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2021年临沂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19年临沂中考作文题)

2021年临沂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19年临沂中考作文题)

更新时间:2022-09-09 07:25:15
2021年临沂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19年临沂中考作文题)

2021年临沂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一】

每次读到“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诗时,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株苍老的葡萄藤。葡萄摘完之后,叶子就开始往下掉,从深秋到冬季,葡萄藤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枯瘦的藤虬龙般缠绕着。有时候回去,我就静静地站在它面前。似在欣赏古老的风景,倾听生命的絮语。

曾经,这风景里,这葡萄藤下,还有一个人,一个深爱着我也让我挚爱一生的人——我的奶奶。

那个夏日的午后,我们就坐在碧绿的葡萄架下,温暖的风拂过脸颊。奶奶说,这棵葡萄藤在他的生命里已有10个年头了。在我之前,每年,他总会摘下一串最好的葡萄给爸爸吃。后来,她就把最好的留给我吃。

在那个凉秋时节,我乖乖地坐在屋里,凝望着她,她搬张凳子,站在葡萄架下,微倾着身子左看看,右看看,终于选中了一串,用剪刀去剪,剪好后,用手小心的托着,探下身子走下凳子,将葡萄放入篮中,又站上凳子,去剪另一串。我看着她那每一个细微而又缓慢的动作,终于忍不住走出屋子站在她旁边。她责怪我怎么出来了,会着凉的。我只是微笑,被骂是一种幸福。

又是一年秋天,一场秋雨,把葡萄藤下的葡萄一并打落掉在了地上。奶奶全然不知,她已经生病住院了。爸爸从超市买来了葡萄,让我送去给奶奶,就说是自家结的。

奶奶躺在病床上,惊喜地看着我,我却不敢看她,她瘦了好多。她见到了我手中的葡萄,说:“怎么,家里结葡萄了?”“嗯,爸爸摘了放冰箱里的。”我吞吞吐吐的回答。“你爸也真是的,怎么不等我出院了回去摘?玩一个到手了怎么办?”我的心似乎被堵住了,我怕忍不住,连忙转过身去。“今年的葡萄怎么有点酸啊?一定是多雨吧。”奶奶边吃边说。我的心隐隐作痛。

曾经,且听风吟;曾经,盈满甜蜜;曾经,忍住流泪。

如今,那个人已不在,偶尔回去,唯有那棵葡萄藤依然守在那里。看着它,那些熟悉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思念,涌上心头。

2021年临沂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二】

一个人坐在空空的教室里,此时陪伴我的只是那台似转非转的电扇和一盏迷离的灯。今晨激烈的争吵言犹在耳,窗外肆虐的雨水倾盆而下,实不知回家的路该如何出发。

父亲会来接我吗?怕是不会了吧?今天早上我还将他批评得一无是处,极尽言辞之恶毒。应该是不会来了……

我出神地望着窗外那迷离的烟雨发呆。江南的雨的确如此多娇,似烟,似雾,更似情……回首早晨发生的事,回想以前的种种往事,我的脾气确实暴躁了些,总是叫父母亲不要管我的事,动辄怒火冲天,颇有些九头牛都拉不回的架势。可其实我最害怕的,就是他们真不管我了。也许按可笑的星座书上所说,双子座的人是有点双重性格吧……雨雾突然润湿了我的眼睛。

街旁的路灯似明似灭,远处的楼房若隐若现。这雨,还会停吗?父亲,还会来吗?

记得我三岁时体弱多病,时常突发支气管炎,有时还转化为肺炎。有一天深夜,也是这样迷离的烟雨、缥缈的'凉风、润眼的薄雾。可宁静的夜中总有不宁静的人,我又因患肺炎住院了。躺在病床上,我用似醒非醒、半睁半闭的眼睛看着在病床前坐立不安的父亲,心里感到很踏实很欣慰。而当我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时,发现父亲已伏在病床上睡着了,只有床头的灯还发着微亮的光。

“砰!”教室门突然被推开了,我的思绪被戛然打断。父亲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纵然不高,此刻,我却觉得很高大。

“今天的雨这么大,我来接你回家。走吧。”

透过弥漫着雨雾的镜片,清晰中有点模糊,模糊中又是那么清晰。这声音是如此的沙哑,或许因为刚才一路小跑爬楼的原因,说话声中还夹杂着些许喘息声。那额间,隐约藏着几丝银发,眼角的鱼尾纹越发明显。

父亲老了,我也长大了……车,行在烟雨中。学校,在暮色深处隐去。尽管我的眼睛又一次被雨雾润湿,却仍能看清家中的灯光闪烁。

雨,仍在下着,如同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在这个江南烟雨之城。

2021年临沂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三】

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 度。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 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黑龙江省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水",若从自然界之"水"这个意思层面上去理解,把"水"当成名词,则构思很难出 新;若把"水"理解成形容词,如"这个人很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水"的意思,则其拟题、行文都会很有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意思非常宽泛,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海南省中考话题是"第一次",便应 缩小其内涵,才有利于构思选材,考场作文才能出新出奇。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必须避开众生皆谈、人云亦云的误区,要从自己的.材料库中那 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事、景、物着手。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逆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逆向发 问的。如江西省2001年中考话题"尊重",考生可以提出"何为尊重"、"谁尊重谁"、"为什么要尊重"、"谁可做尊重或被他人尊重的典范"等等问题,这 些都是从正面发问,没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若舍弃"正向",从"逆向"角度思考发问,"为什么谁不尊重谁"、"不尊重他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尊重的 事例或现象有哪些"、"怎样消除不尊重现象"等等,如此这般的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从社会时空、从学校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 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不管写的是话题的"过 去时空"或"未来时空",只要能含蓄、曲折地反映话题的"现实时空",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初三生活", 若一般人可能都会写自己或同龄人的初三生活,若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写爷爷、奶奶的初三生活或几十年以后自己子孙的初三生活,只要合乎情理,则定能让阅 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