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状物>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每天让小孩读优秀作文如何)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每天让小孩读优秀作文如何)

更新时间:2024-05-21 10:13:58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每天让小孩读优秀作文如何)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一】

相对于原来的DK科普书,这本《DK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是英国DK出版社第一本从幼儿视觉角度出发的百科全书,是一本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的综合百科。“书的内容围绕儿童身边重要的事物叙述,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有关地球的重要知识,有关地理的重要知识,有关动物的重要知识,有关人类的重要知识,与我相关的重要知识,其他的重要知识”。这本书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了解身边事物的窗户,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知识,养成好习惯。

虽然这是一本科普书,但它不枯燥,不呆板,相反,书中的语言轻松活泼,文学性强,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一种愉悦、富于变化的语言美。比如,在讲述蚂蚁和蚱蜢的相关知识时,书中用故事的'形式赋予蚂蚁勤劳、善良、乐于分享的品质,赋予蚱蜢贪玩、知错就改的性格,让孩子通过故事懂得努力工作和早做准备的重要性。龟兔赛跑也是通过故事教会孩子领悟生活中的道理。而在介绍农场、山上、沙漠中的某些动物时,则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了动物的特点,直观形象。而在灵长类等章节中则用了第二人称的形式,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介绍科普知识,无形中拉近了和小读者的距离。当然,书中大部分内容还是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直接介绍,简单明了。无论是人称的变化还是内容形式的创新都让人觉得兴味盎然。

对于幼儿来说,科普书首先要能引发其阅读兴趣,为此,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借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这本书中的插图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即既有编辑们的手绘图,又有实物照片图,颜色鲜明,错落有致,特别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动物、蔬菜、交通工具、建筑大多用实物图展示,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比较抽象的事物则大多用手绘的形式。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或者图框加以区别,大标题、小标题、子标题,一目了然,看起来内容清晰,条理分明。图多、字少,便于孩子们认识、了解知识,版面也更活泼生动。

世界很大,孩子们要认识的事物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那些围绕在孩子们身边的知识。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上都有哪些东西,天气怎样,有什么动物,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身上有什么神秘的地方,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常的知识真要正确、严谨地给孩子讲述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极度的耐心。因为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开端。把身边的事物认识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兴趣,对科学的探索。科学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每时每刻都萦绕在我们身边。这本书在充分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身边事一一道来,极大地满足了小家伙们的好奇心。

认识世界,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用书籍做导引,带孩子了解身边“那些重要的事”吧!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二】

在二零一零年的夏末,一阵凉爽的风把我吹入了一个陌生的校园。来到这个校园时我就知道自己要在这儿度过三年初中生活。我也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和家人对我的关心。”

刚进学校时考了一次分班考,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但是我也没有去关心。我也很快忘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好好学习。所以我得到了自己应当得到的报应——数学没及格。在知道分数后我自己也大吃一惊,不过这也是自己没履行诺言的结果,也怪不了别人。所以我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不说小话。争取做个好学生,好好学习,更上一层楼。”我一定要履行这个诺言。

也就是在我履行这个诺言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这个诺言:在一次下课期间,同学告诉我说我的好朋友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我的心中一下子充满了怒火,但是过了一会儿又消了——我想:“我也在背地里说过别人的坏话,难道别人不生气吗?如果想让人们都不说坏话,是否都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呢?如果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是否要给自己一个诺言呢?应该只有提高了道德品质人们的素质才会提高吧!”从此,我的诺言变了,变成了:“就出现在开始,我要脱胎换骨,好好学习知识,也要好好学习品德,做一个好学生。”

过去的已经成为往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的生活该怎么过才有意义。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三】

---- 重读《家长会》-"好孩子是陪伴出来的"有感

记得去年暑假,由于我热衷于炒股,整日里抱着电脑,盯着盘面,满脑子竟是一些k线图,疏忽了无人陪伴的儿子。

儿子因为无所事事,又缺失了正确的引导,开始沉迷网游。整个暑假每天匆匆完成暑假作业后,便和他酷爱网游的表哥一起开始“赛尔号”之战。他玩网游的兴趣自此而产生,我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缠着我,让我一遍遍为他读书的孩子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家庭战争的硝烟开始弥漫。

为了纠正儿子的这个不良嗜好,寒假里我可是煞费了苦心,虽然完成了帮助儿子的四部曲,从缓和亲子关系入手,从帮助儿子身边的榜样侄子展开,带领儿子和侄子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收官等等,但是收效甚微,儿子偶尔还是很怀念他的“赛尔号”。

从儿子还躺在婴儿床时我就开始了为他读书,多年来培养的好习惯差点因暑假里我一时的疏忽而毁于一旦。真正让儿子重新感到读书的快乐,还是由我放下炒股,重返和儿子一起阅读以后。看来,“好孩子是陪伴出来的”确实是至理啊!

于是,找出4月份的《家长会》杂志,重新温习了“特别关注”---好孩子是陪伴出来的那一课,细细品味,受益匪浅。

家长陪伴助成长

“陪伴”是一个重要载体,能使家长有机会发现孩子的特征和天赋,抓住孩子的敏感期,成就孩子的一生。

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所以会在数学、物理两大领域取得成功,就与其幼年时父母在陪伴中及时发现他的天赋有关。

有一次,他的父母让麦克期韦对着插满金菊的花瓶绘画,意外地发现画的竟是几何图形,药瓶是梯形、菊药是圆形,叶子是三角形,显露了他在数学上的天赋,于是加以培养,一举成名。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父母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社交应酬逐渐增多,从而挤占了陪伴孩子的时间,甚至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家长除了偶尔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外,很多的时候是把孩子晾到一边,从而给了孩子一个爱上电脑甚至出入网吧的机会。

缺失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得不利啊!也许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个麦克期韦、达尔文,只是我们太忙,没有发现而已。

陪伴的质量更重要

很多孩子的`心愿是爸爸妈妈能多和他们说说话,而不是总问:“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这次测试考了多少分?”

陪伴不仅仅是陪孩子学习,对孩子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导,也不仅仅是跟孩子呆在一块儿,更重要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放下长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最大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随时发现孩子的所想所需,让孩子享受到关爱,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陪伴孩子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其效果远远大于苦口婆心的说教。

家长可以陪孩子做什么

孩子三岁以前,陪伴孩子妈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要认为孩子尚小还不需要教育而将养育孩子的重任全权交给父辈或者保姆,妈妈的陪伴是为了给孩子营造安全感。

妈妈可以每天为婴儿车里的孩子唱一支歌,颂一首诗,可以抱孩子走出家门,让孩子触摸大自然的万物,认识缤纷的世界。在妈妈的陪伴下,孩子不会因为缺失安全感而整天哭闹,或养成吃手指的坏习惯。

孩子上幼儿园后,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的温馨快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睡前为孩子讲十分钟的小故事,让孩子在小故事中懂得大道理;可以在放学的路上和孩子聊天,让亲子间的相处变得更加和谐;可以约上朋友的家庭一起去博物馆,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也能让孩子因为有了玩伴儿而兴致大增;可以陪孩子逛书店,带孩子感受求知的气氛;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让孩子成为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可以陪孩子一起写博,评博,提高孩子的交流和写作水平……

陪伴孩子,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乐趣,还有探索、知识和成长。依稀中我仿佛看到儿子即将离开妈妈的怀抱,展翅高飞,内心不禁有些酸楚。孩子的童年如此短暂,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缺席呢?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四】

秋天的早晨多么凉爽,睁开眼睛,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美好而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不要吝惜你的笑容,美好就从现在开始。起床时对自己咧嘴一笑,带给自己好心情;上学时对路人友好微笑,带给别人好心情;到校时对同学快乐傻笑,让笑容在每个人脸上荡漾,让快乐在每个人心中荡漾。一抹笑容是一点快乐,也是一点美好。跟阳光一起灿烂,就从现在开始!

不要吝惜你的怀抱,温馨就从现在开始。不要害羞,抛开矜持,给亲人一个大拥抱,让他们感受你的喜悦、你的哀愁……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满腔爱意,让暖暖的爱从心底一直蔓延到全身。朋友失意时,借她一个怀抱,让她哭,让她闹,用你的怀抱包容她的烦恼,让她安心,让她感受你浓浓的友爱之情。一个怀抱时一点美好,也是一丝温馨。像阳光一样温暖,就从现在开始!

不要吝惜你的想法,成功就从现在开始。不要把你脑中的美好想法搁置下,不要总以“找机会”为借口放弃你的美好创意。生活需要想法,成功需要创造。就从现在开始,写下你的想法,一步步脚踏实地完成你的创意。和阳光一样不容忽视,就从现在开始!

时间是个怪东西,总是跑得飞快,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嬉笑着流过你的指间。想抓住它,它却东躲西藏,一晃就过去了。要想掌握它,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不浪费一点一滴的光阴,全神贯注地做要做的事,也许在不经意之间,它就能带给你一份惊喜的大礼呢!

日出东方,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新的生活。别忘了分享你的笑容、你的拥抱,也别忘了定个计划,完成你的创造,想别人之不敢想,做自己要做的事!当然,千万别忘了所有美好的一切都需要——就从现在开始!

活在当下,就从现在开始!

孩子的作文启蒙从观察开始【五】

前几日,闲来无聊去了趟书店,随手拿了本《教育从爱开始》。在我的印象中,这种教育专著应该是枯燥的,可随便翻看了几页后就发觉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认真读下来,发现这本书的作者用了不少心力来编写此书,该书通俗易懂,书中要阐明一个道理,不是用简单的说教,如果是那样的陈词滥调,恐怕没有人能看完它,而我是认认真真的饶有兴趣地从头读下来,书中没有深奥的道理,全是一个个来自真实教育生活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动,又不得不深思。

《教育从爱开始》一书是由张玉芬老师编写的,此书共分为三辑十三章,每章都用真实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每个故事都让人深思,每个道理都使人警醒。在这些故事和道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育而有道”中的一章。成绩不好的于冬在一次测验中得了满分而被其他同学冤枉成作弊,但是,即使作者心里没底却依然选择信任于冬,而结果也是可喜的,因为作者的信任,于东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测验每次都是满分。

看完这个小故事,我不禁在想,如果是发生在我自己的班级,我所教的学生身上,我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会不会也像作者一样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如果在以前,我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我也会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教育便充满无限生机;没有爱,教育就是苍白的,必将枯萎直至消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世界是纯洁的、简单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爱来维护孩子心中的纯洁与简单。有人说,严师出高徒。但我却觉得,严师不一定出高徒,特别是在容易出现叛逆期的中学生身上,过于严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寻找新的突破点,这种情况下,“爱的教育”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1、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他却会在其他地方表现出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不能将成绩作为衡量优生和差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在学生迷茫无助,找不到自我时,作为一盏明灯,指引他前进的方向,做孩子人生的航标,指示他驶向光明的彼岸,使他找到发展的目标,自信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2、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孩子,有时候鼓励的语言,赞扬的语言可能会事半功倍。自己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一辈子产生影响。你对孩子付出了爱,孩子也会用爱来回报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去与学生交往,相信教育将不会那么困难。”

92%的人还看了