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中公申论黑龙江省2024大作文)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中公申论黑龙江省2024大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16:24:41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中公申论黑龙江省2024大作文)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真诚感谢您能阅读我的自荐信,并给我这样一个自我介绍的机会。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我来自贫困山区的贫困家庭,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磨砺出我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的品质。农村的苦我明白,穷了二十年了,可不想再穷下去,要改变生活,不服输。我很喜欢朗法罗的一句话“生活是人生奋斗的战场,到处充满了浴与火光,不要做一只甘受宰割的牛羊,在战斗中要勇往直前,要步伐昂扬”。读书是条出路,能读书再大的苦也能吃。

来到大学,便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很喜欢英语专业,因为我的努力刻苦,所以基础知识扎实,成绩优异。现代社会要求综合性人才,来到大学便多方面培养自己。丰富的社会实践,开阔了我的阅历,认清自己的位置。

通过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我认为自己将来在企业管理方面一定能为雇主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欣闻贵单位需要这样的人才,我感到非常的兴奋。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贵企业提供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与我的理想不谋而合,我也有万分的热情来迎接这份挑战。

经历浅是大学生的弱势,所以我加倍努力来弥补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自己三年的耕耘取得了收获,我自信自己已具备了争取就业机会的实力,而未来的事业还要靠自己去探索和拼搏。请您相信我的干劲与努力,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我相信:用心去做一定能赢得精彩!

再次感谢您为我留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自荐书,谨祝贵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二】

眼看期末考试的脚步声渐渐临近,老师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每日都紧张地做卷子与复习,在家里,我也为自己制定了一套精密的复习计划。有了它,期末一百分肯定OK!

我先准备搬出那一套虽老却实用的《考试秘籍》、《百分一点通》、《期末冲刺一百分》,每日坚持做两大张,不论有多么艰辛。有时已深夜十一点,我还在“埋头苦做”,弄得我疲惫不堪。可我坚信,只要比别人多付出“辛苦”,就能得到比别人多收到“工钱”。

其次,我汇总了期中考试所有粗心大意和不会做的错题,请妈妈出了一张“错题卷”,自己再次小心翼翼、仔细地做这张充满陷阱危险的卷子,我必须处处留神,要不然就会陷入陷阱中。

然后,我从书中找了好多文章的略写或节选,当做是阅读理解短文,来主要克服在这方面的问题,来练习找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等不足。最后我还常翻翻作文书,上网看看那些被登载在网上的好作文,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当然,我不会忘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眼高手低,时常找几个作文题目来练练手,达到提升作文水平的目的\'。作文

上次期中考试虽还不错,但没有达到我理想的成绩,这次期末考试,我一定要考出比期中考试更优异、更令我满意的成绩来。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三】

服务人员为客人提供的服务有三种,第一种是客人讲得非常明确的服务需求,只要有娴熟的服务技能,做好这一点一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第二种是例行性的服务,即应当为客人提供的、不需客人提醒的服务。例如,客人到餐厅坐下准备就餐时,服务员就应当迅速给客人倒上茶、放好纸巾或毛巾;在前厅时,带着很多行李的客人一进门,服务员就要上前帮忙。第三种则是客人没有想到、没法想到或正在考虑的潜在服务需求。

能够善于把客人的这种潜在需求一眼看透,是服务员最值得肯定的服务本领。这就需要服务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并把这种潜在的需求变为及时的实在服务。而这种服务的提供是所有服务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第一种服务是被动性的,后两种服务则是主动性的,而潜在服务的提供更强调服务员的主动性。观察能力的实质就在于善于想客人之所想,在客人开口言明之前将服务及时、妥帖地送到。

2024黑龙江省考公务员大作文【四】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农业部门开展公益性信息服务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作用,多元化、全社会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信息传播方式、信息服务手段不断增强。目前,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有互联网、有限电视、广播节目、三农热线、信息接收机、电视机顶盒、手机网、公告板、明白纸等。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现阶段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传播模式划分为传统模式、现代模式和网络模式,而这三种传播模式又各有优势和不足。

1.传统模式。如明白纸、公告板等,其特点是传播面积较广,传播效率较高,信息在传播途中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失真性相对较小。但时效性难以较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2.现代模式。如广播、电视、电话等在农村家庭具有较高的拥有率,信息传播速率更快,信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具有投入低、见效快、传播广的特点。但因媒体的特性,无法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要,形成互动式的交流也较为困难。

3.网络模式。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率大幅提高,信息表现形式极大丰富,没有了时间和空间距离,是目前最为便捷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承载海量信息,时效性强,具有互动特点。但电脑与网络昂贵的硬件成本以及对操作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将普通农民阻隔在网络信息之外,短期内难以成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主流方式。

从表面上看,全省各地通过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使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4%以上,基本满足了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消除了信息服务“盲区”。但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各地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忽视了农民对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往往造成政府“热”、农民“冷”尴尬局面。因此,如何实现“媒体联动”,使网络信息真正落实已成为从事农业信息行业的专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