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海底的珊瑚150字作文)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海底的珊瑚15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24 12:33:56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海底的珊瑚150字作文)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一】

文学经典的改编、诠释应该是在名著基础上的再发现、再挖掘和再创造,这项工作并不是轻松的。我们之所以会在不同的时期,尤其是在文化重建和社会转型期共同关注名著,,重读经典,是因为它可以在我们面对现实手足无措的时候重获资源,重拾信心,获得新一轮的精神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学经典是动态的,是可以供后人不断改编和诠释的,这也是文学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得以繁荣的根本。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古典四大名著电视剧的翻拍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各种古代、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翻拍层出不穷,其中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褒贬不一。而最近两年,重新翻拍古典四大名著的热潮又再度掀起,还没拍摄便炒得沸沸扬扬,商业气息浓厚。

自2010年春节开始,各大卫视便纷纷播出了所谓视觉盛宴的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社会各界虽然对新版《西游记》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批评的声音较多。另外新《西游记》自今年4月28日在香港无线电视台黄金档开播以来,便因其质量问题遭到观众的批评,称该剧存在特效夸张、粗俗、道具配音不佳等问题。

新版《西游记》批评受到批评最多的,无疑是其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篡改,剧中师徒四人的形象颠覆了大众对于经典的认知,无论从外形和内在都令人难以接受。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二】

没有经过盘丝洞,怎么知道世间冷暖?没有经过女儿国,怎么知道情义无价?我虽未读过什么经书,却也知道:佛,诞生于人间百态,柴米油盐的点滴生活之间。唐僧一路西行受尽磨难,整个过程是为了将唐僧品性中的弱点洗尽,从而成佛。

也许经书并非那么的重要,在我看来,那一卷卷的经书对于大唐王朝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唐僧这个经过取经之路的洗礼而洗尽“贪”“嗔”“痴”的人。这位得道高僧大概才是佛祖最想给予大唐的恩赐。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条洗礼我们的取经路呢?经过人生的洗礼,洗尽我们身上的劣根性。希望某天我们也能成佛吧!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三】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过一幅漫画,讽刺、批评了那些没有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的人。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呼啸,外面飘着晶莹的雪花。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焦急地张望着。寒风刺骨,她不禁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到处张望,不知再找着什么,在拥挤的人群中,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写着“母子上车处”的标志牌的地方,正打算朝那里走去。可谁料想标志牌下早已站着四个穿着大棉袄、头戴帽子、嘴戴口罩的大男人在一车站候车处候车。候车处旁边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但四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对牌子上的提示,假装没看见或不知道似的,若无其事地站在“母子上车处”的地方,将本应站在此处的一对可怜的母子挤在了一个角落里。那对母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向他们投来期盼乃至乞求的眼神,但几个大男人却闭上眼晴,心安理得,毫不顾及母子俩的感受。了四个人。他们对标志牌上的字视若无睹,毫不在乎,对这对母子更是不理不睬,没有一点让路的意思。无奈之下,这对母子只好站到一边。

这些人都应该是文盲吧?肯定不是,他们的举止洒脱文质彬彬还衣冠楚楚,在交谈时也是言辞风雅,一看就知道受到过极高等的教育。但是,这样优雅的举止,仅仅也只是表面而已。就算是没上过学,那这五个字“母子上车处”也都应该认识吧?可是他们为了自己的上车方便,却让真正该享受上车优待的母子站到一旁。他们一个个都闭着眼睛,是因为他们不敢看标志牌上醒目的五个字和那对无奈的母子。他们连最基本的同情心和最起码公德心都没有,怎会让路给那对母子?

对于这些人和事,我感到无比的气愤,难道人与人之间就非得这样相处吗?其实,他们不是不识字,也不是坏人,只是缺乏公德心。在一个文明的世界里,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就应该人人文明。文明,也正是我们中国人所缺少的一点。大家之间难道就不能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吗?要知道,在我们满足了自己一时私利、图了一时方便的时候,损失的往往比这要大得多和多得多,因为它不仅仅是丢失了我们的美德,更重要的是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和良知;真的,当我们伸出手去帮助别人时,我们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道德文明不仅是表面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这个世界上不需要文质彬彬的“假文盲”,假如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只是将自己的外表改变了,内心还是一度为自己着想的话,那还不如一个文盲呢!让我们以“假文盲”为鉴,为创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社会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四】

《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根据珊瑚图片写150字作文【五】

《西游记》的整个西行之路是颇具趣味的。人们总是能通过这部小说沉浸于一个魔幻的世界。孩子们更是常常惊羡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得趣于猪八戒的贪财好色。鄙人不才,小时候阅读此书也仅是享受其中的情节精彩和文笔风趣。读完后,哈哈一笑便只此了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再阅读此书,却多了一些思考。

漫漫西行路,仨徒弟惹是生非,为何有如此个性?为什么不是三个任劳任怨、鞍前马后的“完美”徒弟?难道作者仅是为了情节精彩才如此塑造人物?实际上吴承恩先生如此塑造人物是有意义的。在佛学中想要成佛是需要克服许多东西的。其中之一便是“意业”。所谓“意业”,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所说的“贪”“嗔”“痴”了。

如此一来,你也许会惊讶的发现,这不就是唐僧的三个徒弟吗!孙悟空性格顽劣,脾气暴躁,这就与“嗔”对应;猪八戒见钱眼开,爱贪小便宜,而且又贪图女色,这便是“贪”了;沙僧不愿思考,痴呆刻板,说的就是“痴”。这三种“意业”或者说是性格特点,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西行之路,这仨徒弟为唐僧招惹了不少事端,特别是他们其貌不扬、常常惊吓到凡夫俗子。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三个满是缺点的徒弟才保全唐僧走完整个的西行求经之路,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这同样说明和体现了人具有这三种性格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手段。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这部小说是根据现实改写而成的。而现实中的唐僧是独自前往印度求得经书的。那么,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们也可以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同样是集三种性格于一身,只身西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