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2024年九省联考河南卷语文作文)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2024年九省联考河南卷语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09:14:12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2024年九省联考河南卷语文作文)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一】

一组数字揭开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坚守的故事,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一根香烟点燃了一段人生,一段有关坚强的人生,一段有关寻找的人生,一段有关爱的人生。

香烟的烟雾在出租车里弥漫着,在这些烟雾的笼罩下出现的\'是一张普通而平凡的脸。李米的一出场或许就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悬链,或许我们会和那些乘客一样都不知道她口中一直默念的那些数字的真正涵义,这些数字让我对接下来所展开的故事充满了兴趣。

四年到底有多久?它是一千四百六十一天,也是三万五千零四个小时,更是两百一十万零三千八百四十分钟。李米为爱坚守了四年,也寻找了四年,在这四年里她每一天都没有放弃她的寻找,她无时无刻都坚信爱还在,方文也还在。而我想能让她一直这样坚守下去的除了心底的那份爱,再就是这四年中所收到的五十四封信件了,是这些信件让李米坚信方文还是过去的方文,他们的爱还一直都在。五十四封信方文用了四年的时间去书写,从李米的口中我们知道了这些信是方文坚守为帮助爱人早日实现理想努力奋斗(虽然误入了歧途)的见证,也是这四年对他们坚贞爱情的见证。

在这一百分钟的时间里我和李米一起都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是李米寻找到的是爱情,她坚信的一直都还在的爱情,而我寻找到的则是两处感动,对这份爱的感动。

感动之一:李米在发现那本贴满方文照片的杂志丢失之后,在被劫持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对着劫匪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嘶吼,更是对着已经失去了理智的劫匪大打出手。或许在此时李米的心中,她丢失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杂志了,而是她那份坚信能找回爱人的信念。在那一刻,方文在李米心目中的那份重量早已超出了自己生命的重量,这份爱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

感动之二:李米在拉开保险柜的那一刻,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DV,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里面应该留给警察的犯罪证据(我估计当时叶倾城也是这么想的,嘿嘿)。不曾想出现在我眼前的竟然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和他那腼腆的笑容。原本以为故事到这儿该结束了,然而后面的情节给了我惊喜,也给了我感动。那些画面告诉了我,这四年来方文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李米,一直都在身后默默的关注着她,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他就像是一个天使用自己的爱守护着自己的爱人,他最后用DV告诉了自己的爱人,其实这四年来你一直都不是一个人,你也一直都不孤单。相信李米最后的泪水和笑容也告诉了我们,那一刻她一定是幸福的。

看完影片我很满足,因为我看到了爱的力量和信念的力量,更让我兴奋的是我看到了超的精彩演绎和周迅的真实投入的表演,他们告诉了我:有时候为爱坚守也是一种幸福。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二】

一月,是被各种忙碌推过来的,正好与冒冒失失的她撞了个满怀,她厚着脸皮赖着时间陪了她好几天,才摇摇晃晃从那股懵劲儿里走出来。当时的大脑,就像在听高中时的物理课,不是短路,就是断路。甚至都忘记,还要去日子里找故事。

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里,她又华丽的感冒了。各种小毛病无微不至,轮流照顾她,酝酿了一个小小的“惊喜”,让她在镜子里收到一个形容憔悴的自己。她恶狠狠吼着它们去打扫她的唉声叹气去了。

对于她这种安乐小康型的女孩来说,期末足以把她吓得四下逃蹿,就连地洞也对她阴沉着脸。在逃避里执著的人,哪里会有安稳收留她。而真正的安稳,是你的心趟过这些问题时,沉淀得从容平和,波澜不惊。

她打发走那些尽心尽力哄她开心的休闲娱乐活动,集合了所有的知识点,很认真的认识、了解它们,由陌生到熟悉,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她希望她们的友谊能够四季常青,至少青到期末考试结束。当她随便动动哪个脑细胞时,这些知识点能够对这个暗示心领神会,最好秒速赶来,帮着体现一下她的思维敏捷。

最后的最后——回家!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三】

一根香烟点燃了一段人生,一段有关坚强的人生,一段有关寻找的人生,一段有关爱的人生。

香烟的烟雾在出租车里弥漫着,在这些烟雾的笼罩下出现的是一张普通而平凡的脸。李米的一出场或许就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悬链,或许我们会和那些乘客一样都不知道她口中一直默念的那些数字的真正涵义,这些数字让我对接下来所展开的故事充满了兴趣。

四年到底有多久?它是一千四百六十一天,也是三万五千零四个小时,更是两百一十万零三千八百四十分钟。李米为爱坚守了四年,也寻找了四年,在这四年里她每一天都没有放弃她的寻找,她无时无刻都坚信爱还在,方文也还在。而我想能让她一直这样坚守下去的除了心底的那份爱,再就是这四年中所收到的五十四封信件了,是这些信件让李米坚信方文还是过去的方文,他们的爱还一直都在。五十四封信方文用了四年的时间去书写,从李米的.口中我们知道了这些信是方文坚守为帮助爱人早日实现理想努力奋斗(虽然误入了歧途)的见证,也是这四年对他们坚贞爱情的见证。

在这一百分钟的时间里我和李米一起都一直在寻找,不同的是李米寻找到的是爱情,她坚信的一直都还在的爱情,而我寻找到的则是两处感动,对这份爱的感动。

感动之一:李米在发现那本贴满方文照片的杂志丢失之后,在被劫持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对着劫匪发出了发自内心的嘶吼,更是对着已经失去了理智的劫匪大打出手。或许在此时李米的心中,她丢失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杂志了,而是她那份坚信能找回爱人的信念。在那一刻,方文在李米心目中的那份重量早已超出了自己生命的重量,这份爱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

感动之二:李米在拉开保险柜的那一刻,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DV,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里面应该留给警察的犯罪证据(我估计当时叶倾城也是这么想的,嘿嘿)。不曾想出现在我眼前的竟然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和他那腼腆的笑容。原本以为故事到这儿该结束了,然而后面的情节给了我惊喜,也给了我感动。那些画面告诉了我,这四年来方文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李米,一直都在身后默默的关注着她,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他就像是一个天使用自己的爱守护着自己的爱人,他最后用DV告诉了自己的爱人,其实这四年来你一直都不是一个人,你也一直都不孤单。相信李米最后的泪水和笑容也告诉了我们,那一刻她一定是幸福的。

看完影片我很满足,因为我看到了爱的力量和信念的力量,更让我兴奋的是我看到了超的精彩演绎和周迅的真实投入的表演,他们告诉了我:有时候为爱坚守也是一种幸福。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四】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熬到了高考。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竟不知如何下笔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喜爱。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之前准备的作文是故事类材料作文,没想到高考作文会让我们写这个应该由教育专家来思考的问题。第二,根据作文素材的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语文教育大部分只有课堂教学,后两者基本没时间去实践,如果本身就不喜欢文学,更不会在课外去接触语文了。那么索性就不去讨好阅卷老师了,不如谈一谈“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这个话题,写一个还算有点价值的高考文章。

先从我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说起吧。在上小学的时候,其实老师最重视的科目是数学,恰好我又不喜欢数学,所以每天做不完数学题就要挨留,而到学习语文的时候,老师的授课也没有使我有兴趣去学习,比如讲新的课文,老师的方法是这样的:读课文、划段落、找生词、总结中心思想、课后背诵。这样的语文可有什么意思呢?这和提高语文素养有关吗?在这种教育程序下,我们只能越来越厌倦学习、厌倦课堂。而我们又不知道什么是好书,当老师在假期为我们推荐种种名着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些书对我们来说真正有什么帮助。所谓的社会实践,我根本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在学校一整天的学习之外,我们要回家享受短暂的自由生活之后还要完成写不完的作业。所以我有两个疑问:哪里是社会?什么是实践?回到高考作文题目吧,我在心中只想到了一句话: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呢?百分之八十在学校,而在学校我们只有一两节课能接触到语文,上语文课的时候我们还得划段落、找生词……大概百分之二十在家里,而在家里我们要写作业,记得高中写作业到十二点还没有写完,于是决定放弃,等第二天来学校抄学霸的。如此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其实作为一个学渣,因为我们课后学习学校知识的时间比学霸少,所以能掌握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记得初中有一次上物理课,学霸同桌竟然会问老师“太阳是星星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同学连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哪有时间去提高所谓的语文素养呢?作为学生,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也没有权利去改变我们的时间,我们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去努力掌握一点感情基础都没有的课本知识。

我认为,真正的语文素养是不能在模式化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真正的语文素养其实是一种文化气质,别人的气质我们能很容易的就学来吗?而一种气质养成的重要因素就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并没有时间去注意自己的气质,在小时候也很少有人会告诉我们应该培养这种气质。所以到高考的时候、到我们已经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再来谈怎样提高语文素养,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我们自身的气质已经成型,我们在以后要面对升学、工作等众多问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所以我们在以后很难再提高所谓的语文素养了。

说了这么多不该说的,起码语文是没戏了,其实不该说的话中有很多是真话,讲真话比编假话、编套话更轻松,更何况是在高考上。以后逢人谈起,我在高考上写了个零分作文,也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

我没时间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我的观点。

推荐阅读: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五】

要判断一个理论(或者说法)是否正确,首先要分析它的陈述是否科学。如果它对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你就没有办法针对其定义和结论进行反驳或验证。用卡尔·波普尔的话说,这样的理论就是不科学的(不可验证,不可证伪,不可反驳)。

例如古希腊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公元前547年,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想对波斯发动攻势,就派使者去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请求神谕。女巫回复说有一个帝国将会陷落。克罗索斯断定是波斯帝国将陷落,于是便挥军向波斯发起攻击。结果,灭亡的不是波斯帝国,而是吕底亚自己。这个预言在陈述上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无法指出它的预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假如女巫预言:“波斯帝国将陷落。”那么这个预言作出的结论就是明确的,具有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按照卡尔·波普尔的划分,这样的预言在陈述上就是科学的,因为你可以对其进行验证,证伪和反驳。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可以肯定的指出它的预言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只有陈述清晰明确的理论才是可验证和可证伪的理论。陈述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理论都是不可验证和不可证伪的理论,这样的理论都是用来愚弄傻子的。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大量的理论都是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宗教领域尤其如此(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可以不夸张的说,宗教领域(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绝对是愚弄傻子的天然乐园。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六】

现在,兰州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房地产广告,公交车站站牌、出租车顶灯、电视上、广播里。

以前,我对于这些房地产广告是没有感觉的,就算是城市中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房地产广告的气息,与我也没有任何联系;自爸爸买了房子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我开始对房地产广告产生厌恶的情绪,开始痛恨兰州的高房价,开始抵触、拒绝任何房地产消息,比如广播里给某某楼盘打广告时,会毫不犹豫换台。

人们常说一年有四季,而我的人生仿佛只有两季:春季和冬季,两个季节的时间分界点就是爸爸买房子。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爸爸给予我无尽的爱,能满足任何我的需求,当然这是在没有房子之前。

小时候,去邻居家玩耍,看到小朋友的芭比娃娃,非常喜欢,感觉比电视里面的还要漂亮。回家之后央求爸爸给我买一个,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去商场,买了最贵的芭比娃娃给我,满足我的少女心。

十八岁的女生,逐渐开始追求外表的美丽,我也不例外。周末,和同学一起去逛商场,一条漂亮的裙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是摸摸兜里的钱,只能掉头回家;回家之后我向爸爸表现出我对于那条裙子的喜爱,但是久久没有得到爸爸的回应。

我知道家里正在还房贷,非常缺钱,我也理解爸爸默不作声的行为,但是愿望得不到满足,心里还是会有一丝丝失落。

我真切感受到兰州的高房价,几十万的房贷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爸爸的肩上,丝毫不给他喘息的机会。

以前,爸爸都是抽十八块钱的黑兰州,买房之后爸爸选择十块钱的红塔山;以前,爸爸吃牛肉面都是加肉加蛋,买房之后爸爸只要一碗牛肉面,偶尔吃不饱会加一个大饼。

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恰如其分的说明高房价对于爸爸的改变,或者说爸爸是被改变,迫于房贷的压力。

常常听大人们聊天:兰州是个低收入高消费的城市、兰州的房价在西北五省居首位、兰州房价又涨了……

时至如今,我仍然不能理解,兰州新建了许许多多的房子,而且很多都卖不掉,为什么房价不降反增,还是这么高?

假如房子每平米便宜一百元,按我们家一百平米大小的房子算,就可以便宜一万元。而这一万元,爸爸不用在香烟上省钱了,吃牛肉面可以加肉加蛋了,而我的裙子也有了着落。

当我们说“假如”的时候,这件事就不可能发生,只能是臆想一下;回归到现实,爸爸还要牺牲很多去还房贷,为高昂的房价付费;而我,也将成房贷的牺牲品,要放弃很多喜欢的裙子、衣服。

当房贷剥夺我喜欢的东西时,当高房价逼得爸爸在生活中处处节约时,恨意自心中油然而生,无法抑制。

每当放学在车站等公交车时,看到房地产广告牌,想到爸爸省钱还房贷,心里的怒火就像火山岩浆一样要喷发出来,在车站人比较少的时候,过去踹两脚广告牌,发泄一下对于兰州高房价的恨意。

有时候,想站在最高处大喊一声:兰州的高房价,我恨你!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七】

开学第一天,我拿着饭卡在食堂开始了那我自以为忒恐惧的中餐。结果看见食堂的窗口肉食和青菜的比例为九比二!而且旁边的还有卖烧烤的窗口,再旁边竟然还有一个超市,薯片可乐样样都有!不过我还是发扬省吃俭用的风范,只点了一份物美价廉的快餐,一边吃一边偷笑。今后午餐够享受的了。

不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开学几天,人多了起来。高中部和初中部的学姐学兄们都来eat lunch.人一多,排队就不可避免了。有时长队竟然可以排到餐桌那边去。令人叹息:“君不见漫漫长队窗口来,奔流到顶不复还!”有时终于排到了头,与打饭菜的窗口零距离了,激情澎湃的.指着肉类大吼:“我要......”我的声带刹那间绷紧了。却见肉类已经只剩下冰山一角,何以果腹?但我仍然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大声怒吼:“我要这个菜!”食堂的大厨们也心软了,给我很细心的刮到饭盒里,生怕弄掉一小块肉。我端起饭盒儿,一边找饭桌一边想:“世间还是有好人的......” 然而打到饭还不一定可以马上享受,还要找个餐桌。当我打完饭菜,食堂的桌子已经被先来的学姐学兄们占领了。于是我就像个傻子一样端着饭盒在食堂内走来走去,寻找我期待已久的空座位。终于找到了一个空座位!我兴奋的端着饭盒冲过去,刚欲坐下,旁边的一位大姐姐(一般是大姐姐,只有女生才这么有友谊意识就彬彬有礼说:“这里有人了。”声音虽轻,但在我的心中却形成了雷霆万丈。于是我万般失望的端起饭盒,又去寻找一个新的座位......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食堂吃了一个月的饭了,这一个月中,有趣闻,也有不幸,用一句流行话说是“痛并快乐着”。但我想,几年,或者几十年后,这一个月的故事都会凝聚成美好的回忆。说不定几十年后,我就会对着我那群吃着高科技现代化食堂的子孙后代们讲起这些故事...... 而他们。当然会像听天方夜谈一样瞪大了眼睛啦......

2024一月七省联考猜想卷语文作文【八】

去年在温州,常常看到本刊,觉得很是欢喜。本刊印刷的形式,也颇别致,更使我有一种美感。今年到宁波时,听许多朋友说,白马湖的风景怎样怎样好,更加向往。虽然于什么艺术都是门外汉,我却怀抱着爱“美”的热诚,三月二日,我到这儿上课来了。

在车上看见“春晖中学校”的路牌,白地黑字的,小秋千架似的路牌,我便高兴。出了车站,山光水色,扑面而来,若许我抄前人的话,我真是“应接不暇”了。于是我便开始了春晖的第一日。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细小的颗粒,脚踏上去,便发出一种摩擦的噪音,给我多少轻新的趣味。而最系我心的,是那小小的木桥。桥黑色,由这边慢慢地隆起,到那边又慢慢的低下去,故看去似乎很长。我最爱桥上的栏干,那变形的纹的栏干;我在车站门口早就看见了,我爱它的玲珑!桥之所以可爱,或者便因为这栏干哩。我在桥上逗留了好些时。

这是一个阴天。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来,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马湖里,接着水光,却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个小湖,左手是个大湖。湖有这样大,使我自己觉得小了。湖水有这样满,仿佛要漫到我的脚下。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的皱起来了。如絮的微痕,界出无数片的绿;闪闪闪闪的,像好看的眼睛。湖边系着一只小船,四面却没有一个人,我听见自己的呼吸。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真觉物我双忘了。

好了,我也该下桥去了;春晖中学校还没有看见呢。弯了两个弯儿,又过了一重桥。当面有山挡住去路;山旁只留着极狭极狭的小径。挨着小径,抹过山角,豁然开朗;春晖的校舍和历落的几处人家,都已在望了。远远看去,房屋的布置颇疏散有致,决无拥挤、局促之感。我缓缓走到校前,白马湖的水也跟我缓缓的流着。我碰着丐尊先生。他引我过了一座水门汀的桥,便到了校里。校里最多的是湖,三面潺潺的流着;其次是草地,看过去芊芊的一片。我是常住城市的人,到了这种空旷的地方,有莫名的喜悦!乡下人初进城,往往有许多的惊异,供给笑话的材料;我这城里人下乡,却也有许多的惊异——我的可笑,或者竟不下于初进城的乡下人。

闲言少叙,且说校里的房屋、格式、布置固然疏落有味,便是里面的用具,也无一不显出巧妙的匠意;决无笨伯的手泽。晚上我到几位同事家去看,壁上有书有画,布置井井,令人耐坐。这种情形正与学校的布置,自然界的布置是一致的。美的\'一致,一致的美,是春晖给我的第一件礼物。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我到春晖教书,不觉已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虽然只在春晖登了十五日(我在宁波四中兼课,但觉甚是亲密。因为在这里,真能够无町畦。我看不出什么界线,因而也用不着什么防备,什么顾忌;我只照我所喜欢的做就是了。这就是自由了。从前我到别处教书时,总要做几个月的“生客”,然后才能坦然。对于“生客”的猜疑,本是原始社会的遗形物,其故在于不相知。这在现社会,也不能免的。

但在这里,因为没有层迭的历史,又结合比较的单纯,故没有这种习染。这是我所深愿的!这里的教师与学生,也没有什么界限。在一般学校里,师生之间往往隔开一无形界限,这是最足减少教育效力的事!学生对于教师,“敬鬼神而远之”;教师对于学生,尔为尔,我为我,休戚不关,理乱不闻!这样两橛的形势,如何说得到人格感化?如何说得到“造成健全人格”?这里的师生却没有这样情形。无论何时,都可自由说话;一切事务,常常通力合作。校里只有协治会而没有自治会。感情既无隔阂,事务自然都开诚布公,无所用其躲闪。学生因无须矫情饰伪,故甚活泼有意思。又因能顺全天性,不遭压抑;加以自然界的陶冶:故趣味比较纯正。

——也有太随便的地方,如有几个人上课时喜欢谈闲天,有几个人喜欢吐痰在地板上,但这些总容易矫正的。——春晖给我的第二件礼物是真诚,一致的真诚。春晖是在极幽静的乡村地方,往往终日看不见一个外人!寂寞是小事;在学生的修养上却有了问题。现在的生活中心,是城市而非乡村。乡村生活的修养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这是一个问题。此地所说适应,只指两种意思:一是抵抗诱惑,二是应付环境——明白些说,就是应付人,应付物。乡村诱惑少,不能养成定力;在乡村是好人的,将来一入城市做事,或者竟抵挡不住。从前某禅师在山中修道,道行甚高;一旦入闹市,“看见粉白黛绿,心便动了”。这话看来有理,但我以为其实无妨。就一般人而论,抵抗诱惑的力量大抵和性格、年龄、学识、经济力等有“相当”的关系。

除经济力与年龄外,性格、学识,都可用教育的力量提高它,这样增加抵抗诱惑的力量。提高的意思,说得明白些,便是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用了这种方法,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年龄,也总该有相当的抵抗力了;入城市生活又何妨?(不及初中毕业时者,因初中毕业,仍须续入高中,不必自己挣扎,故不成问题。有了这种抵抗力,虽还有经济力可以作祟,但也不能有大效。前面那禅师所以不行,一因他过的是孤独的生活,故反动力甚大,一因他只知克制,不知替代;故外力一强,便“虎兕出于神”了!这岂可与现在这里学生的乡村生活相提并论呢?至于应付环境,我以为应付物是小问题,可以随时指导;而且这与乡村,城市无大关系。我是城市的人,但初到上海,也曾因不会乘电车而跌了一交,跌得皮破流;这与乡下诸公又差得几何呢?若说应付人,无非是机心!什么“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便是代表的教训。

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这种机心,有无养成的必要,是一个问题。姑不论这个,要养成这种机心,也非到上海这种地方去不成;普通城市正和乡村一样,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凡以上所说,无非要使大家相信,这里的乡村生活的修养,并不一定不能适应将来城市的生活。况且我们还可以举行旅行,以资调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