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白杨为题的作文)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白杨为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05 06:08:19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白杨为题的作文)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一】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作者曾写道:“《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文中写到:白杨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因为它象征我们民族那种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从中我感觉我们就应该向白杨树一样,学习它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就像汶川大地震时,英勇的战士,美丽的白衣天使,还有那些自愿参加救援的人和全国上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人,他们就像白杨树一样,为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白杨树从来都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树的样貌虽然不美丽,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枝丫,但是它却有着美丽的内心,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在西北那个险峻的环境中,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信念,扎下了根。在西北,它很普遍,也许不受人们的重视,但是它不在乎这些,它依旧保持着自己良好的心态,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是我们不应该退缩,应该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屈地直面困难,愈挫愈勇,在不断的困难与挫折中成长!今天我们的职业是老师,读到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也要发扬白杨树的精神,任劳任怨的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不能辜负先辈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换来的和平时代,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二】

大多数人都见过白杨树吧?今天我读了一篇茅盾先生写到《白杨礼赞》。

文章主要说的是作者茅盾先生在车上看见了:一片片的黄土和好似波浪的麦田,那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还有那一排排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它们好似一个个哨兵,但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它是那么的普遍,不被人重视;它又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作者又联想到了在华北平原上纵横决荡用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接着他又想起了北方的农民,与白杨树是多么的相似。

作者为这朴实无华的白杨树给震惊到了,我也被那坚强不屈的白杨树给感动到了。读完我便开始思考:白杨树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这样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

白杨给了我们做人要朴实,不要太奢华,我们也要坚强不屈,不可以轻易的放松,这意味着只要有坚强朴实,才可以像白杨一样永垂不朽,以后我不可以在一退再退了,我也要学习白杨,崇尚白杨,学习白杨的坚强,学习白杨的朴实。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三】

“哥哥,说不定新疆也有游乐园或者是——漂亮的公园呢!”女孩说道。

“嗯,有可能比奶奶那儿更好玩呢!”男孩说道。

爸爸严肃地说:“我们来这儿,不是寻个好玩儿的`,而是要来把这个建设的更繁荣。”

可能是爸爸说的太重了,他马上又变了语气:“你们现在可能还不懂。唉,算了。”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爸爸一起去新学校报道。

……

二十年后,爸爸老了,孩子们也长大了。

“爸爸,新疆的第一座大桥就要建成了。”身为一大桥的设计师,男孩说道。

过了一会儿,女孩来了。

“爸爸,我竞选成功了!”女孩这会儿成了新疆自治区主席。

爸爸喜笑颜开,说道:“孩子们,你们知道了二十年前我说的话了吗?”

“我们知道了!”男孩女孩异口同声。

爸爸欣慰地笑了,笑得很开心。

“爸爸,爷爷,姑姑。”一个稚嫩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原来,这就是男孩的儿子。

“儿子啊,爸爸跟你说,以后你也要像姑姑、爸爸这样去努力去拼搏。成为一个优秀的西部建设者。”

……

又是二十年……新疆一片繁华:地铁、双层巴士应有尽有;飞机、磁悬浮列车奔驰在高原旁;别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这时,当年那个苦口婆心地教育出两个优秀西部建设者的爸爸已经年过花甲……这时他又回忆起那时。

白杨别样的感动作文【四】

最近,我读了茅盾的一篇《白杨礼赞》的文章,描写的是白杨树,一种极其普通的树,然而却是一种绝不平凡的树。因为作者眼中的白杨树是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有着笔直的干和枝,虽然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仍保持着倔强挺立的姿态,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的树,还是力争上游,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雪。

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白杨树的精神,写出了广大西北农民坚强不屈、团结抗战的精神和意志。

文章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通过这句话,让那些看不起北方农民的民众,从心底里感到惭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要有像白杨树这种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作为学生,在学习上无论碰到多大困难,都要努力克服,从小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努力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