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赞美袁隆平做杂交水稻的作文400字)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赞美袁隆平做杂交水稻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9 08:14:08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赞美袁隆平做杂交水稻的作文400字)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一】

赶集,这一流传已久的习俗,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依然是人们主要的买卖方式,也是孩子们的一种娱乐。但我从来没有独自到集市买过东西,就让爸爸妈妈像心肝宝贝一样宠着。

凑巧周六是我的生日,又是个集日。这天妈妈高兴地对我说:“这个生日,你打算怎么过?”我说:“我要做一次‘独行大侠’,这样也能锻炼我的自主能力,行吗?妈妈”我用恳求的目光看着妈妈,妈妈想了一会说:“好吧!我给你50块钱,任你支配。出去一定注意安全。”说着就把50块钱塞到我的衣兜里,我高高兴兴的跨出了大门。

路上确实不同于往常,开着拖拉机的、骑着摩托车的、牵着牛赶着羊的……大人、小孩成群结队,比平日里多了几倍,个个兴高采烈,好热闹呀!

来到集市上更是人山人海,还不时听见几声叫卖声,满街的货物摊,从街头摆到街尾,摊上五颜六色的货物使人眼花缭乱,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油条、煎饼、包子……的诱人香味。卖货的极力地推荐着自己的货物,买货的顾客则东瞧瞧西摸摸挑选自己喜爱的货物。

市场共分为五大类,有服装鞋帽、瓜果蔬菜、小吃、花草树木、牲畜交易。我先来到瓜果蔬菜摊前,货摊上有顶花带刺的黄瓜,青里透红的西红柿,小红“灯笼”似的辣椒,胖娃娃似的冬瓜,还有丝瓜、葫芦、芹菜、韭菜……真是应有尽有。再看水果摊上,黄澄澄的大鸭梨,红彤彤的大苹果,水灵灵的草莓、香蕉、橘子、菠萝……凡是城里人能买到的不夸张地说,我们这里也能买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新鲜的水果蔬菜不断被装进菜篮中。

咦!前边怎么这么热闹?我赶紧挤过去,只见一辆插满彩旗的宣传车上挂着一条大横幅,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农业科技知识宣传”,车前人们争先恐后地向前挤着,有的抢着向几位技术员讯问着各种问题,有的则翻阅着抢到手的资料……。真没想到这集市上竟也成了科技知识传播的场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也买到了心爱的东西和一个大蛋糕,累得我上气不接下气,口渴难耐。好诱人的大苹果!“阿姨,来个苹果,要那个又红又大的。”接过苹果,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真甜!真甜!”我赞不绝口地称赞着。卖苹果的阿姨听见忙说:“这是引进的一种新品种,产量高,又好吃。”她又说:“现在种地也要讲究科学,做什么事没有知识也不行了!”是啊,我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多掌握知识,长大了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才会有所成就。

啊!这次赶集真是收获不小!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二】

有一条小鲤鱼,肚皮是银白色的,背脊是青灰色的,大家都叫他小灰鲤。一天,小灰鲤和他的许多兄弟姐妹,来到了水稻田里。水稻田里住着无数小稻秧。小稻秧们看见一大群鲤鱼游过来了,怕鲤鱼来吃稻根,都着急起来: “哎呀,小鲤鱼怎么闯进咱们家里来啦?”

“唉,瞧他们横冲直撞的,一定是些坏蛋!” “咱们今年要多打谷子,现在怎么办呢?” “快想办法告诉农民伯伯!” 小鲤鱼们甩动尾巴,一摇一摆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没听到小稻秧的谈话。小稻秧们担心极了,生怕鲤鱼来伤害自己。

忽然传来了“巴达巴达”的声音。啊,小鲤鱼在吃东西哩!他们是在啃稻根吗?小稻秧们更加紧张了,他们低下头来,四处张望。忽然,一棵小稻秧高声地说:“哈,瞧!小鲤鱼在吃孑孓(jiéjué!嘿!好呀,好呀!孑孓都是大坏蛋,长大了就变成蚊虫去害人,赶快把他消灭干净!”

真的,小鲤鱼个个都是消灭孑孓的能手,他们一大口一大口地,吃得快极了。小稻秧们松了口气,互相瞧了瞧,笑了。

有的小稻秧还帮着小鲤鱼找孑孓: “喏,那儿还有,对,这儿,这儿!好呀,你们真是除害虫的小英雄!” 小鲤鱼们听到小稻秧夸奖自己,心里乐滋滋的,越吃越有劲儿。没多久,稻田里的孑孓都被吃光了。现在,小稻秧们不再怕小鲤鱼了。他们只是奇怪:小鲤鱼为什么要住到水稻田里来呢?小稻秧问小灰鲤说:“小灰鲤,你们从前住在池塘里,怎么搬到我们这儿来的呢?” 小灰鲤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是农民伯伯给我们搬的家呀!农民伯伯说: ‘鲤鱼孩子们,水稻正需要你们去帮忙哩!上他们那儿去住些时候吧!’瞧,我们就这样搬来了。” 小稻秧说:“小灰鲤,你在我们家里住得惯吗?” 小灰鲤回答说:“住得惯,住得惯。这里工作很多,吃的东西也很多。你们瞧,我们都长胖了哩!”

小灰鲤和小稻秧从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一天,小灰鲤在水里游着,忽然听到有谁在吵嘴: “走开,你这个小坏蛋!别偷吃我们的养料……”

“不走,怎么样!偏不走!” 小灰鲤睁着大眼睛四处找,原来是小稻秧和水藻在吵嘴。水藻真是不讲理的邻居。农民伯伯给小稻秧吃的养料,他们却抢着吃。他们长得又组又长,把太阳光全挡住了。小稻秧吃不到养料,晒不到太阳,都变的又黄又瘦了。

小灰鲤安慰小稻秧们说:“好朋友,别着急,我们来帮你们的忙。” 小灰鲤急急忙忙的游开去,一边游一边大声嚷: “鲤鱼弟兄们!水藻在欺侮小稻秧啦!咱们快去帮忙呀!” 许多小鲤鱼都游过来了。他们张着大嘴,“咔嚓咔嚓”吃起水藻来。水藻吓得索索发抖,小稻秧们可笑得前仰后合地说:“小灰鲤真厉害呀,真像铲草机!”

欺侮小稻秧的'水藻给消灭干净了。小稻秧越长越结实了。他们挺直了身子,摆动着长长的叶子,一阵风吹过,“悉里索罗”直响。小稻秧已经长成真正的水稻啦!头上都长出谷穗来了。小灰鲤每天早晨游近水稻,快活地招呼他们说:“早哇,朋友们!” 水稻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晃着身子,他们弯下腰来,也很亲热地说:“早哇,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小灰鲤看见水稻紧缩着身子,脸色焦黄焦黄的,满面愁容。

小灰鲤关心地问:“水稻大哥,怎么啦,你们生病了吗?哪儿不舒服?” 水稻皱着眉头说:“小灰鲤,我们又遇到大祸了。你看,可恶的螟(míng虫在伤害我们。”

小灰鲤细细一瞧,嘿!真的,稻叶上爬着一条条小虫。他们沿着稻叶爬到稻茎上,把稻梗(gěng咬了一个洞,钻进去吃水稻的心。水稻痛苦极了,被螟虫害得面黄肌瘦的。这些小强盗真坏,他们吃完了一棵水稻的心,就爬出来,用自己吐出来的丝,把自己挂在稻叶上。一阵风吹来,螟虫就像荡秋千一样,飘到另一棵水稻上,又去偷吃另一棵水稻的心。

小灰鲤看了又气又恨,马上去和兄弟们商量。大家七嘴八舌谈起来: “一定要救水稻!” “咱们帮水稻消灭螟虫!” “对,吃螟虫去!”

小鲤鱼们伏在水里等候着,看到螟虫爬到靠近水面的稻根上,就赶过去把他吃掉。有的螟虫吐出丝,挂在空中随风飘荡,一不小心落到水面上来了。小鲤鱼也决不放过,一口把他吞下肚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小鲤鱼吃着水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长得又肥又大。他们拉出来的粪,又作了水稻的肥料。水稻也长得又粗又壮,结了一穗一穗沉甸甸的谷粒。秋风轻轻地吹过,金黄的稻穗就“沙拉沙拉”唱起歌来。丰收的季节到了,收获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拿着镰刀来收稻了。他们放去了稻田里的水,小灰鲤他们就沿着小沟,游到稻田旁边的永塘里。

一路上,金色的稻穗恋恋不舍地欢送他们: “再见,鲤鱼兄弟,谢谢你们的帮助!”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三】

早晨,外婆带我去田里给田鱼喂食。 来到田间,那三五成群的田鱼,有的相互追逐,有的扇尾嬉水,有的拱土觅食,还有的跃出水面,把田水搅浊……玩得多欢啊!外婆把鱼食洒向田间,鱼儿纷纷赶来竞食,你争我夺,上下翻腾,搅得满田浊水,只见几道画过的`水痕和翻滚的水花,再也瞧不见鱼儿了。 看到这些,我不禁问外婆,为什么不把田里的泥挖掉,多蓄些水,多养些鱼呢? 外婆听了,哈哈一笑,说:“你问这话,不就见外行了不是。田鱼村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的典范,其根本一条就是在水土综合利用上做文章。现在我们给田鱼喂些谷子米糠之类,再过些时日,待田里种上水稻后,就不再给田鱼送吃的了。” “那田鱼没有吃的,不是要饿坏了吗?”我连忙接嘴说,生怕田鱼挨饿。“它才不会挨饿呢!”外婆接着说:“你想想,水稻身上的昆虫和稻花都是田鱼喜欢吃的食物,吃也吃不完。所以,田鱼到了秋收时,已长得很肥,便好上市了。” 外婆的话,使我几乎明白了田鱼靠水稻养肥的道理。既然是综合利用,那么田鱼对水稻又有什么益处呢?鱼稻之间是否还有其他关系?我疑惑了,陷入深思之中。外婆似乎看穿了我的困惑,继续说:“俗语云‘麦吃细泥,稻吃混水’。田鱼的习性喜欢拱土,用嘴巴在泥土中寻找小虫和水藻,代替了人工耘田。田里的水常混,水稻的根系就发达,同时,鱼屎又给水稻提供了肥料……”外婆朴实的语言,使我恍然大悟:“是呀!田鱼靠水稻养肥,水稻靠田鱼长壮。水稻和田鱼互相生存,相互依赖,各取所需。这就叫做综合利用。”我急匆匆地说,生怕话要被人抢去似的。 外婆那娓娓动听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从心底里佩服外婆。外婆所说的,都是我素不知道的。想不到田鱼和水稻也有这么密切的关系。

今晨,外婆又给我上了别开生面的一堂科技课——稻田养田鱼

袁隆平种水稻经过作文【四】

火红的太阳刚刚露出笑脸,爷爷带我去赶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林运集市,这里顿时像炸开的油锅一样沸腾起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汽车喇叭声、人们说笑声,真是热闹极了。刚一进集市的大门,不远处就是鸡市,有的用笼子装着一层又一层的白色肉食鸡。只见这些鸡乖乖地趴在那里,有的闭着眼睛,有的瞪着眼睛摆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还有农村来的老奶奶用绳子拴着鸡腿,用手紧紧拽住绳子,这些大红公鸡十分惊恐地飞来飞去,老奶奶也跟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不知谁逗趣地说:“瞧啊,老奶奶和大公鸡跳起交谊舞啦!”逗得人们开怀大笑,一个中年妇女麻利地帮老奶奶绑好鸡,并买了下来,人们都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在集市西南角是猪市,这里更热闹了,刚进猪市的路口处,人多的挤成一个大疙瘩,人圈内站着一位中年阿姨,头上用绿围巾包着,看上去有三十七八岁,上身一件时髦的夹克衫,脚上穿着一双黑布鞋,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说起话来清脆响亮。她面前整齐地睡倒10头油光滚圆的小猪,发出哼哼哪哪的叫声,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些空着肚子的小猪息。咳!看她的小猪直叫唤,怎么也不给小猪喂食?”一听口音,便知是一个外乡人。“你说嘛呢!人家小猪上市,还没看见喂过食的呢!”原来是一位露着满口黄牙的中年人站在一旁郑重地说。“瞧,她真憨,别人的小猪上市以前,使劲喂食,一斤水一斤称呀!”“人家可不干那缺德事儿。”

买猪的人们各自挑选着看上眼的猪患,不一会儿工夫,爷爷也抢了一头个大膘肥的猪怠,抱在怀里拍着小猪怠的肚皮说:“他嫂子,你的小猪长得真好,价格又公道,俺看你是个诚实人,那五块钱就别找了。”一旁的熟人笑着说:“她喂了三年猪了,每次猪患上市,都不加食加水,谁不知道她是俺北园有名的文明饲养户。”这位阿姨听了,红润的嘴唇动了动,接着就是一阵清脆的笑声:“都乡里乡亲的,俺不能赚这昧良心的钱,老少爷们们,不是都恨那样做吗?”说着就把五元钱硬塞进了爷爷的衣袋里。太阳升到了正当空,她的光芒照遍了整个集市,也温暖了整个集市。集市上的人更多了。此时的集市就像一个大蜂巢,在有序的运转着。家乡的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在辛勤地劳作着。愿我的家乡更美丽!家乡的人民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