治体制的社会,必须由法律来及时补救。在第一个村寨是最能体现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司法传统使得民族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安定和谐却是他们所期盼的。谁来当调解员?自然是法院的法官和法律。老爷子连着三句喊着“摔得好”,与其说是他对问题解决后的痛快,不如说是他对“法”这个中间人的呼唤。

但对于已经有基本私法和制度的民族,如摩梭等,却出现了这样的难题。民族是安定和谐的,人民乐于这样的体制。面对官法的来势汹汹,要不要打破他们的宁静,取缔这样独特的民族文化呢?传统的民俗礼习(如走婚)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么?道德是法律之母,少数民族的道德是少数民族的法律之母。难以接受的不是乱认父母,而是自下而上地消灭一个民族的道德观。没有的可以补,冲突的可以调和,但是一概抹、一律消灭才是真正违背着法律的精神。

三.马背上的法庭:给我们民族特色的法律

现在的事实是现代与原始正在对撞。可原始不一定是落后。

同汉民族一样,民族的进步不是从背弃根本开始的。将心比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法也可用在少数民族之中。国家在今天的立法中于很大程度上却是做到了尊重民族文化,但我们能不能更开放一些?比如:民族内的法律自治能不能用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法规来解决,能不能在民族间不同种人的冲突时再由官法来裁决?能不能在司法实践中多多考虑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态情况?先进确实会逐渐取代落后,但在无所谓的先进时[ 如,彝族离婚的财产分配方式没有好处么?],能不能宽容一些?

法院不是土司衙门。在少数民族中所进行的司法实践,推广的应是司法的精神而不是司法的形式。法院是一天就可以成立的,但人民的法律思想和境界却是难以一下提高的。崇礼、法制等传统给汉族打下来了好的基底,少数民族却没有。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法律要更加注重他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本质的理解。否则,法庭上的哭闹会不绝于耳,“霸权主义民主”会屡屡出现。

马这种动物很具有民族特色。我想,即便法庭再是权威——在宁蒗,在云南,在少数群体中,法律的实践,也要骑在马背上。不骑在马背上,要不马会被偷走,要不会让牵马人扭伤脚。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三】

在温室中,另一只蜗牛正在低头叹息。

——题记

夜晚。

在昏暗的灯光中一个黑影从无边的黑暗中闪出,离家还有5公里。

我的影子从我的脚下溜出,躺向远方。一步,两步,三步。我的喘息声在黑暗中被无限的放大。离家还有四公里。

心中忽然想起其他的同学,他们一下课就奔向他们父母的汽车,坐进去,把书包往座位一丢,就走了。我的脚步因背上的书本而有些许凌乱。离家还有2公里。

就在我打算像其他的同学把书包往座位一丢一样,把书包往路边的长椅上一丢时,一个地上的黑影闪入了我的眼帘,我收回了我已疲惫不堪的脚步。原来那是一只蜗牛。

那只蜗牛的\'身体不大,也就米粒般大,可它身上的壳,却至少有一粒黄豆那般大。在昏暗的灯光下,它的壳被拉得很长,很大,犹如一座小山压在它小小的身躯上。

它背着重物,看上去却很是精神,缓慢,而又快速的向着一个方向前进。

忽然想起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的话:“蜗牛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动物,它没有翅膀来逃脱陆栖动物的追,它也没有可以掘土的大钳来掘地自保,虽然背着一个巨大而沉重的壳,但如果它抛弃了这个壳,它虽然得到了一时的轻松,但很快就会因为失去了保护而被自然淘汰。”

我把视线又转回那只蜗牛,它还在继续着它缓慢而又快速的前行。

“蜗牛它不能靠自然或是其他动物来保护自己,所以它只能让自己武装起来,以抵抗天敌。”

我默默地注视着蜗牛的一举一动,再想想自己肩上的书包。是啊,不靠天,不靠地,能靠的就只有我们自己。蜗牛壳对于蜗牛来说,确实是一个负担,但在同时,壳也是它自己唯一抵抗天敌的武器。我们亦是如此,在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靠天靠地靠父母,但有时候,我们却只能靠自己。如果把困难比作宝箱,如果我们背起它,却在路途中将其从背上抛下,虽然在一时间会使我们轻松不少,但我们不仅不知道里面未知的宝藏,同时也无法走得更远。但如果我们勇敢地背起它,并不抛弃它,那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宝藏,使我们走得更远,更好。我们不需要靠别人,我们所需要并可以靠的,只有我们背上的自己。

我从地上捡起了那只蜗牛,它立刻缩回了它的壳,我把它向着树林深处丢去,让它融进黑暗。我耸耸肩,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四】

首先:为人父母应该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会把未达成的心愿和未实现的理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这就造成了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当孩子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要求时,用尖锐的话语和跟别的孩子加以对比,无情的打击孩子。当听到和看到别的孩子完成的很好时,就会跟自己的的孩子产生比较,愈发觉得自己孩子不行。就造成了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的思想。这一点在我孩子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孩子的家庭作业一直是我在进行监督和指导,老公很少过问,但是当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时,就先批评一顿,根本谈不上用爱的眼光看待孩子和鼓励,导致了孩子听之任之的态度。当看了卢勤老师的讲座后我跟老公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不断改正和鼓励的\'过程中,转变态度,更加完善自我。卢勤老师在讲座中说到: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就要把孩子看做什么样的人。你把孩子看做重要的人物,孩子就会成为重要的人物。让孩子在充满鼓励,肯定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终究会变成我们心目中的大人物。

其次:要对孩子“舍得”。

舍得的含义很广,我的理解就是舍得让孩子吃苦,舍得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卢勤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我很感动。孩子们要到大草原上游玩,临行前家长都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物品,其中一个小女孩的背包特别大,小女孩比较弱小,背起来非常吃力。

为了鼓舞孩子们,卢老师让孩子对自己说:“太好了,我能行!”孩子们一口同声的说“太好了,我能行!小女孩说完后背起了大大的书包,走在了队伍中。当孩子们从草原上归来,身上被蚊虫叮咬的到处是包。卢老师问孩子们“你还想去吗?”孩子们高兴的说“太好了,下次我还要去。”他们并没有被蚊虫的叮咬和物品的沉重所影响。舍得让孩子去锻炼、磨练、体会快乐和感受生活,学会放手是我们家长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和责任感的第一步。

再次:用心感悟孩子,欣赏孩子,使用和享用孩子。

卢勤老师说的这句话非常好:男孩用来使用,女孩用来享用。不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我们家长都要真心的对孩子的一个行为进行鼓励,表示内心的感动,这就足够了。当男孩子表现出小男子汉时,由衷的夸一句:有儿子跟没儿子就是不一样。当女孩子给你端杯水时,骄傲的说一句:有女儿真好!给孩子一个惊喜,表示对孩子的肯定,这是发挥孩子正能量的前提更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就会开出善良的花朵;播下一棵恶的种子,就会结出仇恨的果实。让我们每个家长都播撒下爱的种子,让它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五】

在温室中,另一只蜗牛正在低头叹息。

——题记

夜晚。

在昏暗的灯光中一个黑影从无边的黑暗中闪出,离家还有5公里。

我的影子从我的脚下溜出 ,躺向远方。一步,两步,三步。我的喘息声在黑暗中被无限的放大。离家还有四公里。

心中忽然想起其他的同学,他们一下课就奔向他们父母的汽车,坐进去,把书包往座位一丢,就走了。我的脚步因背上的书本而有些许凌乱。离家还有2公里。

就在我打算像其他的同学把书包往座位一丢一样,把书包往路边的长椅上一丢时,一个地上的黑影闪入了我的眼帘,我收回了我已疲惫不堪的脚步。原来那是一只蜗牛。

那只蜗牛的.身体不大,也就米粒般大,可它身上的壳,却至少有一粒黄豆那般大。在昏暗的灯光下,它的壳被拉得很长,很大,犹如一座小山压在它小小的身躯上。

它背着重物,看上去却很是精神,缓慢,而又快速的向着一个方向前进。

忽然想起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的话:“蜗牛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动物,它没有翅膀来逃脱陆栖动物的追,它也没有可以掘土的大钳来掘地自保,虽然背着一个巨大而沉重的壳,但如果它抛弃了这个壳,它虽然得到了一时的轻松,但很快就会因为失去了保护而被自然淘汰。”

我把视线又转回那只蜗牛,它还在继续着它缓慢而又快速的前行。

“蜗牛它不能靠自然或是其他动物来保护自己,所以它只能让自己武装起来,以抵抗天敌。”

我默默地注视着蜗牛的一举一动,再想想自己肩上的书包。是啊,不靠天,不靠地,能靠的就只有我们自己。蜗牛壳对于蜗牛来说,确实是一个负担,但在同时,壳也是它自己唯一抵抗天敌的武器。我们亦是如此,在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靠天靠地靠父母,但有时候,我们却只能靠自己。如果把困难比作宝箱,如果我们背起它,却在路途中将其从背上抛下,虽然在一时间会使我们轻松不少,但我们不仅不知道里面未知的宝藏,同时也无法走得更远。但如果我们勇敢地背起它,并不抛弃它,那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宝藏,使我们走得更远,更好。我们不需要靠别人,我们所需要并可以靠的,只有我们背上的自己。

我从地上捡起了那只蜗牛,它立刻缩回了它的壳,我把它向着树林深处丢去,让它融进黑暗。我耸耸肩,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六】

路伯特不仅是个作家,还是个伟大而又细心的父亲。而克里斯汀则是个特别勇敢的妈妈,对于这对平凡的夫妻来说,若菀的丁点进步,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动力。从一开始的束手无策,到若菀慢慢会做选择、会对话、会交朋友、24小时没有发脾气。这对父母倾注给这个特别的孩子太多特别的爱了!想到那些在我儿子两岁时就习以为常的动作能够出现在已经6岁的若菀身上时,由衷地替他们高兴。无法想象在过去的10年间,他们是如何夜以继日地给自己动力,熬过那些曾经绝望的日日夜夜。

若菀生下来是个不幸的孩子,但幸运的是,他有一对那么爱他的`父母,始终在关爱他,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他。在发现若菀的病症后,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远赴蒙古草原、西伯利亚等地,尝试各种治疗方法。除了路伯特和克里斯汀外,还有那么多善良的人在他治疗的路上给予特别的帮助。这些很特别的爱凝聚在一起,让这个一直在孤独中挣扎的孩子慢慢地康复起来。在这个长途跋涉的治疗过程中,路伯特还发现了治疗自闭症的独特良药——借助动物的力量。《马背上的男孩》带给那些拥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一线希望。

读完此书,我立刻想到早几年教过的一个学生,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很不幸,其父母缺乏责任感的养育方式让他患上了自闭症,动不动就发脾气,行为举止顷刻间变成另外一个人。尽管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努力帮助他,但是父母一直不在意的表现,让这个孩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自闭症带来的痛苦。真想马上给他的父母讲讲若菀的故事,希望他们也能改变自己坚持的态度?让孩子早日走出心中的孤独,重归平静的生活。

外婆背上长大的孩子作文【七】

每个孩子接受的教育有四种: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四是自我教育。笔者认真思索了这四种教育的任务、目的、原则、途径等,发觉自我教育是孩子真正走向成功的教育形式。也就是说,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最终应该让孩子能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回归社会,才能展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伟大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认识自我,利用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自我。

首先,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教育是一种平凡之教育,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教育。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都会被其壮美之气势所吸引,但这么美的瀑布却来自于一条平凡的河,宽四五十米,不太深,水中的石头隐约可见,浅水处还有大一点儿的石头裸露出水面。这平静的河没有浪花,没有激流,恬静、安详、温柔、默默无语,使人根本无法将它与雄奇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联系在一起。自我教育就如这平凡的河,它不会像学校教育那样井然有序;也不会像家庭教育那样被父母不断地要求;更不会像社会教育那样,提供丰富的大型场馆、资料。所以自我教育就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每天行为,综合社会多方面信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最终形成一个“最大、最美的瀑布”。

其次,自我教育还让孩子懂得坚持的价值。为了让孩子懂得其价值,我为孩子讲了这样的故事: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我们常常忘记,即使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的大门也绝不会轻易地开启。成功并没有秘诀,但坚持是它的过程。柏拉图的坚持就是自我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