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不跟随世俗作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作文)

不跟随世俗作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9 18:30:54
不跟随世俗作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作文)

不跟随世俗作文【一】

??让世俗束缚了自己的想法

聪明的人会避开世俗而回归自己,愚蠢的人会迎合世俗而迷失自己。

——题记

我们生活在世俗中,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会逆流而走,有些人则追求世俗直到被淹没。也许我们从小到大都会被名誉,职位,世俗眼光等套子一层层包裹住,当我们试图把世俗的套子挣开后,可能会发现反倒被世俗的眼光当做异类。但那又如何,与其天天戴着面具强颜欢笑,那不如挣脱它站在世俗的逆流,活出想活的自己。以淡泊的眼光,以乐观的心态,在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在历史的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做聪明的人,什么叫做愚蠢的人,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

陶渊明,他深居简出我们都明白是因为什么,当时的社会处处笼罩着黑暗与腐朽,官场上弥漫着的铜臭味令人连连作呕,这就是世俗。人人想尽一切办法买官,行贿为的只是过上“安逸”的生活,这就是愚人。陶渊明真的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拥有一种高尚的品性和节操才能让他安心地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却依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时代的智者,世俗束缚不了他的`想法,世俗的暗流也冲不走他的淡泊名利与静享自由。

俗话说“流芳百世,遗臭万年。”如果说陶渊明是流芳百世的最佳代言人,那么指鹿为马的事件便是遗臭万年的最好代表作。

天气晴朗的那天,大臣们疑惑的望着眼前那只所谓的“马”,在听完赵高的描述之后,纷纷鼓掌附和道:“真的一匹百年难遇的千里马啊,好马,果然是好马啊!”一群被世俗蒙蔽双眼的人还在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场大劫,乐滋滋的他们没想到那么用心地去迎合赵高却在不久后的阴天也了,也许他们临前还傻傻地不知道是为什么。

一群人,一群黑暗的人,一群虚伪的人,一群颠倒是非的人。这不正是在昭告天下,迎合世俗与权力,不会是很好的下场。

世俗是一个坏东西,它会束缚我们的思想行为,让我们变成在社会行走的木偶。每个人的高尚都会被自己藏在心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向世俗逆流走去的权利。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世俗的复制品。自己的想法最重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做一个有想法的人,作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人。

别让世俗束缚了自己的想法。

不跟随世俗作文【二】

幸福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那些转瞬即逝的幸福感,总是那么耐人寻味。信心采撷几片馨香,与君共享。

夜深了,静悄悄的,人们都进入了恬美的梦乡,唯独我在与树上的知了作伴,伏在书桌前挥汗如雨,那堆积如小山般的作业,令我烦躁极了!恨不得长出无数双手写那数不胜数的作业。窗外,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一如我烦闷的心。殊不知妈妈还没有睡,默默陪伴着我。这时,小屋的门被轻轻打开,妈妈给我端了杯香醇的奶茶。立刻,小屋里弥漫着奶茶的香味,令人紧绷的神情得到片刻的舒缓。“慢慢写,别着急,妈陪着你。”妈妈轻柔的话语似一缕清风,吹散我心头的阴霾,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

“有考砸了,真没出息。”妈妈在不停地训斥我,”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我羞愧之极,等待着另一场暴风雨。一声清脆的开门声预示着爸爸回来了。”爸,我又考砸了,只得勒八十分。“我忐忑不安地说,脸涨的像一个大苹果。爸爸看看试卷说;”知道这些题为什么错了吗?”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多练练这种题型,下次认真点。”这几句话虽不华丽,但它却像蜜糖版流入我干枯的心田,使我的心灵的到了莫大的安慰。这时,幸福之花在我心中悄然开放,散发着它诱人的芬芳!

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只要我们能够留心生活,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时常打扫心灵的角落,拂去心灵的灰尘,就会诧异的发现,幸福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

不跟随世俗作文【三】

用开餐厅讲故事的方式来写作,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厌恶了职场世俗的年轻人,辞职和一帮生活失意但内心不服气的同龄人开了一家西餐厅,取名YONGZONRE,踌躇满志,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年轻的力量。然而生意一直很差,他们无比沮丧,直到有一天,店里开始出现一个叫Belinda的常客……

Belinda常常和他们闲聊,内容涉及恋爱、婚姻、人际关系、工作方法、商业心理等人生问题,这群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视野逐渐开阔起来,餐厅生意也慢慢步上正轨。Belinda的聊天,仿佛一把心灵的钥匙,开启了这群年轻人与这个世界的和解之门。他们不再一味抵触世俗,盲目追梦,而是渐渐学会把世俗规则当作自我实现的阶梯。

一年之后,关于人生,他们心中仍有许多疑问,但他们不再彷徨。他们已经领悟了从容应对人生问题的艺术,他们有信心去拥抱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用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处世原则,很不错的一本书,里面干货满满,生活需要我们用心,感情经营也需要我们用心对待。

本书是作者苏芩以一个朋友的方式跟我们对话,让我们了解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教了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让我们明白了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一样。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世俗,少走弯路,需要一点套路,也需要明白道理。

生命,永远是一个人的历程! 女人,必须要双重独立,因为,只有经济和精神都独立的女人,才会让自己更强大,更有安全感,切记,安全感永远都是自己给的!

命运,其实是一种生活习惯。当你习惯了怎样的选择,就会遇上怎样的生活。我喜欢创立自己独立的人格,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无论身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到了何种状态,不惊不扰。把一切看透,剥出本质,便会越来越聪明。

即便拥有再恩爱的伴侣,人生也难免有寂寞。所以,你必须要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也学会一个人的生活,工作、读书、交友、冥思……用喜欢的事情丰富独处的时间。即使爱情和婚姻将男女联结,你仍要明白,生命,永远是一个人的`历程。

世俗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尽量避开,用世俗的方法活着,也许能够成为一个不世俗的人。

活着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成长是一辈子需要完成的功课,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珍惜现在珍惜每时每刻都努力生活的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够世俗并不容易,同样也需要你的努力,愿每一个世俗的人都有一个不俗的未来

人只有先俗才不俗,也因为有了对俗世的深刻体会后,一切都不是事了。未来不一定是不俗,但一定要舒服。

生活总会给出一个答案,直到我们学会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活出不俗的自我。

不跟随世俗作文【四】

当我睁开眼时,我看见亲人抱着我,浅吻我额头,这一刻,一股暖暖的风,吹进我心里。我哭了,亲人们却笑了,他们的笑如春天般温暖……

——我很幸福。

上学了,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连落叶也不再忧伤。虽然在这里没有亲人的呵护,却有老师的疼爱;虽然在这里没有玩偶的陪伴,却有同学的微笑。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我很幸福。

从现在起,我已不再是一个孩子了,我是一名青少年,有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我不再需要亲人的溺爱,所以,我开始叛逆。妈妈的唠叨、爸爸的批评,对我已成为负担、压力,但是,我的朋友们一直陪伴着我,不厌其烦地听我诉苦,滔滔不绝地给我讲道理。当我不再愁眉深锁时,我看到朋友们笑了,她们的笑如阳光般灿烂……

——我很幸福。

三、四月的阳光那么温暖,我们共同在阳光下沐浴,闭上眼睛,就是幸福。

七、八月的溪水那么清澈,我们共同在溪水边玩耍,仔细聆听,就是幸福。

九月的落叶那么欢快,我们又共同在林间漫步,张开了双手,就是幸福。

十二月的雪花那么飘逸,我们一起在雪地里奔跑,大声呼唤,就是幸福。

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

给我力量,是你让我变坚强;

不怕受伤,因为有你在身旁。

你就是我逐梦路上最美的太阳。

从今以后,我不会悲伤,因为有幸福伴随着我;我不会孤单,因为有幸福伴随着我。

我的幸福便是我翱翔的翅膀、坚强的力量;我的幸福便是最美的太阳!

不跟随世俗作文【五】

生命中,一定有人陪伴过你,让你觉得十分幸福,十分快乐,然而觉得我绝对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父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的你是最幸福的人。世上最幸福的人莫过于此。

父母的陪伴像水一样没有尽头。就算没有在一起,他们的心也会和你在一起。

小时候父母总是在你身边,总是把心思、精力大部分放在我身上,对我将来也报有很大的希望,想让我用心去学习,家务活从不让我做。都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毛病了。于是我对父母产生了依赖心。而这一依赖心却越来越强。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在呵护关爱中长大的,他人的陪伴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时候会感到寂寞、孤独,一群人陪伴你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充实感,孤独寂寞一下烟消云散了。

陪伴这个字我相信每个人都喜欢、都向往都向往自己的亲人永远在自己身边,不离不弃。被别人陪伴是幸福,陪伴别人是快乐的。

现有我有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的`陪伴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相信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是最幸福的。

都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相信自己、相信父母、相信老师。他们都会帮你,帮助只你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展翅飞翔的蓝天。他们都会在人身之路陪伴你。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是孤立地存在,周围充满了陪伴、有父母的陪伴有。我们感到情亲的温暖与无私;有朋友的陪伴我们感到生活的充实与快乐;有书籍的陪伴我们感到世界的精彩与博大;有困难的陪伴,磨练我们的思想和意志。生活中不能没有陪伴。

不跟随世俗作文【六】

“世俗是指脱离了宗教的状态。世俗,有两种解释:一指民间流行的气习;一指平常、凡庸的人。”(360百科)。这种解释实际上就已包含了前面所指的世俗与世俗人此两个概念。这里需要详细区分的是,在人类社会中对待物质与精神观念上存在着的主流与非主流之区别。

那些修持在寺庙或教堂里不为物欲动摇其修心的僧侣(尼姑)们或修士(修女)们;那些修行在红尘间的修士们;那些醉心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那些热衷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或准科学家们);那些专注于科技创造的发明家们;那些追求真理的哲学家们以及尚未遭物质污染同化的纯真孩童们和保持住自己的成年人们……他们(她们)也是活生生的人类,也需要以物质作为生存基础的社会人,然而,他们(她们)却能做到超然物外地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不变,不为物质所染污和控制。可是,他们(她们)又只是整个人类社会中极小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中的非主流。而认同物质及为物质所同化的群体才是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社会主流——这就是本文所指的世俗社会所在。

正因为有了这些超脱世俗的非主流存在,因此,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世俗化虽然是一种普遍的风俗习惯,但却未能污染到这些只占少数的非主流,他们(她们)不仅抵挡住物质的诱惑和世俗化的`感染,保持了自己本性及坚持做自己;而且也为人间保留了一方圣洁的净土——超脱世俗且回归本性的人性空间。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人为世俗人?这不得不从人降生而拥有了肉体束缚说起,因为身体必须以食物作为能量来维持其活动的正常消耗需要;加上物质对人在生活上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和感官剌激,又是多么容易令人依恋和沉醉;并且人对占有物持有的多寡又是其社会地位的象征,而能够使人感到被尊重的虚荣心满足。因而,人由此便产生了对物质沉迷的依赖甚至是贪婪的——这是形成世俗化的一个最关键环节。

在世俗的世界里存在着这么一条标准:即判断和衡量一切事物之好坏主要在于看其是否具有功利效能。凡是对人在物质生活上有帮助或便利的东西,必定是好的;反之,则为坏的。因而,读书由于间接上对人产生作用,如就业或商贸往来上资金的计算功能等,这样,读书自然是好的。然而,在世俗社会里又会出现读书无用论的情形,因为世俗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就业,而在就业困难的环境里,读书又变得没有什么功利可言,因此读书就成了无用的。特别是读书对发财普遍没有多少效果的社会犹在流行着读书无用论(因为该社会中富裕阶层都是没读过多少书的土豪)。因而,在世俗中不论某富人的财产来源是否正当,世俗人必漾慕之;可是,当该富人破产或因犯法受到法律惩罚时,世俗人又蔑视并厌恶之。因此,在世俗中所演绎着的是一出出对名利的追求、执着、判断和评价的唯物欲戏剧;以占有物多为喜,又以其所占有物少为悲,这就是世俗里的世俗人的人生写照。而整个世俗都是以完全物质化观念来生活和运作,并形成一个以名利为核心的世俗文化来,如崇拜金钱和权力、吹棒权势、拍马屁、蔑视欺凌弱势及争权夺利等。

真正意义上的宗教道场(寺庙或教堂)必独立于世俗之外;虽然寺庙或教堂亦会接受世俗人来此求神拜佛,或为罪恶忏悔或为升官发财等,但是僧侣(尼姑)们或修士(修女)们本身必应是脱离世俗,不为世俗影响和操控的信教徒。如若寺庙或教堂已遭世俗污染和操控,该所谓的宗教道场必然是伪假的宗教道场所在——沦为世俗的一部分,僧侣(尼姑)们或修士(修女)们也会沦为世俗人所在了。

一味追求物质的世俗人虽然于精神上严重匮乏,并且有的在物质方面已非常富有,但是,他们依然孜孜不倦地追逐更多的物质,却无视或完全抛弃对精神的补充和需求。因此说,认同或完全认同物质的人,他所需要的是物质而非精神上的;纵然,其物质非常富足和精神十分匮乏亦好。

虽然物质作为一种工具或低层次的生活基础,对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再重要也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或一个基础层次的低级需要而已。人不可能将工具(身体及物质生活)当作成自己及自己的一切,而将基础层次的低级需要视为人生的全部。要知道,人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本质是精神(本体),人的那个自己是属于精神上的本我,并非你暂时作为寄存的肉体。追求和提升精神境界才是人生内在而真实的唯一目的,这才是自己的真正本质——人生表象的背后真相。人的本体不可能只是仅为了物质生活而生活,把物质当成了自己及生活的一切。例如,世俗人就是将金钱的多寡作为衡量自己及他人的一切,发财了便认为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破产或无资产者则认为是完全没有发展或退步。其实,真实意义上的进步和发展乃指人在精神追求上的进步和提高,如在学习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或对某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或在思想境界上得到了提升等;而一个人金钱的多寡则与这些没有直接的关系,人若要获得某种知识和领悟某一道理,主要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虔诚的信教徒。虽然有些也会重视物质生活,但是,他们只不过是作物质生活当为次要生活内容。他们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神,因为人是神整体的一部分,因而,奉献神是人本质上的一种回归。而那些只是外在形式上信仰宗教的人们,他们拜神的主要目的只是祈求自己及人家的身体健康平安及升官发财,而非将自己奉献给神或与神融合的愿望。因此,形式化的宗教徒是名义上的宗教徒,信仰宗教只不过是他们为了在心理上满足追求名利的寄托,实际上这恰恰是脱离宗教的原宗旨,是世俗化的伪宗教。

适度满足生理需要是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一味追逐和沉迷于物质则是人不正常的事情,这是被物质严重污染的现象和结果;这恰恰又是世俗的本质——人处于扭曲和迷失了自己本性的状态。市侩者在丢失纯真的同时也迷失了自己,成为物质的俘虏和奴隶。世俗就是人们在认同物质并执持物质观念之下形成的唯物及名利之社会风俗习惯,世俗化就是人们主动地接受物质操控的奴隶化社会风气。

超脱世俗就是指人超越人类社会中所流行的完全物质化观念及风俗习惯,不受物质所污染和控制——超然物外。能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和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重大进步的,并非这些占大多数的完全认同物质的世俗化主流群体,反而是那些少数的非主流哲学家(含宗教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们。他们(她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是超越世俗观的,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出了前瞻性的预见和建议。

反世俗化实际上就是反对极端的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力与金钱主义。市侩乃极端功利主义世俗化的典型。这是一种毫无做人原则的“有奶便是娘”、“唯利是图”的处世人生观。反世俗化并非一概否定物质生活,而是在肯定物质生活作为生存基础需求的同时,更注重追求精神上的进步和提升。如果将出世观与入世观、宗教与整个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等进行简单地比作反世俗与世俗,这却是片面的观点。因为在入世观中也存在着反世俗化的,如那些超然物外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及修士们。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只要是去除了多余的礼节和虚伪的应酬,不受物质控制了自身即可。这就是反世俗化的核心。吃饭、睡觉、散步、欣赏音乐、品茶、适度的性及享受美食和美酒等依然是每一个人健康正常的事情,与世俗化及反世俗化概念无关。

所以,无论是超脱世俗或者是反世俗化等都是一种以物质为基础层次的低级生活,而追求更高层次上生活的人生观:以物质生活为辅,精神生活为主的生活方式。在世俗化占主流的世界里,非主流者能够“莲出自污泥而不染”,坚持自己的本色不变,这恰恰证明了非主流们的强大意志和顽高思想境界。

不跟随世俗作文【七】

花,接受凋零;雪接受融化。雨中的我动着车轮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冬日的风刺痛我的衣衫,我如风中残叶一样缓缓前进。孤独,无助刺透了我的心灵,雨水和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或许我明白自己不应该怨天尤人,应该自我反省,但世俗的围墙挡住了我前进的方向,我无法向前。

“公平是相对的”我总这样劝自己,我总试着乐观面对,但这一切的不如意,不顺畅的事使我对命运失去了信心,我开始怀疑“人定胜天”这一真理,我设想人必定不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但社会却你一定离不开某个人,作为生命长河中一个匆匆的一个游客,带着平凡的一切接受不平凡的命运,我犹豫了,我发现我永远跨不过世俗的'围墙,此刻,我的生命失去了意义。

直到有一天,一个平凡的瞬间在我心中留下了精彩的永恒。那是一个平凡的偶遇……

那天下午,我独自一个人在窗前望着窗外连绵不断的雨,感叹着世事的辛酸,那一刻,我的生命正在滴雨,充满缠缠绵绵的忧愁。可能是生活太平凡了,一只黑虫竟引起我的注意,它在桌面上丝毫不动,似乎是受伤了,时间一点点地流逝……终于开始动了,一晃一晃地爬着,它失去了一条腿,但它并不畏惧,它像沙漠里的旅人,勇敢地寻找绿洲;它又像是风雨中的航船,执着地寻找灯塔。最后,它无声无息地走了。

那一刻,我震撼了,我发现它其实并不那么脆弱,它虽平凡,却仍执着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它飞走了,雨也停了,我恭敬地请回清风,请它帮我扫去所有莫名的愤怒。我的心在翻腾,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个体,总是被迫接受着不公平的世俗,总是因害怕世俗的残酷而止步。既然“人生易逝”已成定势,那么只有跨过世俗的围墙。接受世俗的考验,才能让平凡的人生留下不平凡的精彩。

不要因一路风风雨雨而忘却沿途的风景,用不顾一切的“柔光镜”跨过世俗。我们不能改变生命之路,但沿途的风景已经改变,花样的青春就像五线谱,谱出生命的酸甜苦辣,跨过世俗的围墙,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最美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