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作文)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01 21:08:59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作文)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一】

当我再次听到你的消息时,竟然是你的讯。原来早在两年前的一个照面,就已经注定是最后一次。而那时你鲜活美丽,嫩白的皮肤里尽是绽放着青春的美好,我至少还能透过你深邃明亮的瞳孔看到未来,丝毫没有生命将要陨落的讯息。

早在八年前,我已不记得是因为什么我们如此要好,但就是因为这样,第一次专门去买了属于我们三人的专属发夹,你,我,媛媛,虽然你同媛媛是同桌,但总是我俩最为要好,媛媛属于那种上课认真专注在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我们总是一副看起来认真的样子,骨子里却透漏着浓浓的“痞子”个性。例如在那个不允许谈恋爱的年代里,你喜欢一个男生,我替你写过情书;在宿舍不允许两人同铺的日子里,我们偷偷睡在一起,躲进被窝讲话到深夜;在那个不允许女生打扮的初中,我们总是偷偷的买着化妆品,在寝室偷偷臭美着,如果那时我们有手机,那现在一定会留下我们许多许多自恋拍下的照片;我们还在晚自习偷偷溜出学校,你意外跌倒,然后狼狈的又回到教室…这些种种影像,如同幻灯片在我脑海里轮番袭来,此时离你逝世已经几月,但我始终无法相信,你就这样消失,消失在人海里。

你总是一头自然的直发,而我总是一头自然的被同学唤作“方便面”的卷发,有一次一起匆匆洗完头发赶去教室,一位学姐问我们是否去做过头发,还被她赞说我们长得很像,我们相视一笑,她说她是自然直,我说我是自然卷,然后我俩像恋人一样幸福的牵着手去教室,慢慢的消失在那条青涩的石板路上。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天,蓝天白云裸露出最美好的肤色,空气淡淡的,淡橙色老旧砖泥包围着操场的那几堵墙外油菜花开得格外的美,我们透过旧泥砖的缝隙向外张望着,那一片嫣黄翠绿的花如同我们,你用异常平常的声音认真的对我说,向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有一天我们喜欢上了同一个人,我一定会让给你的。我说,如果我们俩真的喜欢同一个人的话,我也会让给你,又或者我们都不要好不好。当然,我同时又用那种意味深长讲道理的个人特质告诉她,将来的事情也说不定吧,电视剧不都有那种好朋友(那是还没有闺蜜这个词)同时喜欢一个男生,然后关系破裂最后绝交的狗情节么。你俨然一笑,或许就当做玩笑,至少那个时候,我们彼此真的认为我们不会喜欢上同一个男生,又或者真是那样,我们都可以放弃,也许在彼此心中都想做主动放弃而成全对方的哪一个。

果不其然,我们真的同时喜欢上了一个人,你告诉了我,但我未曾告诉你,因为对我来说,对于那个男生的喜欢不足以动摇我俩的'关系,所以我选择了沉默。初二的寒假校运会,你告诉我你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告诉那个男生,但你不好意思当面说,然后我俩纠结半天最后就用了那时最前卫的写情书的告白方式。但你心思焦虑又怕他认出你的字迹,无从下笔,所以我成了你的替笔,我用那支黑色签字笔写下了史上第一封情书,内容清丽矜持,透露你对他淡淡的喜欢,但我签下你的名字时,我们都笑了,不知道是因为别扭还是什么,总之我们都笑了。

我已经不记得你用怎样的方式递给他的,但结论是他未做出任何语言和行动上的回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用沉默替代拒绝。但你没有因此同其它暗恋失败的女生一样萎靡不振,反而做出一副拒绝就拒绝吧,无所谓的样子。同那个男生也并没有因此而尴尬,反而显得大方而主动。或许仅仅是喜欢,没有其他,所以很快就忘却了。你总是一副开朗活泼的样子,不似我天性冷漠凉薄。

我们曾经有一首我们共同编就的歌曲,说是歌曲,其实不过是几句而已,我们还响当当的为它取了一个我忘记了的名字,总之歌词大意关乎我们的友谊。我记得它是在上课时我俩偷偷写下的,然后你用那副天生的让我嫉妒羡慕恨的好嗓音唱了出来,并且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它成了我们不时哼唱的流行曲。

也许初中是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年岁,而那时我们都不曾懂得珍惜。那会儿我不多爱说话,很多时候显得羞涩冷漠让人难以靠近。我多次告诉你,好想快点结束这样的生活,快快长大,我憧憬向往过未来的日子,我会忘记初中不愉快的人和事,我想要逃离躲避那些人事,在一个新的地方从新开始。我会蜕变得更好,我不是他们眼中那个羞涩自卑不爱言语不善交际的小女生。而如今,我经历了高中大学并且开始步入社会,我的本质从未改变,因为高中时也想要逃离,大学时也想要逃离,而如今我进入社会才发现,我从未逃离开来,我一直在经历种种的不愉快的人事,但我学会了接受和改变,因为我知道,我逃离了这里,我所向往的那个地方并不比我现在好。重要的是,我发现接受和改变它并不难,虽然使我短暂的痛苦,但它让我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好像我们90后初中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环游世界,吃遍各地的美食,看遍各地的美景。那时天性纯净美好,从未想过我们的共同梦想需要付出和舍弃多少代价才能换来,至少很明确的一点,现在能过上环游世界的90后真是寥寥可数。它成了我们心底的梦想,也许将来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大半个中国我们还是会实现的吧。

我告诉你最想去日本,你却用那无限的爱国精神主义的语气告诉我,去什么日本,人家当年了我们那么多中国人,你的爱国精神去哪里了。我撇撇嘴,不就去个日本吗?然后又用那种向往的眼神告诉她,就想去日本看看,逛逛名店,吃吃美食,然后去赏个樱花什么的,多么美好啊。你说你最想去韩国,看帅哥美女,吃美食淘名衣,一副花痴模样,真心的是韩剧第一代脑残粉。

当我得知你因白病去世的时候,没有显得冲动和惊讶,反而是异常的平静,好像你还会再出现在我面前,后来,我脑袋一片空白的在手机上写下“生有来世,才得今安”,或许我接受了你逝去的消息。

我记得,我们曾在学校操场那块空地边上,埋下了我们用碎纸写下的只言片语,还说多年以后再翻开它,可惜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再次回到母校,那片碎泥土空地已随着经久的操场而翻新,铺上了现代化的塑料胶,那片土地和那些只言片语也都永远的埋在了塑料胶下,我们的回忆,也永远的被埋葬了,可那片天空依旧碧蓝,如同多年前的。

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我想起曾经我们稚嫩而又笃定的约定,曾经怎会想到现在会那么遥远,而现在回忆曾经真的遥远了,就像你之于我,你存在于我无法逾越的天堂,我存在于你无法轮回的人间。亲爱的,愿你安好。你的离开我没有眼泪和伤痛,只有我们曾经的记忆和你永远停留于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我还记得,那些我们曾经在一起的青春碎片,清晰的消失在那片水泥地里…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二】

林清玄

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谈到演戏的心得。

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教师就不像样了。”

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真是比悲剧难呀!”另一位这样答:“那是由于在本质上,人生是个悲剧,真实的痛苦很多,真实的快乐却很少。”

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自己对演戏与人生的看法,得到了两个根本的结论:一是不管电影、电视剧或舞台剧,演流氓、妓女、失败者、邪恶者、落魄者总是容易一些,也可以演得传神,那是因为大家对坏的形象有一种共同的认知,可是对善良的、乐观的人生却没有共同的标准;二是全世界最难演的人,就是那些平顺着过日子,没有什么冲突的人,像教师、公务员、小职员、家庭主妇,因为他们的一生仿佛一开始就是那个样子,结束时也还是那个样子。一个演员感慨地说:“平凡是最难演的呀!”

我们如果把这句话稍做转换,就可以变成“平凡是最难的呀!”或者说“安于平凡是最难的呀!”尤其是当一个人可以选择轰轰烈烈地过日子时,他却选择了平凡;当一个人只要动念就可能获名得利满足时,他却选择了平凡;当一个人位高权重、力能扛鼎时,他毅然选择了平凡。

最难得的是,一个人不论在多么不平凡的情况下,还有平凡之心,知道这世界原是由平凡者所构成,自己的不平凡是多数人安于平凡所造成的结果。

平凡者,就是平顺、安常、知足,平凡人的一生就是平安知足的一生。一个社会格局的开创固然需要很多不凡人物的创造,但一个社会能否持久安定并维持文化的尊严与品格,则需要许多平凡人的默默奉献与牺牲。

每个人青年时代的立志,多是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要做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可是到了后来才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社会里平凡的一分子,没有几个能成为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立大志,而是当我们往大的志向走去时,不管成功或失败,都要知道“平凡最难”!

平凡不只是演员在戏台上最难扮演,在实际人生里也是最难的一种演出。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三】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候就不用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被眼前那一摞摞厚重的书本遮住人生的视野。那样,亲爱的老师们不用埋头在一摞摞卷子里,为我们有意、无意的考次糟糕的成绩而大费头脑,更无需为了让我们能够专心做那么些累人的习题、背诵一些枯燥的教条而大费口舌进行说教。外界的世界是灿烂的、开阔的,蓝天、白云都会那么真切,大可没有必要让书本把整个头脑折磨的迂腐而木讷!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候可以漫山遍野的欣赏花草,观察、记录、思考一些身边的自然景象,感受最真切的.生活。假若可以,每天都可以躲在树荫下,悄悄读几页书,或者与身边的小花小草、天空的小鸟,偶尔玩一些小游戏,不必担心被各学科烦躁的知识所包裹,没有太多空洞的精神说教,更无需为那么些繁琐的试题而累大头脑,整垮身体与意志。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么,亲爱的老师们的主要精力,就不是那么些空洞的理论与推理,有的时间,我们在现实中总结、发现点点滴滴的知识,无需估计这个题会考、那个题不会考而受第一范文网纲的束缚,有的时间,我们每个人可以去发现自己的一点点特长。假如,高考之前就可以获得那些自由,那么就可以找寻一片没有肮脏分数与作弊的纯净学术氛围,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两门课程去认真地咀嚼与揣摩,不必顾忌刁蛮的,专门选择那么些自己不喜欢的问题去考。自己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宰,只要身边有那么一些智慧通达的师长,不是那么些为了谋求个虚荣而违心地强迫大家学习的书匠,从身边指导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道路,多么自由、多么开阔。知识的世界固然繁琐,然而,在自己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简单单。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就没太多的考试压力,对人才的认识也不是以板的分数为标准,那时,我们可以自由的博学,不必在乎会因为对一两科知识的厌烦,而让高考体制抹自己的全部才能。假若可以,知识的疆界就不单单是做数学题、背各种各样繁琐的问题。那时,就可以放开手脚在各种名著里攻读,感受名人的精神生活,而不必被一些钻进习题集的迂腐书生的认识绑架个人的追求,更无需为各种让人不开心的考试而远离自然与生活,进行各种繁琐的训练。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样就没有各种各样的学术论文、职称评审的****现象,老师们无需费尽心思去讨好各级领导,并倾尽一生的去追求各种肮脏的荣誉,他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目光放在让学生获得最有益发展的角度。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了一而再的提高分数,歇斯底里的布置各种各样的作业,那些做法早已让学生厌烦,然而,那些所谓的精神说教者们,还在苦口婆心的唠叨着:不好好儿学习,考不出去,就在家种地吧!然而,看看那些费尽气力、耗尽家中无数资财考出去的,还不是在大城市的一角里,拿着低微的工资享受着“月光族”的贫穷与无奈吗?还有,今天的教师们只是为了考试而教育,又有几人真正深通与遵循教育规律育人?一个高考的体制,让全民都陷入追求高分数的恶性教育循环之中,多么迂腐,多么不智不值呢?

我想生活在没有高考的时代。那时候,就可以学习一些狩猎的基本常识,可以养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学习有趣的耕种知识,更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曾经,那时候的教育天地是多么的开阔呢?然而,即使像今天这样,呆头呆脑的钻进了书本教条的深处,我们依然不能抱怨知识对庸人的捉弄。依然要调整自己的厌烦状态,高呼着:“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四】

说到信仰,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把它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其实,宗教是信仰的一个方面,真正的、广义上的信仰绝不局限于此。全世界大概只有十一二亿人没有信仰,而大多数,集中在中国。那么,何谓信仰?

很多人觉得信仰是一个过于“高大上”的词,其实不是,信仰是一个“生活化”的词汇,很多时候出现在日常的琐事中,始终贯穿着我们的为人。梁漱溟老先生说,人,一生中要思考三个问题;按顺序,不能颠倒。首先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是回归到人与内心的关系。我们思考信仰,其实就在寻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不可避免、回归本真。白岩松被人问及自己的信仰时,他说,他信忠诚、友情、勤奋、家庭……可见,信仰的概念没那么复杂,这个层面上来说,甚至称得上简单;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信仰的需求。唯有信仰,你才不至迷失;知道规矩、底线在哪里,为什么会被感动。信仰,让你有敬、有畏。有了这把隐形的标尺,你才能真正自由、坦荡、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已地活着。陈虻曾说,不要因为走了太远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而信仰的存在,就是使我们能一直保有初心,坚守最初的那份热情与憧憬。

再看现在的这个时代和我们身处的社会。不可否认,物质条件愈来愈好了,可精神上,我们是如此匮乏、可怜、贫穷。20xx年,佛山市的2岁女童小悦悦在被车撞后,15分钟内,多位路人经过,却无一人对肉模糊的悦悦施以援手,人心的`冷漠、对他人苦难的熟视无睹一目了然。还有那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背后也映射出生产者的麻不不仁。在这个无线扩大的掘金时代的唯利是图,我们不禁自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在怀疑的时代,是否还需要信仰?

答案是肯定的。在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帕斯卡尔在《思想录》里写,“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我愿相信,人性本善,只是“万丈红尘深似海”中,不慎迷失。信仰,是我们唯一的救赎。

找回信仰,就从现在开始。可以是宗教类的信仰,也可以不是。它可以神圣且完美,带有万丈光芒,也可以是一些最平凡,又最易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就比如,一种好的品质,一份可以超越一切的感情。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进去,一点点地深入其中、潜心挖掘;我们理应知道,平凡中也能孕育伟大,信仰亦是如此。信仰是一种伫立,了然于心间。白岩松说,有信仰最大的好处就是当你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很踏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

愿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信仰,并且坚守信仰。就像卢新宁在北大的演讲中所言,“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五】

刘墉

到北大去演讲,走在校园里。

“真漂亮,尤其这些大树,真是有乔木之谓也。”我说。

“你到新生入学的时候来看,更有意思,”一个学生接过话,“大树底下全睡了人,老头儿、老太太全有。都是从全国各地陪孩子来念书的。好多父母从乡下来,把攒的那点儿钱全给了孩子,既舍不得住旅馆,又舍不下孩子,干脆就往大树底下一躺。”

“能躺几天呢?下大雨怎么办?”我说。

“是啊,”学生一笑,“而且孩子也不会让他们躺,多丢人哪。说是老的陪小的,但小的能放心吗?总得从宿舍里跑出来看老的,到后来,哪里是他们陪孩子?根本是孩子在陪他们。”

是谁陪谁呢?是我们在牵孩子,还是渐渐地我们老了,不知不觉地把手搭在了孩子的肩上?我们说自己是在陪孩子,也自认为在陪他们,岂不知孩子长大了,早已不是他们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他们。

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作文【六】

俞敏洪

触屏技术是诺基亚第一个发明的,比苹果早很多,但为什么智能手机没从诺基亚出来?因为这与原来的团队基因相抵触,当整个团队已熟悉原有的运作系统,并且可以靠原来那一套拿着很多钱过得很舒服时,你让他们改变非常难。

改变有两点:第一,让人重新动脑子。动脑子不是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而是变革自己和变革正在做的事情,想出新的做法,革自己的命。试问,有多少人在重新动脑子?人的惯性思维是非常严重的。第二,就算意识到要重新动脑子后,行为上能不能改变?这也不太容易。就算个人行为能改过来,当你还有一个团队时,你能不能把整个团队的思维改过来,这依然是件难事。整体的改革必须被绝大多数人接受才能够成功。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可能失去了很多机会,眼看着一批批新生代把你超过去。诺基亚就是这样被超过去的,苹果将来也会这样。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掉,也不愿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这个世界不断在变,但有些东西你不能变。做一件事时,你必须要考虑是否热爱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就只是为了赚钱,最后还能够做得特别成功的。你做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从心底认可,有信念的人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太会轻易放弃。

商业背后是一切人类愿意接受的原则。不要一想到商业,就想到互相欺诈、互相骗钱,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创造价值。只有创业家、企业家越来越多时,中国社会才能真正转型。

我建议大家有几个心态:

第一,不要怕生生,做任何事情只要命不丢就行了。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赤裸裸的`,你怕什么?

第二,缺什么东西就去要,就像看见喜欢的女孩就去追,追不上是你运气不够,但是不追会一辈子后悔。当年,我最不起眼的学生跟我要资源,第一次时,我不回信。可到第五次时,我必须回信,要不然良心过不去。这个世界上95%的事情,只要有勇气和胆量,加上“不要脸”的韧劲就能成功。

第三,紧跟时代,否则不管你做的事情多么牛,多么好,都有可能失败。比如开书店是一个理想,但书店都没有办法经营下去了,它们跟不上这个时代对于新商业模式和新需求的呼应,跟不上就只能退出历史舞台。我现在最担心我跟不上时代,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最后,变革自己。不要指望任何人,能挽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